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朕後來也後悔殺了李岩兄弟。
” “正因為皇上是英明之主,事後不久便深自後悔,牛啟東心中畏懼,不能自安,當然他自知未保李岩也是他的一條罪款。
還有……” “不用說下去了。
我想,牛啟東父子走得如此機密,不知蹤影,必是與襄陽一帶有辦法的人物事先勾結好了,将他們在山中隐藏起來。
唉,朕一向待他父子不薄,真沒有料到!” 宋獻策勸慰幾句,便去準備随皇上啟程的事。
李自成留在大廳中,心中很亂,忽而又一次想到皇後。
他極盼望皇後能率一支大軍來湖廣會師。
可是她在哪兒?半月前風聞她到了漢中一帶,但并沒有得到真确消息。
自從他退出襄陽,連一點荒信兒都斷了。
他不禁小聲喃喃說道: “我目前很困難,正需要你的人馬,你在哪兒?……” 駐軍武昌的甯南侯左良玉,近來心情很壞,身體也常在病中。
他周圍的人們已有許多天看不見他的一絲笑容。
左良玉和他左右的親信,不論是文官武将,沒有人想到滿洲人會不斷前進,下江南,滅亡明朝。
他的謀土主要是監軍禦史黃澍,也就是開封被包圍時任開封府推官、主謀決黃河的那個黃澍,左良玉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
一天,左良玉召集幾個親信商議大局。
有人問道:“滿洲兵會不會進兵江南?”又有人問道:“既然滿洲人在追趕李自成,會不會跟在李自成的後面進攻武昌?”議論之餘,竟然沒有一個人相信滿洲人會進兵江南,要占領全中國。
黃澍引經據典地說: “崇祯二年以來,幾次滿洲兵進人長城,一直到了畿南三府,到了山東,破了濟南,卻從沒有在内地久留的。
都是每到一個地方,俘虜一些人口,搶劫一些财物,就迅速退回關外。
這一次滿洲人占了北京,将北京作為他的京城,我看他們已經躊躇滿志了,絕不會再往江南進兵。
頂多不過騷擾一下,就會迅速退回去,鞏固黃河以北的既得土地。
” 有人問道:“何以見得滿洲人無意進攻江南?” 黃澍說:“南北作戰,并不是從今天才有。
契丹建立遼國,何等強盛,畢竟沒有越過黃河。
以後女真族建立金朝,也隻到黃河流域為止。
雖然金兀術打到江南,打到臨安一帶,可是很快又退回北方。
人們說,今天的清就是金的後裔,金朝鼎盛時尚不能滅亡南宋,今日的滿洲人也不可能有那樣的膽量、那樣的兵力來滅亡堂堂的中國。
它隻是利用李自成破了北京的好機會,加上吳三桂的投降,才能打到陝西,打到河南,又追趕李自成到了襄陽。
我看他到了襄陽,也差不多該心滿意足了。
” 有人問道:“可是蒙古人不是滅亡了中國嗎?” 黃澍搖頭說:“不然,不然。
蒙古滅亡宋朝之前,已經囊括了整個北方、西方,還有西南的鄰邦,最後才滅亡宋朝。
今日的滿洲人與蒙古人當時的情況大大不同。
” 左良玉一直沉默不語,後來才說道:“我看滿洲人未必會下江南,要緊的是我們要着手快一點,不能夠等江南弄得不可收擡,我們再去收拾,那時後悔就晚了。
” 黃澍說:“侯帥所言極是。
今日之南京雖有君卻似無君,我們不去收拾,更待何人?” 左夢庚是左良玉的兒子,如今是平賊将軍,左良玉也很聽他的話。
他說:“父帥想得很是。
目前我們先不要擔心滿洲人能不能下江南,我們所擔心的是朝廷這樣亂下去,皇上如此荒淫,不理朝政,任着馬、阮等一班小人擺布,如何是好?” 左良玉說:“你跟黃監軍下去,仔細商量商量:對南京的一班小人如何動手?何時動手?商量好後,禀我知道,我好決斷。
” 于是左夢庚和黃澍幾個人從左良玉的面前退下,秘密地商議對策。
這時候李自成已經到了襄陽,一部分人馬已離開襄陽繼續往東來。
左良玉對此并不憂慮。
前年李自成從開封撤兵往襄陽來的時候,他很害怕,因為經過朱仙鎮大戰,被李自成打得大敗,手下的精銳部隊喪失殆盡,連他自己都幾乎逃不出來,所以他在襄陽不戰自退,來到武昌。
然而今天的局面與往日大不一樣。
他看得很清楚,今日李自成已經是殘敗之寇,士無鬥志,後邊還有鞑子兵緊緊追趕,不再是他的強敵,值不得畏懼了。
當他得到探報,知道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到了承天,繼續向東來,另一路大軍要從荊州、荊門、夷陵一帶順長江東下時,他才感到李自成的軍事活動值得重視。
不是說他害怕李自成像往年那樣兵強馬壯,而是害怕萬一李自成很快來到武昌,會拖住他的腿,使他不能迅速往南京去,誤了他的大事。
所以他一面命兒子左夢庚同黃澍等人趕快商議,一面命人将他的養女左夢梅傳來談話。
左良玉因為根本沒把李自成放在眼裡,所以當左夢梅同她的丈夫王四來到武昌的時候,他同他們隻匆匆見了一面,關于大順軍的情況竟連一句都懶得問,就命人将他們安頓在一座單獨的住宅中。
四面都有他的人馬警衛。
王四所帶的親兵不能随便出來,随便上街。
王四多次求見,說是有話要說,也被他拒絕。
現在他忽然想到,到底李自成有何意圖,他心裡并不清楚。
難道李自成以慘敗之餘,敢來同他争奪武昌麼?不像。
李自成不會這樣糊塗。
可是李自成為什麼要往武昌來呢?王四要說的事情,會不會同這件事有關系?他反複思想,總是覺得奇怪。
所以他想問一問夢梅。
左夢梅對于養父單獨傳見她,心中也很奇怪。
自從到武昌以後,在飲食起居方面,養父對她照顧得很好,還賞賜了很多東西。
憑心而論,她願意跟着養父,不願再跟着李自成,特别是她看得很清楚:李自成再也不會轉敗為勝了,遲早要被消滅,消滅之後就永遠落一個“賊”名,她和丈夫也難免不被清兵殺掉;而她的養父如今已被封為甯南侯,聲名顯赫,留在養父身邊,說不定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她的丈夫王四卻執意要回李自成身邊,決不投降明朝,而據傳她的哥哥左夢庚又起了除掉王四的心思。
這使她左右為難,提心吊膽,幾次在沒人時悄悄地勸王四說:“投降了吧,不要再回闖王那裡去了。
”無奈王四死心眼兒保闖王,使她無計可施,不免在暗中流淚。
這會兒養父專門找她一個人前去說話,不命她夫婦一同前往,她不禁心中怦怦亂跳,難道是為着要拆散她同王四的夫妻姻緣之事麼?倘若養父提出來這個難題,她如何回答呢?也許,同丈夫就此永别了?她隐忍着内心的驚駭和痛苦,上了轎子,在一群丫環、仆人的簇擁下,去到甯南侯府。
侯府的一群女仆和丫環将她帶到左良玉的面前。
她向養父跪下行禮,心驚膽戰,想着說不定侯爺一句話就決定了她夫婦的一生命運。
左良玉命養女在旁邊坐下,望了望她,把慈祥的目光投在她身上和臉上。
他看見她身帶重孝,面容因憂傷而顯得憔悴,不禁心中一酸。
自從夢梅的親生父親丘磊被劉澤清殺害以後,夢梅就一直穿着孝服。
他又想到,自己的夫人把夢梅自小帶在身邊,一直當成親生女兒看待。
前幾年因許昌兵變,夫人死在河南,如今自己身邊别無女兒,隻有夢梅一個養女,因此對她格外有憐愛之情。
他歎了口氣,問道: “夢梅,你曉得我叫你來為的是什麼事情?” 左夢梅心中十分害怕,溫柔而恭敬地小聲回答:“父親大人喚女兒何事,女兒一點不知。
如今請大人吩咐。
” 左良玉說道:“如今國家局面,你也知道。
我是明朝大将,先帝原封我甯南伯,亡國之前,又晉爵為甯南侯。
我身受先皇帝厚恩,遭逢大變,無以為報。
如今我駐兵武昌,既要操心南京的事,又要操心闖賊是否想圖謀武昌的事,所以心中很亂。
我沒有多的親人。
你大哥夢庚,他是男子漢,不能體念老人的心情,有時處理些事情也使我心煩。
你雖是養女,卻如同我的親生女兒。
隻是因為我的事情太多,心情太煩,所以很少叫你到我面前說幾句話。
今天我叫你來,是要問你一些話。
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叫你的女婿同你一起來嗎?” 左夢梅心中比剛才更加害怕,臉色煞白,暗暗想道:唉,他馬上就要說明了。
随即她從椅子上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回答說: “女兒不知道父親大人隻喚女兒一個人前來,到底有何垂問或吩咐。
倘若有話,就請大人直說。
女兒一經回到大人身邊,生死都由大人做主。
” 左良玉說:“你雖不是我的親生女兒,但因為你的父親丘大人是我的至交,你從還不會說話時就抱來我的身邊,由我養育成人,所以人人都認為你就是我女兒。
你是侯門之女,不同常人。
你的女婿雖然已同你結為夫妻,但在我的衆将眼中,他仍然是闖賊
” “正因為皇上是英明之主,事後不久便深自後悔,牛啟東心中畏懼,不能自安,當然他自知未保李岩也是他的一條罪款。
還有……” “不用說下去了。
我想,牛啟東父子走得如此機密,不知蹤影,必是與襄陽一帶有辦法的人物事先勾結好了,将他們在山中隐藏起來。
唉,朕一向待他父子不薄,真沒有料到!” 宋獻策勸慰幾句,便去準備随皇上啟程的事。
李自成留在大廳中,心中很亂,忽而又一次想到皇後。
他極盼望皇後能率一支大軍來湖廣會師。
可是她在哪兒?半月前風聞她到了漢中一帶,但并沒有得到真确消息。
自從他退出襄陽,連一點荒信兒都斷了。
他不禁小聲喃喃說道: “我目前很困難,正需要你的人馬,你在哪兒?……” 駐軍武昌的甯南侯左良玉,近來心情很壞,身體也常在病中。
他周圍的人們已有許多天看不見他的一絲笑容。
左良玉和他左右的親信,不論是文官武将,沒有人想到滿洲人會不斷前進,下江南,滅亡明朝。
他的謀土主要是監軍禦史黃澍,也就是開封被包圍時任開封府推官、主謀決黃河的那個黃澍,左良玉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
一天,左良玉召集幾個親信商議大局。
有人問道:“滿洲兵會不會進兵江南?”又有人問道:“既然滿洲人在追趕李自成,會不會跟在李自成的後面進攻武昌?”議論之餘,竟然沒有一個人相信滿洲人會進兵江南,要占領全中國。
黃澍引經據典地說: “崇祯二年以來,幾次滿洲兵進人長城,一直到了畿南三府,到了山東,破了濟南,卻從沒有在内地久留的。
都是每到一個地方,俘虜一些人口,搶劫一些财物,就迅速退回關外。
這一次滿洲人占了北京,将北京作為他的京城,我看他們已經躊躇滿志了,絕不會再往江南進兵。
頂多不過騷擾一下,就會迅速退回去,鞏固黃河以北的既得土地。
” 有人問道:“何以見得滿洲人無意進攻江南?” 黃澍說:“南北作戰,并不是從今天才有。
契丹建立遼國,何等強盛,畢竟沒有越過黃河。
以後女真族建立金朝,也隻到黃河流域為止。
雖然金兀術打到江南,打到臨安一帶,可是很快又退回北方。
人們說,今天的清就是金的後裔,金朝鼎盛時尚不能滅亡南宋,今日的滿洲人也不可能有那樣的膽量、那樣的兵力來滅亡堂堂的中國。
它隻是利用李自成破了北京的好機會,加上吳三桂的投降,才能打到陝西,打到河南,又追趕李自成到了襄陽。
我看他到了襄陽,也差不多該心滿意足了。
” 有人問道:“可是蒙古人不是滅亡了中國嗎?” 黃澍搖頭說:“不然,不然。
蒙古滅亡宋朝之前,已經囊括了整個北方、西方,還有西南的鄰邦,最後才滅亡宋朝。
今日的滿洲人與蒙古人當時的情況大大不同。
” 左良玉一直沉默不語,後來才說道:“我看滿洲人未必會下江南,要緊的是我們要着手快一點,不能夠等江南弄得不可收擡,我們再去收拾,那時後悔就晚了。
” 黃澍說:“侯帥所言極是。
今日之南京雖有君卻似無君,我們不去收拾,更待何人?” 左夢庚是左良玉的兒子,如今是平賊将軍,左良玉也很聽他的話。
他說:“父帥想得很是。
目前我們先不要擔心滿洲人能不能下江南,我們所擔心的是朝廷這樣亂下去,皇上如此荒淫,不理朝政,任着馬、阮等一班小人擺布,如何是好?” 左良玉說:“你跟黃監軍下去,仔細商量商量:對南京的一班小人如何動手?何時動手?商量好後,禀我知道,我好決斷。
” 于是左夢庚和黃澍幾個人從左良玉的面前退下,秘密地商議對策。
這時候李自成已經到了襄陽,一部分人馬已離開襄陽繼續往東來。
左良玉對此并不憂慮。
前年李自成從開封撤兵往襄陽來的時候,他很害怕,因為經過朱仙鎮大戰,被李自成打得大敗,手下的精銳部隊喪失殆盡,連他自己都幾乎逃不出來,所以他在襄陽不戰自退,來到武昌。
然而今天的局面與往日大不一樣。
他看得很清楚,今日李自成已經是殘敗之寇,士無鬥志,後邊還有鞑子兵緊緊追趕,不再是他的強敵,值不得畏懼了。
當他得到探報,知道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到了承天,繼續向東來,另一路大軍要從荊州、荊門、夷陵一帶順長江東下時,他才感到李自成的軍事活動值得重視。
不是說他害怕李自成像往年那樣兵強馬壯,而是害怕萬一李自成很快來到武昌,會拖住他的腿,使他不能迅速往南京去,誤了他的大事。
所以他一面命兒子左夢庚同黃澍等人趕快商議,一面命人将他的養女左夢梅傳來談話。
左良玉因為根本沒把李自成放在眼裡,所以當左夢梅同她的丈夫王四來到武昌的時候,他同他們隻匆匆見了一面,關于大順軍的情況竟連一句都懶得問,就命人将他們安頓在一座單獨的住宅中。
四面都有他的人馬警衛。
王四所帶的親兵不能随便出來,随便上街。
王四多次求見,說是有話要說,也被他拒絕。
現在他忽然想到,到底李自成有何意圖,他心裡并不清楚。
難道李自成以慘敗之餘,敢來同他争奪武昌麼?不像。
李自成不會這樣糊塗。
可是李自成為什麼要往武昌來呢?王四要說的事情,會不會同這件事有關系?他反複思想,總是覺得奇怪。
所以他想問一問夢梅。
左夢梅對于養父單獨傳見她,心中也很奇怪。
自從到武昌以後,在飲食起居方面,養父對她照顧得很好,還賞賜了很多東西。
憑心而論,她願意跟着養父,不願再跟着李自成,特别是她看得很清楚:李自成再也不會轉敗為勝了,遲早要被消滅,消滅之後就永遠落一個“賊”名,她和丈夫也難免不被清兵殺掉;而她的養父如今已被封為甯南侯,聲名顯赫,留在養父身邊,說不定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她的丈夫王四卻執意要回李自成身邊,決不投降明朝,而據傳她的哥哥左夢庚又起了除掉王四的心思。
這使她左右為難,提心吊膽,幾次在沒人時悄悄地勸王四說:“投降了吧,不要再回闖王那裡去了。
”無奈王四死心眼兒保闖王,使她無計可施,不免在暗中流淚。
這會兒養父專門找她一個人前去說話,不命她夫婦一同前往,她不禁心中怦怦亂跳,難道是為着要拆散她同王四的夫妻姻緣之事麼?倘若養父提出來這個難題,她如何回答呢?也許,同丈夫就此永别了?她隐忍着内心的驚駭和痛苦,上了轎子,在一群丫環、仆人的簇擁下,去到甯南侯府。
侯府的一群女仆和丫環将她帶到左良玉的面前。
她向養父跪下行禮,心驚膽戰,想着說不定侯爺一句話就決定了她夫婦的一生命運。
左良玉命養女在旁邊坐下,望了望她,把慈祥的目光投在她身上和臉上。
他看見她身帶重孝,面容因憂傷而顯得憔悴,不禁心中一酸。
自從夢梅的親生父親丘磊被劉澤清殺害以後,夢梅就一直穿着孝服。
他又想到,自己的夫人把夢梅自小帶在身邊,一直當成親生女兒看待。
前幾年因許昌兵變,夫人死在河南,如今自己身邊别無女兒,隻有夢梅一個養女,因此對她格外有憐愛之情。
他歎了口氣,問道: “夢梅,你曉得我叫你來為的是什麼事情?” 左夢梅心中十分害怕,溫柔而恭敬地小聲回答:“父親大人喚女兒何事,女兒一點不知。
如今請大人吩咐。
” 左良玉說道:“如今國家局面,你也知道。
我是明朝大将,先帝原封我甯南伯,亡國之前,又晉爵為甯南侯。
我身受先皇帝厚恩,遭逢大變,無以為報。
如今我駐兵武昌,既要操心南京的事,又要操心闖賊是否想圖謀武昌的事,所以心中很亂。
我沒有多的親人。
你大哥夢庚,他是男子漢,不能體念老人的心情,有時處理些事情也使我心煩。
你雖是養女,卻如同我的親生女兒。
隻是因為我的事情太多,心情太煩,所以很少叫你到我面前說幾句話。
今天我叫你來,是要問你一些話。
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叫你的女婿同你一起來嗎?” 左夢梅心中比剛才更加害怕,臉色煞白,暗暗想道:唉,他馬上就要說明了。
随即她從椅子上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回答說: “女兒不知道父親大人隻喚女兒一個人前來,到底有何垂問或吩咐。
倘若有話,就請大人直說。
女兒一經回到大人身邊,生死都由大人做主。
” 左良玉說:“你雖不是我的親生女兒,但因為你的父親丘大人是我的至交,你從還不會說話時就抱來我的身邊,由我養育成人,所以人人都認為你就是我女兒。
你是侯門之女,不同常人。
你的女婿雖然已同你結為夫妻,但在我的衆将眼中,他仍然是闖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