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得 月山梅枝
關燈
小
中
大
她們有一個寬敞而樸素的廚房,大部分操作需用手工慢慢完成。
看着一個男子在烤箱竈台之間有條不紊地操作,慢條斯理自得其樂,是一種享受。
空氣都開始笃實。
他信手擰開洗手池窗台上的小收音機,音樂頻道正播放優美情歌。
貞諒平時隻聽古典音樂,這别樣歌聲使空間氛圍變化。
他邊聽邊哼,中途等待間歇,倒一杯酒,自斟自飲,十分惬意。
紫藤花開在旺期,一串串懸挂下來,密密簇簇覆蓋窗前涼棚。
吹拂而過的夜風包裹濃郁芳香。
貞諒換上一條布拉吉,粉白底色上有燕子鳥翼穿梭,頭發盤髻,插一朵白色月季。
這一頓晚飯,持續三個多小時。
飲酒,聊天,不時歡笑。
她們的生活颠沛流離,也與世隔絕。
不知為何,這個種樹的男子進人,絲毫不費力曲折,也沒有猜測疑慮。
吃完甜點,開始喝熱茶。
長餐桌上碗盞杯盤誰也顧不上收拾。
琴藥與貞諒酒量好,開到第三瓶酒。
貞諒微醒,一直笑意盈盈,頭上花朵已頹,搖搖欲墜。
餐桌上蠟燭點到尾部,青花瓷托盤上滿是幹涸重疊的燭淚。
他們放了音樂,推開椅子起來跳舞。
她一開始和他們一起跳舞,慢慢覺得難過,獨自離開這一對心無旁鹜的伴侶。
呵,我們不過是初次相逢。
為何這快樂如此純粹,讓人難以承受破碎。
她走到夜色中的花園,腳踩到泥地上的幹泅紫藤花瓣,發出脆裂聲響,一直走到大門處。
回頭張望,燭火晃動的廚房窗口,音樂還在如水一般滲透出來,絲絲縷縷。
融化在月光和空氣裡。
貞諒的青春在勞作和寂寞中消耗完盡,當琴藥赤足穿着人字拖鞋,拿着鐵鍬在花園裡挖坑種樹的時候,她就知道,這個男人的出現是時間累積的一個結果。
上天定會派個男子下來與她們做伴。
這是她與貞諒在漫漫旅程中飽嘗和經曆的支離孤寂所應該得到的補償。
他從未離開過臨遠。
本地人以保守優雅的古都為驕傲,不屑遠走高飛,這是傳統習俗。
琴藥不外出旅行,精通日常生活。
他能做很多事:種樹,送貨,烹煮,搭籬笆,架涼棚,木工,園藝,刷牆,修車,修電器,釀酒,理發,種菜,割稻,做燈籠,做漆器……沒有什麼能為難他。
隻是從來不做穩定工作,沒有穩定居所。
賭博為生,大赢大輸。
赢了,日子闊綽,出乎大方,在餐廳裡呼朋喚友擺流水席,誰來誰吃。
輸了,幫别人在園藝或建築等項目裡幹活,賺點閑錢。
然後再賭。
她詢問琴藥,你懂得常識,持有觀點,都是行動中獲得的經驗嗎。
他說,那你認為我可以僅僅通過閱讀畫冊辭典或寫論文聽講座,得到這些嗎。
如同你母親織布,她去灑度島,勞作,學習,把自己交付給織布,與它交換能量。
這樣她才能把布織得更好。
我們更需要實踐和理解。
你喜歡貞諒織的布嗎。
現在人很少有興趣花昂貴價格穿一件手工織布衣服。
你母親的布,接近無用的奢侈,但這是她選擇的方式。
我們每個人都在消磨生命,用這樣的方式或那樣的方式。
你母親采用一種忠于自我的方式浪費。
這是一種美。
她為此付出代價。
他對她的欣賞之意,不是對一個富有美感的女子的簡單熱情。
事實上,他極為迅速和直接抵達她的質地。
這是他渴望接近的稀少事物。
他自身的組成,是一種難以分辨的結構,呈現多棱鏡般的銳利和混亂。
他是賭徒,不務正業,又身體力行,用雙手做一切實際的事情。
不閱讀不思辨,但有單純的睿智,直接進人事物核心。
身體裡有火焰般澄澈的能量,有時又呈現一種麻木不仁的冷漠和無情。
親近和交往許多女人,近乎貪婪抓住一切當下愉悅,又早已坦然順從不了了之的結局。
他的情愛生涯,從不停滞消減,搭起舞台逢場作戲。
也許,他認為歡愉和美都是即時的,會腐壞的,會破損。
需要當機立斷。
一直單身,從未想過結婚。
他覺得這會是為軟弱、屈服和情欲付出的最大代價。
他并不是心意堅定持有缭密态度的人,彈性很大,時時臨時起意,時時改變原則。
對世間沒有目标,又有一種出自天性的直面當下的擔當和實踐。
不錯過任何自動出現的美好事物,在它們呈現出相應糟糕的一面的時候,也不慌張,自有另一套措施應對。
他的生活是這種性格的産物。
貞諒偶爾在家裡招待客人。
那一次宴客,吃大閘蟹,賞菊花,飲酒。
琴藥幫她做飯,菜譜無可挑剔。
客人來頭不小,一見面談論起知名學者政見不和低毀争鬥的事件,又涉及學運、政治、知識分子的弊端等等之類問題,一時慷慨陳詞,各說東西,氣氛極為熱烈。
琴藥把最後一道菜拿出烤箱,對她說,你跟不跟我一起去喂貓。
他們走出客廳。
郊外花園有大群流浪野貓,琴藥經常投食。
他拿一盆用魚汁魚肉混雜過的剩米飯,在竹林邊況況當當敲起飯盆,野貓三三兩兩,迅速聚集過來。
月光清涼如水,夜色靜谧。
她跟他一起蹲在菊花田畦邊上,看着貓吞吃晚餐。
琴藥點起一根煙,慢騰騰說,貓有很多面,驕傲,安靜,警惕,順受,有時墉懶,有時活躍,有時剛強和神秘。
本質上它們的内在,是一顆老虎的心。
她說,你喜歡動物,植物,唯獨對人的興趣最少。
扭曲的人很多,他們離自然的存在已無限遠。
所以你不待在客廳裡。
為什麼要浪費時間,聽人談論無聊雜碎。
時間本無多,隻能用來做喜歡的事。
你看,月光,菊花,竹林,風聲,貓在吃食。
這些事物,聯為一體密不可分,進人内心,可與之融彙。
而那些人談論熱衷的一切,沒有一件是和自身真實發生關聯的,全是不着邊際的輕浮。
言語有時可憎。
你母親需要這些朋友做什麼,是在聽戲嗎。
也許她覺得寂寞。
他又說,她覺得寂寞,不如跟我睡覺。
我會讓她愉快。
他從褲兜裡摸出個竹管,說,我給你吹個曲子聽。
之前她以為}1}‘是箫。
但這竹管比箫要粗短,吹出來的聲音更為低沉拙樸。
他動乎做出這管尺八,使用桂竹靠近根部有七節竹筒的竹管,内部則塗上朱紅生漆。
他的巧手無所不能。
他說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為奇妙的樂器。
人的姿勢稍一變動,氣息稍一轉換,擡頭低頭之間,氣流角度發生變化,曲調呈現婉轉起伏。
這形式簡單的樂器,在隋唐時盛行,在宋代後式微。
他說,這是和你母親所織的布一樣屬性的事物。
他坐在大青石上,月色清涼,秋霜夜露,泥地開滿白色蟹爪菊。
也許因為喝過酒,吹奏行雲流水。
日音啞音調在空氣中微微振顫,随風飄到遠處。
那一首古曲,月山梅枝,離開他後,她再未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聽到,完全忘記它全貌。
仿佛它本身就是在虛無中發生,虛無中消逝。
此刻,她與他,他與它,它與她,相會于世。
因緣聚彙,共存于時間孤立而單純的頂端。
如同從“空”中捎來的一封信。
她在注定要遺失的夢境中閱讀了這封書信。
隻記得,樂聲靜止的瞬間,男子在月光之蔔停留于時空之中的身形,仿佛一枚折損中的永久并且脆弱的剪紙。
然後他輕輕起身,衣衫上堆積被風吹落的竹葉和菊花花瓣,全部簌簌掉落。
看着一個男子在烤箱竈台之間有條不紊地操作,慢條斯理自得其樂,是一種享受。
空氣都開始笃實。
他信手擰開洗手池窗台上的小收音機,音樂頻道正播放優美情歌。
貞諒平時隻聽古典音樂,這别樣歌聲使空間氛圍變化。
他邊聽邊哼,中途等待間歇,倒一杯酒,自斟自飲,十分惬意。
紫藤花開在旺期,一串串懸挂下來,密密簇簇覆蓋窗前涼棚。
吹拂而過的夜風包裹濃郁芳香。
貞諒換上一條布拉吉,粉白底色上有燕子鳥翼穿梭,頭發盤髻,插一朵白色月季。
這一頓晚飯,持續三個多小時。
飲酒,聊天,不時歡笑。
她們的生活颠沛流離,也與世隔絕。
不知為何,這個種樹的男子進人,絲毫不費力曲折,也沒有猜測疑慮。
吃完甜點,開始喝熱茶。
長餐桌上碗盞杯盤誰也顧不上收拾。
琴藥與貞諒酒量好,開到第三瓶酒。
貞諒微醒,一直笑意盈盈,頭上花朵已頹,搖搖欲墜。
餐桌上蠟燭點到尾部,青花瓷托盤上滿是幹涸重疊的燭淚。
他們放了音樂,推開椅子起來跳舞。
她一開始和他們一起跳舞,慢慢覺得難過,獨自離開這一對心無旁鹜的伴侶。
呵,我們不過是初次相逢。
為何這快樂如此純粹,讓人難以承受破碎。
她走到夜色中的花園,腳踩到泥地上的幹泅紫藤花瓣,發出脆裂聲響,一直走到大門處。
回頭張望,燭火晃動的廚房窗口,音樂還在如水一般滲透出來,絲絲縷縷。
融化在月光和空氣裡。
貞諒的青春在勞作和寂寞中消耗完盡,當琴藥赤足穿着人字拖鞋,拿着鐵鍬在花園裡挖坑種樹的時候,她就知道,這個男人的出現是時間累積的一個結果。
上天定會派個男子下來與她們做伴。
這是她與貞諒在漫漫旅程中飽嘗和經曆的支離孤寂所應該得到的補償。
他從未離開過臨遠。
本地人以保守優雅的古都為驕傲,不屑遠走高飛,這是傳統習俗。
琴藥不外出旅行,精通日常生活。
他能做很多事:種樹,送貨,烹煮,搭籬笆,架涼棚,木工,園藝,刷牆,修車,修電器,釀酒,理發,種菜,割稻,做燈籠,做漆器……沒有什麼能為難他。
隻是從來不做穩定工作,沒有穩定居所。
賭博為生,大赢大輸。
赢了,日子闊綽,出乎大方,在餐廳裡呼朋喚友擺流水席,誰來誰吃。
輸了,幫别人在園藝或建築等項目裡幹活,賺點閑錢。
然後再賭。
她詢問琴藥,你懂得常識,持有觀點,都是行動中獲得的經驗嗎。
他說,那你認為我可以僅僅通過閱讀畫冊辭典或寫論文聽講座,得到這些嗎。
如同你母親織布,她去灑度島,勞作,學習,把自己交付給織布,與它交換能量。
這樣她才能把布織得更好。
我們更需要實踐和理解。
你喜歡貞諒織的布嗎。
現在人很少有興趣花昂貴價格穿一件手工織布衣服。
你母親的布,接近無用的奢侈,但這是她選擇的方式。
我們每個人都在消磨生命,用這樣的方式或那樣的方式。
你母親采用一種忠于自我的方式浪費。
這是一種美。
她為此付出代價。
他對她的欣賞之意,不是對一個富有美感的女子的簡單熱情。
事實上,他極為迅速和直接抵達她的質地。
這是他渴望接近的稀少事物。
他自身的組成,是一種難以分辨的結構,呈現多棱鏡般的銳利和混亂。
他是賭徒,不務正業,又身體力行,用雙手做一切實際的事情。
不閱讀不思辨,但有單純的睿智,直接進人事物核心。
身體裡有火焰般澄澈的能量,有時又呈現一種麻木不仁的冷漠和無情。
親近和交往許多女人,近乎貪婪抓住一切當下愉悅,又早已坦然順從不了了之的結局。
他的情愛生涯,從不停滞消減,搭起舞台逢場作戲。
也許,他認為歡愉和美都是即時的,會腐壞的,會破損。
需要當機立斷。
一直單身,從未想過結婚。
他覺得這會是為軟弱、屈服和情欲付出的最大代價。
他并不是心意堅定持有缭密态度的人,彈性很大,時時臨時起意,時時改變原則。
對世間沒有目标,又有一種出自天性的直面當下的擔當和實踐。
不錯過任何自動出現的美好事物,在它們呈現出相應糟糕的一面的時候,也不慌張,自有另一套措施應對。
他的生活是這種性格的産物。
貞諒偶爾在家裡招待客人。
那一次宴客,吃大閘蟹,賞菊花,飲酒。
琴藥幫她做飯,菜譜無可挑剔。
客人來頭不小,一見面談論起知名學者政見不和低毀争鬥的事件,又涉及學運、政治、知識分子的弊端等等之類問題,一時慷慨陳詞,各說東西,氣氛極為熱烈。
琴藥把最後一道菜拿出烤箱,對她說,你跟不跟我一起去喂貓。
他們走出客廳。
郊外花園有大群流浪野貓,琴藥經常投食。
他拿一盆用魚汁魚肉混雜過的剩米飯,在竹林邊況況當當敲起飯盆,野貓三三兩兩,迅速聚集過來。
月光清涼如水,夜色靜谧。
她跟他一起蹲在菊花田畦邊上,看着貓吞吃晚餐。
琴藥點起一根煙,慢騰騰說,貓有很多面,驕傲,安靜,警惕,順受,有時墉懶,有時活躍,有時剛強和神秘。
本質上它們的内在,是一顆老虎的心。
她說,你喜歡動物,植物,唯獨對人的興趣最少。
扭曲的人很多,他們離自然的存在已無限遠。
所以你不待在客廳裡。
為什麼要浪費時間,聽人談論無聊雜碎。
時間本無多,隻能用來做喜歡的事。
你看,月光,菊花,竹林,風聲,貓在吃食。
這些事物,聯為一體密不可分,進人内心,可與之融彙。
而那些人談論熱衷的一切,沒有一件是和自身真實發生關聯的,全是不着邊際的輕浮。
言語有時可憎。
你母親需要這些朋友做什麼,是在聽戲嗎。
也許她覺得寂寞。
他又說,她覺得寂寞,不如跟我睡覺。
我會讓她愉快。
他從褲兜裡摸出個竹管,說,我給你吹個曲子聽。
之前她以為}1}‘是箫。
但這竹管比箫要粗短,吹出來的聲音更為低沉拙樸。
他動乎做出這管尺八,使用桂竹靠近根部有七節竹筒的竹管,内部則塗上朱紅生漆。
他的巧手無所不能。
他說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為奇妙的樂器。
人的姿勢稍一變動,氣息稍一轉換,擡頭低頭之間,氣流角度發生變化,曲調呈現婉轉起伏。
這形式簡單的樂器,在隋唐時盛行,在宋代後式微。
他說,這是和你母親所織的布一樣屬性的事物。
他坐在大青石上,月色清涼,秋霜夜露,泥地開滿白色蟹爪菊。
也許因為喝過酒,吹奏行雲流水。
日音啞音調在空氣中微微振顫,随風飄到遠處。
那一首古曲,月山梅枝,離開他後,她再未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聽到,完全忘記它全貌。
仿佛它本身就是在虛無中發生,虛無中消逝。
此刻,她與他,他與它,它與她,相會于世。
因緣聚彙,共存于時間孤立而單純的頂端。
如同從“空”中捎來的一封信。
她在注定要遺失的夢境中閱讀了這封書信。
隻記得,樂聲靜止的瞬間,男子在月光之蔔停留于時空之中的身形,仿佛一枚折損中的永久并且脆弱的剪紙。
然後他輕輕起身,衣衫上堆積被風吹落的竹葉和菊花花瓣,全部簌簌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