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相有很大責任。

    我同皇上談了這件事情,皇上也說,李岩‘心懷二意’并無實證,對殺李岩也深深後悔。

    可是人隻有一顆頭顱,砍掉了也就完了。

    倘若李岩不死,今天說不定會得了他的力,他回河南會為皇上做許多事情。

    唉!最使我傷心的是紅娘子不明下落。

    我現在要離開長安,身邊連一個得力的女将也沒有,隻有一個慧英,可是她是一個幾次想要盡節的年輕寡婦,多可憐哪!倘若紅娘子在我身邊,許多事情就可幫我操心,紅娘子到底死了沒有?沒有人知道?” 宋獻策回答說:“看來并沒有死,也沒有投降敵人。

    ” 皇後說:“唉,不管這些了,縱然紅娘子不死,今生她會懷恨在心,說不定會遁人空門。

    再想看見她,永遠也不會了。

    好,不再說閑話了,你快去回複皇上吧,我馬上就要上路了。

    ” 宋獻策叩頭辭出。

     皇後回到東暖閣,十分傷心,尤其在困難時想到了紅娘子,更覺傷心,又一次忍不住嗚咽痛哭。

    蘭芝和慧英沒有離開正殿,等待着皇後呼喚。

    她們相對無言,不住揩淚。

     李來亨進來了。

    皇後聽到禀報,趕快揩了眼淚,回到正殿。

    來亨向她跪下行禮,禀報說: “離京的事全都準備停當,所有騾子都已經出城了。

    ” 皇後問道:“老神仙、王長順都到了麼?” 來亨說:“都已經到了,一切都遵照聖上的吩咐準備停當,隻等娘娘起駕。

    ” 皇後說:“好吧,你到厚載門稍候片刻,我等皇上來到以後,說幾句話就動身出城。

    ” 李來亨剛走片刻,貞吉門傳呼“接駕!”慧英和蘭芝趕快走出,在坤甯宮正殿門外跪下。

    宮女們在地下跪了一片,兩個宮女從左右揭起簾子,皇後站在正殿門内迎接。

     李自成輕聲說道:“大家回避。

    ”随即走進正殿。

    往日他進到坤甯宮後照例在寶座上坐下,皇後在一側坐下,然後談話。

    然而他此時無心多坐,對皇後說: “你該動身啦!” “是的,皇上,我該動身了。

    ” “你好像有話要對我說。

    ” “我本來有許多話要對皇上說,可是如今沒有時間說了。

    現在請皇上吩咐吧,吩咐畢我好動身。

    ” 看見皇後雙眼含淚,眼圈哭得發紅,李自成回避了皇後的眼睛,低下頭去,小聲說道: “你這次同我分手,一定要行蹤詭秘,瞞過敵人耳目。

    兩個月後趕到湖廣。

    那時候我在何處立腳,現在難料,不過我的行蹤,你容易打聽。

    倘若能夠兩軍會師,我等着你的這一支人馬。

    ” 皇後說:“陛下,難道不可以據守荊襄……” 李自成沉默片刻,搖搖頭說:“走着瞧吧,如今局勢,我隻對你一個人說,十分兇險哪!” “唉,我都明白,怎麼辦呀?難道是束手無策?” “我的人馬不多,但怕敵人乘勝窮追,使我無法立足。

    何況王光恩兄弟在鄖陽、均州一帶,可能投降敵人,使我沒法據守襄陽。

    左良玉在武昌,人馬衆多,我既要對付胡人,又要對付左良玉,前後受敵!” 皇後心頭萬分沉重,但是說不出一句能夠為皇上解憂的話。

    她注視着李自成,等待他再往下說。

     李自成低下頭去,在皇後面前坐了片刻,然後走進東暖閣去。

    皇後看出來皇上有十分機密的話要對她說,跟随在他的背後。

     李自成忽然站住,回頭望着皇後的眼睛說:“我有話囑咐你,你可要牢牢記住!” “皇上,你說吧!” “萬一我立腳不住,不幸死了……” “不,請不要說這樣不吉利的話。

    我隻要收集到十萬大軍,一定拚命趕路,趕到湖廣,找到皇上,使皇上轉危為安。

    ” “不,你聽我說,”李自成将一隻手搭在皇後肩上,慘然地苦笑說,“我知道你會率十萬大軍救我,隻是怕局面變化很快,你的援軍趕不上了,想救我來不及了。

    ” “皇上,你難道要對我囑咐的就是這句話麼?” “不,不要急,你聽我說,記在心中。

    倘若我不幸殉國,你怎麼辦?” “請皇上放心,倘若皇上不幸死了,我決不一個人活下去。

    ”皇後聲音打顫,不覺痛哭。

     “不,你不要死,千萬不要死。

    ” “陛下,唉,自成呀!”皇後緊緊地抓住他的膀臂,靠在他的胸前啜泣一陣,然後擡起頭來,用衣袖揩去熱淚,注視着李自成的眼睛說:“我是你的結發妻子,正宮娘娘,是大順國的國母。

    一旦國破家亡,皇上身殉社稷,難道我不為國為夫盡節,還要偷生苟活?我連崇祯的皇後也不如麼?皇上,你不用再多說了。

    ” 李自成有點發急了,說:“你不明白我的意思。

    聽着,記清!” 皇後停止嗚咽,用淚眼注視着李自成神色嚴厲的雙眼,靜靜等候,幾乎連呼吸也停止了。

     李自成歎口氣說:“我不是擔心你不肯盡節,是擔心你得到我戰死的消息以後,以死盡節,撂下你的千斤重擔。

    我平日把你看成我的膀臂,所以才決定将我身後的一件大事,囑托于你。

    你想想,我要囑托你的是什麼大事?” “皇上,我猜不透你的心事。

    ” “可惜我們沒有一個親生兒子。

    ” 皇後心中一驚,猜到了自成的心事,于是說道:“劉妃懷孕已經三個多月,太醫們從脈象看,都說很像是個男胎。

    ” 李自成說:“縱然劉妃能為我生個兒子,也沒有用,那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成人?” “陛下……” 李自成接着說:“倘若我不幸死去,你是皇後,你就在軍中召集文武,開一個禦前會議,宣布我的遺诏,立補之為我的繼子,繼承皇位。

    可是我擔心有幾位像郝搖旗那樣的大将,平時與補之不很融洽,未必肯忠心擁戴。

    有你在,我就放心。

    ” 皇後哽咽問:“萬一補之陣亡,如何是好?” “扶來亨繼承皇位。

    ” “來亨也不是補之的親生兒子,衆将領會擁戴他麼?” “十三家中一向重視養子,隻要苗子正,不是親骨血,有何要緊?你自己拿定主張,誰肯說不擁戴?” 停一停,李自成歎口氣,接着說,“倘若我死了,你率兵到了湖廣,孤軍轉戰,四面皆敵,人地生疏,語言不通,糧饷困難,兵無來源,要将這大順國号延續下去,談何容易!一切大計,你到時候同一功、補之商量決定吧。

    總之,你要活下去,莫尋短見,不要為我殉節。

    你要率領将士們跟胡人血戰到底!自從滿洲人進了北京,明朝的文臣武将、各地官吏豪紳,紛紛投降。

    不是滿洲的人馬衆多,是漢奸替胡人增加了數倍兵力。

    你要血戰到底,在天地間留一股正氣,為中國人立個榜樣!” 皇後掩面痛哭,好一陣不能夠擡起頭來。

    經李自成催促之後,她終于秘密地動身了。

     按照宋獻策的部署,一千多步兵,一百多名騎兵,由李來亨率領,為皇後護駕。

    這一支精銳人馬,加上高一功、李過兩府的眷屬和親兵,還有一些将領的眷屬、各家親兵,都早已到長安城外,在一個指定的地方等候。

    從宮中帶走的金銀珠寶、各種财物以及路上需用的糧食都已在黃昏後押運出城。

    跟随皇後從厚載門出宮的有坤甯宮的一部分宮女,蘭芝和慧英的随身宮女和仆人,還有從紫禁城侍衛親軍中抽出的五十名騎兵和李來亨帶來的一百騎兵,合起來不到三百人。

     李自成将皇後送出厚載門,除皇後向他立着一拜之外,别人都跪在雪地上向他叩辭,并且流下了眼淚。

    他沒有馬上回宮,繼續立在風雪中,目送這一小隊人員騎在馬上的影子消失在風雪幽暗的長街上,心中一陣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