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慶長 這裡如此之美
關燈
小
中
大
,我們無法觸及天上的信仰。
我們隻是凡人,有卑微的肉身、欲望、情緒、感情和局限性。
我們悲傷,同時也純潔。
盲目,同時也勇敢。
失敗,并且注定失望。
她對他說起一些從未可能對他人啟齒的事情。
性的部分,在她與清池的關系裡,其實極為重要。
清池對她說,我從未在與别人在做的過程中得到過這樣的感受。
慶長,你可知道,與你做,是我現在生活中唯一的也是極限的樂趣所在。
它是一種撫慰。
性是親密、喜悅、聯結、溝通,是與對方以本真面目共存和融合的方式。
他對她的欲望,幾近時時刻刻都會被激發。
不管他們走在街道上,坐在餐廳裡吃飯,在電影院裡看電影,還是在超市買東西。
他牽住她的手,撫摸她的頭發,碰觸到她的脖子,都會無端感覺欲望蓬勃而起,身體熱而堅硬。
仿佛彼此軀體發出源源不斷的聲響,總在互相呼喚應對。
有時,性是孤立、訴求、期望、對峙。
他會試圖把她控制在他的力量之下。
這潔淨強壯的肉體,傾訴它的欲求,希望被容納,接受,保護和感動。
在争執或冷戰時,他們無法再用語言溝通,隔膜和誤解,争辯和批判,阻止所有訴求。
感情被孤絕,彼此一言不發,無法和解,而無辜的肉體還在尋求聯結和通暢。
這是怪異的感受。
她有時會覺得屈辱,難以理解,倔強對抗。
即使在難以負擔的敵意和悲傷之中,他的身體,依舊在對她作出執拗而熱烈的表達。
有時,性是損傷、暴力、絕望、憐憫。
有時,性是唯一單純、脆弱、天真而真誠的告白。
他說,我這樣狂熱地愛着你,慶長。
對男人來說,做愛是他唯一能夠做到的表達。
也是他唯一信任的表達。
其他的都不是。
他對慶長描述和其他女子的經曆。
他對性愛一直持有坦率清潔的熱愛,從不避諱和慶長談論種種體會和記憶,以此作為分享彼此生命的隐秘而直接的通道,用這種方式,緊密聯結,感同身受。
不能拿以示人的黑暗,轉換一側來看,卻是一種純潔明亮。
在紐約深愛過一個女子,對方的肌膚有一種膨脹的張力,充盈向外彈破的力量。
對他緊追不放,兩個人無法在一起,情緒不可自控,雪天持刀在他身後追趕。
他衣服都沒有穿夠,倉皇奔跑在雪地中。
所有的脆弱、羞恥、隐私、難堪、創痛,他拿出來給她。
她聽着來自一個男子生命中真實的細節,内心沒有嫉妒或不悅,隻有一種隐隐傷感。
仿佛他不是一個在與她相愛的男子,而是世間中與任何一個女子相愛着的男子。
他是公衆的,不是私有的。
他屬于他自己,他不是她的。
她對他的感情是這樣一種理解,如同對人性所持有的一種理解。
具備一種開放性,而絕非狹隘的占有之心。
她依賴和需索他的激情,哪怕是暴力。
如同沉默而無形迹的黑洞,吸收一切。
越暴烈有力越感覺到對他的趕盡殺絕,找不到退路,如同執拗的困獸。
這強大的存在感是她所需要。
隻有這樣的灌注才能讓她平靜。
除此之外,無他。
她内心深淵般肅殺而無底的能量,超出彼此預料。
她陷入在一種對自我情感匮乏的恐懼和防禦之中。
同時又是一種誤入歧途般的迷戀和渴切。
在他們争執沖突最嚴重時,她喝醉,半夜哭泣,逼問他是否可以給他們彼此未來。
他一早要開會,困極無法入睡,生氣而用力掌掴她,把她的手捆綁起來強迫她停止。
清晨她醒來,發現他親吻她腫脹的臉頰,愧疚無助。
性,打鬥,傷害,創痛,糾纏,柔情,無解,如此種種,絞紐成一股強大的繩束縛這關系,越來越緊,幾近無法呼吸。
這一次次重複的輪回。
因為他們不過是其中被擺布的棋子,肉身和情感從來都無法随心所欲,隻能被等待做出安排。
這種癡迷和需索,一條現世因緣的繩索。
都想掙脫,逃離,卻無計可施。
不知道離開對方可以去往哪裡。
她曾經期望他的情愛與欲望的力量,能夠引領她,把她帶出夜色中的沼澤森林,奔赴一處開闊無邊際的平原,看到雲層皎潔,萬籁俱寂,明月光亮升起。
把她帶到情感持有超越和升盈的另一個層面。
但實際上沒有一個男子可以具備這樣的力量。
她的道路隻能自己摸索。
她的困境隻能自己解脫。
她的方向隻能自己引領。
她對宋說起對清池都沒有提到過的往事。
從未對任何人說起。
曆史對她來說,不僅是時間之中的記憶,也是消化在她體内的糧食。
她的組織,是由這些哀痛、陷落、離别和死亡消化分解之後的黑色團塊拼接而成。
她整個人的存在,是這些往事存在完整的證據。
她說,祖母在她12歲的時候,心髒病突發在睡夢中去世。
祖母撫養她很久。
在祖母身上,她習得人性溫厚質樸的一面。
小時祖母疼愛她,偶爾吃一隻松花蛋,讓慶長吃完,自己用剩餘下來的醬油拌飯。
那醬油裡有松花蛋的碎渣,她不想浪費。
這細節,慶長一直沒有忘記。
她因此學會對人的溫暖心意,為對方考慮,讓出利益,盡量不增添他人的麻煩,替人着想。
祖母脾氣剛硬,但從不抱怨,也不退縮。
扛起責任和擔當,盡出最大努力。
相反,慶長覺得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在感情和情緒上,卻都是任性和放肆的孩童。
他們的世界裡隻有自己。
即使踐踏着他人的傷痛前行,也要得到和實現目标。
這種桀骜不馴的個性,慶長也有繼承。
不羁自私的人最終要付出代價,他們傷人傷己。
祖母是虔誠的基督徒,抽煙,清瘦。
穿盤扣斜襟大衫,衣衫上有一股淡淡煙草味道。
她經常要求慶長與她一起做禱告。
很久之後,慶長才得知,父親也許是服藥自殺。
父親深深依賴母親,無法接受她的斷然離去,也無法承擔她對他的放棄。
成人也許認為自殺是一種羞恥,所以都一直隐瞞真相。
這秘密的壓力,使年老的祖母從未停止在黑暗中祈禱,并且總是祈禱時淚流不止,發出哽咽抽泣。
人的傷痛,都隻能隐藏在表相之下,埋沒在隐秘之中嗎。
而對生活持有平靜,是深刻的壓抑,也是一種苦痛的力量。
那一年冬天,南方陰寒,天氣持續低溫。
祖母看病吃藥已數年,經常咳嗽,心血管也有問題。
慶長放學回家,祖母為她做好晚飯,用燒水壺接了一壺水,放在煤氣竈上燒開水。
她說覺得疲倦,要在床上躺一下,于是脫掉棉衣、外褲、鞋子,躺在床上蓋上被子。
慶長做完作業,外面天色漆黑,想叫醒祖母和自己一起吃晚飯,連叫幾聲,祖母都不應答。
她摸了一下祖母,皮膚雖然還是軟的,但已沒有溫度。
祖母死了。
她沒有覺得害怕。
打開燈,一個人在空氣凝滞的房間裡吃完晚飯,洗幹淨碗,一隻一隻倒扣放置。
然後脫掉衣服,上床,依舊和以前一樣鑽進祖母的大棉被裡面。
睡在她身邊,緊緊挨着這具蒼老冰冷的身軀。
她沒有做夢。
在淩晨5點多醒過來,天還沒有亮,隻有隐隐微光。
她又輕聲叫喚祖母,房間裡沒有絲毫聲息。
以前,哪怕慶長輕輕翻一個身,祖母都會警覺,給她蓋被。
她再次試圖分辨真相,祖母死了嗎,但她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隻是覺得巨大的恐懼和孤獨。
這個世界上隻剩下她一個人,再沒有人會應答她,疼愛她,真正發自内心喜歡她,接納她的停留。
她淚流滿面,這樣哀恸,隻能強迫自己再次閉上眼睛,企圖入眠。
隻有睡着,才能停止,才能忘記,才能回避被獨自抛棄的事實。
她祈禱能夠入睡。
再次入睡,在死去的祖母身邊,一直睡到中午。
睡到隔壁鄰居來敲門查電表。
他們進來,發現了祖母的屍體。
記憶由一些分裂而持續的碎片互相粘連而成。
又分明是一條沉默而洶湧的河流,從沒有留下餘地,可以讓她勉強抓住一塊岩石停靠。
河水沖擊、席卷、包裹着她順流而下,無力分辨和改變方向。
清池與她在彼此揪鬥最激烈的時候,會大聲怒吼,說,慶長,你的暴戾激烈是因為童年時沒有家教,沒有人管你,你身邊所有的人都沒有安全感。
你因此絲毫不顧惜撕剝人臉皮,肆無忌憚,殘忍至極。
你可以豁出去傷害你身邊的人,也傷你自己。
清池是截然不同的個性,他來自有身份的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對他管束嚴格。
他對人沒有如此複雜難測的疏離、冷漠、猜疑和不信。
他無法領會什麼是生命底處的缺陷和不安全感。
他也不知道人的恨意和需索可以是這樣隐秘而強烈的存在。
以真實情感逼近他的慶長,已不僅是那個在瞻裡孤軍奮戰堅強獨特的女子,這隻是她的一部分。
他看到了她隐藏在河流之下的另一部分。
她說,我小心翼翼保護自己,在陌生人面前從不洩露心緒。
他們視我為理性和冷靜的人,卻不知道我心裡藏匿着一個幼童。
清池打開我的心扉,令我躲無可躲,隻能走出來與他交會。
他伸手可以令我緻死,也可以擁抱我給我撫慰,讓我平靜信任。
他無力做到。
到最後,他所做的種種逃避拖拉,一次次伸手過來擊打我。
我已為他敞開,再無屏障,無處可躲。
他的傷害可以輕易擊中我,激發我強烈的恐懼、戒備、失望和争鬥。
是一種無路可退。
他被她的反應驚吓,更為退縮,隻想與她保持距離。
說,慶長,我如此愛你,但你讓我痛苦。
得到愉快,避免痛苦,當然是俗世中人的本性。
他其實對她從無憐憫,也無嘗試理解她的心靈,包容她的匮乏,即使他如此鐘情于她。
或許,男女之間占據比重的,是征服,占有,控制,支配,貪戀,欲望。
它們頂着愛的形式和名義行事,唯獨缺少犧牲。
他隻看到這個成年女子犀利,暴戾,反複無常,像出鞘的匕首,咄咄逼人不惜彼此刺傷。
不知道她隻不過是一個孩子,在黑暗中隐蔽蜷縮隻是想保護自己。
她需索愛時日久長。
她對他的依賴和信任如同血肉深沉。
她被迫剝離這一切的時候痛不可忍。
真正的愛,一定存在憐憫與理解。
但他對她沒有。
起初,她為那些負性而糾葛的重量,感覺無助、困惑、憤怒。
長久的時間洗刷之後,她明白過來,如果沒有面對過洶湧的沖突和傷痛,與自我與外界的戰争,罪惡和壓抑,無從獲得最終的理解。
它們并非隔絕而單獨存在,而是相互依存,提供養分、呼吸、血液,喂養補給。
所有的對比都擁有這樣的結構,沒有高下對錯之分,沒有你是我非的論斷評判。
隻有正反兩面融為一體。
一段男女情愛的關系,是自己與他人和世界之間的關系的倒影。
是自我的投射面。
這段關系像一面鏡子,清清楚楚照亮她自己。
如果不是一段強烈的開啟封閉心扉的關系,她沒有機會相遇到隐匿在内心深處中的自我。
看到這個孩童的脆弱、需索、哭泣、甜美。
看到她的曆史、記憶、創傷和情結。
看到褶皺的幽微和向往的光明。
這個男子帶來一個機會,讓她面對生命中最本質的自我。
如此赤裸真實。
而對于他,也許無法承認,他對她的愛最隐秘而晦澀的部分,其實是渴望成為像她這樣的人。
敢于直面甚至撕剝自己的生命,讓它破碎,露出真相。
敢于傾盡自己的感情,哪怕被它踐踏。
這是他内心需求的一部分。
但是被滾動不止的安全和急躁的生活陷落。
做不到,其他部分也不過是背道而馳。
無法給予世界以意志,因為在接受這世界所有規則。
沒有信仰,不管是對愛,還是對真實。
試圖抓住一切愉悅,卻拒絕負荷創痛。
不相信感情所代表的光,始終警惕和躲避黑暗。
所以他隻能理性而堅定地生活在這個俗世之上。
他的工作,美麗柔順的女人,富足生活,前途。
隻能以此終老。
但他的确以他的方式愛過她,以他所稱謂的愛。
隻是這注定是不堅定的東西,是被撥弄和操縱的東西,它無法與時間抗衡,也無法給予現世的生命以未來意義的影響。
它與她所追索的情感,是兩回事情。
即便如此,她依然承認,他愛過她,以他的方式。
隻是她一直站在幻象之中,以為它與俗世的目标不同。
但其實它沒有什麼不同。
它依然隻是一段俗世男女的歡愛糾葛,看來也就是如此。
她說,當我對他持有憐憫和理解,其實是對自己持有憐憫和理解,如同一種真相浮出。
當我看清楚這一切,執着的偏見,評斷,妄想或幻覺,便如一面鏡子的碎片,墜落地面,無法成形。
她看見他與她,一對世間平凡男女,為前世的因緣牽扯,在今世癡纏傷害。
那不過是遵循做出償還或繼續虧欠的秩序。
她看見他們之間的放棄和離别,情感的内核在時間中日益清湛。
即使傷害折磨,離棄失散,相愛,是對彼此履行的使命。
因此,在他們認為彼此相愛的時候,其實早已經在相互準備離去。
宋有仁對她說,慶長。
當你學會愛自己,相信自己,你就能夠知道如何去愛别人,相信别人。
而不管這個人在你身邊,還是離開你。
這段關系是已經結束,還是依舊延續。
外界事物處于無常的變動、更換、破壞、損毀之中。
愛人有血肉,更易腐朽。
隻有你的相信,來自你内心的愛,是完整而穩定的存在。
不管何時何地,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持有它們,就持有長久。
—文—他又說,你這樣豐富敏銳的女子,感情強烈赤誠,原該是一個男人的寶藏。
如果他具備耐心和理解,可以和你即使在一個狹小
我們隻是凡人,有卑微的肉身、欲望、情緒、感情和局限性。
我們悲傷,同時也純潔。
盲目,同時也勇敢。
失敗,并且注定失望。
她對他說起一些從未可能對他人啟齒的事情。
性的部分,在她與清池的關系裡,其實極為重要。
清池對她說,我從未在與别人在做的過程中得到過這樣的感受。
慶長,你可知道,與你做,是我現在生活中唯一的也是極限的樂趣所在。
它是一種撫慰。
性是親密、喜悅、聯結、溝通,是與對方以本真面目共存和融合的方式。
他對她的欲望,幾近時時刻刻都會被激發。
不管他們走在街道上,坐在餐廳裡吃飯,在電影院裡看電影,還是在超市買東西。
他牽住她的手,撫摸她的頭發,碰觸到她的脖子,都會無端感覺欲望蓬勃而起,身體熱而堅硬。
仿佛彼此軀體發出源源不斷的聲響,總在互相呼喚應對。
有時,性是孤立、訴求、期望、對峙。
他會試圖把她控制在他的力量之下。
這潔淨強壯的肉體,傾訴它的欲求,希望被容納,接受,保護和感動。
在争執或冷戰時,他們無法再用語言溝通,隔膜和誤解,争辯和批判,阻止所有訴求。
感情被孤絕,彼此一言不發,無法和解,而無辜的肉體還在尋求聯結和通暢。
這是怪異的感受。
她有時會覺得屈辱,難以理解,倔強對抗。
即使在難以負擔的敵意和悲傷之中,他的身體,依舊在對她作出執拗而熱烈的表達。
有時,性是損傷、暴力、絕望、憐憫。
有時,性是唯一單純、脆弱、天真而真誠的告白。
他說,我這樣狂熱地愛着你,慶長。
對男人來說,做愛是他唯一能夠做到的表達。
也是他唯一信任的表達。
其他的都不是。
他對慶長描述和其他女子的經曆。
他對性愛一直持有坦率清潔的熱愛,從不避諱和慶長談論種種體會和記憶,以此作為分享彼此生命的隐秘而直接的通道,用這種方式,緊密聯結,感同身受。
不能拿以示人的黑暗,轉換一側來看,卻是一種純潔明亮。
在紐約深愛過一個女子,對方的肌膚有一種膨脹的張力,充盈向外彈破的力量。
對他緊追不放,兩個人無法在一起,情緒不可自控,雪天持刀在他身後追趕。
他衣服都沒有穿夠,倉皇奔跑在雪地中。
所有的脆弱、羞恥、隐私、難堪、創痛,他拿出來給她。
她聽着來自一個男子生命中真實的細節,内心沒有嫉妒或不悅,隻有一種隐隐傷感。
仿佛他不是一個在與她相愛的男子,而是世間中與任何一個女子相愛着的男子。
他是公衆的,不是私有的。
他屬于他自己,他不是她的。
她對他的感情是這樣一種理解,如同對人性所持有的一種理解。
具備一種開放性,而絕非狹隘的占有之心。
她依賴和需索他的激情,哪怕是暴力。
如同沉默而無形迹的黑洞,吸收一切。
越暴烈有力越感覺到對他的趕盡殺絕,找不到退路,如同執拗的困獸。
這強大的存在感是她所需要。
隻有這樣的灌注才能讓她平靜。
除此之外,無他。
她内心深淵般肅殺而無底的能量,超出彼此預料。
她陷入在一種對自我情感匮乏的恐懼和防禦之中。
同時又是一種誤入歧途般的迷戀和渴切。
在他們争執沖突最嚴重時,她喝醉,半夜哭泣,逼問他是否可以給他們彼此未來。
他一早要開會,困極無法入睡,生氣而用力掌掴她,把她的手捆綁起來強迫她停止。
清晨她醒來,發現他親吻她腫脹的臉頰,愧疚無助。
性,打鬥,傷害,創痛,糾纏,柔情,無解,如此種種,絞紐成一股強大的繩束縛這關系,越來越緊,幾近無法呼吸。
這一次次重複的輪回。
因為他們不過是其中被擺布的棋子,肉身和情感從來都無法随心所欲,隻能被等待做出安排。
這種癡迷和需索,一條現世因緣的繩索。
都想掙脫,逃離,卻無計可施。
不知道離開對方可以去往哪裡。
她曾經期望他的情愛與欲望的力量,能夠引領她,把她帶出夜色中的沼澤森林,奔赴一處開闊無邊際的平原,看到雲層皎潔,萬籁俱寂,明月光亮升起。
把她帶到情感持有超越和升盈的另一個層面。
但實際上沒有一個男子可以具備這樣的力量。
她的道路隻能自己摸索。
她的困境隻能自己解脫。
她的方向隻能自己引領。
她對宋說起對清池都沒有提到過的往事。
從未對任何人說起。
曆史對她來說,不僅是時間之中的記憶,也是消化在她體内的糧食。
她的組織,是由這些哀痛、陷落、離别和死亡消化分解之後的黑色團塊拼接而成。
她整個人的存在,是這些往事存在完整的證據。
她說,祖母在她12歲的時候,心髒病突發在睡夢中去世。
祖母撫養她很久。
在祖母身上,她習得人性溫厚質樸的一面。
小時祖母疼愛她,偶爾吃一隻松花蛋,讓慶長吃完,自己用剩餘下來的醬油拌飯。
那醬油裡有松花蛋的碎渣,她不想浪費。
這細節,慶長一直沒有忘記。
她因此學會對人的溫暖心意,為對方考慮,讓出利益,盡量不增添他人的麻煩,替人着想。
祖母脾氣剛硬,但從不抱怨,也不退縮。
扛起責任和擔當,盡出最大努力。
相反,慶長覺得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在感情和情緒上,卻都是任性和放肆的孩童。
他們的世界裡隻有自己。
即使踐踏着他人的傷痛前行,也要得到和實現目标。
這種桀骜不馴的個性,慶長也有繼承。
不羁自私的人最終要付出代價,他們傷人傷己。
祖母是虔誠的基督徒,抽煙,清瘦。
穿盤扣斜襟大衫,衣衫上有一股淡淡煙草味道。
她經常要求慶長與她一起做禱告。
很久之後,慶長才得知,父親也許是服藥自殺。
父親深深依賴母親,無法接受她的斷然離去,也無法承擔她對他的放棄。
成人也許認為自殺是一種羞恥,所以都一直隐瞞真相。
這秘密的壓力,使年老的祖母從未停止在黑暗中祈禱,并且總是祈禱時淚流不止,發出哽咽抽泣。
人的傷痛,都隻能隐藏在表相之下,埋沒在隐秘之中嗎。
而對生活持有平靜,是深刻的壓抑,也是一種苦痛的力量。
那一年冬天,南方陰寒,天氣持續低溫。
祖母看病吃藥已數年,經常咳嗽,心血管也有問題。
慶長放學回家,祖母為她做好晚飯,用燒水壺接了一壺水,放在煤氣竈上燒開水。
她說覺得疲倦,要在床上躺一下,于是脫掉棉衣、外褲、鞋子,躺在床上蓋上被子。
慶長做完作業,外面天色漆黑,想叫醒祖母和自己一起吃晚飯,連叫幾聲,祖母都不應答。
她摸了一下祖母,皮膚雖然還是軟的,但已沒有溫度。
祖母死了。
她沒有覺得害怕。
打開燈,一個人在空氣凝滞的房間裡吃完晚飯,洗幹淨碗,一隻一隻倒扣放置。
然後脫掉衣服,上床,依舊和以前一樣鑽進祖母的大棉被裡面。
睡在她身邊,緊緊挨着這具蒼老冰冷的身軀。
她沒有做夢。
在淩晨5點多醒過來,天還沒有亮,隻有隐隐微光。
她又輕聲叫喚祖母,房間裡沒有絲毫聲息。
以前,哪怕慶長輕輕翻一個身,祖母都會警覺,給她蓋被。
她再次試圖分辨真相,祖母死了嗎,但她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隻是覺得巨大的恐懼和孤獨。
這個世界上隻剩下她一個人,再沒有人會應答她,疼愛她,真正發自内心喜歡她,接納她的停留。
她淚流滿面,這樣哀恸,隻能強迫自己再次閉上眼睛,企圖入眠。
隻有睡着,才能停止,才能忘記,才能回避被獨自抛棄的事實。
她祈禱能夠入睡。
再次入睡,在死去的祖母身邊,一直睡到中午。
睡到隔壁鄰居來敲門查電表。
他們進來,發現了祖母的屍體。
記憶由一些分裂而持續的碎片互相粘連而成。
又分明是一條沉默而洶湧的河流,從沒有留下餘地,可以讓她勉強抓住一塊岩石停靠。
河水沖擊、席卷、包裹着她順流而下,無力分辨和改變方向。
清池與她在彼此揪鬥最激烈的時候,會大聲怒吼,說,慶長,你的暴戾激烈是因為童年時沒有家教,沒有人管你,你身邊所有的人都沒有安全感。
你因此絲毫不顧惜撕剝人臉皮,肆無忌憚,殘忍至極。
你可以豁出去傷害你身邊的人,也傷你自己。
清池是截然不同的個性,他來自有身份的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對他管束嚴格。
他對人沒有如此複雜難測的疏離、冷漠、猜疑和不信。
他無法領會什麼是生命底處的缺陷和不安全感。
他也不知道人的恨意和需索可以是這樣隐秘而強烈的存在。
以真實情感逼近他的慶長,已不僅是那個在瞻裡孤軍奮戰堅強獨特的女子,這隻是她的一部分。
他看到了她隐藏在河流之下的另一部分。
她說,我小心翼翼保護自己,在陌生人面前從不洩露心緒。
他們視我為理性和冷靜的人,卻不知道我心裡藏匿着一個幼童。
清池打開我的心扉,令我躲無可躲,隻能走出來與他交會。
他伸手可以令我緻死,也可以擁抱我給我撫慰,讓我平靜信任。
他無力做到。
到最後,他所做的種種逃避拖拉,一次次伸手過來擊打我。
我已為他敞開,再無屏障,無處可躲。
他的傷害可以輕易擊中我,激發我強烈的恐懼、戒備、失望和争鬥。
是一種無路可退。
他被她的反應驚吓,更為退縮,隻想與她保持距離。
說,慶長,我如此愛你,但你讓我痛苦。
得到愉快,避免痛苦,當然是俗世中人的本性。
他其實對她從無憐憫,也無嘗試理解她的心靈,包容她的匮乏,即使他如此鐘情于她。
或許,男女之間占據比重的,是征服,占有,控制,支配,貪戀,欲望。
它們頂着愛的形式和名義行事,唯獨缺少犧牲。
他隻看到這個成年女子犀利,暴戾,反複無常,像出鞘的匕首,咄咄逼人不惜彼此刺傷。
不知道她隻不過是一個孩子,在黑暗中隐蔽蜷縮隻是想保護自己。
她需索愛時日久長。
她對他的依賴和信任如同血肉深沉。
她被迫剝離這一切的時候痛不可忍。
真正的愛,一定存在憐憫與理解。
但他對她沒有。
起初,她為那些負性而糾葛的重量,感覺無助、困惑、憤怒。
長久的時間洗刷之後,她明白過來,如果沒有面對過洶湧的沖突和傷痛,與自我與外界的戰争,罪惡和壓抑,無從獲得最終的理解。
它們并非隔絕而單獨存在,而是相互依存,提供養分、呼吸、血液,喂養補給。
所有的對比都擁有這樣的結構,沒有高下對錯之分,沒有你是我非的論斷評判。
隻有正反兩面融為一體。
一段男女情愛的關系,是自己與他人和世界之間的關系的倒影。
是自我的投射面。
這段關系像一面鏡子,清清楚楚照亮她自己。
如果不是一段強烈的開啟封閉心扉的關系,她沒有機會相遇到隐匿在内心深處中的自我。
看到這個孩童的脆弱、需索、哭泣、甜美。
看到她的曆史、記憶、創傷和情結。
看到褶皺的幽微和向往的光明。
這個男子帶來一個機會,讓她面對生命中最本質的自我。
如此赤裸真實。
而對于他,也許無法承認,他對她的愛最隐秘而晦澀的部分,其實是渴望成為像她這樣的人。
敢于直面甚至撕剝自己的生命,讓它破碎,露出真相。
敢于傾盡自己的感情,哪怕被它踐踏。
這是他内心需求的一部分。
但是被滾動不止的安全和急躁的生活陷落。
做不到,其他部分也不過是背道而馳。
無法給予世界以意志,因為在接受這世界所有規則。
沒有信仰,不管是對愛,還是對真實。
試圖抓住一切愉悅,卻拒絕負荷創痛。
不相信感情所代表的光,始終警惕和躲避黑暗。
所以他隻能理性而堅定地生活在這個俗世之上。
他的工作,美麗柔順的女人,富足生活,前途。
隻能以此終老。
但他的确以他的方式愛過她,以他所稱謂的愛。
隻是這注定是不堅定的東西,是被撥弄和操縱的東西,它無法與時間抗衡,也無法給予現世的生命以未來意義的影響。
它與她所追索的情感,是兩回事情。
即便如此,她依然承認,他愛過她,以他的方式。
隻是她一直站在幻象之中,以為它與俗世的目标不同。
但其實它沒有什麼不同。
它依然隻是一段俗世男女的歡愛糾葛,看來也就是如此。
她說,當我對他持有憐憫和理解,其實是對自己持有憐憫和理解,如同一種真相浮出。
當我看清楚這一切,執着的偏見,評斷,妄想或幻覺,便如一面鏡子的碎片,墜落地面,無法成形。
她看見他與她,一對世間平凡男女,為前世的因緣牽扯,在今世癡纏傷害。
那不過是遵循做出償還或繼續虧欠的秩序。
她看見他們之間的放棄和離别,情感的内核在時間中日益清湛。
即使傷害折磨,離棄失散,相愛,是對彼此履行的使命。
因此,在他們認為彼此相愛的時候,其實早已經在相互準備離去。
宋有仁對她說,慶長。
當你學會愛自己,相信自己,你就能夠知道如何去愛别人,相信别人。
而不管這個人在你身邊,還是離開你。
這段關系是已經結束,還是依舊延續。
外界事物處于無常的變動、更換、破壞、損毀之中。
愛人有血肉,更易腐朽。
隻有你的相信,來自你内心的愛,是完整而穩定的存在。
不管何時何地,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持有它們,就持有長久。
—文—他又說,你這樣豐富敏銳的女子,感情強烈赤誠,原該是一個男人的寶藏。
如果他具備耐心和理解,可以和你即使在一個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