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天柱山
關燈
小
中
大
是佳句,卻正是我想說的。
長長的山道上很難得見到人。
記得先是在一處瀑布邊見到過兩位修路的民工, 後來在通向三祖寺的石階上見過一位挑肥料的山民,最後在霹靂石邊上見到一位蹲 在山崖邊賣娃娃魚的婦女。
曾問那位婦女:整個山上都沒有人,娃娃魚賣給誰呢? 婦女一笑,随口說了幾句很難聽懂的當地士話,像是高僧的偈語。
色*彩斑斓的娃娃 魚在瓶裡停伫不動,像要從寂寞的亘古停伫到寂寞的将來。
山道越走越長,于是甯靜也越來越純。
越走又越覺得山道修築得非常完好,完 好得與這個幾乎無人的世界不相般配。
當然得感謝近年來的悉心修繕,但毫無疑問, 那些已經溶化為自然景物的堅實路基,那些新橋欄下石花蒼然的遠年橋墩,那些指 向風景絕佳處的磨滑了的石徑,卻鎸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經有過的繁盛。
無數的屋檐 曾從崖石邊飛出,籌钹聲此起彼伏,僧侶和道士們在山道間拱手相讓,遠道而來的 士子們更是指指點點,東張西望。
是曆史,是無數雙遠去的腳,是一代代人登攀的 虔誠,把這條山道連結得那麼通暢,踩踏得那麼殷實,流轉得那麼潇灑自如。
如果在荊莽叢中劃開一條小路,一次次低頭曲腰地鑽出身子來,麻煩雖然麻煩, 卻絕不會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條足以容納浩浩蕩蕩的朝山隊伍的暢亮山道上, 卻不知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蕩蕩,光剩下了我們,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 了惶恐。
進山前曾在一堵牆壁上約略看過遊覽路線圖,知道應有許多景點排列着,一直 排到最後的天柱峰。
據說站在天池邊仰望天柱峰,還會看到一種七彩光環層層相套 的“寶光”。
但是,我們走得那麼久了,怎麼就找不到路線圖上的諸多景點呢?也 許根本走錯了路?或者倒是抄了一條近路,天柱峰會突然在眼前冒出來?人在寂寞 和惶恐中什麼念頭都會産生,連最後一點意志力也會讓位給僥幸。
就在這時,終于 在路邊看到一塊石頭路标,一眼看去便一陣激動;天柱峰可不真的走到了!但定睛 再看時發現,寫的是天蛙峰,那個蛙字遠遠看去與柱字相仿。
總算找到了一個像樣的景點。
天蛙峰因峰頂有巨石很像一隻青蛙而得名。
與天 蛙峰并列有降丹峰和天書峰,一峰峰登上去,遠看四周,雲翻峰湧,确實是大千氣 象。
峰頂有平坦處,舒舒展展地仰卧在上面,頓時山啊,雲啊,樹啊,烏啊,都一 起屏息,隻讓你靜靜地休憩。
汗收了,氣平了,懶勁也上來了,再不想挪動。
這兒 有遠山為牆,白雲為蓋,那好,就這樣軟軟地躺一會兒。
有一陣怪異的涼風吹在臉上,微微睜開眼,不好,雲在變色*,像要下雨,所有 的山頭也開始探頭探腦地冷笑。
一骨碌起身,突然想起一路絕無避雨處,要返回長 途汽車站還有漫長的路途。
不知今天這兒是否還會有長途汽車向縣城發出?趕快返 回吧,天柱峰在哪兒,想也不敢去想了。
後來,等我們終于趕回到那幅畫在牆上的遊覽線路圖前才發現,我們所走的路, 離天柱峰還不到三分之一。
許許多多景點,我們根本還沒有走到呢。
我由此而不能不深深地歎息。
論爬山,我還不算是一個無能者,但我為何獨獨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長途和清寂 呢?我本以為進山之後可以找到李白、蘇東坡他們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為什 麼這個原因離我更加遙遠了呢? 也許不能怪我。
要不然堂堂天柱山為何遊人這般稀少呢? 據說,很有一些人為此找過原因。
有人說,雖然漢武帝封它為南嶽,但後來隋 文帝卻把南嶽的尊稱轉讓給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
對這種 說法隻可一笑了之。
因為天柱山真正的興盛期都在撤銷封号之後,更何況從未被誰 封過的黃山、廬山不正熱鬧非凡? 也有人認為是交通不便,從合肥、安慶到這裡要花費半天時間。
這自然也不成 理由,那些更其難于抵達的地方如峨眉乃至敦煌,不也一直熙熙攘攘? 我認為,
長長的山道上很難得見到人。
記得先是在一處瀑布邊見到過兩位修路的民工, 後來在通向三祖寺的石階上見過一位挑肥料的山民,最後在霹靂石邊上見到一位蹲 在山崖邊賣娃娃魚的婦女。
曾問那位婦女:整個山上都沒有人,娃娃魚賣給誰呢? 婦女一笑,随口說了幾句很難聽懂的當地士話,像是高僧的偈語。
色*彩斑斓的娃娃 魚在瓶裡停伫不動,像要從寂寞的亘古停伫到寂寞的将來。
山道越走越長,于是甯靜也越來越純。
越走又越覺得山道修築得非常完好,完 好得與這個幾乎無人的世界不相般配。
當然得感謝近年來的悉心修繕,但毫無疑問, 那些已經溶化為自然景物的堅實路基,那些新橋欄下石花蒼然的遠年橋墩,那些指 向風景絕佳處的磨滑了的石徑,卻鎸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經有過的繁盛。
無數的屋檐 曾從崖石邊飛出,籌钹聲此起彼伏,僧侶和道士們在山道間拱手相讓,遠道而來的 士子們更是指指點點,東張西望。
是曆史,是無數雙遠去的腳,是一代代人登攀的 虔誠,把這條山道連結得那麼通暢,踩踏得那麼殷實,流轉得那麼潇灑自如。
如果在荊莽叢中劃開一條小路,一次次低頭曲腰地鑽出身子來,麻煩雖然麻煩, 卻絕不會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條足以容納浩浩蕩蕩的朝山隊伍的暢亮山道上, 卻不知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蕩蕩,光剩下了我們,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 了惶恐。
進山前曾在一堵牆壁上約略看過遊覽路線圖,知道應有許多景點排列着,一直 排到最後的天柱峰。
據說站在天池邊仰望天柱峰,還會看到一種七彩光環層層相套 的“寶光”。
但是,我們走得那麼久了,怎麼就找不到路線圖上的諸多景點呢?也 許根本走錯了路?或者倒是抄了一條近路,天柱峰會突然在眼前冒出來?人在寂寞 和惶恐中什麼念頭都會産生,連最後一點意志力也會讓位給僥幸。
就在這時,終于 在路邊看到一塊石頭路标,一眼看去便一陣激動;天柱峰可不真的走到了!但定睛 再看時發現,寫的是天蛙峰,那個蛙字遠遠看去與柱字相仿。
總算找到了一個像樣的景點。
天蛙峰因峰頂有巨石很像一隻青蛙而得名。
與天 蛙峰并列有降丹峰和天書峰,一峰峰登上去,遠看四周,雲翻峰湧,确實是大千氣 象。
峰頂有平坦處,舒舒展展地仰卧在上面,頓時山啊,雲啊,樹啊,烏啊,都一 起屏息,隻讓你靜靜地休憩。
汗收了,氣平了,懶勁也上來了,再不想挪動。
這兒 有遠山為牆,白雲為蓋,那好,就這樣軟軟地躺一會兒。
有一陣怪異的涼風吹在臉上,微微睜開眼,不好,雲在變色*,像要下雨,所有 的山頭也開始探頭探腦地冷笑。
一骨碌起身,突然想起一路絕無避雨處,要返回長 途汽車站還有漫長的路途。
不知今天這兒是否還會有長途汽車向縣城發出?趕快返 回吧,天柱峰在哪兒,想也不敢去想了。
後來,等我們終于趕回到那幅畫在牆上的遊覽線路圖前才發現,我們所走的路, 離天柱峰還不到三分之一。
許許多多景點,我們根本還沒有走到呢。
我由此而不能不深深地歎息。
論爬山,我還不算是一個無能者,但我為何獨獨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長途和清寂 呢?我本以為進山之後可以找到李白、蘇東坡他們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為什 麼這個原因離我更加遙遠了呢? 也許不能怪我。
要不然堂堂天柱山為何遊人這般稀少呢? 據說,很有一些人為此找過原因。
有人說,雖然漢武帝封它為南嶽,但後來隋 文帝卻把南嶽的尊稱轉讓給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
對這種 說法隻可一笑了之。
因為天柱山真正的興盛期都在撤銷封号之後,更何況從未被誰 封過的黃山、廬山不正熱鬧非凡? 也有人認為是交通不便,從合肥、安慶到這裡要花費半天時間。
這自然也不成 理由,那些更其難于抵達的地方如峨眉乃至敦煌,不也一直熙熙攘攘? 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