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關燈
門扉被推開。

     “這樣的空氣不悶死人嗎?” 當這一句話傳到耳朵裡時,窗戶已被猛然拉開。

    彌漫房間裡的煙霧立刻被風吹散而去。

     我這時才以茫然的視線望了望站在我面前的這個人物。

     這個人我從來沒有見過。

    年紀看來好像是三十五六歲的樣子。

    他的臉色非常不好,而且長滿了胡須碴子。

     “冒昧前來打擾,敬請原諒。

    ” 這個人一坐到我的對面就拿出一張名片,放到桌上。

     立科第二中學教員屋代修太郎 “我來到本縣擔任教職已有兩年了。

    聽說您過去也在這個學校教書,是不是這樣呢?” “嗯……”我漫不經心地回答說。

     立科第二中學離我家不到100米。

    家住這麼近的我,以前在這個學校教書時卻是個遲到大王。

    因為我是本縣人,所以校長并沒有對我羅嗦。

    後來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于擔任教職,毅然離職已有十年了。

    現在我和過去的同僚都沒有來往。

    屋代修太郎這個名字我是第一次聽到的。

     “我今天專程前來拜訪,是想向您請求一件事情……” “請等一下。

    我不曉得你要說的是什麼事情,可是,現在不行,我正在忙着。

    ” “我不敢多占您的時間,我可以兩三分鐘就把話說完。

    我要說的是這個……” 屋代修太郎看到我冷峻的态度,好像愣住了,連忙從公文包裡取出一疊稿紙,放到我的書桌上。

     “這是您的作品。

    我想得到您的同意,演出這出戲……” 我把視線落到這部稿子的封面上。

     上面寫的标題是:《母親之老巢》(獨幕劇)。

    我對這個标題依稀還有些記憶。

     拿起稿子,翻開來看。

     時間:現代。

    晚春時分。

     地點:信州出間之一個小鎮。

     人物:健一 三郎 大泷美奈 湯原稻 湯原愛子 派出所警員 逐頁過目油印文字時,記憶慢慢地湧上我的腦海裡來。

    這是我過去的作品沒有錯,裡面的故事我多少有一點兒印象。

     “這是我很早很早以前的作品。

    這樣的東西,你從哪裡找出來的呢?” “聽說這出戲曾經于鎮公所大廈新建時演出過,作為慶祝活動之一。

    我也聽說當時這個鎮上有個戲劇研究會,這出戲的演出是由您親自導演的。

    ” “那已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

    十五六年……恐怕更早哩。

    ” 當時可以說是業餘戲劇的全盛時代。

    “文化”一詞成為當時的流行語,所謂的“文化團體”到處都在成立。

    青年男女惟有利用這樣的機會才可以公然交際,人們當然是趨之若骛了。

     當時的地方報以及演劇雜志時興劇本征文比賽,我就入選過幾次。

    鎮上成立“戲劇研究會”時,我還被聘請為顧問,那全是因為我在這方面已稍有名氣的緣故。

    這幾年的光明也是我難以忘懷的快樂的時光。

     雖然我的名義是顧問,實際上卻身兼數職,同時擔任制作人、随團編劇,以及偶爾也客串演員等等。

    我之所以熱衷于這項工作,可以說是想追回失去的青春吧。

    學校的生活呆闆枯燥,我由于搞這些事情而得到了許多樂趣。

     但這畢竟是玩票性質的團體,當然不适合于演出藝術成分高的大戲。

    舞台設計以及戲服的問題也都無法克服。

    當時的舞台,不是公民館就是學校的禮堂。

    照明效果根本談都不用談。

     此外,觀衆也是個大問題。

    發表公演會每年倒有幾次,但這個場面不是敬老會就是模範婦女表揚會。

    有時候甚至是利用農作物品評會的場面來公演的。

    這樣的演出可以說是以招徕更多人潮為目的的餘興節目。

    來看的人以欣賞歌舞劇團的人居多。

    對這樣的觀衆,你還能演出易蔔生或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