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拿田見秀嚴厲治罪,作個榜樣,整肅軍紀,但是又覺得心中不忍,也看出來衆文武都有救澤侯之意,隻是他正在盛怒,沒人敢馬上為澤侯求情。
他望望伏地待罪的老将和抛在桌上的金印,想了一下,厲聲說道: “田見秀竟敢以糧資敵……押下去,聽候從嚴議罪!” 李自成在商州駐軍數日,便率領十幾萬大順軍和随軍眷屬退到鄧州。
襄陽府尹牛-親自率領兩千人馬來到鄧州接駕。
因為鄧州的災情很大,無法供養大軍。
李自成便決定固守荊、襄,對抗清兵,命劉宗敏率領大軍退往襄陽,牛金星率領喻上猷和顧君恩一同前去,在襄陽代他處理朝政。
他自己則留下兩萬人馬,在鄧州和内鄉境内駐紮,既為防堵清兵進攻襄陽,也為着安定軍心。
宋獻策因為是最得力的謀臣,留在李自成的身邊。
在加緊部署軍事,加修城牆和堡寨,向南陽境内征糧的同時,李自成派出許多細作,探聽皇後的消息和清兵進入長安以後的動靜。
由于接連挫敗,大順軍的士氣愈來愈低落,幾乎是遇敵即潰,有不少向敵人投降,這情形使李自成對前途感到暗淡。
從前,在最艱難的日子裡,他自己沒有灰心過,他手下的将士也沒有人對他離心,而今天的情況卻恰恰相反!這使他非常思念那些在十幾年中跟随他備嘗艱苦、不幸死去的忠勇将士,特别是想起來那位舍身救他逃出虎口的王吉元。
李自成派人在鄧州尋找王吉元的母親,希望趕快将這位老人找到,再一次給她點銀子周濟。
可是,吳汝義很快向李自成禀報:王吉元的母親已經餓死了。
李自成向吳汝義問道:“上次我們路過鄧州,給王吉元的老娘留下二十兩銀子,她怎麼會餓死了?” 吳汝義躬身回答:“臣親自到了王吉元的那個村莊,村裡人死的死,逃的逃,已經空了。
村中房舍,有的給燒毀了,有的牆倒屋塌,有的房子還在,門窗全無,總之是人煙絕了。
後來在鄰村裡找到了一個中年人,餓得走了相,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他告訴臣說,崇祯十六年春天,皇上在襄陽時候,下令鄧州、南陽各地駐軍和百姓墾荒,發給種子。
老百姓一時有了太平之望。
不料我軍在秋天打敗了孫傳庭,全師進入陝西。
河南明歸大順,實際無主。
鄧州一帶更亂。
王光恩又從均州來,攻破城池。
兵荒、匪荒加天災,鄉下人不死即逃,田地荒了,村子空了。
那二十兩銀子,說不定是被土匪搶去了。
反正王吉元的老娘就在去年荒春上餓死了,連屍首也沒人掩埋!” 李自成聽了吳汝義的禀報以後,低下頭去,半天沒有說話。
之後,他揮手使吳汝義退出,猛地站起,繞屋彷徨,深深歎氣。
劉宗敏和袁宗第等離開鄧州往襄陽時候,曾勸說李自成赦免田見秀,宋獻策和牛金星也替因見秀說情。
田見秀一直被軟禁在李自成的禦營中,等候發落。
由于田見秀平日待人寬厚,資格又老,在軍中威望很高,所以雖然皇上說要從嚴治罪,禦營的将士們卻仍然待他很好。
他自己分明将禍福置之度外,從不托人為自己求情,也不上表向皇上申辯。
他連戰争的消息也不肯打聽,有時在帳中焚香誦經,有時自己洗衣服,補衣服,完全素食,生活簡單樸素得如同老僧。
到了二月下旬,軍情漸緊,李自成這才決定離開鄧州。
動身的頭一天晚上,大約在二更時候,李自成傳旨召見田見秀。
田見秀正在閉目打坐,睜開眼睛,明白了果然是皇上召見,便将手中的念珠放下,跟随前來傳旨的禦前侍臣去了。
鄧州州行是李自成的行宮。
李自成坐在後院中的臨時寝宮等候,隻有軍師一人侍坐。
田見秀叩了頭,跪在地上,等待發落。
皇上吩咐: “玉峰平身,坐下叙話!” 田見秀聽見皇上的聲音很平和,不帶一絲怒意,并且像往年一樣稱呼他的表字,便明白皇上已經回心轉意,不會再對他治罪了。
他叩了個頭,輕輕說出一聲“謝恩!”站起來,在一把與軍師相對的椅子上側身坐下。
李自成含着微笑,說道: “玉峰,你雖然違旨,做了很大的錯事,我想着我們多年患難之交,你又是有功大将,朕不再處罰你了。
還給你澤侯金印,仍命你帶兵打仗。
你有什麼話要說麼?” 田見秀立刻重新跪下,連叩了三個頭,“謝陛下天恩高厚!然而臣實實有罪,完全不予處罰,反使臣心中不安!” “玉峰,你快起來吧,别的不用說啦,起來,坐下叙話!”等因見秀重新側身坐下,皇上接着說:“今夜召見你,不要多講君臣之禮。
自從朕稱王稱帝之後,朕再想像從前一樣同老朋友促膝談心,毫無隔閡,很難得了。
今夜隻有獻策在面前,揮退了衆多侍衛,已命禦膳房準備了酒菜,兔了奏樂,我們君臣小酌閑話吧。
” 随即有徹前近侍端來兩張小方桌,放在皇上面前。
擺上簡單菜肴,斟上了鄧州本城出産的黃酒,燙得滾熱。
皇上舉杯。
宋獻策和田見秀站起來稱謝,然後用嘴唇在杯沿上咂了一下。
田見秀重新坐下後恭敬地問道: “請問陛下,眼下皇後在什麼地方?” “皇後尚無一點音信。
據細作禀報:滿洲兵有幾千騎兵過了渭河,占了鹹陽,是不是已經派兵追趕皇後,尚不清楚。
另外,有可靠消息:在長安的滿洲兵大部分出潼關往東,一部分過商州往内鄉來。
朕同軍師認為,這是分兩路來追趕我們,使我們無法在湖北立足。
因秦嶺山上大雪融化,商洛道上泥濘難行,所以滿洲兵大部分人馬到洛陽,過龍門,經汝州往南陽來,這一條道路既好走,還可以防我奔人豫中和淮南一帶。
總之,眼下局勢十分不妙,你與我明日同去襄陽,固守荊、襄。
” “明日就往襄陽?” “明日一早便走。
留下兩萬人守鄧州,為襄陽屏藩。
你的人馬都在襄江南岸駐防,你回自己的部隊去吧。
” 田見秀說道:“倘欲固守荊、襄,必須肅清鄖、均之敵,使鄖、襄連成一片,成首尾相應之勢。
不能奪取鄖、均,則襄陽勢孤,固守很難。
陛下與軍師對此如何籌劃?” 李自成說;“捷軒已經于前天派兵去攻打均州,并不順利。
此時我軍士氣不振,不宜再受挫折。
朕已命捷軒趕快從均州撤兵,隻設法固守襄陽、樊城。
玉峰,不料國運敗壞至此,除固守荊、襄外,别無善策!” 田見秀自從前年冬天到長安以後,就一直懷着可能挫敗的隐憂,但也沒料到竟然敗到如此地步,所以他隻在心中歎氣,無計替皇上分憂。
李自成看出來田見秀的神色沉重,強作笑容說: “你在退出長安時不聽朕的囑咐,沒有将糧食燒掉,這事已過去了,不必再記在心上。
朕聽說你退出長安以後,你的左右将領擔心朕将你治罪,勸你暫時将人
他望望伏地待罪的老将和抛在桌上的金印,想了一下,厲聲說道: “田見秀竟敢以糧資敵……押下去,聽候從嚴議罪!” 李自成在商州駐軍數日,便率領十幾萬大順軍和随軍眷屬退到鄧州。
襄陽府尹牛-親自率領兩千人馬來到鄧州接駕。
因為鄧州的災情很大,無法供養大軍。
李自成便決定固守荊、襄,對抗清兵,命劉宗敏率領大軍退往襄陽,牛金星率領喻上猷和顧君恩一同前去,在襄陽代他處理朝政。
他自己則留下兩萬人馬,在鄧州和内鄉境内駐紮,既為防堵清兵進攻襄陽,也為着安定軍心。
宋獻策因為是最得力的謀臣,留在李自成的身邊。
在加緊部署軍事,加修城牆和堡寨,向南陽境内征糧的同時,李自成派出許多細作,探聽皇後的消息和清兵進入長安以後的動靜。
由于接連挫敗,大順軍的士氣愈來愈低落,幾乎是遇敵即潰,有不少向敵人投降,這情形使李自成對前途感到暗淡。
從前,在最艱難的日子裡,他自己沒有灰心過,他手下的将士也沒有人對他離心,而今天的情況卻恰恰相反!這使他非常思念那些在十幾年中跟随他備嘗艱苦、不幸死去的忠勇将士,特别是想起來那位舍身救他逃出虎口的王吉元。
李自成派人在鄧州尋找王吉元的母親,希望趕快将這位老人找到,再一次給她點銀子周濟。
可是,吳汝義很快向李自成禀報:王吉元的母親已經餓死了。
李自成向吳汝義問道:“上次我們路過鄧州,給王吉元的老娘留下二十兩銀子,她怎麼會餓死了?” 吳汝義躬身回答:“臣親自到了王吉元的那個村莊,村裡人死的死,逃的逃,已經空了。
村中房舍,有的給燒毀了,有的牆倒屋塌,有的房子還在,門窗全無,總之是人煙絕了。
後來在鄰村裡找到了一個中年人,餓得走了相,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他告訴臣說,崇祯十六年春天,皇上在襄陽時候,下令鄧州、南陽各地駐軍和百姓墾荒,發給種子。
老百姓一時有了太平之望。
不料我軍在秋天打敗了孫傳庭,全師進入陝西。
河南明歸大順,實際無主。
鄧州一帶更亂。
王光恩又從均州來,攻破城池。
兵荒、匪荒加天災,鄉下人不死即逃,田地荒了,村子空了。
那二十兩銀子,說不定是被土匪搶去了。
反正王吉元的老娘就在去年荒春上餓死了,連屍首也沒人掩埋!” 李自成聽了吳汝義的禀報以後,低下頭去,半天沒有說話。
之後,他揮手使吳汝義退出,猛地站起,繞屋彷徨,深深歎氣。
劉宗敏和袁宗第等離開鄧州往襄陽時候,曾勸說李自成赦免田見秀,宋獻策和牛金星也替因見秀說情。
田見秀一直被軟禁在李自成的禦營中,等候發落。
由于田見秀平日待人寬厚,資格又老,在軍中威望很高,所以雖然皇上說要從嚴治罪,禦營的将士們卻仍然待他很好。
他自己分明将禍福置之度外,從不托人為自己求情,也不上表向皇上申辯。
他連戰争的消息也不肯打聽,有時在帳中焚香誦經,有時自己洗衣服,補衣服,完全素食,生活簡單樸素得如同老僧。
到了二月下旬,軍情漸緊,李自成這才決定離開鄧州。
動身的頭一天晚上,大約在二更時候,李自成傳旨召見田見秀。
田見秀正在閉目打坐,睜開眼睛,明白了果然是皇上召見,便将手中的念珠放下,跟随前來傳旨的禦前侍臣去了。
鄧州州行是李自成的行宮。
李自成坐在後院中的臨時寝宮等候,隻有軍師一人侍坐。
田見秀叩了頭,跪在地上,等待發落。
皇上吩咐: “玉峰平身,坐下叙話!” 田見秀聽見皇上的聲音很平和,不帶一絲怒意,并且像往年一樣稱呼他的表字,便明白皇上已經回心轉意,不會再對他治罪了。
他叩了個頭,輕輕說出一聲“謝恩!”站起來,在一把與軍師相對的椅子上側身坐下。
李自成含着微笑,說道: “玉峰,你雖然違旨,做了很大的錯事,我想着我們多年患難之交,你又是有功大将,朕不再處罰你了。
還給你澤侯金印,仍命你帶兵打仗。
你有什麼話要說麼?” 田見秀立刻重新跪下,連叩了三個頭,“謝陛下天恩高厚!然而臣實實有罪,完全不予處罰,反使臣心中不安!” “玉峰,你快起來吧,别的不用說啦,起來,坐下叙話!”等因見秀重新側身坐下,皇上接着說:“今夜召見你,不要多講君臣之禮。
自從朕稱王稱帝之後,朕再想像從前一樣同老朋友促膝談心,毫無隔閡,很難得了。
今夜隻有獻策在面前,揮退了衆多侍衛,已命禦膳房準備了酒菜,兔了奏樂,我們君臣小酌閑話吧。
” 随即有徹前近侍端來兩張小方桌,放在皇上面前。
擺上簡單菜肴,斟上了鄧州本城出産的黃酒,燙得滾熱。
皇上舉杯。
宋獻策和田見秀站起來稱謝,然後用嘴唇在杯沿上咂了一下。
田見秀重新坐下後恭敬地問道: “請問陛下,眼下皇後在什麼地方?” “皇後尚無一點音信。
據細作禀報:滿洲兵有幾千騎兵過了渭河,占了鹹陽,是不是已經派兵追趕皇後,尚不清楚。
另外,有可靠消息:在長安的滿洲兵大部分出潼關往東,一部分過商州往内鄉來。
朕同軍師認為,這是分兩路來追趕我們,使我們無法在湖北立足。
因秦嶺山上大雪融化,商洛道上泥濘難行,所以滿洲兵大部分人馬到洛陽,過龍門,經汝州往南陽來,這一條道路既好走,還可以防我奔人豫中和淮南一帶。
總之,眼下局勢十分不妙,你與我明日同去襄陽,固守荊、襄。
” “明日就往襄陽?” “明日一早便走。
留下兩萬人守鄧州,為襄陽屏藩。
你的人馬都在襄江南岸駐防,你回自己的部隊去吧。
” 田見秀說道:“倘欲固守荊、襄,必須肅清鄖、均之敵,使鄖、襄連成一片,成首尾相應之勢。
不能奪取鄖、均,則襄陽勢孤,固守很難。
陛下與軍師對此如何籌劃?” 李自成說;“捷軒已經于前天派兵去攻打均州,并不順利。
此時我軍士氣不振,不宜再受挫折。
朕已命捷軒趕快從均州撤兵,隻設法固守襄陽、樊城。
玉峰,不料國運敗壞至此,除固守荊、襄外,别無善策!” 田見秀自從前年冬天到長安以後,就一直懷着可能挫敗的隐憂,但也沒料到竟然敗到如此地步,所以他隻在心中歎氣,無計替皇上分憂。
李自成看出來田見秀的神色沉重,強作笑容說: “你在退出長安時不聽朕的囑咐,沒有将糧食燒掉,這事已過去了,不必再記在心上。
朕聽說你退出長安以後,你的左右将領擔心朕将你治罪,勸你暫時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