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人杳雙忘

關燈
身上的一件粗花呢大衣,猜出它來自一位同性傾向的設計師,風格偏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古典情結。

    他說,你要穿對衣服,這很重要。

     他對我在東京購買的白色蕾絲長襪也很感興趣。

    遺憾沒有帶相機可以拍下它。

    說它突破日常生活規則。

    我仍沒有領會這個敏感的男子的意思。

    對他說起近況,說自從嘗試打坐,已很少抽煙,喝烈酒。

    也幾乎不愛吃肉食。

    這并非被強制,而是真實地感覺身體和心不再需要。

     照例說了一些話題。

    說到及時行樂,M認為應把它理解成為一種實踐的能力,在當下盡可能把内心意願轉換成強烈而明确的行動,而不論斷它是苦還是樂,也許這兩者都需要得到行動。

    實踐來自時間一分一秒正在度過的方式。

    但我們還未來得及談到相随的危險性和承擔的問題。

     他很瘦,從荷蘭尋找大麻回來。

    五年之前他帶我去一家巷子裡的日本面館吃面。

    我們都想再去,卻發現面館已拆。

    轉道去了雲南餐廳。

    之後去茶館喝茶。

    深夜接近淩晨時分各自散去。

    夜空兀自落下茫茫一場飛雪。

     我用舊棉紙包了一些幹臘梅送給他。

    去年冬天,寺廟門口的臘梅樹開花。

    廟裡師父采集了一些,存在紅色圓盒裡當作禮物相送。

    回來後放進櫥櫃裡一直沒動。

    等到夏天,鐵壺燒水,熱水泡開一撮幹燥的臘梅,湯色金黃色,有清香。

    三泡之後無色。

    雖是南方記憶裡常見的花,卻是第一次喝到它的滋味。

     我說,你喉嚨疼的時候可以喝它。

    他随手放在大衣口袋裡。

     雪花飛舞,我伸手在空中輕輕抓了幾把,覺得愉悅。

     31 大雪茫茫下了一夜。

    白日冰雪消融之後,一切暴露無遺。

    依舊是茫然的大地和空虛的城市。

    雪仿佛是幻覺。

     32 中午與S吃飯。

    她内心如此熱烈豐盛,卻并未在世間找到可對應的人。

    人過中年,感情生活仍動蕩不定。

    我看着她耳邊一對珍珠與玳瑁鑲嵌的美麗的耳環,覺得她每一縷發絲都在散發出荷爾蒙氣息。

    女人天性就是為情愛而活。

    這是天性。

    我對她說,絲毫不用覺得軟弱或者懷疑,就要這樣走下去。

     世上的感情,無非分為可完盡的和無法完盡的兩種。

    原因各異,不用分析。

    可完盡的感情,以努力和果決相對,即便付出大的代價也把它承擔起來。

    不可完盡的感情,且把它當作一個禮物,善待對方,盡量給予快樂。

    到此為止。

     人的一生,能夠得到身心統一有始有終可完盡的感情,機會稀少而珍貴。

    大部分人未曾得到過匹配的伴侶。

    不過是面對現實的一種分裂而機械的維持。

    兩個人在一起卻無法相容的孤獨,有時遠遠強大于獨自一人。

     兩個人的特質會互相激發或者壓制,這意味着,在一些人面前,我們心中的火焰陷入沉睡。

    在另一些人面前,它會被激醒。

    有些人使我們感覺自己變得很差,無法接受。

    有些人使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甚或産生一種突破。

    情愛是不熄滅的火焰,應交付給合适的可承擔的人。

     被燒灼仿佛是一種代價。

    人要經受住投入和用力的堕落。

     33 時時注意自己各種起心動念。

    一旦注意,才可能去溶解它。

    不要讓心受限而成為銅牆鐵壁。

    不自我折磨,也不傷害對方。

     34 你有澄澈的光,樸素的美。

    骨骼裡負擔長久的禱告。

    我們的約定真誠,它必會實踐。

     35 睡前閱讀開篇頂禮的第一段:願自生大手印能庇護你,讓所有穩定的和變動不居的事物,滾入一個狀态中,以堅定的喜樂如閃電般的套索,讓一百零八個結使都消失無蹤。

     讀完整句,無來由淚落不止。

     36 年末最後一個晚上如此度過:獨自在家做簡單晚飯,米飯,魚子,水煮蔬菜。

    孤軍奮戰,為雜志趕一篇萬字小說,寫完三千,也許持續到深夜。

    明天第一個清晨,準備早起沐浴,步行去寺廟。

     在山野中度過童年的人,與城中人比較,性格裡會有其他形成。

    漸漸感覺到與母親相似的個性,外表倔強,内心赤誠,甯折不彎,是不讨巧的脾氣。

    所幸遇見良善的人多。

    偶爾回想前路,叛逆剛硬。

     雖被折斷多次,但也因此而走到更遠的路。

    有終結才有開始。

    新年即将開始。

    洗手淨心,祈福自省。

     一些事情的出現應讓自己能夠變得更好,而不是糟糕。

    或者在變糟糕之後能夠導向一種猛烈的調校。

    經曆将會是一種實踐和積累。

    沉澱之後,帶來全新進階。

     37 有些話可以不必說出,也許不過是各自認為的真實。

    有些事情可以不要求分辨,也許不過是各自認為的合理。

    這世間哪有錯過的人或者做錯的事。

    凡是發生着的就是對的,它們精準無比。

     38 與台灣編輯簽下新小說的繁體字版本合同。

    在三裡屯一家小餐廳裡相處很久,看稿,讨論。

    告别時,他也許剛看完小說,有感而發,說,每一次寫作的過程,其實是穿透一種痛苦。

    因為這般經曆,在現實中也許你再無法天真地去生活。

     39 暮夜交接時分,看到渾圓月亮,在曠野天邊懸挂,清輝熠熠。

    為了多看它一些時候,特意步行更長時間。

    風很冷,人迹稀少。

    這樣的時刻于我充滿一種莫名而強烈的寓意。

    在花園中走了很久。

     産生一種願力,希望月光流至心裡,彼此深深滲透和聯接。

     十年文集出版。

    “日影飛去,字入水中。

    ” 文字原本屬于人對自身生命的處理和完善。

    微小人類的言論不足道,由凡人創作的文字作品也多有缺漏不足。

    一個作者寫下文字,最終不過與自己的生命相關。

    一再浸入重生的河,在殘缺的鏡中照見幻世的影。

     這些故事和文字之中帶罪的人,用造設鋪陳來做清洗。

    表達、理解、哀憫、釋放。

    這都是清洗。

    他們是海中的孤船,荒原裡的野草。

     工作結束之後想把作品擱置。

    面對自己現實中生命的問題,如同從一片潛藏許久的大海深處猛然躍起。

    火熱陽光刺戳額頭眉心眼皮下颚,身上水流洩空,心裡空洞明亮。

     生命中有一扇門始終沒有打開。

    為此你嘗試先打開了所有其他的門,最終還是返回到那扇緊閉的門前。

    務必要打開它。

    回來和解決都是遲早的問題。

     40 “你隻管走自己的路……同時要允許别人走他們自己的路。

    ”摘句。

     41 要始終邁開腳步移動,即便不知道前面是什麼。

    信任行動勝于一切言論和妄想。

     42 十個小時以上的漫長飛機航行,适合讀書。

    尤其适合閱讀一本繁體豎排密密麻麻費解難懂的書。

    在一個有限的被停頓的時段裡,人被迫專注。

    一些重要的書基本都是在飛機上讀完。

     買了一副新的耳環。

    綠色和藍灰色的水晶及月光石鑲嵌。

     航行經過一片白茫茫冰雪覆蓋的山嶺。

    忘記了在身邊沉睡過的人,夢中隻見到麋鹿的犄角劃過深綠灌木。

    你贈予我的寶石項鍊,一掉入湖水就化成了水滴。

    過去已去,未來還沒有來。

    現在我在這裡。

     43 摩天輪,巴黎。

    世間的某些部分需要你的相信,某些部分不過隻是一個遊樂場。

     在旅館房間。

    清晨醒來撩開窗簾,聽到叩擊玻璃窗的分明雨聲。

    光線很暗,不打開電視,有時在小圓桌邊默默坐着。

    在一個很遠的地方,但并沒有離開自己。

    這種如影相随的孤單,在長久的自處和過濾中,逐漸成為一種安然。

     一次小型的演講。

    男孩特意坐火車來聽我說話,衆人之中起身說,我來看你,心情如同來看望戀愛中的一個女朋友,心跳得這樣快。

    他應看到我已不是那個寫《告别薇安》的二十四歲的年輕女子。

    他也許已無法繼續閱讀我的新作,比如《春宴》。

    但這份惺惺相惜的初心仍令我心暖。

    不知道該對他說什麼,于是微笑着,什麼也沒有說。

     44 古老的宮殿建築。

    幽微光線。

    她遞過來一方手帕,說在附近店鋪購買,來不及包裝。

    小心折疊起來的棉布,上面繪有淡紫色鈴蘭,描着金線。

    這個年輕女孩,有一張白淨的鵝蛋形臉龐。

    穿及踝長裙,漆黑發絲邊佩戴一朵芍藥花。

    她是我的讀者。

     甚為喜歡這方手帕。

    送心愛的人手帕是一種多麼古典而柔情的方式。

     45 西斯廷小教堂。

    在封閉和陰暗之中,穹頂壁畫在頭頂展開。

    亞當與上帝手指相觸的瞬間,臉上有兒童般的純淨無助。

    仿佛即刻将被破壞。

    如同一種暗示,生命從此刻開始處于追尋。

     筆記摘自一位希臘教授演講:一,有效運作需要内在的道德核心和結構。

    如果核心是有錯誤的,不管運作多麼前進,就是深刻的危機,在搖籃裡就會指向死亡。

    二,所有的危機都是道德危機。

    三,現代社會注重改善生活标準而不是改善生活質量。

    在時間進程裡,人類道德的地平線狹窄了,把符合人性的生活可能性排除了。

    四,你也許會有一輛技術先進的跑車,但卻沒有一起坐車觀賞風景的人,你實際處于悲慘境地。

    從現代生活系統角度看,你過得很幸福,但這個系統一開始的道德目标就是有錯誤的。

    五,每一個人都需要檢查自己的目的,方式,做好個體的哲學工作,除非隻想建立一種貌似完美的混亂。

     從克裡特島到雅典有一段夜船的旅途,會寫在小說裡。

    坐夜船的記憶還停留在童年時候。

     45 如果想去一個地方,想過很久,有一天就帶着自己走了。

    這隻是時間問題。

     46 有時我們會選擇對某個人某件事服輸,其實是向自己服輸。

    人不可能一直試圖戰勝自己,這代價危險。

    有時你必須允許自己敗給這個世界不可測的脆弱和威嚴,敗給人性的複雜和深不可言。

     47 三裡屯。

    寒風中這個瘦小的女子,說韓語,黑大衣,短裙,透明黑絲襪,一雙細高跟黑鞋。

    黑色長發,大紅色口紅,抹了白粉的面容。

    裸露秀麗的小腿,臉色穩定。

    以前我覺得這樣的女子缺乏理性,現在卻覺得這美很是剛強。

    為了越過生活的庸俗,人所做出的犧牲值得。

    反之,厚厚裹起來害怕受凍的人,過于現實和安全。

     美需要怪異和逆反。

    需要犧牲。

     翻出《春宴》舊稿,試圖再做若幹小小修改。

    除了删除字詞已再無工作可做。

    它被密密縫制成一條拼花被子,每一塊花布各定其位。

    再次閱讀,覺得它如同一條執拗而窄小的隧道,徑直通往人心内裡。

    完全不管不顧。

    這樣封閉模式的寫作,也就這樣一次。

    若再寫一本小說,根本已無心力近同。

     它的寫法和内容考驗讀者耐心,易起争議。

    開篇前奏緩慢,一半之後,大概從第七章開始進入正式旅途。

    最後一章是終點,但必須以之前的漫長前路做鋪墊。

    這是任性之處。

     在某種程度上,我接受它是一本會被浪費的作品。

    即它被接受的,也許是其表象最淺層的一面,而底下的深度無法被輕易掘起。

    浪沙越重,内在埋藏越深。

    快速論斷使很多任性的作品獲得在時空領域裡被再次闡釋的可能性。

    這使時間生發出空曠的意味。

    我甘願它如此。

     它的有力與它的缺陷和任性同等明顯,也許是十年之後我依然能夠拿起來重讀的作品。

    《告别薇安》之類的舊作,不具備這樣的力量。

    大部分舊作對我而言,均是一種練筆,一種準備。

    《春宴》是一次中途的完成。

     小說的功能即是為讀者提供一種生活和思考經驗之外的新的可能性,外界吸收和接受與否,書要順受坦然。

    對我來說,我對它的不完美和強壯都覺放心,由它獨自開始漫長旅途并接受波瀾。

    信任它如河流孤行,最終歸入大海。

     48 應把小兒女情懷變成大的悲憫。

     他說他覺得内心很孤獨,找不到可以回去的家。

    他說,見到你本來是高興的事情,但你是個混合體。

    走過泥濘的街道,坐下來喝一杯熱茶。

    他在出租車上不知覺地入睡。

    日益老去的側臉線條。

     49 如果這是生活中最大的一個負面存在,那麼必須要從根部開始鏟除。

    把匕首吞下咽喉,把碎片埋入泥土。

     經曆黑暗與毒藥的試煉,不逃避,吞食它,轉化它。

    穿越最後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