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
還有這馬蹬,這不是金子麼?小頭目怎麼有金馬蹬?還有龍頭,喲,這龍頭做得多精巧啊!龍嘴裡嵌着兩個珠子,你看,可以随便滾動,就是吐不出來。
我的天哪,我們殺死了一個大大的人物!” 有人問:“是不是李闖王?” 有人搖頭:“絕不是!李闖王絕不能單單一個人走路。
” 有人說:“那他是打了敗仗啊!” 别人立刻反對說:“像李闖王這樣人,已經做了天子,縱然打了敗仗,身邊一定也有許多親兵武将跟着,豈有一個人走路之理?昨天有人在李家鋪打了敗仗,後來隻剩下二十來個人,又打散了,都說最後剩下一個人,騎着馬逃走了。
就是此人!就是此人!此人定是個大頭目!可是絕不是李闖王本人。
” 議論一陣之後,程九百要他的老婆和兒子将東西先收藏起來,然後他到大門外頭去看馬。
這時門外已圍了很多人,都在看馬,看馬的辔頭。
一看這馬确實高大,隻是瘦了一些。
看一看馬口,覺得馬有點老了。
許多人指點着,說這馬辔頭實在裝飾得好,有些地方是金花,有些地方是銀花,正中間,擋着馬前額的皮條上還有一塊紅寶石閃閃發光。
程九百心中越發高興。
他已經發了很大的橫财,又看見這鑲着金銀寶石的馬辔頭,少說也值幾百兩銀子。
他決定趕快給馬換一套辔頭。
在他父親當家的時候,家中曾經養過一匹馬,至今已經相隔二十多年了,但還保留着一副很舊的馬辔頭。
他叫老婆趕快将舊辔頭找出來。
他小心地取掉烏龍駒的寶貴辔頭。
不料辔頭剛剛卸掉,烏龍駒突然跳起來,又踢又咬,使程九百不敢近它的身邊,别的人也趕快躲開,害怕被它踢傷咬傷。
烏龍駒憤怒地噴着鼻子,像人一樣用後腿直立起來,發出一陣兇猛的叫聲,然後縱身一躍,四蹄騰空,飛馳而去。
程九百和許多人在後邊追趕,哪裡追趕得上!但見這匹戰馬,遇着一丈多寬的山溝,并不繞道,一躍而過,往牛迹嶺方向奔去。
這天下午,程九百帶了幾個人往牛迹嶺尋找逃走的駿馬,果然看見它在死去的主人面前兀立不動,也不吃草。
程九百和他的親信們小心地從不同方向朝駿馬走近,盡量不驚動它。
駿馬高擡起頭,緩緩地轉動一雙尖尖的小耳朵,身子依然不動。
直到程九百等人距離它兩三丈遠的時候,有人看見它的眼角有淚。
大家都伸着胳膊,正要一起向前去捉,它突然一跳,從人們的空隙中逃走了。
它逃出幾十丈外,停下來回轉身,又是兀立不動,向着它主人的死屍凝望。
有人趕到時,它又逃走一段路,然後又兀立回頭凝望。
程九百等人追了幾程,沒有辦法捉住它,而天色已經黃昏,隻好失望而回。
昨天中午,那位給兒子送粑的老婆婆回到村中不久,正在替兒子另外弄東西吃,兒子因不見她前去送粑,回家來了。
母親将遇到的事兒悄悄地告訴兒子,将銀子也交給兒子。
母子倆都覺得十分奇怪:從來還沒有見過對窮苦百姓這麼好的人。
他們猜想這人必定是李闖王手下的一員将領,被胡人打敗了。
人馬失散,單人獨騎,從死裡逃生,路經牛迹嶺,餓得可憐。
這樣想着,他們對這個被程九百殺死的人産生了深深的同情。
第二天清早,這個農民約着他的兩個堂兄弟,挑着蓋水缸用的薄石闆,帶着镢頭、鐵-,來到李自成露天陳屍的地方。
離很遠就看見那匹從程九百手中逃掉的高大駿馬,正在用口不停地銜着青草和石頭,掩蓋主人的屍首。
當他們走近時,那馬驚覺地逃走了。
他們還發現原來死者的頭顱和屍身不在一處,現在在一處了。
他們平日隻聽說有義馬救主的故事,如今見此情景,無不十分感動。
他們在地上刨了一個坑,将李自成的屍身和頭顱放進去,上蓋石闆,然後鏟一些黃土和石頭,将石闆蓋起來。
他們不知道烏龍駒的名字,隻稱它為“義馬”。
當他們把死者草草埋葬完畢,以為他們所贊賞的“義馬”仍在附近,到處尋找,卻再也看不見了。
李自成被殺的第三天,即五月初四日早晨,有一支李自成的餘部,約一萬多人,老百姓說有數萬,不知從什麼地方過來,突然進人空虛的通山縣城。
他們是來救李自成的,但是已經遲了。
通山境内,清朝派來追趕、搜索李自成的人馬已經退走,明朝的地方政權已經瓦解,所以大順軍在通山縣城和四郊停留很久。
他們隻知道他們的皇上被鄉民殺死了,卻由于牛迹嶺一帶方圓十幾裡的老百姓都逃光了,一時無處查詢。
他們在通山駐了下來,但因為人地兩生,語言不通,所以仍然查不到李
還有這馬蹬,這不是金子麼?小頭目怎麼有金馬蹬?還有龍頭,喲,這龍頭做得多精巧啊!龍嘴裡嵌着兩個珠子,你看,可以随便滾動,就是吐不出來。
我的天哪,我們殺死了一個大大的人物!” 有人問:“是不是李闖王?” 有人搖頭:“絕不是!李闖王絕不能單單一個人走路。
” 有人說:“那他是打了敗仗啊!” 别人立刻反對說:“像李闖王這樣人,已經做了天子,縱然打了敗仗,身邊一定也有許多親兵武将跟着,豈有一個人走路之理?昨天有人在李家鋪打了敗仗,後來隻剩下二十來個人,又打散了,都說最後剩下一個人,騎着馬逃走了。
就是此人!就是此人!此人定是個大頭目!可是絕不是李闖王本人。
” 議論一陣之後,程九百要他的老婆和兒子将東西先收藏起來,然後他到大門外頭去看馬。
這時門外已圍了很多人,都在看馬,看馬的辔頭。
一看這馬确實高大,隻是瘦了一些。
看一看馬口,覺得馬有點老了。
許多人指點着,說這馬辔頭實在裝飾得好,有些地方是金花,有些地方是銀花,正中間,擋着馬前額的皮條上還有一塊紅寶石閃閃發光。
程九百心中越發高興。
他已經發了很大的橫财,又看見這鑲着金銀寶石的馬辔頭,少說也值幾百兩銀子。
他決定趕快給馬換一套辔頭。
在他父親當家的時候,家中曾經養過一匹馬,至今已經相隔二十多年了,但還保留着一副很舊的馬辔頭。
他叫老婆趕快将舊辔頭找出來。
他小心地取掉烏龍駒的寶貴辔頭。
不料辔頭剛剛卸掉,烏龍駒突然跳起來,又踢又咬,使程九百不敢近它的身邊,别的人也趕快躲開,害怕被它踢傷咬傷。
烏龍駒憤怒地噴着鼻子,像人一樣用後腿直立起來,發出一陣兇猛的叫聲,然後縱身一躍,四蹄騰空,飛馳而去。
程九百和許多人在後邊追趕,哪裡追趕得上!但見這匹戰馬,遇着一丈多寬的山溝,并不繞道,一躍而過,往牛迹嶺方向奔去。
這天下午,程九百帶了幾個人往牛迹嶺尋找逃走的駿馬,果然看見它在死去的主人面前兀立不動,也不吃草。
程九百和他的親信們小心地從不同方向朝駿馬走近,盡量不驚動它。
駿馬高擡起頭,緩緩地轉動一雙尖尖的小耳朵,身子依然不動。
直到程九百等人距離它兩三丈遠的時候,有人看見它的眼角有淚。
大家都伸着胳膊,正要一起向前去捉,它突然一跳,從人們的空隙中逃走了。
它逃出幾十丈外,停下來回轉身,又是兀立不動,向着它主人的死屍凝望。
有人趕到時,它又逃走一段路,然後又兀立回頭凝望。
程九百等人追了幾程,沒有辦法捉住它,而天色已經黃昏,隻好失望而回。
昨天中午,那位給兒子送粑的老婆婆回到村中不久,正在替兒子另外弄東西吃,兒子因不見她前去送粑,回家來了。
母親将遇到的事兒悄悄地告訴兒子,将銀子也交給兒子。
母子倆都覺得十分奇怪:從來還沒有見過對窮苦百姓這麼好的人。
他們猜想這人必定是李闖王手下的一員将領,被胡人打敗了。
人馬失散,單人獨騎,從死裡逃生,路經牛迹嶺,餓得可憐。
這樣想着,他們對這個被程九百殺死的人産生了深深的同情。
第二天清早,這個農民約着他的兩個堂兄弟,挑着蓋水缸用的薄石闆,帶着镢頭、鐵-,來到李自成露天陳屍的地方。
離很遠就看見那匹從程九百手中逃掉的高大駿馬,正在用口不停地銜着青草和石頭,掩蓋主人的屍首。
當他們走近時,那馬驚覺地逃走了。
他們還發現原來死者的頭顱和屍身不在一處,現在在一處了。
他們平日隻聽說有義馬救主的故事,如今見此情景,無不十分感動。
他們在地上刨了一個坑,将李自成的屍身和頭顱放進去,上蓋石闆,然後鏟一些黃土和石頭,将石闆蓋起來。
他們不知道烏龍駒的名字,隻稱它為“義馬”。
當他們把死者草草埋葬完畢,以為他們所贊賞的“義馬”仍在附近,到處尋找,卻再也看不見了。
李自成被殺的第三天,即五月初四日早晨,有一支李自成的餘部,約一萬多人,老百姓說有數萬,不知從什麼地方過來,突然進人空虛的通山縣城。
他們是來救李自成的,但是已經遲了。
通山境内,清朝派來追趕、搜索李自成的人馬已經退走,明朝的地方政權已經瓦解,所以大順軍在通山縣城和四郊停留很久。
他們隻知道他們的皇上被鄉民殺死了,卻由于牛迹嶺一帶方圓十幾裡的老百姓都逃光了,一時無處查詢。
他們在通山駐了下來,但因為人地兩生,語言不通,所以仍然查不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