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兵道明寺
關燈
小
中
大
先鋒在樫井全軍覆沒,這讓大野主馬亮治房甚是難堪。
若遭遇的是德川的旗本也就罷了,他萬萬未料到竟會輸給淺野長晟。
從暗地裡煽動和歌山城的暴亂,到安排北村喜太夫和大野彌五右衛門秘密行軍,他以為一切安排均無懈可擊。
他充滿自信,以緻不知塙團右衛門業已戰死,還沉溺于酒席。
然而,團右衛門和岡部大學都已全軍覆沒,淺野軍卻幾乎毫發無傷撤回了和歌山城。
吃了如此敗仗,治房還有何勇氣獨斷專行? 回到大坂城,治房立時請兄長大野治長召衆将議事。
此時已傳來關東大軍主力陸續朝大和口進軍的消息。
水野勝成領第一隊,本多忠政緊随其後,松平忠明第三,伊達政宗第四,松平忠輝殿後…… 大坂城内已經确認了這個消息,但是慶長二十年四月三十正午時分,聚集于本城大殿裡的諸将均冷靜沉着。
今日的議事,按慣例秀賴應出席,但大野治長卻未讓他來。
“我會将今日議事的結果禀報右府大人,請諸位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他之所以不讓秀賴出席,許是不想讓大家看到秀賴聽到敗仗之信後的憂郁,以免挫傷士氣。
秀賴因治房打了敗仗而郁郁寡歡。
治長的臉色也并不好看,在城中遭襲負傷以來,他臉上一直黯淡無光。
最先進入大殿的,為真田幸村和後藤又兵衛基次,接下來為毛利勝永和福島正則之弟正守、渡邊内藏助、大谷吉繼之子吉久、薄田兼相。
衆人對着治長施了一禮,卻無人理會與治長并排而坐的治房。
這個于塙團右衛門和大學戰死毫不知情、隻知一味飲酒的治房,讓他們既可憐又蔑視。
坐在後藤又兵衛旁邊的明石守重為了緩和氣氛,對治房道:“塙團右衛門的死真是可惜。
他應該為右府多效勞些日子。
” 旁邊的後藤又兵衛基次冷笑了一聲,衆人不明就裡,亦不多言語。
治房質問道:“後藤大人,有何可笑之處?” “并無可笑之處。
在下隻是在想,塙團右衛門那顆長滿大胡子的頭顱,現在許已被帶到了德川家康面前,無奈地冷笑呢。
” “後藤大人!” “何事?” “你莫非是說,塙團死了之後才見家康,我在活着時就當被帶去見家康……你便是因為這個發笑?” 治長驚訝地打斷了治房:“你在說些什麼?莫忘了此乃是議論軍政大事之所!” 但是,治房已豎起雙眉,轉向基次。
“正是因為此乃議論大事之所,我才不得不說。
後藤大人,你恐也知最近城中傳聞。
有人說,有個和本多正信關系頗為密切之人,作為密使到了閣下帳中,我想問問,此事是真是假?” 無論在誰看來,治房都已惱羞成怒,有些失态,但他所言卻不容忽視。
大家的視線頓時齊齊轉向後藤又兵衛基次。
“原來是此事啊。
”又兵衛基次又冷冷一笑,“是,确實有一個和本多正信關系頗為密切的、叫楊西堂的僧人,來過我處。
” 大殿裡的榻榻米已被收起堆在門口,隔扇大部也被取掉,在這樣的情勢下,全副武裝的衆将心裡已填滿了勇猛的殺氣,如在戰場。
“聽說他是來勸降,要說服你在戰場上倒戈,投靠關東,不知是否屬實?” “正是。
”基次馬上道,“他來傳達正信的話,說基次這等人若不識時務,實在可惜,戰事怕會因基次的去留而更變勝負。
我若能倒戈易幟投了他們,正信定将我薦與大禦所。
” 在場之人頓時面面相觑,鴉雀無聲。
基次依然鎮定自若道:“當時,我告訴使者,請他轉告正信和大禦所,我感謝他們好意。
若說我的去留可以決定戰事勝負,實在擡舉基次了。
但在現在這個時候,舍大坂而投關東,非基次的性子。
”言畢,基次向衆人施了一禮,然後轉向真田幸村道:請教大人,關于此次用兵…… 幸村微閉着雙眼,沉默不語。
基次見無人理會,繼續道:“我想,若是繼續據城死守,怕實在不是辦法。
此城已無護城河,敵軍來去無阻。
雖說如此,若在平原上迎敵,則正中德川家康下懷。
故鄙人以為,在敵軍主力朝大和路進發時,我軍趕往山勢險要之處,靜等敵軍到來,伏擊其先鋒,是為上策,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說得極是。
”毛利勝永立即接口道,“要想以少勝多,必須善用地形。
伏擊其先鋒,封住敵軍進路,則敵軍必從奈良撤至郡山。
他們要再次進發,恐需數日整頓。
故在這幾日裡,我等可再議随機應變之策。
” “真田大人意下如何?”問話的是薄田兼相,他和一幫老臣仍隻信任幸村。
治房見基次巧妙地避開了自己的追問,緊緊攥起的拳頭在膝蓋上顫抖。
此時,幸村睜開眼,默默看着在面前展開的地圖。
渡邊内藏助催促道:“您意下如何?” 幸村拿起扇子,指向地圖上的奈良,卻并未說話。
後藤又兵衛基次的意思,是欲從奈良進入河内,以迎擊進入大和路的敵軍。
這樣的話,戰場便是河内志紀郡的道明寺附近。
道明寺位于大坂城東南約四十裡處,東有國分,乃豐臣領地的東南邊界。
此地東接大和,無論從奈良前往堺港,還是從紀伊前往京都,都是必經之地。
生駒山、葛城山和金剛山連綿起伏,将大和與河内隔開。
因此,要從大和前往河内,必須翻過衆山脈。
翻越山嶺的道路細數起來有十七條之多,但可讓大軍通過的隻有三條——北部的暗嶺道和南部的龜濑、關屋二道。
龜濑與關屋二道在國分合二為一。
因此,道明寺乃是三道彙合之
若遭遇的是德川的旗本也就罷了,他萬萬未料到竟會輸給淺野長晟。
從暗地裡煽動和歌山城的暴亂,到安排北村喜太夫和大野彌五右衛門秘密行軍,他以為一切安排均無懈可擊。
他充滿自信,以緻不知塙團右衛門業已戰死,還沉溺于酒席。
然而,團右衛門和岡部大學都已全軍覆沒,淺野軍卻幾乎毫發無傷撤回了和歌山城。
吃了如此敗仗,治房還有何勇氣獨斷專行? 回到大坂城,治房立時請兄長大野治長召衆将議事。
此時已傳來關東大軍主力陸續朝大和口進軍的消息。
水野勝成領第一隊,本多忠政緊随其後,松平忠明第三,伊達政宗第四,松平忠輝殿後…… 大坂城内已經确認了這個消息,但是慶長二十年四月三十正午時分,聚集于本城大殿裡的諸将均冷靜沉着。
今日的議事,按慣例秀賴應出席,但大野治長卻未讓他來。
“我會将今日議事的結果禀報右府大人,請諸位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他之所以不讓秀賴出席,許是不想讓大家看到秀賴聽到敗仗之信後的憂郁,以免挫傷士氣。
秀賴因治房打了敗仗而郁郁寡歡。
治長的臉色也并不好看,在城中遭襲負傷以來,他臉上一直黯淡無光。
最先進入大殿的,為真田幸村和後藤又兵衛基次,接下來為毛利勝永和福島正則之弟正守、渡邊内藏助、大谷吉繼之子吉久、薄田兼相。
衆人對着治長施了一禮,卻無人理會與治長并排而坐的治房。
這個于塙團右衛門和大學戰死毫不知情、隻知一味飲酒的治房,讓他們既可憐又蔑視。
坐在後藤又兵衛旁邊的明石守重為了緩和氣氛,對治房道:“塙團右衛門的死真是可惜。
他應該為右府多效勞些日子。
” 旁邊的後藤又兵衛基次冷笑了一聲,衆人不明就裡,亦不多言語。
治房質問道:“後藤大人,有何可笑之處?” “并無可笑之處。
在下隻是在想,塙團右衛門那顆長滿大胡子的頭顱,現在許已被帶到了德川家康面前,無奈地冷笑呢。
” “後藤大人!” “何事?” “你莫非是說,塙團死了之後才見家康,我在活着時就當被帶去見家康……你便是因為這個發笑?” 治長驚訝地打斷了治房:“你在說些什麼?莫忘了此乃是議論軍政大事之所!” 但是,治房已豎起雙眉,轉向基次。
“正是因為此乃議論大事之所,我才不得不說。
後藤大人,你恐也知最近城中傳聞。
有人說,有個和本多正信關系頗為密切之人,作為密使到了閣下帳中,我想問問,此事是真是假?” 無論在誰看來,治房都已惱羞成怒,有些失态,但他所言卻不容忽視。
大家的視線頓時齊齊轉向後藤又兵衛基次。
“原來是此事啊。
”又兵衛基次又冷冷一笑,“是,确實有一個和本多正信關系頗為密切的、叫楊西堂的僧人,來過我處。
” 大殿裡的榻榻米已被收起堆在門口,隔扇大部也被取掉,在這樣的情勢下,全副武裝的衆将心裡已填滿了勇猛的殺氣,如在戰場。
“聽說他是來勸降,要說服你在戰場上倒戈,投靠關東,不知是否屬實?” “正是。
”基次馬上道,“他來傳達正信的話,說基次這等人若不識時務,實在可惜,戰事怕會因基次的去留而更變勝負。
我若能倒戈易幟投了他們,正信定将我薦與大禦所。
” 在場之人頓時面面相觑,鴉雀無聲。
基次依然鎮定自若道:“當時,我告訴使者,請他轉告正信和大禦所,我感謝他們好意。
若說我的去留可以決定戰事勝負,實在擡舉基次了。
但在現在這個時候,舍大坂而投關東,非基次的性子。
”言畢,基次向衆人施了一禮,然後轉向真田幸村道:請教大人,關于此次用兵…… 幸村微閉着雙眼,沉默不語。
基次見無人理會,繼續道:“我想,若是繼續據城死守,怕實在不是辦法。
此城已無護城河,敵軍來去無阻。
雖說如此,若在平原上迎敵,則正中德川家康下懷。
故鄙人以為,在敵軍主力朝大和路進發時,我軍趕往山勢險要之處,靜等敵軍到來,伏擊其先鋒,是為上策,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說得極是。
”毛利勝永立即接口道,“要想以少勝多,必須善用地形。
伏擊其先鋒,封住敵軍進路,則敵軍必從奈良撤至郡山。
他們要再次進發,恐需數日整頓。
故在這幾日裡,我等可再議随機應變之策。
” “真田大人意下如何?”問話的是薄田兼相,他和一幫老臣仍隻信任幸村。
治房見基次巧妙地避開了自己的追問,緊緊攥起的拳頭在膝蓋上顫抖。
此時,幸村睜開眼,默默看着在面前展開的地圖。
渡邊内藏助催促道:“您意下如何?” 幸村拿起扇子,指向地圖上的奈良,卻并未說話。
後藤又兵衛基次的意思,是欲從奈良進入河内,以迎擊進入大和路的敵軍。
這樣的話,戰場便是河内志紀郡的道明寺附近。
道明寺位于大坂城東南約四十裡處,東有國分,乃豐臣領地的東南邊界。
此地東接大和,無論從奈良前往堺港,還是從紀伊前往京都,都是必經之地。
生駒山、葛城山和金剛山連綿起伏,将大和與河内隔開。
因此,要從大和前往河内,必須翻過衆山脈。
翻越山嶺的道路細數起來有十七條之多,但可讓大軍通過的隻有三條——北部的暗嶺道和南部的龜濑、關屋二道。
龜濑與關屋二道在國分合二為一。
因此,道明寺乃是三道彙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