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慶長 這裡如此之美

關燈
房間裡共處,也如同行走在通向整個世界的旅途之中。

    可惜,許清池不是能夠享受這段路程的人。

    他跟不上你的腳步,無法抵達你内心深處。

    這隻是我作為一個男人的個人觀點,并非專業意見。

    這隻能說明,你的情愛道路注定崎岖,不如其他女子順暢平坦。

    這是一種注定。

    中國人的宿命論自然有其道理。

     —人—如此這般,她對他說,他對她說,直到後來她覺得所有的細節和感受清空,再講不出任何關于和清池的内容。

     —書—最後,她再無故事可講。

    隻是經常帶去中國茶,與他一起沏茶喝茶。

    又和他一起學書法,兩個人在回廊下寫毛筆字,臨摹典雅清遠的碑帖。

    在花園裡種香料,薰衣草、薄荷、迷疊香、百裡香、月桂,也種西紅柿、豌豆、玉米、蘿蔔。

    一年四季,按照輪轉的時節種植和收獲。

    他喜歡廚房,熱衷做西式的食物,有一個寬敞漂亮的大廚房,各式精良設備一應俱全。

    一起烹饪。

    一起吃晚餐。

    他們的兩個小時,漸漸成為整個午後在花園裡的勞作、休憩、互相陪伴。

     —屋—直到慶長确認他已經不把她當作他的病人。

     有時她會有心理退回的傾向。

    在一些無法預料的時刻産生劇烈情緒起伏,突然覺得深深恐懼。

    如果他一定要來尋找她,絕對可以把她找到。

    她不過依舊在上海,在這個封閉的城市裡。

    哪怕走在大街上或者出現在酒店裡,他們都有可能不期而遇。

    他說過,慶長,如果我持有要再遇見你的信念,我知道我一定會實現。

    她有一種直覺,他已失去這信念。

    他們已彼此放棄。

     她甯願他失去這個信念。

    如果再次邂逅,她自問是不是還會選擇放下一切,繼續跟他走。

    她想,即便她看透他所有骨骼和組成,看到她與他之間絕無可能存在安穩和妥當的未來,但她或許依舊會前往。

    所有的痛苦折磨,(W//R\\S//H\\U)将重新輪回一遍,再次碾壓和碎裂她。

    然後,再次重組,完整。

    這就是宿命。

    沒有止盡的沉淪和反複。

    這孽緣一定帶有前世的因果。

    他追随而來,他找到她,要她償還出一切。

    但這一世應該已經償還了吧。

    她的整個生命,為這樣一場愛戀,排山倒海般折騰,消耗,損傷,毀滅,重生。

     她付出了代價。

    他應該可以放過她。

     慶長。

    我愛你。

    我會愛你至死。

    她對他說過的這句話早已确信無疑,并在确認的瞬間把它付諸時間的洪流之中。

    不過是捕風捉影,夢中逐花。

    在現實的生活中,她隻與自己同行。

    他們對彼此已失去任何意義。

     她對自己說,慶長,你可相信。

    她自答,是,我相信。

     相信愛,一如相信真相。

    相信他,一如相信她自己。

     直到他們餘生都成陌路。

    直到這樣各自老死。

     6個月後,宋有仁向她求婚。

    他說,慶長,我很久之前在瑞士一個小鎮買過一棟房子。

    我想得到伴侶,等待很久。

    他從未結過婚。

    慶長認定他是個雙性戀。

    為何48歲的時候,想跟女人結婚,他并不隐瞞,說,希望有個孩子。

    因為他母親90歲高齡,居住在德國,觀念傳統,希望見到他娶一個中國女人,生下孩子。

    慶長說,我無法确定我一定會懷孕。

    他認真地看着她,說,我确認你會有。

     她說,但是我們不相愛,宋。

     不。

    我們相愛。

    隻是并非你定義中的男女之愛。

    情愛,親情,友情,都是愛。

    有誰說一對伴侶的組成必須要由情愛組成。

    跟我結婚,你會得到自由、照顧以及新的生命閱曆,而我願與你作伴,彼此享受餘生的安穩。

    隻是你在回複我之前,要認真考慮,你是否能夠接受婚姻之中各自的獨立性,也許你會将之判斷成是一種疏離和冷淡,因我深深了解你一直渴求彼此融合占有的親密關系。

    但這種關系會帶來創傷和執念。

    對愛的完美标準和執着追求,最終一定會令我們受損。

    真正親密的關系,建立在孤獨、自由和持有尊嚴的前提之上。

    我希望你理解這一點。

     我從未出過國。

     你清冷自足的性格,會很快适應。

    像Fiona反而不行,她有很多野心欲望,需求名利熱鬧。

    你也許有時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從來都知道你不要的是什麼。

    你很獨立,對外界沒有依賴。

    你長年來疏離隐匿的處境,跟在異國他鄉也沒有區别。

     我沒有語言能力,以中文為生。

    中文是我的職業。

     沒有關系。

    你可以跟我說中文,你還可以學習語言。

    隻要落腳于一個地方,就會熟悉那個地方的語言。

     那我将放棄現在的工作。

     是的。

    但這不過是俗世事務放棄也無妨。

    你可以寫作。

    若你有了充足時間,可以嘗試表達自己。

    這是人在微小和有限中可以争取的機會,直面以及抒寫心靈。

    它不是孤立的任務。

    它會與不曾謀面的陌生人相逢。

     我來路波折,又為何選擇我。

     你是一座被相認過的觀音閣橋,慶長。

    我從未告訴過你,我也喜歡中國古老的一切。

    喜歡所有美的消失中的事物。

    包括人。

     宋有仁來上海開心理診所,其目的無非一邊以工作打發時間一邊尋找餘生伴侶。

    在上海3年,他見過很多女子,年輕漂亮,聰穎能幹,風情萬種,形形色色。

    隻有在見到慶長時,才果斷出擊。

    也許因為慶長從無機心也無設想,不存欲望,沒有期待。

    她看起來樸素而低斂,卻負擔着黑暗而颠覆的内心裡程和情感曆史。

    如同在深沉夜色來臨時才能映襯出熠熠清輝的孤輪。

    他認定這是一次殊遇。

     她本該居住在高山之巅,貿然來到茫茫人海。

    她整個人的存在是這樣的形态。

    他需要這種存在。

    并自認可以保護她。

     慶長在33歲的秋天再次注冊結婚。

     不知為何,她生命中的婚姻都來得直接從不浪費時間。

    那些選擇她的男人,在一起初就做出認定。

    也許他們是寬容她的那些人的組成部分。

    如同Fiona所說的,慶長,你身邊的人都在為你付出代價。

     慶長之前從不設想要交往的男子類型。

    她的眼目單純,需索同樣單純的存在。

    接近一同,因為他憐憫她給予她全新道路。

    接受定山,因為他是善良可靠的男子。

    接受清池,因為他們彼此鐘情,付出身心。

    接受宋,則因為他是命運為她準備的再一次的出發。

    這準備也許早就被籌劃完全,隻等待正确的時機來臨。

     她隻以本真自身,直接有效與另一個人發生關聯。

    信得曾對她說過,所謂國籍,教育,社會背景,風俗習慣,氣候,地理環境,政治,經濟,都不過是生命形式的标簽,和生命質地沒有關系。

    她在内心認同自己是一個沒有身份的人。

    是一個按照生命真實質地存在的人,是不受形式概念限定制約的人,是可以随時出發随時終結的人。

    這樣的人也許會成為浪子,死在沒有标界的土地上。

    她對未來給予了全部開放性,其實根本無所謂會在哪裡。

    哪怕在一個語言不通無人相識完全把曆史清零的異國他鄉。

     也許這種結果對她來說,不是一種放逐,卻更接近是一種回歸。

     婚禮簡樸,在别墅花園舉行一個小型聚會,請朋友們來喝香槟,聽現場樂隊演奏,有人唱歌,三三兩兩結隊跳舞。

    然後切開一隻婚禮蛋糕,分享愉悅。

     他與她,把當季采摘下來的香料、花朵以及蔬果,包紮起來當作禮物分送前來祝賀的客人。

    來客大部分是宋有仁的朋友。

    慶長這邊,隻有Fiona。

    慶長是寂寞的人,沒有多餘相識。

    Fiona是她的朋友嗎,她不知道,她的内心從來都無人分享。

    但Fiona陪伴她時日久長,并且的确是一個熱誠積極的熟人。

    慶長沒有穿婚紗,穿一條簡樸的長度及膝的白色棉綢連身裙,早已過時的保守式樣,小圓翻領,布扣,打褶裙擺,搭配繡花鞋子。

    長發編印度式大粗辮子,盤起來,插着數朵花園小徑邊種植的粉色石竹花。

     Fiona百感交集,說,慶長,我夢寐以求的事情,你總是能夠輕輕松松得到,為什麼。

    我真是想不通。

    你孤僻,過時,落伍,性格倔強不宜人,你哪裡比我好。

    男人卻喜歡與你為伴。

     但她仍真心為慶長覺得高興。

    她還帶來一個希望與慶長分享的消息,說,你可知道,許清池最終離了婚,娶了于姜。

    這是北京那邊給我的告知,不是傳聞,而是事實。

    這小姑娘為他生下一對雙胞胎。

    馮恩健帶走3個孩子,長住紐約。

    許清池則帶于姜和孩子回去溫哥華定居。

    你說,世事難料,早知他會做出這樣大的變化,真的會做到離婚,我就應該堅守陣地,死守他不放,好歹一開始跟他也有機會。

    男人心完全無可捉摸,不知道他們要的到底是什麼。

    那時昏頭,知難而退,現在這個後悔…… 原來他的确已放手離開。

     孩子。

    她對清池說過,如果他們有孩子,她想要女孩。

    女孩一般像父親,清池長得好看,孩子像他,她會喜歡。

    清池說,不,我要長得像你的孩子。

    他說,在你懷孕的時候我都會想要和你做。

    哪怕你生了孩子在給他喂奶,我睡在你身邊,都要和你做。

    他們這樣癡迷對方,像少年一般渴慕對方的肉體和情感。

    簡直不可思議。

    最終他有了5個孩子,都是跟其他女人所有。

     她想起他對她說,慶長,與大部分的女人,我隻是在遊戲,與一兩個女人,我是在生活。

    最終生活無所謂好,無所謂壞。

    生活就是這樣度日下去,維持秩序,不做傷害。

    但我與你,是在相愛。

    呵,他最終還是破壞秩序,做出傷害,但并不是為了他所愛的女人。

    而是被迫走到那一步。

    那個為他懷孕為他守候的年輕女孩一直沒有離開,于是他們最終有了結果。

     生活,貌似這樣随機,變動,混亂無序,但其背後,卻是有着怎樣嚴酷而沉重的力量在運作和控制。

    她和清池,付出這樣巨大代價,耗費這樣頑強力氣,也無法做到推翻它。

    可見,他們無法一起共同生活,無法得到結果,是一種命定。

    但是至少她做到了釋放過去,活在當下,并對未來保持順其自然。

    Fiona不知道她和清池的故事。

    或者應該說,除了宋,沒有人知道她心中的秘密,那些深不可測波瀾起伏如同海洋般空曠寂靜卻波濤洶湧的秘密。

    這是周慶長的生命。

     宋有仁知道,但他成為了她的丈夫。

    所以,一切依舊很安全。

    清池。

    她心裡想,她和清池的愛戀,最終屬性,不過是他們生命中一個黑暗的秘密。

    他們是被對方砍過一刀的人,餘生要小心翼翼懷揣傷疤走在日光之下,不會走不動,但也走不快。

    如此而已。

     飛往德國柏林的國際航班,滿滿一架大飛機。

    12個小時的航行。

    非常疲倦。

     慶長跟随宋,先去看望宋的家人,在柏林居住一個月,然後去往瑞士。

    《小說下載|WrsHu。

    CoM》 在飛機上,他照顧她,在她熟睡時給她蓋上毯子,幫她要食物和咖啡,為她閱讀小說和詩歌,态度自然親切無微不至。

    他也喜歡牽慶長的手,睡眠時一起拉着手。

    他們之間那些勞作、傾談和烹饪的過程,以及一起沉默凝望花園相對飲茶的時間,為彼此建立起來的默契以及安甯,是為餘生漫漫長路而準備的。

    慶長有一種預感,這一次,她會有孩子,而且不止兩個。

     為了避免她旅途寂寞,宋對她講起他們要定居的瑞士小鎮,說,那裡有雪山,湖泊,綠色山巒,碧藍天空,大片山林和草地,他早已買下的房子,打開窗能看到山巒和空闊草坡,步行數十分鐘,就能進入森林……山坡上有蘋果樹,野地裡的蘋果無人采摘,他們種了這些樹,讓鳥來吃,熟透後墜落樹邊泥地裡,緩慢腐爛……茂密古老的森林,參天大樹,滿地落葉踩上去簌簌作響,清泉汩汩從草徑間流過,如果下過一場雨,掀開草葉,可以看見底下泥地剛綻出的白色蘑菇……清晨去山裡徒步行走,如果下雨空氣會更清新。

    經常突然下起細雨,雨後出現淡淡陽光……可以一起去圖書館聽講座,閱讀,看電影,騎自行車去集市買菜,整理花園……每年去旅行……做共同喜歡的事情,有很多時間,很多很多時間…… 在輕而柔和的絮語中,她被溫暖的毯子包裹,漸漸困意再次來襲,堕入睡眠洞穴。

     不知為何,腦子裡出現的畫面,卻是一棟帶花園的白色房子。

    也許可以存在于地球任何一個角落,不管那裡是什麼語言什麼膚色的人種,隻是風景如畫,恬适靜谧。

    是夏日臨近黃昏的午後,天邊薄薄雲彩,微風吹拂花叢和樹林,月亮影子也已隐約可見。

    她看到自己戴着草編太陽帽,穿白色連身裙,赤腳在草地勞作。

    綠草上水珠和草尖的硬度,在腳底皮膚上的觸覺,都是那麼真實。

    她站在田畦中,采摘薄荷和迷疊香,準備晚飯材料。

    風中有清冽濃烈的植物芳香,一陣一陣滲人心脾。

    身後傳來幼小孩子的叫聲,還有一個男人的聲音,慶長,慶長。

    也許是最小的幼兒睡醒,要找媽媽,他們一起來尋找她。

    她歡快應答,說,我在這裡,轉過臉去,看到抱着孩子的男子走下樓梯,向她靠近。

     他的五官依舊清晰可見,曆曆在目,離她這樣親切貼近。

    她對他露出微笑。

    呵,慶長,你的笑容這樣美,像黑色燕子穿行過天空。

    你的笑容讓我生命真實。

    慶長。

    我們終于生活在一起,日夜相守,有所有的内容。

     而此刻,她輕聲問他,這裡如此之美,可否停留。

    他說,不。

    這不是我們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