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夏役開戰

關燈
夏役開戰慶長二十年四月二十六,大野主馬亮治房率兵兩千餘,穿過背陰的山嶺,放火燒了郡山,大坂夏役由此開始。

     未幾,郡山東北民房悉數焚燒殆盡,倘若置之不理,奈良二帶很可能随即化為一片焦土,一時間危機重重。

    于是,五條城城主、幕府代官松倉豐後守重正為了迎戰,與奧田忠次一起撤退至國分一帶——大和頓時成為戰場。

     大野治房變得如此強硬,說是因為兄長大野治長态度暖昧,但直接的引線,乃是他發現視為心腹的甲州浪人小幡景憲,竟與所司代闆倉勝重暗通消息,後竟一去不返。

    治房對景憲備極信任,在各項軍務大事上,他亦常與景憲互通聲氣,與真田幸村對抗。

    他曾對景憲的為人和才具大為敬服,甚至特意在自己府邸内為其修建了一處宅院。

    而那小幡景憲,聲稱要去探聽堺港動靜,出城之後便再也未回,使得治房的處境變得非常尴尬。

    為防人非議,他不得不痛施重手,以明主戰之心。

     由于景憲之變,治房疑心大起,認為人皆不可信!别說尋常人,就連親兄治長和母親大藏局,他都不再相信;對秀賴,他亦疑慮重重。

     治房并不是煽動并挾持秀賴發動戰争,而是不得不戰。

    當他隐隐知兄長和母親想勸秀賴移到郡山,便先入一步,付之一炬,以絕了他們的念頭。

    他派出軍隊在郡山和奈良一帶燒殺搶掠大生混亂,然後打算揮兵直指和歌山。

     和歌山之主乃淺野長晟,為年紀輕輕便故去的淺野幸長之弟。

    這個與豐臣氏有着千絲萬縷聯系的淺野家主,對治長和秀賴的力邀完全不予理會,反把侄女嫁給了名古屋的義直,對家康搖尾獻媚。

    這在大野治房看來,實在無法原諒。

    “等着瞧,我要讓你知我的厲害!”他放棄說服之念,而是煽動其領内衆鄉紳以及吉野、熊野等地的土豪發起暴動,他們竟也真在各地頻頻生亂。

    治房與其弟道犬一起,又放火燒了堺港,然後朝岸和田進發,想一舉滅了已投靠德川家康的小出家主吉英,鞏固局勢。

     見亂事大起,四月二十八,闆倉勝重遂向淺野下令,催促其迅速出兵。

     此時,堺港已淹沒在一片火海中。

     四月二十八這日,大火肆虐的堺港,關東水軍向井忠勝和九鬼守隆等人與大野治長、模島玄蕃等人激戰。

    此時,在京都也發生了一件大事,以緻京都百姓無不人心惶惶。

    “大坂派出了衆多奸細,妄圖燒毀京都。

    ”這樣的謠言散布在大街小巷。

     “天下當勿慮,包括主謀在内的縱火賊人,已悉數為所司代掌握。

    ”闆倉勝重發放布告,安撫民心。

     德川家康原定二十八日出征,亦延至五月初三。

     未久,縱火之人在京都百姓的罵聲中被押赴刑場。

    主謀是和大野治房相呼應、潛入京都吉田家的木村宗喜,連同宗喜的屬下,一共逮捕了三十餘人。

     郡山城守将筒井正次已棄城而逃,大坂軍殺到奈良,卻是無力再進,否則,被燒掉的使不僅僅是堺港,奈良和京城這兩座古城無疑将化為一片焦土。

     世人對此憂心忡忡,闆倉勝重正是因為察覺了天下之人的憂心,才催促淺野迅速出兵。

     以水野勝成為主将的大和口軍先鋒,正急速朝奈良方向進發,但在他們到達之前,奈良仍然有被毀之險。

    勝重認為,此且不夠,隻有把淺野軍調出和歌山,給大野治房足夠的壓力,方能阻擋他們。

     “必保京都和奈良!”這是家康下達的嚴令。

    若無嚴令相阻大坂軍定會被人看作不知豐臣氏和兩大古都孰輕孰重的亂兵,留下千古罵名。

     淺野長晟就是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在留心領民暴亂的同時,率五千兵馬出征。

    這卻令大野治房暗喜:長晟中計!因治房的戰術乃是誘出淺野軍,尋機煽動暴民襲擊和歌山城,進行兩面夾擊。

     淺野的先頭部隊到達佐野,已是午時四刻。

    此時,長晟率領的主力也随後到達了樫井川對岸的信達。

    信達曾是大野治長的領地,故治長老臣北村喜太夫和大野彌五右衛門正等着大坂軍到來,以起事呼應。

    但他們正要起事時,淺野得知消息,立即活捉了喜太夫,殺掉彌五右衛門,由此揭開了兩軍對壘的序幕。

     淺野長晟面對的大坂軍,有人說是四萬,有人說是兩萬,即便号稱四萬有些誇張,但對于隻有五千兵力的淺野來說,大坂軍仍然數倍于他們。

     這支大坂軍的總大将自是大野治房,麾下聚集着道犬治胤、郡主馬、岡部大學、塙團右衛門、淡輪六郎兵衛、禦宿勘兵衛、米田監物等人,個個都是猛将。

    其中的禦宿勘兵衛正友,關原合戰時戰敗受斥,一怒之下棄甲而去,投了越前的忠直,因與主君不和,又憤然離開。

    現在他仍然揚言,戰争勝利之後,要領封越前。

    大野道犬和郡主馬原本就是豐臣家臣。

    餘者不管岡部大學則綱還是米田監物,都是不好對付的角色。

    他們率領的兩萬大軍,個個都是嗜血的浪人,到處燒殺搶掠,甚是不得民心。

    堺港的百姓對他們更是恨之入骨。

    指揮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