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關燈
昧,請聖上明谕!” 張獻忠說:“我的飽學的秀才先兒們,用‘大順’作年号豈不很好?何用你們再挖空心思?” 大家一時莫名其妙,膛目結舌,互相觀望,又都向丞相望去。

    王兆齡不覺拍手,對張獻忠說道: “妙哉!妙哉!皇上确實是天資超群,妙不可言!”他随即轉向大家,宣布:“我朝順天承運,開國四川,定鼎成都,國号大西,年号大順,萬世一統!” 可是群臣仍覺莫名其妙。

    右丞相嚴錫命小聲向王兆齡問道: “李自成不是已經建國号大順了麼?” 王兆齡最能揣透張獻忠的心思,他對大家解釋說:“别看李自成占了西安,破了北京,可是他興時不會多久,真正奉天承運的皇帝是我家萬歲。

    萬歲要舉國臣民都明白這個道理,不要把李自成看得有多了不起,所以把他的國号用作我們大西國的年号。

    這是何等胸懷,何等睿智!” 于是群臣都跪伏地上,山呼萬歲。

     國号、年号都定下之後,張獻忠立即着手大興土木,将蜀王宮改作皇宮。

    這個時候,李自成早已經在山海關慘敗,倉皇退出了北京。

    隻是張獻忠還沒有得到這個消息,所以仍然把進人川北的大順部隊看成是對他的最大威脅。

    他在成都舉行過登極大典之後,立刻命令部下全力做好三件大事:一是派兵收拾成都周圍各地的明朝官吏。

    二是下诏征集各府、州、縣士子來成都,舉行科舉考試,網羅人才,凡讀書人沒有功名的都必須赴考,躲避不來的從嚴治罪;地方官督催不力的也要治罪。

    三是派張能奇率人馬前往川北與大順軍的一支人馬作戰,能消滅則消滅,消滅不了就把他們趕出四川。

     大順軍人川的将領是原明朝總兵官馬科。

    馬科率領人馬五千,于七月間占領保甯,八月間攻破順慶,進人綿州。

    張獻忠的養子張能奇于九月上旬在綿州的桃子園同馬科交戰,結果打了敗仗。

    張獻忠認為事态嚴重,便親自率領兩萬人馬去同馬科作戰。

    馬科人少二被張獻忠打敗,率領殘部一千多人退出劍閣,奔回漢中。

    同馬科作戰之後,張獻忠才得到李自成在山海關慘敗,已退出北京,又退出山西,滿洲人已到了北京的消息。

    他想着李自成走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力量再同他争奪四川,心裡不覺暗暗高興。

     這個時候,整個川東、川南、川中以及四川西部的許多州縣都重新被明朝守将奪去,重慶也危在旦夕。

    張獻忠身邊的文臣們都感到情勢急迫,認為張獻忠不宜在外逗留太久,勸他速回成都。

    他說: “要回成都?咱大西的人馬還沒有打到陝西哩,你們就急着勸我回成都?急我個-!馬科這小子一戰就敗,是因為他知道李自成被滿洲人和吳三桂打得大敗,所以他馬科自覺沒有靠山,倉皇潰逃。

    目前李自成在北邊吃了敗仗,士氣不振,這正是咱大西朝奪取漢中的良機,我豈能錯過!” 于是,他派遣張定國率人馬去攻奪漢中,自己則駐在廣元一帶以為策應。

    後經文臣們一再勸說,大西基業草創,百事待興,京城不可無主雲雲,張獻忠到底先回了成都。

    張定國與大順軍在褒城交戰,不料竟大敗而回。

    大順軍将領為使雙方關系不緻完全破裂,就将被俘的大西将士全部放還。

    這樣,漢中一線得以偃旗息鼓,暫無戰事。

     張定國退回成都以後,張獻忠便與手下人商議:重慶是川、楚之要沖,萬不能落在他人手中,否則就等于被扼住了咽喉,進退維谷。

    而一日不打敗占據川東的曾英,重慶的安危就一日不保。

    于是命令劉文秀率軍東下,掃蕩川東。

    此時已經是乙酉年的三月間了。

     劉文秀到達重慶之後,立刻兵分水陸兩路發起進攻,結果被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等敗于多功城下。

    劉文秀退回成都,大西朝從此再無力顧及川東一線。

    川東既失,川南則有明将楊展再占叙州;川西有明黎州宣慰司馬京進據黎雅。

    一時間裡,大西朝四面楚歌,防不勝防。

     就是在這種情勢下,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衮又把目光盯在了張獻忠身上。

     也是在這種情勢下,張獻忠聽到了李自成兵敗被殺的消息。

     平心而論,他曾經非常忌妒李自成,恨不能置之死地而後快;他曾經後悔自己的心不夠狠手也太軟,在谷城時沒有聽從徐以顯的話将李自成除掉;他曾經為李自成的兵敗山海關,不得已退出北京而幸災樂禍。

    可是,自從李自成退出陝西,逃往湖廣以後,他的思想就不知不覺地發生了變化,變得十分關心起李自成來了。

    他一直挂念着湖廣方面的情況,心中暗暗希望李自成能夠在武昌一帶站住腳,養精蓄銳,東山再起。

    無論如何,他也沒有想到李自成就這麼完了,完得這樣快、這樣修! 當從江西回來的探馬報告了李自成兵敗被殺的消息後,張獻忠一臉陰雲,一句話也不說。

    半天才重重歎了一口氣,随即用力将腳一跺,罵出一句:“他媽的!” 左右朝臣,包括左丞相王兆齡在内,誰也不明白他的意思。

    大家面面相觑,大氣不敢出一聲。

    隻見張獻忠将手一揮,大家趕緊恐懼地退了出去,卻又不敢遠離,隻能坐在朝房中等候。

     張獻忠走下寶座,在“金銮殿”(按照民間習慣将他上朝的正殿這麼稱呼)中來回走動。

    李自成被殺的消息像一塊巨大的石頭,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心上。

    他感到痛苦,感到悲哀,感到惶恐,感到一種唇亡齒寒的孤獨無助……他猛地拔出腰刀,照着粗大的朱漆描金盤龍柱子使勁砍去,同時嘴裡恨恨地罵道:“滿鞑子,咱老子操你十八輩兒祖宗!” 丙戌年正月,大清國肅親王豪格奉攝政王多爾衮之命,率大隊人馬向四川進軍。

     這時,大西朝在川中的處境正日趨惡化。

    一些将吏見張獻忠大勢已去,便開始暗中活動,想方設法為自己另謀出路。

    駐防洪雅的大西守備潘-率先反戈,當明軍前來攻城時,開門迎敵,殺害大西縣令嚴赓以向明方獻功。

    此例一開,大西各處地方官使陸續遭到殺害,有的到任二三日就被殺,有的縣在三四個月内竟連續被殺十幾個縣令。

    大西在川内的控制能力已喪失殆盡,不得不縮短防線,逐步撤退各地駐防軍,把兵力全部集中于成都附近。

     到了五月間,駐守漢中的大順軍餘部遭清軍襲擊,兵敗遠适,大西保甯守将劉進忠便乘虛而人,占領漢中,憑借朝天關扼守。

    自此,大西地盤便與清方接壤。

     占據了川北和漢中,張獻忠便決定棄成都北上。

    八月啟程,于九月到達順慶(今南充),很快又轉移到西充與鹽亭的交界處金山鋪,在鳳凰山麓駐紮下來。

    随即下令依山傍崖,修造工事。

    不久又傳令各營開山伐木,打造船隻,準備有朝一日順流東下,繞出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