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相會二條城

關燈
不甚方便?” 有樂故意嚴肅地搖搖頭,“不管怎生說,此次上洛乃是為了新帝即位,還請夫人三思。

    ” “就是說,并非女人抛頭露面的時候?” “嗯,這……我以為,讓加藤清正、淺野幸長、福島正則、池田輝政等豐臣舊臣一同前往,得體地拜見将軍和大禦所,對少君未來大有好處。

    ” 聽有樂齋這麼一說,澱夫人笑着點點頭,“好,少君也長大成人了。

    你和市正好生商議此事。

    ” 有樂齋看出來,澱夫人很想見見家康。

    但他亦明白,家康公甚是重視此次上洛,最好莫要摻入個人私情。

    故他又加了一句:“此次非遊玩。

    大禦所且不論,德川家臣對大坂尚有戒心,最好還是儀容嚴整前往。

    ” 片桐且元、加藤清正和淺野幸長則擔心有意外發生。

    清正擔心,關原合戰時于伏見遭死難的德川家臣不少,若那些人依然心懷怨恨,很可能魯莽地趁勢起事,對秀賴不利。

    斯時他和淺野隻有舍命保護。

    故他們決定下船後直接進城。

    這種想法,對此時的武将來說自然而然。

     福島正則因擔心衆人均随同前往,太過張揚,故決定不去,此舉本屬正常。

    世人對此卻又有妙論,認為福島正則是為了留守大坂。

    因為萬一二條城有事,家康定會立刻發兵攻打大坂城,那時福島便可迎戰雲雲…… 家康并非世人所想的那般。

    慶長十四年,他就“抱恙在身,脈象不穩,目常朦胧”,每日謄寫南無阿彌陀佛,翹首期待秀賴上洛。

     然而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浪人,對各種傳聞津津樂道,忖度清正的悲壯,卻把一介莽夫福島正則看作諸葛孔明一般的深謀遠慮之士。

     高台院派了慶順尼到淺野幸長處,希望秀賴上洛之時,去供奉着秀吉公牌位的高台寺一趟,和她見上一面。

     淺野幸長去與有樂商議,有樂道:“高台院的要求雖不過分,我們卻不得不拒絕。

    ” 一旦提到高台院,澱夫人定會難以釋懷,到時必會生事。

     豐臣秀賴進京的日子定于三月二十八。

    這個決定有違常規,在家康來說,極其少見。

    新帝即位之日定于四月十二,自應等到儀式結束後,再行私事。

    安排在天子即位大典之前見秀賴,恐是家康自己等不及了。

     家康此次帶了名古屋城新城主義直與其弟賴宣。

    義直是年十二歲,賴宣十歲。

    家康印象中的秀賴與這兩兄弟一般大小。

    秀賴實已十九歲,變成何樣男兒了?家康有些恍惚。

     淺野幸長對家康禀報了高台院欲見秀賴之意,遂建議家康,是否考慮在二條城會見秀賴時,讓高台院同座,這樣她亦能得償所願。

    家康立刻答允。

     此次他未通過高台院敦促秀賴進京,便是考慮到澱夫人的心事。

    不過此時,他似已把這種顧慮全然忘記了。

     慶長十六年三月二十七,秀賴乘船離開大坂。

     “請代向祖父問候!”千姬不那般想念家康,許是因為幼時的記憶已淡卻了。

     秀賴的随從除片桐且元、大野治長、七手組等人,另有加藤清正、淺野幸長等三十餘人。

    一行人乘船抵伏見,當夜宿于加藤清正府邸,次日晨前往二條城。

     清正派五百親兵沿途駐防。

    此外,闆倉勝重奉家康之命,也作好了萬全準備。

     對此,世人又有了各種各樣的說法。

    有人說,稱病留在大坂的福島正則已集結了一萬士衆,随時應變。

    但真在鬧市集結一萬人,大坂百姓肯定早吓得四處避難去了。

    歸根結蒂,這種說法不過可笑的流言。

     家康對這些流言完全不放在心上。

    他親赴二條城迎接秀賴。

    一看到秀賴,他忙摘下眼鏡,出話招呼。

     秀賴身長六尺一寸,已然超過清正,充滿活力的體态襯托得家康益發肥胖。

     “真讓人驚訝。

    肥後守看上去小了一圈。

    來,坐到這邊來。

    ” 二條城大廳上座,家康滿面含笑,命人在面前為秀賴擺上褥墊。

    看到家康這般親近,清正都忘了捋長須,臉上露出笑容。

     秀賴心中感慨萬千。

    以前被呼為“江戶爺爺”時,家康還是黑發黑眉,如今已須發皆白,眼睛周圍是一圈圈皺紋,顯得慈祥而平易近人,和“大禦所”這個威嚴的稱呼似不甚相稱。

    他的下巴垂下兩層,倒有些像個胖老太太。

     “先前一直聽說大人身體不爽,秀賴甚是擔心,今見氣色甚佳,亦便安心了!”秀賴忽然心生異想:不叫“爺爺”似不足以表達思念之情。

     “哦……”家康不禁歎息。

    秀賴說話的正經樣子,使他感到時光頓如倒流。

     “且來看看啊!”家康朝高台院道,聲音哽咽,“你替太閣好生看看……唉,我們老啦!” 秀賴終注意到坐在家康身側的高台院和兩位少年義直和賴宣,不過秀賴完全不認識他們。

     “母親大人安好!”秀賴連忙問好,“母親大人一切無恙,可喜可賀,秀賴給您問安了。

    ” 高台院溫柔地對秀賴點點頭,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紫色的頭巾下,她那一雙眼睛飽含淚光。

     大廳裡,家康的近侍、義直和賴宣的家臣,以及秀賴的随從,已依序坐好,到了義直和賴宣向秀賴問好時,氣氛方活絡起來。

     “來,拿酒杯來!現在我無甚牽挂了!我特意到京城來,就是為見見秀賴。

    嘿,秀賴已和我當年往大高城裡運糧草時一般年紀了啊!”接下來,家康的老脾氣又犯了,開始試探秀賴的才具:“平常可習兵法?” “是。

    有時射箭。

    ” “好。

    每日都練?” “每日射三十支。

    接着是騎馬,然後去阿千處用早飯。

    ” “嗯。

    ”家康使勁點點頭,這個回答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