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說:“難得你們這一番忠心,你來看一看真不容易呀。
這樣忠心,實在叫我感動。
你明天回去,回到王屋山,見了紅娘子,把我的話告她說吧。
” 紅霞說:“請太後吩咐。
” 高夫人說:“我知道她的忠心。
叫她不必挂念我,好好念經修行。
大順朝早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在這裡,隻是為着一股正氣,要同清兵作戰到底,死也就死在這裡,決不偷生。
你們好生修行,不必以我為念。
” 紅霞說:“太後,紅娘子卻不是這個意思。
她叫我見到太後,立刻返回,然後同我一起前來,死保太後,直到戰死。
” 高夫人說:“這話不要說了,你們一則不容易來到,二則你們兩個人來了,有什麼用呢?千萬不必來了。
” 紅霞說:“話不能這麼說,紅娘子常常跟我言講,不管李公子兄弟死得多麼冤枉,我們永遠忘不了大順朝。
我們活着是大順朝的人,死了還是大順朝的鬼。
我們如今還都不老,四十幾歲的人,身強力壯,武藝也沒有丢掉,盡管隻有兩個人前來,我們還可以保着太後同清兵作戰。
哪怕剩下一個人,也要為大順盡節,為中國盡節,這是我們的心願。
至于王屋山尼庵的事情,我們自會安排。
跟着太後作戰,我們死也甘心,毫無牽挂。
我們一定要來,一定要來啊!” 說到這裡,周圍人都失聲痛哭,連尚神仙和王長順也泣不成聲,高夫人更覺難過。
還是慧英怕高夫人過于悲傷,說道: “紅霞姐姐,你不要再說了,讓太後休息休息,你同我也去休息休息吧。
” 于是紅霞叩辭了高夫人,随着慧英來到忠娘娘宮中休息。
這天晚上,高夫人吩咐為紅霞洗塵。
山上已經很艱苦了,也沒有辦法多置什麼好菜,好在紅霞如今吃素。
吃飯的時候,大家盡可能避免談往事,免得又傷心起來。
飯後,紅霞怕高夫人過于疲累,不敢久坐,就同慧英回到忠妃宮去。
慧英在大順軍的舊部中雖被大家稱為忠娘娘,可是她同紅霞在一起,親如姐妹,不講究這些身份的差别了。
她有許許多多内心的痛苦,二十年來無人可以細談,原來的姐妹們都已死去,在高夫人面前她不願去觸碰這些傷痛,對别的女人談,又有礙于自己的身份。
如今紅霞住在她的宮中,這正是她将心中郁結的痛苦吐出來的機會。
紅霞盡管十分勞累,但今晚也幾乎沒有一點瞌睡了。
她也有她的痛苦。
她是自幼作為童養媳賣出來的,後來紅娘子起義,把她救出,她就死心塌地跟着紅娘子。
等到闖王在西安建國,她也結婚了。
丈夫便是李岩的本家兄弟李俊。
當李岩兄弟被殺後,紅霞随着紅娘子帶領一批男女親軍逃走,李俊率領二三百豫東将士在後邊阻擋追兵,結果幾乎全部陣亡,而李俊死得最慘,身中十餘刀,尚在拚命抵抗。
想起這些,紅霞的痛苦也是一言難盡。
今晚姐妹兩個好不容易見了面,追叙往事,說說哭哭,哭哭說說,直到雞叫時候,方才睡去。
這天晚上,除談她們個人的傷心往事外,紅霞也順便問到從前跟随闖王的一些老将的下落。
聽到最近死去的郝搖旗、袁宗第、劉體純是那樣堅貞不屈,同清兵奮戰到最後,決不投降,紅霞滿心肅然起敬,連聲說:“這才不辜負闖王當日對他們的重用。
”她們又談到田見秀和張鼐兩個人,慧英露出又不滿又惋惜的神色,說道: “唉,慧梅死了以後,張鼐同慧瓊在襄陽結了親。
不管慧瓊對張鼐多麼溫柔體貼,張鼐總是忘不下慧梅,對慧瓊冷冷淡淡。
慧瓊每次見了我,總是悄悄地流淚哭泣。
可是她對張鼐不管怎麼都是十分溫存。
在我們敗退武昌的時候,清兵追來了。
先皇帝命劉宗敏和田見秀率領幾千人馬出城作戰,被清兵打得大敗。
先皇帝繼續往東逃去。
劉宗敏被俘了,死得令人可歌可泣,真是一條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
張鼐被清兵圍攻,受了重傷,還騎在馬上沖殺。
慧瓊去救他,結果受www.tianyashukU.com傷被俘,死在敵人手中。
張鼐終因寡不敵衆,又失血過多,陣亡了。
” “田見秀也身帶重傷,他的身子上邊壓着一個清兵死屍。
第二天清兵退走以後,他的親兵回來尋找他的屍體,結果他先看見了他們。
親兵們把他擡到山裡一個百姓家中,把他保護起來。
後來他的傷勢痊愈了,但他已經看破紅塵,對于人間事萬念都消,決定出家為僧。
他的幾個親兵,平時受他的熏陶,也都願意跟他出家。
就這樣他們剃了頭發,變成僧人,雲遊了許多地方。
後來到了湖南黔陽縣境,看見有一處風景很好,有一座古寺,已經沒有了和尚,他們就将古寺翻修一新,在那裡出家住下來。
老百姓因他們為人很好,常常周濟别人,所以也喜歡他們在那裡住下去。
好在清兵沒有到這個地方來,他們每日念經禮佛,在四周圍種點蔬菜,種點莊稼。
後來我們知道他沒有死,還派人去看過他,希望他也到這裡來。
可是他身子已經很衰弱了,受的傷很重,當日流血太多。
騎馬打仗的事,他已經不行了。
據他對别人說,他常常在夜間聽到松濤之聲,就想起來過去大軍作戰,想起我們的先皇帝,心中再也平靜不下去。
可是他這一生隻能遁入空門了。
兩三年前,聽說他已經死在那裡,徒弟們在他的屍骨上修了一個磚塔,因為他原來字‘玉峰’,出家後自稱‘玉和尚’,這磚塔上就刻着‘玉和尚大師之墓’。
” 紅霞又問起原來一些老人的下落。
慧英-一向他說明。
隻是有一個人她不清楚:就是牛金星,不知到哪裡去了,這裡始終沒有得到他的真确消息。
還有一個人,被清兵提去審問時,始終不肯說出姓名,結果被糊裡糊塗地殺了。
人們隻知道他是大順朝的文臣,坐監的時候,沒有了網巾,每天早晨,他都問獄卒要來筆墨,在鬓角畫上網巾。
獄卒們都很尊敬他,認為他有漢人的骨氣,所以就稱呼他“畫網巾先生”,把他的屍骨埋在野地裡,立了一個小碑:“畫網巾先生之墓”。
後來墳墓也被别人平了。
幾年前國公爺派人到各地查詢闖王舊部,才知道有這麼回事。
她們就這樣一直談到深夜方才睡去。
第二天早晨,她們起來去向高夫人請安。
高夫人已經早早地起來,對紅霞說: “你今日上午就下山去,不要停留了。
昨日夜裡又得到軍情公報,清兵大軍繼續向茅廬山周圍二三百裡處運送糧草,調撥人馬,你再遲就出不去了。
” 紅霞還想留住一兩天,無奈高夫人堅決讓她早走,她隻得說道:“我這次回到王屋山,向我們紅帥禀明之後,立刻同她一起前來。
” 高夫人說:“你們來了沒有用啊,不必前來。
” 紅霞說:“這是紅帥多年心願,要死死在闖王旗下。
雖然現在大順國沒有了,可是太後你還健在,我們不能夠偷生怕死,不來保護太後。
” 高夫人說:“可是你們來了濟不了大事。
” 紅霞說:“我們也知道兩個人濟不了大事,可是這是我們的心願。
紅帥死了丈夫,死了兒子,我紅霞也是一個寡婦,沒有一點牽挂,但願早死,死得壯烈,以後也好在地下相見。
請太後不要再說了。
” 高夫人流着眼淚說:“這是我的囑咐,你們要聽從。
恐怕你們不聽從也不行。
等你回到王屋山,收拾一下再來我這裡,隻怕就進不了茅廬山寨了。
” 大家說了一陣,吃過早飯,就催紅霞趕快下山。
高夫人親自将紅霞送到宮門外邊。
慧英帶着幾個女親兵将紅霞送到下山的寨門外。
兩個人拉着手,不忍離别,也都預感到這番離别後,恐怕再見就沒有日子了。
盡管紅霞、紅娘子決心前來保護高夫人,直至戰死,可是人間的事情并不都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願去實現。
所以紅霞拉着慧英的手,傷心得說不出話來。
經慧英催促幾次,她才提着禅杖,往山下走去。
慧英一直望着她的影子被參差樹木遮住,再也不曾出現,才怅然返回宮中。
紅霞走後一直沒有音信。
高夫人和慧英、尚神仙說話的時候常常提到她。
後來紛傳她被清兵抓去,下在襄陽縣的獄中,不知生死結果。
高夫人等對這無法證實的消息常常感到放心不下。
她們并不希望紅娘子和紅霞來到茅廬山上,而隻希望紅霞能平安回去,把高夫人這邊的消息告訴紅娘子知道。
日子一天比一天困難起來。
清兵自從去年在興山被李來亨打敗以後,主力退到當陽,才用四面封鎖的辦法,圍困茅廬山一帶,使糧食不能進來。
清兵也有困難,但他們以好幾省的人力和兵力來支援大軍,運糧的百姓合起來總在十萬以上,有些從安徽境内運往鄂西,路途有不少人死亡。
有些縣,為着征糧征饷,将一些地方士紳逼得傾家蕩産,還有上吊死的。
然而李來亨這方面的困難卻更是無法想象。
鹽,已經斷絕了。
糧食,一天一天少了,平常每日還可以吃三餐,吃兩餐,而現在多靠山上的野草野菜生活,每天吃的糧食比野菜少得多。
到了七月間,清兵知道李來亨糧食斷絕,開始從四面進軍。
李來亨一共不過三萬人馬,一部分還是老兵老将,身體本來就衰老了,加上饑餓,更是疲弱不堪。
可是就在這種絕對劣勢之下,人人抱着必死的決心,同清兵苦戰。
清兵每奪占一座山寨,就要死傷成群的将士,到了七月下旬,差不多周圍山寨都被清兵攻破了,隻剩九蓮坪附近仍然在李來亨手中。
九蓮坪這個地方,周圍大約有三十裡,修了一座寨牆,裡邊有房屋,有帳篷,也有耕地。
這是最後的地盤了,倘若九蓮坪被攻破,僅僅剩下茅廬山山頭,地方小,糧食少,沒有活動餘地,一圍困就會饑餓而死,想重新打下山來根本沒有可能。
這種地方在兵法上就被稱為“絕地”。
而不到萬不得已,李來亨本人也決不上到茅廬山寨。
他要在九蓮坪一帶同清兵進行決戰。
這是最後的一仗,每天一有情況,他就上山寨去禀告高夫人知道,高夫人也經常派人下山來詢問。
盡管是最後決戰,盡管已經不打算打勝仗,已抱定必死的決心,但總希望最後一仗能使清兵受到重創。
這樣忠心,實在叫我感動。
你明天回去,回到王屋山,見了紅娘子,把我的話告她說吧。
” 紅霞說:“請太後吩咐。
” 高夫人說:“我知道她的忠心。
叫她不必挂念我,好好念經修行。
大順朝早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在這裡,隻是為着一股正氣,要同清兵作戰到底,死也就死在這裡,決不偷生。
你們好生修行,不必以我為念。
” 紅霞說:“太後,紅娘子卻不是這個意思。
她叫我見到太後,立刻返回,然後同我一起前來,死保太後,直到戰死。
” 高夫人說:“這話不要說了,你們一則不容易來到,二則你們兩個人來了,有什麼用呢?千萬不必來了。
” 紅霞說:“話不能這麼說,紅娘子常常跟我言講,不管李公子兄弟死得多麼冤枉,我們永遠忘不了大順朝。
我們活着是大順朝的人,死了還是大順朝的鬼。
我們如今還都不老,四十幾歲的人,身強力壯,武藝也沒有丢掉,盡管隻有兩個人前來,我們還可以保着太後同清兵作戰。
哪怕剩下一個人,也要為大順盡節,為中國盡節,這是我們的心願。
至于王屋山尼庵的事情,我們自會安排。
跟着太後作戰,我們死也甘心,毫無牽挂。
我們一定要來,一定要來啊!” 說到這裡,周圍人都失聲痛哭,連尚神仙和王長順也泣不成聲,高夫人更覺難過。
還是慧英怕高夫人過于悲傷,說道: “紅霞姐姐,你不要再說了,讓太後休息休息,你同我也去休息休息吧。
” 于是紅霞叩辭了高夫人,随着慧英來到忠娘娘宮中休息。
這天晚上,高夫人吩咐為紅霞洗塵。
山上已經很艱苦了,也沒有辦法多置什麼好菜,好在紅霞如今吃素。
吃飯的時候,大家盡可能避免談往事,免得又傷心起來。
飯後,紅霞怕高夫人過于疲累,不敢久坐,就同慧英回到忠妃宮去。
慧英在大順軍的舊部中雖被大家稱為忠娘娘,可是她同紅霞在一起,親如姐妹,不講究這些身份的差别了。
她有許許多多内心的痛苦,二十年來無人可以細談,原來的姐妹們都已死去,在高夫人面前她不願去觸碰這些傷痛,對别的女人談,又有礙于自己的身份。
如今紅霞住在她的宮中,這正是她将心中郁結的痛苦吐出來的機會。
紅霞盡管十分勞累,但今晚也幾乎沒有一點瞌睡了。
她也有她的痛苦。
她是自幼作為童養媳賣出來的,後來紅娘子起義,把她救出,她就死心塌地跟着紅娘子。
等到闖王在西安建國,她也結婚了。
丈夫便是李岩的本家兄弟李俊。
當李岩兄弟被殺後,紅霞随着紅娘子帶領一批男女親軍逃走,李俊率領二三百豫東将士在後邊阻擋追兵,結果幾乎全部陣亡,而李俊死得最慘,身中十餘刀,尚在拚命抵抗。
想起這些,紅霞的痛苦也是一言難盡。
今晚姐妹兩個好不容易見了面,追叙往事,說說哭哭,哭哭說說,直到雞叫時候,方才睡去。
這天晚上,除談她們個人的傷心往事外,紅霞也順便問到從前跟随闖王的一些老将的下落。
聽到最近死去的郝搖旗、袁宗第、劉體純是那樣堅貞不屈,同清兵奮戰到最後,決不投降,紅霞滿心肅然起敬,連聲說:“這才不辜負闖王當日對他們的重用。
”她們又談到田見秀和張鼐兩個人,慧英露出又不滿又惋惜的神色,說道: “唉,慧梅死了以後,張鼐同慧瓊在襄陽結了親。
不管慧瓊對張鼐多麼溫柔體貼,張鼐總是忘不下慧梅,對慧瓊冷冷淡淡。
慧瓊每次見了我,總是悄悄地流淚哭泣。
可是她對張鼐不管怎麼都是十分溫存。
在我們敗退武昌的時候,清兵追來了。
先皇帝命劉宗敏和田見秀率領幾千人馬出城作戰,被清兵打得大敗。
先皇帝繼續往東逃去。
劉宗敏被俘了,死得令人可歌可泣,真是一條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
張鼐被清兵圍攻,受了重傷,還騎在馬上沖殺。
慧瓊去救他,結果受www.tianyashukU.com傷被俘,死在敵人手中。
張鼐終因寡不敵衆,又失血過多,陣亡了。
” “田見秀也身帶重傷,他的身子上邊壓着一個清兵死屍。
第二天清兵退走以後,他的親兵回來尋找他的屍體,結果他先看見了他們。
親兵們把他擡到山裡一個百姓家中,把他保護起來。
後來他的傷勢痊愈了,但他已經看破紅塵,對于人間事萬念都消,決定出家為僧。
他的幾個親兵,平時受他的熏陶,也都願意跟他出家。
就這樣他們剃了頭發,變成僧人,雲遊了許多地方。
後來到了湖南黔陽縣境,看見有一處風景很好,有一座古寺,已經沒有了和尚,他們就将古寺翻修一新,在那裡出家住下來。
老百姓因他們為人很好,常常周濟别人,所以也喜歡他們在那裡住下去。
好在清兵沒有到這個地方來,他們每日念經禮佛,在四周圍種點蔬菜,種點莊稼。
後來我們知道他沒有死,還派人去看過他,希望他也到這裡來。
可是他身子已經很衰弱了,受的傷很重,當日流血太多。
騎馬打仗的事,他已經不行了。
據他對别人說,他常常在夜間聽到松濤之聲,就想起來過去大軍作戰,想起我們的先皇帝,心中再也平靜不下去。
可是他這一生隻能遁入空門了。
兩三年前,聽說他已經死在那裡,徒弟們在他的屍骨上修了一個磚塔,因為他原來字‘玉峰’,出家後自稱‘玉和尚’,這磚塔上就刻着‘玉和尚大師之墓’。
” 紅霞又問起原來一些老人的下落。
慧英-一向他說明。
隻是有一個人她不清楚:就是牛金星,不知到哪裡去了,這裡始終沒有得到他的真确消息。
還有一個人,被清兵提去審問時,始終不肯說出姓名,結果被糊裡糊塗地殺了。
人們隻知道他是大順朝的文臣,坐監的時候,沒有了網巾,每天早晨,他都問獄卒要來筆墨,在鬓角畫上網巾。
獄卒們都很尊敬他,認為他有漢人的骨氣,所以就稱呼他“畫網巾先生”,把他的屍骨埋在野地裡,立了一個小碑:“畫網巾先生之墓”。
後來墳墓也被别人平了。
幾年前國公爺派人到各地查詢闖王舊部,才知道有這麼回事。
她們就這樣一直談到深夜方才睡去。
第二天早晨,她們起來去向高夫人請安。
高夫人已經早早地起來,對紅霞說: “你今日上午就下山去,不要停留了。
昨日夜裡又得到軍情公報,清兵大軍繼續向茅廬山周圍二三百裡處運送糧草,調撥人馬,你再遲就出不去了。
” 紅霞還想留住一兩天,無奈高夫人堅決讓她早走,她隻得說道:“我這次回到王屋山,向我們紅帥禀明之後,立刻同她一起前來。
” 高夫人說:“你們來了沒有用啊,不必前來。
” 紅霞說:“這是紅帥多年心願,要死死在闖王旗下。
雖然現在大順國沒有了,可是太後你還健在,我們不能夠偷生怕死,不來保護太後。
” 高夫人說:“可是你們來了濟不了大事。
” 紅霞說:“我們也知道兩個人濟不了大事,可是這是我們的心願。
紅帥死了丈夫,死了兒子,我紅霞也是一個寡婦,沒有一點牽挂,但願早死,死得壯烈,以後也好在地下相見。
請太後不要再說了。
” 高夫人流着眼淚說:“這是我的囑咐,你們要聽從。
恐怕你們不聽從也不行。
等你回到王屋山,收拾一下再來我這裡,隻怕就進不了茅廬山寨了。
” 大家說了一陣,吃過早飯,就催紅霞趕快下山。
高夫人親自将紅霞送到宮門外邊。
慧英帶着幾個女親兵将紅霞送到下山的寨門外。
兩個人拉着手,不忍離别,也都預感到這番離别後,恐怕再見就沒有日子了。
盡管紅霞、紅娘子決心前來保護高夫人,直至戰死,可是人間的事情并不都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願去實現。
所以紅霞拉着慧英的手,傷心得說不出話來。
經慧英催促幾次,她才提着禅杖,往山下走去。
慧英一直望着她的影子被參差樹木遮住,再也不曾出現,才怅然返回宮中。
紅霞走後一直沒有音信。
高夫人和慧英、尚神仙說話的時候常常提到她。
後來紛傳她被清兵抓去,下在襄陽縣的獄中,不知生死結果。
高夫人等對這無法證實的消息常常感到放心不下。
她們并不希望紅娘子和紅霞來到茅廬山上,而隻希望紅霞能平安回去,把高夫人這邊的消息告訴紅娘子知道。
日子一天比一天困難起來。
清兵自從去年在興山被李來亨打敗以後,主力退到當陽,才用四面封鎖的辦法,圍困茅廬山一帶,使糧食不能進來。
清兵也有困難,但他們以好幾省的人力和兵力來支援大軍,運糧的百姓合起來總在十萬以上,有些從安徽境内運往鄂西,路途有不少人死亡。
有些縣,為着征糧征饷,将一些地方士紳逼得傾家蕩産,還有上吊死的。
然而李來亨這方面的困難卻更是無法想象。
鹽,已經斷絕了。
糧食,一天一天少了,平常每日還可以吃三餐,吃兩餐,而現在多靠山上的野草野菜生活,每天吃的糧食比野菜少得多。
到了七月間,清兵知道李來亨糧食斷絕,開始從四面進軍。
李來亨一共不過三萬人馬,一部分還是老兵老将,身體本來就衰老了,加上饑餓,更是疲弱不堪。
可是就在這種絕對劣勢之下,人人抱着必死的決心,同清兵苦戰。
清兵每奪占一座山寨,就要死傷成群的将士,到了七月下旬,差不多周圍山寨都被清兵攻破了,隻剩九蓮坪附近仍然在李來亨手中。
九蓮坪這個地方,周圍大約有三十裡,修了一座寨牆,裡邊有房屋,有帳篷,也有耕地。
這是最後的地盤了,倘若九蓮坪被攻破,僅僅剩下茅廬山山頭,地方小,糧食少,沒有活動餘地,一圍困就會饑餓而死,想重新打下山來根本沒有可能。
這種地方在兵法上就被稱為“絕地”。
而不到萬不得已,李來亨本人也決不上到茅廬山寨。
他要在九蓮坪一帶同清兵進行決戰。
這是最後的一仗,每天一有情況,他就上山寨去禀告高夫人知道,高夫人也經常派人下山來詢問。
盡管是最後決戰,盡管已經不打算打勝仗,已抱定必死的決心,但總希望最後一仗能使清兵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