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 高夫人正要說下去,一個宮女匆匆進來,向高夫人跪下啟禀道: “國公府有一個打柴的老兵在山坡上被毒蛇咬傷,十分危險,派人來請尚太醫前去救他。

    ” 高夫人一聽說是李來亨那裡的砍柴老兵,就對尚神仙說:“尚大哥,你趕快去吧。

    今日我沒有别的事,你去救了那個老兵,回來我們繼續談吧。

    ” 尚神仙匆匆走了出去。

     高夫人因為午覺睡醒以後,頭發蓬松,沒來得及梳理,就同尚神仙說起話來。

    這時得空,便吩咐一個宮女來替她梳頭,她自己拿着一個銅鏡照看。

    六十歲的人了,兩鬓和頭上已有許多白發,人也确實老了,隻是因為從二十來歲起一直過戎馬生活,所以身子骨還比較硬朗。

    可是自從大順軍在山海關戰敗之後,這二十年的生活是多麼艱難啊…… 那是在李自成死後不久。

    南明的何騰蛟正得到隆武皇帝的信任,他上一表章,慷慨陳詞,主張将李過和高一功招撫過來,利用他們的兵力和清軍作戰。

    隆武采納了他的建議,火速命何騰蛟相機行事,進行招撫。

    得到了皇帝的上谕,何騰蛟才膽大起來,先派人前去傳達招撫的意思,送去了許多慰勞的金銀綢緞,随後又派人前去試探。

     這時大順軍老營中也在徘徊觀望。

    由于困難重重,李過一直沒有繼承皇位,隻是加緊着繼位的準備工作。

    忽然南明的使者來到,送來了慰勞的金銀綢緞,還有不少糧食,提出合并抗清的主張,隻是要共奉隆武帝為主,不能再用大順朝的名義。

     得到這使者的傳言之後,老營中立刻開會商議。

    重要的将領都參加了,大家争論得很兇。

    很多人堅決反對奉隆武帝為主,因為這樣必然要取消大順國号。

    經過十八年的戰鬥,辛辛苦苦創建了大順國,如今光這一支就有二三十萬人馬,多是精兵,為什麼要取消大順國号呢?這樣做難道對得起先皇帝李自成嗎?難道對得起許多死去的将士嗎? 在讨論中,高一功比較持重。

    對于目前的困難處境,他想過多次。

    要在長江以南建立大順國,站住腳步,很不容易。

    不去掉www.tianyasHuku.com大順國号,既要同清軍為敵,又要同明軍為敵,而百姓們對于明朝的正統觀念并沒有改變,對大順朝從來都視為流寇。

    所以如果不同南明合作,不要說不能對抗清兵,連站穩腳步也很難。

    可是要取消大順國号,奉南明朝廷為主,又顯然違背衆多将士的心意,而且李過會不會同意呢?因此在大家争吵的時候,他默默無言,不做主張。

     李過的心中也很矛盾。

    他很想繼承皇位,但也知道困難萬端,所以在會上也不肯輕易拿出主張。

    等到散會之後,他才同高一功秘密地商量一陣。

    高一功說道: “如今隻能以太後說話為主,才是正理。

    你給大後過繼,往日是她的侄兒,今日就是她的兒子。

    凡事得禀明太後,才可決定。

    我雖是你的舅舅,太後的親弟弟,但這事情我做不了主。

    我看我們還是禀明太後,看她做何主張,我們奉行懿旨,豈不妥當?” 李過一向非常尊重高夫人,也覺得隻有高夫人拿出主張,全營才會聽從。

    于是他同高一功一起來到高夫人帳中,将會議情況一五一十地作了禀奏。

    高夫人近來為着李自成的死去和大順朝的困境也在日夜操心。

    剛才高一功和李過同将士們會議,她雖然沒有參加,但聽了禀報後,她很明白,如今隻能由她來拿出主張,而且要下狠心,越快越好。

    說不定什麼時候清兵前來,就要打仗;一打仗大順軍就會四面臨敵,困難更大。

    因此與南明合力抗清幾乎是勢在必行。

    如今她别的都不愁,愁的是取消了大順國号,将士們心中會轉不過彎來,李過更未必甘心。

    可是不下這狠心,就無法與南明合并。

    自古道:天無二日,國無二君。

    又是大順朝,又是南明隆武朝廷,如何共同抵禦滿洲強盜?她思前想後了一番,忽然望着李過說道: “我看非下狠心不可了。

    如今不是為着我們大順朝,而是為着中國;不是為着李家繼承皇統,而是為着不讓胡人在中國長坐江山。

    我們李家的事好說,全中國都被胡人統治,事情就大了。

    我這個太後說話,你們聽也好,不聽也好,我說出來,你們再議論議論。

    ” 李過說:“清太後隻管吩咐,兒子一定遵命行事。

    ” 高夫人說:“既然這樣,你們都不肯做主,我就做主了吧。

    ” 高一功說:“請太後做主吧。

    ” 高夫人忽然兩行熱淚奪眶而出,以袖掩面,嗚咽了一陣,然後擦去眼淚,說道: “我們都曾跟着先皇帝打江山,出人戰場,并不害怕流血死亡。

    今日為大順數十萬人馬着想,為我們中國漢人着想,不要為我太後着想,也不要為補之的繼承皇位着想,我的主張是:可以忍痛取消大順國号,奉南明隆武帝為主。

    可是他必須對胡人抵抗,不能投降;我們大順軍隻能同他合起手來共同打胡人,不能跟着他投降胡人,這一點必須說清楚,不能有絲毫含混。

    其次,我們雖然奉他為主,可是這大順軍三十萬人馬不能拆散,仍由你們二位統率。

    以後糧秣軍饷,統由明朝按時間發來。

    倘若軍饷來不了,我們就自己在駐地籌劃,朝廷不能幹涉。

    此外,我們雖然取消了大順國号,奉除武帝為主,可是我們先皇帝在大順軍中仍是先皇帝。

    ” 高一功插嘴說:“太後也仍是太後。

    ”高夫人接着說:“我們的名義在大順軍中照舊,不許他們侮辱我們一句話,連一個字也不許侮辱。

    我們尊重他的朝廷,他也應該尊重我們原是大順朝的人。

    倘若在文字上還是什麼‘寇’啊,‘賊’啊,我們立刻分手,這一點也必須講清,不能有絲毫含混。

    補之,你是如何主張?” 李過說:“太後的主張也就是孩兒的主張。

    事到如今,為着中國不亡于胡人,這大順國号可以取消。

    盡管我們血戰了将近二十年,死去将士不知多少,如今為着胡人侵人内地,大敵當前,隻好如此。

    可是太後說得對:我們的人馬不能拆散,仍由我們自己統率。

    如何行軍打仗,我們既要盡忠報國,又不能受别人掣肘,更不能投降胡人。

    ” 高一功說:“正是這個道理。

    ” 李過又說:“我們對先皇帝仍然稱為先皇帝,朝廷不能幹預;我們對太後仍稱太後,朝廷也不能說一句别的話。

    這些條款,不能有一點點讓步。

    ” 這樣,在高夫人面前經過一陣商議,主意就算決定了。

    以後長沙幾次派人來,往返磋商。

    何騰蛟又馳奏隆武帝,建議給高夫人下一道褒美的敕書,封她為貞義夫人。

    李過、高一功這一支人馬稱為忠貞營,李過由皇帝賜名李赤心。

    高一功多年來以字行,現在也由皇帝賜名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