第三十三章 不敗之地
關燈
小
中
大
的大谷吉繼和直江山城守。
然事态之中孕言着的危險,卻遠甚于關原合戰,并在迅速惡化。
大久保長安非惡人,也非領頭之人。
他死後财産被沒收,兒子全被處死,相關人等悉數發配給各大名,事情在很短的時日内便料理幹淨。
伊達政宗自也不能算是領頭人,他不過是意識到大久保長安一事恐會在不知不覺間牽連了伊達氏,方小心翼翼地轉守為攻而已。
說到松平忠輝,他甚至不知長安的死在自己和秀忠之間造下了怎樣的不快。
大坂城的秀賴,究竟是否已知七手組或其他近侍去了加賀,或至九度山尋訪真田幸村了?然而,據從大坂方面得到的消息,在保羅神父等人的煽動下,洋教徒紛紛喬裝打扮,不斷湧入城内,亦不斷有入托明石掃部和織田有樂齋,以進入大坂,南坊高山右近很快也會離開加賀前往大坂。
德川的旗本大将本未消除對豐臣氏的敵視,這樣一來,必會更為緊張…… 若隻是大坂有事,倒也簡單了;然而松平忠輝竟被卷了進來,事情就複雜得多了。
“上總介大人怎會與将軍對立?”然而伊達政宗等大名又悍然站在衆人眼前。
政宗從一開始就拉攏上總介,為了實現野心而大費苦心。
女婿忠輝一旦被虔誠信天主教的女兒俘虜,政宗便露出了利牙。
流言雖無稽,卻具有擾亂世人心念之利。
想到這裡,又右衛門真不忍再看家康。
“又右衛門啊,”過了片刻,家康又道,“你好似還未與我說出真心話呢。
你可不隻會帶兵打仗。
從何處下刀,你可看出點眉目了?” 宗矩還沒下定決心,隻是沉默無語。
倒也并非無話可說。
此次事件為首者,不單隻觊觎将軍之位,進一步,乃是在思慮如何抓住太平時人心,其背後蘊藏着甚于奪取權力的野心。
“怎的了,又右衛門?是否采納你的見解由我決斷,你隻是說一說,無妨。
” “大人!”又右衛門終于下定決心,擡起頭,“若在下緘口,便是不誠。
大人願意聽,在下便把心中所想一一道來。
” “哈,無妨,講吧。
” 又右衛門向前挪了挪身子,直道:“此次騷亂的根源不在某人,而在洋教。
” “唔。
” “故,若大人允許尼德蘭和英吉利在平戶建立商舍,第一要務,便要疏遠三浦按針。
” 家康沒想到又右衛門居然是這樣的開場白。
他低頭半晌,不語。
“然後,依法懲處那些滋事的洋教徒。
” “依法懲處?” “是。
信奉乃是自由,然而在世間散布流言、擾亂視聽,則斷不允許。
” “那些鬧事的人中,也有信洋教的大名。
” “正是!百姓中的教徒隻不過是聽信流言,激起些小波紋。
” “你認為,處罰應從誰開始?” “首先是陸奧守。
如大人所知,陸奧守在居城大門上張榜宣揚洋教。
然後是譜代長老大久保相模守。
此為在下淺見。
” “忠鄰……晤,忠鄰也信洋教?” “正是。
因此,應從相模守嘴裡說出,大人疏遠了三浦按針,對新教、舊教一視同仁。
不過,擾亂世間,斷不允許。
” 家康靜靜盯着又右衛門,看了片刻,點頭道:“這樣一來,洋教徒們就能安靜下來了。
将軍和上總介之間的不和,又當如何?” “在下認為,最好交與伊達陸奧守處置。
” “唔。
” “陸奧守在此事上思慮重重,亦得雙方信任。
說得難聽些,便是左右逢源;說得好聽些,乃是老成謀國。
關鍵是,不能讓他們彼此再存敵意。
” 家康輕輕點頭,“剩下的,就是大坂的秀賴了。
聽說偌多洋教信徒湧入了大坂城,那是為何?” 聽家康這麼一問,又右衛門又向前膝行幾步,有重要見解時,他便會如此。
“兵法講究的乃是去敵,不是樹敵。
”宗矩激切道。
家康移開視線,臉上明顯露出不快的神情。
但又右衛門毫不退卻,“大人一貫相信,隻要心中無敵,便不會有敵,此乃大人神心佛腸。
大人對秀賴,确無任何敵意。
但大坂城卻不同,此城從一開始,便是太閣為威懾天下之敵而築。
” “與天下為敵?” “是。
各種建築其實蘊含着不同的意思。
京城皇宮乃是将戰事置之度外的禦所,故站在皇宮之前,誰也不會生起敵意。
然而大坂城不同,站在大坂城上向外一看,便會産生要和新舊之敵一戰的念頭。
隻是看看那城,便能激起人強烈的戰意。
” “哦?” “因此,無論是被流放之人,懷抱深深敵意之人,憤恨世道不公之人,以及野心勃勃之人,都會大受其激。
大坂城乃是一座肅殺之城,故比斯才發了那些狂言妄語,挑撥起洋教徒的妄想,将其與心懷怨恨的浪人野心聯系到一起。
” “唔。
” “大人依然把秀賴安置于大坂。
在下常思,若某日讓秀賴産生了誤會,以為大人要滅了他,那對大人來說,可就太委屈……” “且等,又右衛
然事态之中孕言着的危險,卻遠甚于關原合戰,并在迅速惡化。
大久保長安非惡人,也非領頭之人。
他死後财産被沒收,兒子全被處死,相關人等悉數發配給各大名,事情在很短的時日内便料理幹淨。
伊達政宗自也不能算是領頭人,他不過是意識到大久保長安一事恐會在不知不覺間牽連了伊達氏,方小心翼翼地轉守為攻而已。
說到松平忠輝,他甚至不知長安的死在自己和秀忠之間造下了怎樣的不快。
大坂城的秀賴,究竟是否已知七手組或其他近侍去了加賀,或至九度山尋訪真田幸村了?然而,據從大坂方面得到的消息,在保羅神父等人的煽動下,洋教徒紛紛喬裝打扮,不斷湧入城内,亦不斷有入托明石掃部和織田有樂齋,以進入大坂,南坊高山右近很快也會離開加賀前往大坂。
德川的旗本大将本未消除對豐臣氏的敵視,這樣一來,必會更為緊張…… 若隻是大坂有事,倒也簡單了;然而松平忠輝竟被卷了進來,事情就複雜得多了。
“上總介大人怎會與将軍對立?”然而伊達政宗等大名又悍然站在衆人眼前。
政宗從一開始就拉攏上總介,為了實現野心而大費苦心。
女婿忠輝一旦被虔誠信天主教的女兒俘虜,政宗便露出了利牙。
流言雖無稽,卻具有擾亂世人心念之利。
想到這裡,又右衛門真不忍再看家康。
“又右衛門啊,”過了片刻,家康又道,“你好似還未與我說出真心話呢。
你可不隻會帶兵打仗。
從何處下刀,你可看出點眉目了?” 宗矩還沒下定決心,隻是沉默無語。
倒也并非無話可說。
此次事件為首者,不單隻觊觎将軍之位,進一步,乃是在思慮如何抓住太平時人心,其背後蘊藏着甚于奪取權力的野心。
“怎的了,又右衛門?是否采納你的見解由我決斷,你隻是說一說,無妨。
” “大人!”又右衛門終于下定決心,擡起頭,“若在下緘口,便是不誠。
大人願意聽,在下便把心中所想一一道來。
” “哈,無妨,講吧。
” 又右衛門向前挪了挪身子,直道:“此次騷亂的根源不在某人,而在洋教。
” “唔。
” “故,若大人允許尼德蘭和英吉利在平戶建立商舍,第一要務,便要疏遠三浦按針。
” 家康沒想到又右衛門居然是這樣的開場白。
他低頭半晌,不語。
“然後,依法懲處那些滋事的洋教徒。
” “依法懲處?” “是。
信奉乃是自由,然而在世間散布流言、擾亂視聽,則斷不允許。
” “那些鬧事的人中,也有信洋教的大名。
” “正是!百姓中的教徒隻不過是聽信流言,激起些小波紋。
” “你認為,處罰應從誰開始?” “首先是陸奧守。
如大人所知,陸奧守在居城大門上張榜宣揚洋教。
然後是譜代長老大久保相模守。
此為在下淺見。
” “忠鄰……晤,忠鄰也信洋教?” “正是。
因此,應從相模守嘴裡說出,大人疏遠了三浦按針,對新教、舊教一視同仁。
不過,擾亂世間,斷不允許。
” 家康靜靜盯着又右衛門,看了片刻,點頭道:“這樣一來,洋教徒們就能安靜下來了。
将軍和上總介之間的不和,又當如何?” “在下認為,最好交與伊達陸奧守處置。
” “唔。
” “陸奧守在此事上思慮重重,亦得雙方信任。
說得難聽些,便是左右逢源;說得好聽些,乃是老成謀國。
關鍵是,不能讓他們彼此再存敵意。
” 家康輕輕點頭,“剩下的,就是大坂的秀賴了。
聽說偌多洋教信徒湧入了大坂城,那是為何?” 聽家康這麼一問,又右衛門又向前膝行幾步,有重要見解時,他便會如此。
“兵法講究的乃是去敵,不是樹敵。
”宗矩激切道。
家康移開視線,臉上明顯露出不快的神情。
但又右衛門毫不退卻,“大人一貫相信,隻要心中無敵,便不會有敵,此乃大人神心佛腸。
大人對秀賴,确無任何敵意。
但大坂城卻不同,此城從一開始,便是太閣為威懾天下之敵而築。
” “與天下為敵?” “是。
各種建築其實蘊含着不同的意思。
京城皇宮乃是将戰事置之度外的禦所,故站在皇宮之前,誰也不會生起敵意。
然而大坂城不同,站在大坂城上向外一看,便會産生要和新舊之敵一戰的念頭。
隻是看看那城,便能激起人強烈的戰意。
” “哦?” “因此,無論是被流放之人,懷抱深深敵意之人,憤恨世道不公之人,以及野心勃勃之人,都會大受其激。
大坂城乃是一座肅殺之城,故比斯才發了那些狂言妄語,挑撥起洋教徒的妄想,将其與心懷怨恨的浪人野心聯系到一起。
” “唔。
” “大人依然把秀賴安置于大坂。
在下常思,若某日讓秀賴産生了誤會,以為大人要滅了他,那對大人來說,可就太委屈……” “且等,又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