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手下的一個偏将。

    跟你的身份不同,門戶不當。

    我幾次想叫你夫妻一起來我身邊,都因為他是闖賊的偏将,沒有叫他前來。

    ” 左夢梅心中明白了:這是要拆散他們夫妻。

    她滾着眼淚說道:“王四小将雖然是闖王手下偏将,可是女兒已經同他結為夫妻,同命相依,生死難分,這是周公之禮,也是女兒命中注定,想大人同女兒一樣明白。

    ” 左良玉又歎了一口氣:“夢梅,你不要害怕。

    正因為我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你大哥和别的将領紛紛議論,我都不聽啊!這話以後談吧。

    我今天想要問你,你是要李賊,還是要你的養父?” 左夢梅莫名其妙,怯怯地說道:“孩兒自幼跟着養父養母,如同親生一般。

    孩兒與闖王并無絲毫親故,隻是崇祯十五年為要投奔大人身邊,從南陽往襄陽來的時候,經過卧龍岡,被闖王埋伏的人馬劫去,後來又将孩兒嫁給王四。

    這情形大人完全清楚。

    大人是堂堂大明朝的大将,又拜封為甯南侯。

    孩兒的大哥接替父親做了平賊将軍。

    難道孩兒不知道光榮體面?至于李自成,倘若他能夠坐穩江山,成為一代帝王,當然我對他也無仇恨。

    隻是他一年以來接連戰敗,流竄湖廣境内,沒有立足之地,現在已經沒有坐江山的份兒了。

    他既不能得天下,以後就隻能成為流賊。

    孩兒能夠離開他那裡,回到父親膝前,這是托天之福,何等僥幸,豈能再回闖營中去?” 左良玉說:“可是你的女婿王四,念念不忘闖營,總想回到闖王帳下,我不能讓他帶着你走。

    ” 左夢梅說:“他是從孩兒兵起就在闖字旗下,由孩兒兵提拔上來,成為果毅将軍。

    常言道:吃纣王水土不說纣王無道,他當然要忠于闖王,想回闖王帳下,這也是人之常情。

    既然父親大人不願他返回闖營,容女兒慢慢地苦勸他,留在這裡,為父親大人效命疆場。

    請大人不要生他的氣。

    ” 左良玉聽他養女說話很得體,也并不虛假,不覺點點頭,說道:“唉,本來麼,女孩子嫁雞随雞,嫁狗随狗,總是命中注定,有什麼辦法呢?他隻要不私自逃走,我決不許别人殺害他,你放心好了。

    我現在要問你一件事……” 左夢梅聽了這話,感到放心,趕快問道:“父親大人要問什麼話?” 左良玉說:“目前李自成人馬一路從承天向這裡開來,一路準備從荊州向這裡開來。

    他已經是敗竄之寇,無處立足,難道他還敢來與我一戰不成?你要說實話,夢梅!” 左夢梅說道:“女兒從鄧州前來的時候,李闖王一再對女兒說,他決不願同大人作戰,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隻求大人同他聯兵,共同對付滿洲人。

    至于說他的人馬正在向武昌開來,孩兒絲毫不知。

    倘有此事,一定是有新的變故,是不是滿洲兵追得很緊,他無處可去,向這裡靠攏,希望得到大人一臂之助?” 左良玉冷冷一笑:“我怎麼能同他聯兵?他能得到我什麼幫助?我是貴為侯爵的明朝大将,他是一個逼死帝後的流賊,我同他隻可以兵戎相見,不可能握手言歡。

    ” 左夢梅說:“這事情孩兒确實不懂得,請大人不要怪罪。

    ” 左良玉說:“我不怪你。

    我隻是問一問,到底李自成是什麼意圖?你能猜到他向武昌前來的意圖麼?” “孩兒确實猜想不透。

    孩兒隻能猜,他是想同大人合兵,共同對付胡人。

    如今胡人十分猖狂,人人都認為其志不在小,是要一口氣滅亡中國。

    倘若大人不能看到這一點,将來恐怕後悔無及。

    ” 左良玉不相信滿洲人會要滅亡中國,心中感到一煩,說:“好,不跟你談軍國大事了,今日中午你就留在這裡陪我吃飯吧。

    現在你先下去休息,或到後花園中玩玩。

    下去吧,我還有事情要傳見幾位重要的官員。

    ” 夢梅叩了個頭,從左良玉面前退出。

    馬上就有一群女仆和丫環将她護送到正房休息,随即又将她帶到花園去散心。

    可是左夢梅哪有心清來賞玩春景?不僅她夫妻日後的吉兇難料,而且看見她的養父多日來一直有病,今天同她說話時不住咳嗽,精神也很頹喪,不覺暗暗歎氣。

     左良玉近來日夜操心的大事是要不要趕快率領他的大軍往南京去除掉馬、阮等人,整頓朝綱,廢掉福王,扶新近來到南京的“皇太子”登極。

    其實真皇太子已經死在北京,南京這個是假冒的,真實姓名叫王之明,但左良玉并不知道。

    黃澍等人和左夢庚最近天天勸說他往南京去“清君側”,已經将他說動了。

    他也想着隻有“清君側”,才能對得起先皇帝,也隻有“清君側”,才能進行“廢立”大事,建立千秋勳業。

    可是這事情實在太大了,他不能不再三斟酌。

    他心中明白,黃澍去了一次南京,在朝廷上當面攻擊馬士英www.tIanyashuku.com等人。

    馬士英知道黃澍是依靠他甯南侯的力量,所以當時沒有敢把黃澍怎麼樣,随後卻以弘光皇帝的名義下一聖旨,來武昌逮捕黃河進京。

    結果黃澍被他保護起來,沒被帶走。

    現在黃澍已經同馬、阮等人勢不兩立,隻有舉行“清君側”的大事,才能挽回局面。

    他又知道他的兒子如今替他做了平賊将軍,也想趁這機會做一番大事,所以同黃禦史兩個人勾結很緊,日夜慫恿他前去南京。

    他因身上有病,精力已衰,軍中許多事不能不交給夢庚主持,他再也不能夠完全做主。

    他也作了準備,十天前已經将散在二三百裡内外的人馬暗暗調回武昌,能夠征集的船隻都征集來了,隻等他一點頭,二十多萬大軍就可以揚帆東下。

     然而直到今天他還不能夠下定決心。

    千秋功罪,在此一舉,他不能不萬分慎重行事!養女左夢梅退出不久,他就将左夢庚、黃澍以及另外幾個親信将領和謀士叫到面前,問他們又經過商議之後,到底如何決定。

     左夢庚向他禀報:“啟禀大人,已經邀集諸營将領,對天盟誓,擁戴大人即日東下,去南京成就‘清君側’的大事。

    ”他偷眼看見父親的神色很激動,又接着說:“太子如今已經被捕人獄,在獄中受到非刑拷打,死去活來。

    倘若去晚了幾天,太子必死于獄中,大人将何以報大行皇帝天高地厚之恩?” 聽了這話,左良玉不覺悲痛,大哭起來,拍案說道: “好,你們讓我再想幾天。

    要去,我就不顧一切,一定要辦此大事,否則我就對不起先皇帝。

    不忠不義,死不瞑目!” 左良玉今年虛歲五十五歲,對于一個需要在馬上殺敵的武将說,這樣的年紀已經算老年了。

    他自己本來在一年前就感到體力日減,精神大不如前。

    近來他的病情加重,醫藥無效,隻是為着維系軍心,他沒有躺倒床上。

    他心中明白,萬一他病死了,部将們就立刻散了攤子,夢庚縱然手中掌握着一顆“平賊将軍”印,由于資望不夠,必定無力駕馭衆将,衆将遲早會各奔前程。

    至于黃渤,一旦失去他這棵大樹,必将锒铛人獄,死于馬、阮之手。

    唉,是不是馬上就帶兵去南京呢? 第二天是他的生日。

    他因為國家喪亂,如此不堪,加上自己的身體和心情都不好,所以事先傳谕,不許部下為他祝壽。

    但是左夢庚、黃澍和幾位親信大将都希望使他的心情快活快活,一再懇求,今晚要在他的節堂中舉行家宴,絕不鋪張,隻叫幾個色藝出衆的營妓清唱侑灑。

    他經不住親信們的苦功,隻好勉強同意。

    但是他發出口谕:隻許武官參将以上、文官六品以上前來賀壽吃酒,而且不許送禮,不許向總督府和各地方衙門走漏消息。

     左良玉在當今明朝武将中不僅兵力最強,聲望最高,而且已經封侯,所以部下不論是文官武将,不論各人心中有什麼打算,在他的面前都是畢恭畢敬,禮數森嚴。

    今天赴宴的仍然有二百多人。

    大家依次向左良玉行禮之後,按席就位。

    節堂中華燈高照,服飾耀眼,席上山珍海味羅列,但是沒有人敢猜枚劃拳,也沒有人敢開懷暢飲,笑語喧嘩。

    從各營中挑選的二十個營妓,除領班的以外,全都是妙齡少女,打扮得花枝招展。

    樂器中沒有鑼鼓,隻有蕭笛、琵琶和檀木拍闆,另外還有漁鼓。

    她們唱了幾支南北曲小令,又唱了一曲南呂宮散套,竟沒有引起左良玉的興趣。

    人們看見他神色冷漠,仍然是郁郁寡歡。

    黃澍走到他的身邊,小聲問道: “清柳将軍說一段《水浒》故事如何?” 左良玉正在想着李自成可能騷擾孝感,流竄鄂東,對柳麻子說書也不能像往日一樣感覺興趣,心不在焉地輕輕搖頭。

     黃澍無奈,同左夢庚商量一下,令營妓唱一段最通俗。

    最有民間風趣的沔陽漁鼓。

    大廳中空氣開始活躍起來,出現了笑容和低聲笑語。

    除正在唱漁鼓詞的姑娘外,營妓們殷勤斟酒,腳步輕盈,眼波流光,十分迷人,雖沒有人敢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