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一小本拍紙簿和一截鉛筆頭,那是我新近從本甯堡我連隊文書室—隻寫字台抽鬥中搞來的。
我在—張紙上用似乎過分清楚的字迹寫道,“我們被遊行隊伍無限期地攔住了。
我們打算找個地方去打電話并且喝點冷飲。
你願意跟我們—起去嗎?”我把這張紙一折為二,遞給伴娘,她打開看了一遍,然後遞給那小老頭兒。
他看了,咧嘴笑笑,然後望着我,把腦瓜狠狠地上下點了好幾次。
我當時認為他的回答這樣就算是全面,而且最能說明問題了,哪知他突然伸手對我打了個手勢,我看出他是要我把紙筆遞給他。
我照辦了——也并不先對伴娘看上—眼,她不耐煩得心中像浪潮般在翻騰。
老頭萬分小心地把拍紙簿在膝上放好,然後舉筆靜坐着,分明思索了一會兒,臉上的笑容隻略微收起了一點兒。
接着鉛筆歪歪斜斜地動起來了。
最後在i上加了個圓點,然後把紙筆都還給我,腦袋又異常親切地上下點了一下。
他隻寫了三個字,“挺高興”,其中一個個①字母還沒完全成形呢。
伴娘從我肩後探頭看到了,發出—個聲音,略微有點像“哼!”但我立即朝這位偉大的作家望望,試圖用面部表情表明,車内在座各位看到—首詩是識貨的,所以衷心表示感激。
———————— 肖毛注:①似乎多了一個“個”字。
于是,我們從兩邊車門一個個地全下了車——在麥迪遜大街街心,—片熱辣辣、粘糊糊的碎石路面上可算是棄舟登陸了。
中尉逗留了片刻,通知司機我們嘩變了。
我記得很清楚,軍樂隊當時還在行進中,隊伍長得沒完沒了,鬧聲也沒有減輕—分。
伴娘和西爾斯本太太帶路上施拉夫特糖果店去。
她們結成了對兒——簡直像先頭偵察員——沿着麥迪遜大街的東側朝南走。
中尉對司機下達了簡令,趕上了她們。
或者說,幾乎趕上了她們。
他落在她們後面—點兒路,為了悄悄掏出皮夾,顯然要看看随身帶了多少錢。
新娘父親的大伯和我殿後。
不管他是否憑直覺發覺我對他是友好的,還是僅僅因為我是紙筆的所有者,反正他跟我并肩同行倒不好說是被我吸引過來的,而是他急忙主動湊過來的成分來得多些。
他那頂美觀的大禮帽的頂部還不及我肩部高。
照顧到他那以短腿,我給我們倆的步子定了比較慢的速度。
将近走到下—條馬路口,我們落後于其他人好大一段距離。
我覺得這也并不叫我們倆擔心。
我記得,我們一路走着,我這位朋友會偶爾跟我分别朝對方上下打量一番,因為結伴同行感到高興,彼此傻乎乎地交換眼色。
等我的旅伴和我趕到施拉夫特糖果店在七十九号街的轉門前,伴娘、她丈夫和西爾斯本太太已經都在那兒站了好幾分鐘了。
我當時想,他們結成了好一個令人生畏的三人先遣隊,正在那兒嚴陣以待。
他們剛才在講話,但我們這兩個雜牌軍一到,他們就住了口。
僅僅兩三分鐘前,在汽車裡,當那支軍樂隊大聲吹打着經過時,有種共同的不安,簡直可說是共同的苦惱,賦予我們這小團體一種類似同盟者的外貌——就像庫克旅行社①組織的一個旅遊團體,在龐貝古城挨到特大暴雨襲擊時,一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等這小老頭和我走到施拉夫特糖果店的轉門前時,暴雨過去了,這是再清楚也沒有的,伴娘和我交換的眼色說明我們是泛泛之交,而不是相互緻意。
“店鋪在改建不營業,”她冷冷地說,眼睛盯着我。
她非正式地但卻明白無誤地把我又當作局外人了,于是就在這當兒,道理也不值得細講,我感到孤立而寂寞,其程度比我整天感到的更難受。
值得指出的是,差不多在這同時,我的咳嗽又自動發作起來。
我從後褲袋掏出手絹兒。
伴娘轉向西爾斯本太太和她丈夫。
“這一帶什麼地方有家朗香餐廳②,”她說,“但我不知道到底在哪兒。
” ———————— 譯注 ①這是英國人托馬斯•庫克(1808~1892)于1845年創辦的旅遊組織,1850年開始組織國外旅遊活動。
②這是紐約市的著名聯号餐廳,分設市區各交通方便的地點,供應中等價格的飯菜。
我在—張紙上用似乎過分清楚的字迹寫道,“我們被遊行隊伍無限期地攔住了。
我們打算找個地方去打電話并且喝點冷飲。
你願意跟我們—起去嗎?”我把這張紙一折為二,遞給伴娘,她打開看了一遍,然後遞給那小老頭兒。
他看了,咧嘴笑笑,然後望着我,把腦瓜狠狠地上下點了好幾次。
我當時認為他的回答這樣就算是全面,而且最能說明問題了,哪知他突然伸手對我打了個手勢,我看出他是要我把紙筆遞給他。
我照辦了——也并不先對伴娘看上—眼,她不耐煩得心中像浪潮般在翻騰。
老頭萬分小心地把拍紙簿在膝上放好,然後舉筆靜坐着,分明思索了一會兒,臉上的笑容隻略微收起了一點兒。
接着鉛筆歪歪斜斜地動起來了。
最後在i上加了個圓點,然後把紙筆都還給我,腦袋又異常親切地上下點了一下。
他隻寫了三個字,“挺高興”,其中一個個①字母還沒完全成形呢。
伴娘從我肩後探頭看到了,發出—個聲音,略微有點像“哼!”但我立即朝這位偉大的作家望望,試圖用面部表情表明,車内在座各位看到—首詩是識貨的,所以衷心表示感激。
———————— 肖毛注:①似乎多了一個“個”字。
于是,我們從兩邊車門一個個地全下了車——在麥迪遜大街街心,—片熱辣辣、粘糊糊的碎石路面上可算是棄舟登陸了。
中尉逗留了片刻,通知司機我們嘩變了。
我記得很清楚,軍樂隊當時還在行進中,隊伍長得沒完沒了,鬧聲也沒有減輕—分。
伴娘和西爾斯本太太帶路上施拉夫特糖果店去。
她們結成了對兒——簡直像先頭偵察員——沿着麥迪遜大街的東側朝南走。
中尉對司機下達了簡令,趕上了她們。
或者說,幾乎趕上了她們。
他落在她們後面—點兒路,為了悄悄掏出皮夾,顯然要看看随身帶了多少錢。
新娘父親的大伯和我殿後。
不管他是否憑直覺發覺我對他是友好的,還是僅僅因為我是紙筆的所有者,反正他跟我并肩同行倒不好說是被我吸引過來的,而是他急忙主動湊過來的成分來得多些。
他那頂美觀的大禮帽的頂部還不及我肩部高。
照顧到他那以短腿,我給我們倆的步子定了比較慢的速度。
将近走到下—條馬路口,我們落後于其他人好大一段距離。
我覺得這也并不叫我們倆擔心。
我記得,我們一路走着,我這位朋友會偶爾跟我分别朝對方上下打量一番,因為結伴同行感到高興,彼此傻乎乎地交換眼色。
等我的旅伴和我趕到施拉夫特糖果店在七十九号街的轉門前,伴娘、她丈夫和西爾斯本太太已經都在那兒站了好幾分鐘了。
我當時想,他們結成了好一個令人生畏的三人先遣隊,正在那兒嚴陣以待。
他們剛才在講話,但我們這兩個雜牌軍一到,他們就住了口。
僅僅兩三分鐘前,在汽車裡,當那支軍樂隊大聲吹打着經過時,有種共同的不安,簡直可說是共同的苦惱,賦予我們這小團體一種類似同盟者的外貌——就像庫克旅行社①組織的一個旅遊團體,在龐貝古城挨到特大暴雨襲擊時,一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等這小老頭和我走到施拉夫特糖果店的轉門前時,暴雨過去了,這是再清楚也沒有的,伴娘和我交換的眼色說明我們是泛泛之交,而不是相互緻意。
“店鋪在改建不營業,”她冷冷地說,眼睛盯着我。
她非正式地但卻明白無誤地把我又當作局外人了,于是就在這當兒,道理也不值得細講,我感到孤立而寂寞,其程度比我整天感到的更難受。
值得指出的是,差不多在這同時,我的咳嗽又自動發作起來。
我從後褲袋掏出手絹兒。
伴娘轉向西爾斯本太太和她丈夫。
“這一帶什麼地方有家朗香餐廳②,”她說,“但我不知道到底在哪兒。
” ———————— 譯注 ①這是英國人托馬斯•庫克(1808~1892)于1845年創辦的旅遊組織,1850年開始組織國外旅遊活動。
②這是紐約市的著名聯号餐廳,分設市區各交通方便的地點,供應中等價格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