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們此起彼伏地吹起尖利的口哨,不斷地發出短促的吆喝聲,得得的馬蹄在大路上揚起團團黃色的塵霧。
遠方,就是像翡翠一樣晶瑩閃光的山坡草場……這一天,他永遠當作一種極其特殊的溫情,是那樣深刻地留在記憶裡。
這裡有他的痛苦,也有他的歡樂,有他對人生各個方面的體驗,而他的歡樂離開了和痛苦的對比,則會變得黯然失色,毫無價值。
去年春天,他突然從山上的草場被叫回場部。
他拿着草帽惴惴不安地走進挂着“政治處”牌子的辦公室。
董副主任對他宣讀了一個文件,然後告訴他,過去把他錯劃成了右派,現在給他改正過來了,還要安排他到農場學校教書。
董副主任的面孔莊重得毫無表情,一隻早來的蒼蠅在辦公室嗡嗡地飛來飛去,一會兒停在牆壁上,一會兒停在檔案櫃上。
董副主任的眼睛随它轉來轉去。
手裡捏着本雜志躍躍欲試。
“你去吧,到隔壁房裡找潘幹事拿調令,明天到學校報到。
”蒼蠅終于落在辦公桌上,雜志“啪”地一下,但蒼蠅卻狡猾地飛跑了,董副主任又失望地坐在椅子上。
“以後可要好好幹了,再不能犯錯誤了。
□!” 他被這突然來臨的事震動了,以緻就像受到電擊一般,精神處在半癡半呆的狀态之中。
在認識上,他并不能完全理解這次改正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意義和對他本人生活的根本性改變;他過去甚至也沒有敢想象有這樣一天。
但是在直覺上,他的幸福感在不斷地增長。
一種純然的快樂情緒就像酒精在血管裡一樣,開始把半癡半呆轉化成興奮的暈眩。
先是他的喉嚨發幹,然後全身輕微地顫抖,最後眼淚不能遏止地往外洶湧,并且從胸腔裡發出一陣低沉的、像山谷裡的回音一樣的哭聲。
這副情景,使莊重得毫無表情的董副主任也感動了,竟向他伸出手來。
他兩手捧着董副主任的手,這時,才開始對未來有了一個朦胧的希望。
從此以後,他又穿上了藍布制服,夾着備課本,拿着粉筆走進教室,重續了二十二年前那個美麗的夢。
農場的職工都不富裕,孩子們大都穿得破破爛爛,教室裡混合着汗味、塵土味和幹燥的陽光味。
孩子們在簡陋的課桌後面瞪大了天真的眼睛驚異地瞧着他,想不到一個放牲口的人成了他們的老師。
可是不久,他就使孩子們信服了。
他并沒有做出什麼特殊的貢獻;他甚至還沒有敢想象他這就是在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四化”服務,他認為那是英雄們的業績。
他隻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盡到了他的職責。
然而,就是這樣,他也受到了孩子們的尊敬。
臨來北京的那個早晨,他看見孩子們一夥一夥地站在上學的小路上望着他的馬車。
大概他們也聽說他找到了在外國的爸爸,要跟有錢的爸爸出國了吧。
他們一個個都壓抑着惜别的沖動,帶着沮喪的神情,默默地目送他的馬車過了軍墾橋,過了白楊樹林,消失在荒地的那邊……有時,放牧員們還會從十幾裡外來看他。
那位老放牧員現在已經八十出頭了,腿腳依然強健。
他坐在炕上,捧着靈均的《現代漢語詞典》摩挲着:“還是有學問的人能,看這麼厚的書,這怕要看一輩子哩!”“這是字典,是查字的,”“郭蹁子”告訴他,“你真是,活糊塗了!”“是呀,活了一輩子,當了一輩子睜眼瞎,看電影連個名字都不認得,光看個人影兒動彈。
”放牧員們感歎着,在這嶄新的時代裡産生了對文化的需求。
“幹啥都得有文化。
上次我給牲口拿藥,差點把外用的喂了牲口。
”“郭蹁子”說:“‘老右’,你可是從咱們堆裡出來的。
咱們這些人完了,咱們的孩子可托付你了……”“是呀,”老放牧員說,“你要是教得我那小孫孫能看這麼厚的書本本子,也不負咱們窮哥們在草場上滾出來的交情……” 這些毫無文采的語言,非常形象地說明了他工作的意義,使他對未來的希望更加明确起來。
他在他們身上聞到馬汗味,聞到汁水飽滿的青草味,聞到濃烈的大自然的氣息;他們給他帶來那麼熟悉的、親切的感覺,完全和跟父親與密司宋在一起時所有的那種壓抑感迥然不同。
他在他們眼裡,在學生們眼裡,在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們眼裡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有什麼能比在别人眼裡看到自己的價值更寶貴、更幸福呢?
遠方,就是像翡翠一樣晶瑩閃光的山坡草場……這一天,他永遠當作一種極其特殊的溫情,是那樣深刻地留在記憶裡。
這裡有他的痛苦,也有他的歡樂,有他對人生各個方面的體驗,而他的歡樂離開了和痛苦的對比,則會變得黯然失色,毫無價值。
去年春天,他突然從山上的草場被叫回場部。
他拿着草帽惴惴不安地走進挂着“政治處”牌子的辦公室。
董副主任對他宣讀了一個文件,然後告訴他,過去把他錯劃成了右派,現在給他改正過來了,還要安排他到農場學校教書。
董副主任的面孔莊重得毫無表情,一隻早來的蒼蠅在辦公室嗡嗡地飛來飛去,一會兒停在牆壁上,一會兒停在檔案櫃上。
董副主任的眼睛随它轉來轉去。
手裡捏着本雜志躍躍欲試。
“你去吧,到隔壁房裡找潘幹事拿調令,明天到學校報到。
”蒼蠅終于落在辦公桌上,雜志“啪”地一下,但蒼蠅卻狡猾地飛跑了,董副主任又失望地坐在椅子上。
“以後可要好好幹了,再不能犯錯誤了。
□!” 他被這突然來臨的事震動了,以緻就像受到電擊一般,精神處在半癡半呆的狀态之中。
在認識上,他并不能完全理解這次改正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意義和對他本人生活的根本性改變;他過去甚至也沒有敢想象有這樣一天。
但是在直覺上,他的幸福感在不斷地增長。
一種純然的快樂情緒就像酒精在血管裡一樣,開始把半癡半呆轉化成興奮的暈眩。
先是他的喉嚨發幹,然後全身輕微地顫抖,最後眼淚不能遏止地往外洶湧,并且從胸腔裡發出一陣低沉的、像山谷裡的回音一樣的哭聲。
這副情景,使莊重得毫無表情的董副主任也感動了,竟向他伸出手來。
他兩手捧着董副主任的手,這時,才開始對未來有了一個朦胧的希望。
從此以後,他又穿上了藍布制服,夾着備課本,拿着粉筆走進教室,重續了二十二年前那個美麗的夢。
農場的職工都不富裕,孩子們大都穿得破破爛爛,教室裡混合着汗味、塵土味和幹燥的陽光味。
孩子們在簡陋的課桌後面瞪大了天真的眼睛驚異地瞧着他,想不到一個放牲口的人成了他們的老師。
可是不久,他就使孩子們信服了。
他并沒有做出什麼特殊的貢獻;他甚至還沒有敢想象他這就是在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四化”服務,他認為那是英雄們的業績。
他隻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盡到了他的職責。
然而,就是這樣,他也受到了孩子們的尊敬。
臨來北京的那個早晨,他看見孩子們一夥一夥地站在上學的小路上望着他的馬車。
大概他們也聽說他找到了在外國的爸爸,要跟有錢的爸爸出國了吧。
他們一個個都壓抑着惜别的沖動,帶着沮喪的神情,默默地目送他的馬車過了軍墾橋,過了白楊樹林,消失在荒地的那邊……有時,放牧員們還會從十幾裡外來看他。
那位老放牧員現在已經八十出頭了,腿腳依然強健。
他坐在炕上,捧着靈均的《現代漢語詞典》摩挲着:“還是有學問的人能,看這麼厚的書,這怕要看一輩子哩!”“這是字典,是查字的,”“郭蹁子”告訴他,“你真是,活糊塗了!”“是呀,活了一輩子,當了一輩子睜眼瞎,看電影連個名字都不認得,光看個人影兒動彈。
”放牧員們感歎着,在這嶄新的時代裡産生了對文化的需求。
“幹啥都得有文化。
上次我給牲口拿藥,差點把外用的喂了牲口。
”“郭蹁子”說:“‘老右’,你可是從咱們堆裡出來的。
咱們這些人完了,咱們的孩子可托付你了……”“是呀,”老放牧員說,“你要是教得我那小孫孫能看這麼厚的書本本子,也不負咱們窮哥們在草場上滾出來的交情……” 這些毫無文采的語言,非常形象地說明了他工作的意義,使他對未來的希望更加明确起來。
他在他們身上聞到馬汗味,聞到汁水飽滿的青草味,聞到濃烈的大自然的氣息;他們給他帶來那麼熟悉的、親切的感覺,完全和跟父親與密司宋在一起時所有的那種壓抑感迥然不同。
他在他們眼裡,在學生們眼裡,在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們眼裡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有什麼能比在别人眼裡看到自己的價值更寶貴、更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