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自成被殺的地方和屍首所在。
加上他們不能不到處搜索糧食,經常攻破山村山寨,進行懲罰和報複,常常殺人、奸淫、燒毀房屋,老百姓愈害怕,他們也愈不能得到消息。
經過一兩個月,終于沒有找到大順皇帝的屍體,也不知道誰是殺害皇上的罪魁禍首,隻好退往湖南。
大順軍的餘部退走之後,通山來了清朝的知縣,縣境内基本上恢複了秩序。
清朝任命一個叫佟岱的将領,漢軍正藍旗人,一直帶領人馬打到江西,奉命返回武昌,暫攝湖廣總督。
先是清朝負責追殲李自成的統帥、靖遠大将軍英親王阿濟格向朝廷奏報:李自成逃進九宮山,兵盡力窮,自缢身亡,但是沒有找到屍首。
後來多爾衮又聽說李自成并沒有死,逃在江西,随即以順治皇帝的名義下旨切責。
佟岱到任以後,下令通山知縣,務須查實禀複,不得敷衍欺飾。
知縣先已聽到傳聞,随即親自到小源口和牛迹嶺一帶查看,并将程九百叫到縣城,面詢經過詳情,禀報軍門。
佟軍門為獎賞程九百殺害李自成之功,任他為德安府經理之職,是掌管公文的正八品文官。
這事完全出程九百意外,沒想到殺死的那個人真是李自成,于是全村恭賀,連吃了兩三天的酒宴,免不了在詞堂祭祖,然後就要走馬上任了。
這時他必須有一匹好馬,不由得想到了李闖王的那匹駿馬,決定尋找。
三四個月來,人們常常看見那匹高大的義馬經常回到李自成的墳墓旁邊,有人來到時就奔上山去。
附近有一座比較高一點的山頭,離墳墓大約有二三裡遠,人們常常看見這匹義馬站在高高的山頭上,向着山下墳墓凝望。
有時望一陣,仰起頭來,向着蒼天,悲憤地蕭蕭長嘶。
程九百帶了幾十個年輕小夥子上山提馬,奔波了兩天,毫無辦法,隻好買一匹騾馬,騎着上任。
從此以後,當地百姓不但說闖王的這一匹馬是一匹義馬,還說它是一匹神馬,沒有人再妄想去捉它了。
那座山頭附近,有一片楓樹林。
人們看見楓樹葉在義馬一次一次的長嘶聲中紅了,在夕陽中紅得像一片血海。
後來,楓樹葉又在義馬一次一次的長嘶聲中變黃了,也幹了,隻在黃色中留下殘紅。
天氣冷了,山頭上落雪了,義馬仍然經常站在高山頭上,向墳墓凝望,每次凝望後仍然仰起頭來,對着長空,發出來蒼涼的悲鳴。
每次悲鳴以後,就會有一陣寒風吹過,同時那帶着殘紅的黃色楓樹葉就“刷、刷”地落一陣。
最後在它的叫聲中,楓葉完全落光了。
就這樣,在義馬的悲鳴中楓葉又變綠了,又變紅了,又變成帶着殘紅的黃色了,一年一年這樣下去了。
又過了若幹年,人們再也看不見義馬的蹤影,也聽不見它的叫聲。
誰也不知道它是死了,還是到别處去了。
直等過了幾十年以後,這地方太平日久,人口增加,那一片楓樹林被砍伐光了,許多松樹也都被砍伐光了。
山頭上露出來很大的岩石,遠遠望去,那岩石很像是一匹雄壯的戰馬,在山頭上兀立不動,凝望着李自成的墳墓。
人們都說這是李闖王的戰馬變的,從此給這塊石頭起了個名字叫“義馬岩”。
至于那把花馬劍,程九百将它帶到武昌,獻給總督佟岱。
過了幾天,佟軍門命人将寶劍送還給他,隻留下别的禮物。
程九百覺得奇怪。
他想着這确實是一柄少有的寶劍,雖不能說削鐵如泥,可實在是鋒利無比。
他每次抽出寶劍,總覺有一道寒光逼人。
他曾經用一縷馬尾,對着劍鋒一吹,馬尾紛紛斷落。
像這樣好的寶劍,人間稀有,軍門大人為什麼不肯留下?他始終不明何故,心中十分納悶。
到了德安府任上,他将這寶劍懸挂在帳子裡邊。
在一個風雪之夜,燈光昏暗,火盆裡的炭火發出微微的紅光。
他正要人睡,忽然這寶劍從鞘中跳出來三分之一長,同時發出啷啷的響聲。
他大為驚駭,大聲将仆人叫來,替他将寶劍供在桌上,焚香一炷,暗暗祝告,請寶劍不要對他怨恨。
他并且嚴禁仆人将這事洩露出去。
這時他才明白,一定是這寶劍到了佟軍門手中以後,曾經發出叫聲,軍門害怕,但又不願張揚,所以才将寶劍送還給他了。
程九百死了以後,這寶劍被作為傳家寶珍藏起來。
可是有一次,在凄風苦雨的日子裡,又有一次,在闖王的祭日,這寶劍都從箱子裡發出響聲。
一家人十分害怕,就采用民間迷信的辦法,把狗血塗在寶劍上邊,又用月經布擦了劍鋒,以為這樣就可以滅了寶劍的靈氣。
不料後來寶劍又叫了一次,于是這寶劍就被洗擦幹淨,當成神物,供奉起來。
而這一件奇怪的事情,便在民間流傳開了。
加上他們不能不到處搜索糧食,經常攻破山村山寨,進行懲罰和報複,常常殺人、奸淫、燒毀房屋,老百姓愈害怕,他們也愈不能得到消息。
經過一兩個月,終于沒有找到大順皇帝的屍體,也不知道誰是殺害皇上的罪魁禍首,隻好退往湖南。
大順軍的餘部退走之後,通山來了清朝的知縣,縣境内基本上恢複了秩序。
清朝任命一個叫佟岱的将領,漢軍正藍旗人,一直帶領人馬打到江西,奉命返回武昌,暫攝湖廣總督。
先是清朝負責追殲李自成的統帥、靖遠大将軍英親王阿濟格向朝廷奏報:李自成逃進九宮山,兵盡力窮,自缢身亡,但是沒有找到屍首。
後來多爾衮又聽說李自成并沒有死,逃在江西,随即以順治皇帝的名義下旨切責。
佟岱到任以後,下令通山知縣,務須查實禀複,不得敷衍欺飾。
知縣先已聽到傳聞,随即親自到小源口和牛迹嶺一帶查看,并将程九百叫到縣城,面詢經過詳情,禀報軍門。
佟軍門為獎賞程九百殺害李自成之功,任他為德安府經理之職,是掌管公文的正八品文官。
這事完全出程九百意外,沒想到殺死的那個人真是李自成,于是全村恭賀,連吃了兩三天的酒宴,免不了在詞堂祭祖,然後就要走馬上任了。
這時他必須有一匹好馬,不由得想到了李闖王的那匹駿馬,決定尋找。
三四個月來,人們常常看見那匹高大的義馬經常回到李自成的墳墓旁邊,有人來到時就奔上山去。
附近有一座比較高一點的山頭,離墳墓大約有二三裡遠,人們常常看見這匹義馬站在高高的山頭上,向着山下墳墓凝望。
有時望一陣,仰起頭來,向着蒼天,悲憤地蕭蕭長嘶。
程九百帶了幾十個年輕小夥子上山提馬,奔波了兩天,毫無辦法,隻好買一匹騾馬,騎着上任。
從此以後,當地百姓不但說闖王的這一匹馬是一匹義馬,還說它是一匹神馬,沒有人再妄想去捉它了。
那座山頭附近,有一片楓樹林。
人們看見楓樹葉在義馬一次一次的長嘶聲中紅了,在夕陽中紅得像一片血海。
後來,楓樹葉又在義馬一次一次的長嘶聲中變黃了,也幹了,隻在黃色中留下殘紅。
天氣冷了,山頭上落雪了,義馬仍然經常站在高山頭上,向墳墓凝望,每次凝望後仍然仰起頭來,對着長空,發出來蒼涼的悲鳴。
每次悲鳴以後,就會有一陣寒風吹過,同時那帶着殘紅的黃色楓樹葉就“刷、刷”地落一陣。
最後在它的叫聲中,楓葉完全落光了。
就這樣,在義馬的悲鳴中楓葉又變綠了,又變紅了,又變成帶着殘紅的黃色了,一年一年這樣下去了。
又過了若幹年,人們再也看不見義馬的蹤影,也聽不見它的叫聲。
誰也不知道它是死了,還是到别處去了。
直等過了幾十年以後,這地方太平日久,人口增加,那一片楓樹林被砍伐光了,許多松樹也都被砍伐光了。
山頭上露出來很大的岩石,遠遠望去,那岩石很像是一匹雄壯的戰馬,在山頭上兀立不動,凝望着李自成的墳墓。
人們都說這是李闖王的戰馬變的,從此給這塊石頭起了個名字叫“義馬岩”。
至于那把花馬劍,程九百将它帶到武昌,獻給總督佟岱。
過了幾天,佟軍門命人将寶劍送還給他,隻留下别的禮物。
程九百覺得奇怪。
他想着這确實是一柄少有的寶劍,雖不能說削鐵如泥,可實在是鋒利無比。
他每次抽出寶劍,總覺有一道寒光逼人。
他曾經用一縷馬尾,對着劍鋒一吹,馬尾紛紛斷落。
像這樣好的寶劍,人間稀有,軍門大人為什麼不肯留下?他始終不明何故,心中十分納悶。
到了德安府任上,他将這寶劍懸挂在帳子裡邊。
在一個風雪之夜,燈光昏暗,火盆裡的炭火發出微微的紅光。
他正要人睡,忽然這寶劍從鞘中跳出來三分之一長,同時發出啷啷的響聲。
他大為驚駭,大聲将仆人叫來,替他将寶劍供在桌上,焚香一炷,暗暗祝告,請寶劍不要對他怨恨。
他并且嚴禁仆人将這事洩露出去。
這時他才明白,一定是這寶劍到了佟軍門手中以後,曾經發出叫聲,軍門害怕,但又不願張揚,所以才将寶劍送還給他了。
程九百死了以後,這寶劍被作為傳家寶珍藏起來。
可是有一次,在凄風苦雨的日子裡,又有一次,在闖王的祭日,這寶劍都從箱子裡發出響聲。
一家人十分害怕,就采用民間迷信的辦法,把狗血塗在寶劍上邊,又用月經布擦了劍鋒,以為這樣就可以滅了寶劍的靈氣。
不料後來寶劍又叫了一次,于是這寶劍就被洗擦幹淨,當成神物,供奉起來。
而這一件奇怪的事情,便在民間流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