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習慣,所以現在大家也不随便打聽紅娘子和紅霞的來曆。

     紅娘子為此常常感到奇怪。

    她看出老尼姑是個飽經世故的人,可是為什麼不問一下來路就收下她們當徒弟呢?收下後也不問她們的姓名,隻給她們起了兩個法名,她的法名叫圓靜,紅霞的法名叫圓能。

    紅霞心中也很納悶,可是紅娘子暗中叮囑:師父不問,不許将她們的來龍去脈露出半句口風。

     這樣過了十來天。

    每天都是随着大家做功課。

    可是到了晚上,别的尼姑都去齋堂就寝以後,紅娘子總要在佛堂裡對着黃卷青燈,低聲誦經。

    師父也不幹涉。

    有一個管雜事的尼姑對師父說:“庵中燈油不多,這新來的圓靜每晚坐到深夜,其實也不必,隻要白天用心誦經就夠了。

    ”師父擺擺頭,嚴厲地瞪她一眼,尼姑也就不敢再說話了。

     這一夜紅娘子又在獨自誦經,一直誦到三更。

    外邊的風吹着山上的松林,澎湃作聲。

    庵後一道山泉,直瀉而下,好似百丈瀑布,聲音十分雄壯。

    紅娘子坐在佛燈下,聽着松濤聲,瀑布聲,有時還夾着遠遠傳來的野獸曝叫,她忽然想到她心愛的戰馬,不知如今是否還在世間,是否也在想着主人,望着高山發出來蕭蕭悲鳴。

    她更想到她的丈夫、兄弟,想到她三歲的兒子,他們都死得很慘。

    想到這裡,她不禁伏在案上嗚咽起來,眼淚像山泉一樣奔流。

     正在這時,有一隻手在她肩上輕輕地拍了兩下。

    她機警地擡起頭來,趕緊去擦眼淚,發現是她的師父靜修老尼姑站在面前。

    她趕快站起來,一面繼續擦眼淚,一面卻不知說什麼好。

    老尼姑望着她,說道: “我知道你心裡難過,這十來天我什麼也不問你,是想讓你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好比一個人身上有了傷,讓傷口慢慢地結癡,疼痛慢慢地止住。

    看起來你的心還是忘不了塵世上的那些悲苦,你十分聰明,可是你的心并不專。

    你不要瞞我,你可是紅娘子将軍?” 紅娘子趕快答道:“不瞞師父,我正是紅娘子,師父何以知道?” 老尼姑說:“打從你上山那時候起,我一眼看出來你絕不是平凡之人。

    盡管你沒有穿盔甲,可是腰挎寶劍,身背勁弓,完全是英雄打扮。

    我雖然很少下山,但山下的事情卻大都知道,紅娘子的事也早就聽說了。

    所以我一眼看出你的真實身份。

    随同你來的是你的親将,老百姓不知道她的名字,可是我知道。

    我知道健婦營的首領是紅娘子将軍,她有一些得力的女将,生死跟随她不離開的,是紅霞,原來姓範,同你是同鄉。

    你說她是不是紅霞?” 紅娘子說:“不瞞師父,她就是紅霞。

    别人都陣亡了,如今隻剩下我們兩個人逃上山來。

    萬般無奈,拜在師父腳下削發為尼。

    倘若師父害怕惹禍,我明天就帶着紅霞下山。

    好在我們現在已經成了尼姑,身穿僧衣,可以到處雲遊避難了,決不連累師父。

    ” 老尼姑冷冷一笑,說道:“圓靜,你把我看成了什麼人?” 紅娘子問道:“師父,你是何人?” 老尼姑說:“你随我前來。

    ” 說着,她拿起佛燈,在前面引路,來到後邊一個靜室。

    那裡供奉着彌勒菩薩。

    打開菩薩身後的布慢,發現一道夾牆,輕輕一推,夾牆露出了一道小門。

    老尼姑說: “你向裡邊看去。

    ” 紅娘子一看,那裡邊是一張桌子,上邊放着盔甲寶劍,還有一部書,另外有一面旗幟,疊好了放在桌子的一端。

    紅娘子十分奇怪,問道: “師父,這是從哪裡來的?為何藏在這裡?” 老尼姑用手輕輕一拉,夾牆的門又關了起來,随即拉上布幔,将供奉着彌勒佛的佛案,緊貼着牆壁,恢複了原樣。

    老尼姑說道: “徒弟,我們還到前邊說話,這個地方輕易不要進來。

    ” 她們又走回紅娘子誦經的地方,坐下後,老尼姑問道: “你可聽說永樂年間,山東有一個名叫唐賽兒的女英雄起義的故事嗎?” 紅娘子說:“雖然我從前不讀詩書,可是像唐賽兒造反的事,一代代口耳相傳,徒弟江湖出身,豈能不知道呢?” 老尼姑說:“你剛才看見的盔甲寶劍,還有一卷‘天書’,一面旗幟,就是我們的祖師唐賽兒生前用過的東西。

    ” 紅娘子大為驚奇,問道:“這東西為何到了此地,由師父藏起來?” 老尼姑說:“我們的祖師唐賽幾起義以後,很快地占領了許多州縣,可是那時候永樂皇帝正是治世的時候,兵馬衆多,把我們祖師打敗了,抓到獄中。

    後來有徒弟劫獄,将她救出。

    第二次又被抓進監獄,徒弟們又一次把她救出。

    永樂皇帝在北京大怒,立刻下了嚴旨,在山東、河南、畿輔各地查訪我們祖師的行蹤,都傳說她削發為尼。

    永樂就下旨将這數省尼姑,除年紀老的和太小的,一起抓起來,一個一個盤查。

    尼姑被抓了成千上萬,結果沓無蹤影,這案子過了幾年也就不了了之。

    他怎能想到,我們的祖師有許多忠心耿耿的弟子,将她暗暗地保護起來,送到王屋山上,選擇了這個地方,大家捐舍銀子,修建尼庵,從此我們祖師就住在這裡,招收了幾個徒弟。

    又過了幾年,山東的弟子們慢慢地把她的寶劍找到了,盔甲找到了,那一部‘天書’也找到了,當時用的旗幟也找到了幾面。

    這些東西不是一起送來的,今年送一點,明年送一點,經過十來年,都暗暗地送到這裡。

    我們的祖師就在這裡禮佛修行,暗傳‘白蓮’,一代代傳下來,到我已經是第十代了。

    我已是将近六十的人,雖說這庵裡也有七八個徒弟,可是沒有一個可以繼承衣缽的,我常常為此操心。

    不想你和紅霞來到庵裡,想是天不絕我。

    倘若我圓寂了,你就主持這個尼庵吧,仍然念經修行,暗傳白蓮。

    這山下邊那個豬戶,也是我們同道的人。

    還有山東、畿輔、河南,很多地方都有我的信徒,隻是他們都是好百姓,并沒有出家。

    你在這裡修行吧。

    過些日子,我會帶你出去雲遊各地,同一些同道中人見一見。

    一旦我老得不能下山,就靠你來主持了,不知你肯不肯繼承我的衣缽?” 紅娘子立刻跪下,雙手合十,低頭說道:“隻要師父看得起我,我願意聽從師父的吩咐,決不會三心二意。

    ” 老尼姑說:“這樣就好辦。

    今夜我對你說的話,在這尼庵中我也隻對幾個親信的徒弟說明,平時就不必說了。

    ” 紅娘子又哭着說:“師父,我丈夫李公子和他兄弟被冤枉殺死,幸而我逃了出來。

    後來我小兒子又中箭死了。

    我本來可以自盡,但我沒有自盡,為的是要向大順皇上為李公子辯冤。

    聽說現在皇上禦駕還在山西,我想寫一道奏本,辨明我丈夫兄弟的冤情,師父你看可行不可行?” 老尼姑說:“你丈夫和二公子被冤枉殺死,這事情我也聽說了,是要辯冤。

    倘若你能寫個奏本,我可以親自替你送出去,想法遞交給大順皇帝。

    如今兵慌馬亂,要寫可得快一點。

    ” 紅娘子說:“我可以寫,就怕詞不達意。

    ” 老尼姑說:“這沒關系。

    你隻管寫出來,我替你潤色潤色。

    今後你還要多多練習,一旦時候到了,能夠提筆寫出你要說的話。

    本來一般出家人,會不會寫都無所謂,可是我們要時時想到祖師傳下來的一件大事啊,這大事也就是……” 老尼姑說到這裡,不肯再說下去,但紅娘子默默點頭,表示她已經明白了。

     紅霞将上邊的經過,一面流淚,一面說給大家聽。

    聽的人也是不斷地流淚,有時感動得抽咽起來。

    後來高夫人問道: “怎麼我沒聽先皇帝說起,收到你們的奏本?” 紅霞說:“是的。

    老師父下山去十來天,又回到山上,說是大順皇帝已經過了黃河。

    老師父一時無法找到,隻好返回。

    可是我們并不死心,過了些日子,老師父決定往西安去将紅娘子的奏本送給皇上。

    這一次紅娘子命我随同老師父一起下山到了河南境内,從那裡往南去,打算由孟津過黃河,從洛陽一路進潼關。

    沒有想到,等我們趕到黃河邊上的時候,清兵已經過了黃河,我們的路走不通,隻好又回到山上。

    可是我們一直不死心,總想要讓我們皇上和太後都知道李公子兄弟死得冤枉。

    ” 說到這裡,紅霞嗚咽痛哭起來,高夫人也不免唏噓流淚,說: “紅霞,你不用說了。

    你一來到,我就告你說,李公子兄弟冤枉被殺,不久先皇帝就深深地後悔了。

    這事情用不着再辯冤。

    你還是說說,你們後來又怎麼辦了呢?” 紅霞說:“我們一直不死心。

    過了幾個月,到了第二年春天,知道清兵打進西安,皇上到了湖廣,清兵在後邊追趕不放。

    到了秋天,風聞皇上已在湖廣境内死去,可不知太後到哪裡去了。

    有人說,太後已投入長江自盡。

    我們為着查清太後的生死下落,在順治三年,下了王屋山,先到洛陽,後到西安,又沿着由商洛去湖廣的那條路,一面雲遊化緣,一面打探太後的消息。

    後來從荊州到武昌又到九江,到處傳說不一,有的說太後沒有死,仍在人間,可不知逃往何處;有的說太後确實投江自盡;又聽說有一支人馬改成忠貞營,由高将爺和補之将爺率領,可能太後也在忠貞營裡。

    可是這時忠貞營已經到了廣西,路途不通,我們隻好又退到王屋山。

    過了幾年,我們第二次又出來尋找,走了幾個月,仍然得不到确切消息,隻好又回到王屋山。

    這樣我們年年挂念,月月挂念,有時我們暗暗祝告,望佛祖保佑,使太後平安無事。

    沒有想到,就在去年,聽說幾省的清兵都往川東和洛陽一帶調遣,要攻打大順軍的一支餘部。

    我們想着太後是不是也在這裡?于是派一個尼姑出來,到襄陽住了半月,果然打聽到,太後确實還在人間,住在興山茅廬山一帶。

    這個尼姑回到王屋山以後,我同紅娘子決定下山。

    可是後來又說消息不一定确實,因為長江以南也有一支人馬在抵抗清兵。

    是不是太後就在茅廬山一帶,不敢斷定。

    紅娘子才命令我這一次一定要找到太後,當面見到太後,才算确實。

    所以我就來了。

    ” 高夫人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