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忍耐着心中的憤怒和不平,聲音更加顫動,向太子問道:“你,你,你的系何人?你冒充太子是受何人指使?用心何在?”
朱慈-用鼻孔冷冷一笑:“我實是太子,你的新主子硬要說我是假,我何必多辯?亡國太子,是真也死,是假也死,辯又何用?”
說到這裡,朱慈-停下來想了一下,随即落下眼淚,大聲說道:“為着千秋後世,我不應該糊塗死去。
現在我再說一遍,你聽清!” 錢鳳覽連連點頭:“你說,你說。
” 朱慈娘接着說道:“我的是崇祯皇上長子,周後所生。
長平公主是我的親妹妹,也是皇後所生。
李自成身為流賊,覆我社稷,逼死帝後,尚且不肯說我是假,以禮相待,不敢欺皇天後土。
你們将我下到獄中,一定要說我是假,用意豈不明白?你們想一想,倘若我是假的,我何必去看公主?公主豈能認我,與我相視痛哭?隻因周铎賣了我,才有今日。
我既落人你們手中,要殺就殺,何必再問真假?哼!我是一個亡國太子,難道還貪生求榮?不必多問了!” 滿洲尚書聽明白朱慈-的話,覺得無話可以駁倒,隻得命将一幹人犯押回監獄,等候再審。
以後又審了幾次。
雖然滿洲尚書吳達海用了各種威逼利誘的辦法,想使太子朱慈-承認他是假冒,也逼迫常進節、楊玉、李時和十名錦衣侍衛等人改變口供,但都沒有做到。
在這期間,京城士民人心激動,更加維護崇祯太子,都說太子是真。
人們将對滿洲人占領北京、人主中原、強迫剃發和搬遷的怨恨都轉化為對太子的維護,有人給太子送衣服,送用品,送好吃的東西,不惜為此而遭受毒打,甚至被捕下獄。
還有不少士民紛紛給刑部衙門遞上呈文,或給攝政王上書,替太子鳴冤。
他們甘願以身家性命擔保太子是真。
這一情況使錢鳳覽更加像多數漢人一樣,深感亡國之痛。
他名義上給順治皇帝實際上給多爾衮上書,力辯太子是真,建議大清朝對明朝太子優禮相待,以慰天下臣民之心。
多爾衮對于太子一案拖延不決,十分不滿。
有一天,他在攝政王府召集幾位滿漢文臣,密商如何進兵西安和下江南等軍國大事,談到了太子一案。
他認為這樣拖下去将更不好使京城士民誠心歸服,于是他暫停商議各項軍政大事立刻命人将刑部尚書吳達海召到攝政王府。
多爾衮聽吳達海禀報審問情況之後,心中惱火。
沒有想到山海關一戰将李自成擊敗,燕京城不戰而克,如今南下西進,節節順利;竟然在審問崇祯太子一案時不能按他的心意盡快了結,真是豈有此理!他對吳達海痛加責備,限期結案,不許再拖。
吳達海十分惶恐,跪在地下,用滿洲話禀道:“錢鳳覽食我朝俸祿,可是心中不忘明朝,不肯按照王爺的意思審問。
請王爺下谕,将錢鳳覽拿問,另派刑部官員協助審理此案,必可一審了結。
” 多爾衮打算同意吳達海的請求,但忽然想到,對這樣的案子不可草率從事。
錢鳳覽是明朝大臣之後,在江南一帶還有不小的名聲。
将來大軍下江南,說不定還要利用他祖先和他本人的一些名望和各種關系,招降江南的士大夫。
想到這裡,他暫不回答吳達海的話,向内院大學士範文程和馮铨等人看了一眼,問道: “你們看,如何審問才好?” 範文程明白,太子确是真的,不能随便問成假冒,所以這案子要想定案,必須特别慎重,不然明朝的臣民心中不服。
于是他向多爾哀說道:“錢鳳覽的先人是明朝的大臣,他自己原來也是崇祯的朝臣,雖然降了我朝,實際跟我朝不是一心。
如今他看見燕京臣民都要維護崇祯太子,他也決意要保護太子。
眼下若将錢鳳覽拿問,反而成全他忠臣之名。
清攝政王爺三思而行。
” 多爾衮問道:“如何了結此案?” 範文程說道:“明日繼續審問,找幾個新的證人,證明太子是假。
” 馮铨接着說:“内院大學士謝升,曾為太子講書,同意作證。
如今他的病已經痊愈,攝政王爺可命謝升明日在刑部堂上當衆指出,這個少年自稱崇祯太子确是假冒。
依臣看來,以謝升的聲望、地位,隻要他指出太子是假,誰能不信?” 多爾衮點點頭,同意馮铨的建議,又對吳達海說:“你是刑部尚書,不能将案子趕快審問了結,我惟你是問!至于錢鳳覽這個人,既然降順了我朝,受到我朝的恩養,就應該忠心為我朝做事。
我看不必換别人幫你審問,你可以要他洗心革面,立功贖罪。
倘若仍不聽話,再拿問不遲。
你就将我的意思,告他知道。
” 馮铨又說道:“隻要有老臣謝升作證,就可以定案。
” 剛林接着說:“單有謝升作證,還未必使人心服,必須有幾位崇祯的妃嫔作證,才好一審定案。
” 張存仁說:“崇祯的田妃早已死了。
袁妃雖然也死了,但外間傳說她還活着。
何不找一婦女,假充袁妃,證明太子是假?” 剛林說:“縱然袁妃已死,亦可另找一端莊大方的美婦人,在審問時露一次面。
天下士民誰知這袁妃是假?” 多爾衮說:“就照你們的說法辦吧。
大家可以退下。
範文程,洪承疇,你們留下,還有重大的用兵的事要同你們商議。
” 經過一番準備,又一次審訊開始了。
照舊将一幹人犯審問一遍,都沒有新的口供。
又問證人,隻有晉王朱求桂一口咬定太子是假。
太子罵他無恥,貪生求榮,不配做高皇帝的子孫。
可是朱求桂要保存自己的性命,已經鐵了心,說道: “我是皇家的宗室,我知道太子今年過十六歲。
兩三年前有人在宮中見過太子,都說太子身材不高,也不夠壯實。
現在這個少年太高,也太壯實了。
” 太子不作回答,隻是冷笑。
晉王又說:“人們都知道太子是很聰明的,自幼讀書寫仿,字寫得很好。
聽說每隔數日就由太監把太子的仿書送到乾清宮中,崇祯皇上看見太子寫的仿書日有進益,十分高興。
可是你在刑部獄中,有人叫你寫字,你的字卻寫得并不好。
” 太子仍不說話,隻是冷笑。
晉王看見太子無言可答,就進一步說道:“你既是太子,竟然不知道崇祯皇爺的名諱。
問你,你答不上來。
有人給你筆,叫你寫,你也寫不出。
豈有太子不知道皇爺名諱的?可見你是假的!” 聽見晉王
現在我再說一遍,你聽清!” 錢鳳覽連連點頭:“你說,你說。
” 朱慈娘接着說道:“我的是崇祯皇上長子,周後所生。
長平公主是我的親妹妹,也是皇後所生。
李自成身為流賊,覆我社稷,逼死帝後,尚且不肯說我是假,以禮相待,不敢欺皇天後土。
你們将我下到獄中,一定要說我是假,用意豈不明白?你們想一想,倘若我是假的,我何必去看公主?公主豈能認我,與我相視痛哭?隻因周铎賣了我,才有今日。
我既落人你們手中,要殺就殺,何必再問真假?哼!我是一個亡國太子,難道還貪生求榮?不必多問了!” 滿洲尚書聽明白朱慈-的話,覺得無話可以駁倒,隻得命将一幹人犯押回監獄,等候再審。
以後又審了幾次。
雖然滿洲尚書吳達海用了各種威逼利誘的辦法,想使太子朱慈-承認他是假冒,也逼迫常進節、楊玉、李時和十名錦衣侍衛等人改變口供,但都沒有做到。
在這期間,京城士民人心激動,更加維護崇祯太子,都說太子是真。
人們将對滿洲人占領北京、人主中原、強迫剃發和搬遷的怨恨都轉化為對太子的維護,有人給太子送衣服,送用品,送好吃的東西,不惜為此而遭受毒打,甚至被捕下獄。
還有不少士民紛紛給刑部衙門遞上呈文,或給攝政王上書,替太子鳴冤。
他們甘願以身家性命擔保太子是真。
這一情況使錢鳳覽更加像多數漢人一樣,深感亡國之痛。
他名義上給順治皇帝實際上給多爾衮上書,力辯太子是真,建議大清朝對明朝太子優禮相待,以慰天下臣民之心。
多爾衮對于太子一案拖延不決,十分不滿。
有一天,他在攝政王府召集幾位滿漢文臣,密商如何進兵西安和下江南等軍國大事,談到了太子一案。
他認為這樣拖下去将更不好使京城士民誠心歸服,于是他暫停商議各項軍政大事立刻命人将刑部尚書吳達海召到攝政王府。
多爾衮聽吳達海禀報審問情況之後,心中惱火。
沒有想到山海關一戰将李自成擊敗,燕京城不戰而克,如今南下西進,節節順利;竟然在審問崇祯太子一案時不能按他的心意盡快了結,真是豈有此理!他對吳達海痛加責備,限期結案,不許再拖。
吳達海十分惶恐,跪在地下,用滿洲話禀道:“錢鳳覽食我朝俸祿,可是心中不忘明朝,不肯按照王爺的意思審問。
請王爺下谕,将錢鳳覽拿問,另派刑部官員協助審理此案,必可一審了結。
” 多爾衮打算同意吳達海的請求,但忽然想到,對這樣的案子不可草率從事。
錢鳳覽是明朝大臣之後,在江南一帶還有不小的名聲。
将來大軍下江南,說不定還要利用他祖先和他本人的一些名望和各種關系,招降江南的士大夫。
想到這裡,他暫不回答吳達海的話,向内院大學士範文程和馮铨等人看了一眼,問道: “你們看,如何審問才好?” 範文程明白,太子确是真的,不能随便問成假冒,所以這案子要想定案,必須特别慎重,不然明朝的臣民心中不服。
于是他向多爾哀說道:“錢鳳覽的先人是明朝的大臣,他自己原來也是崇祯的朝臣,雖然降了我朝,實際跟我朝不是一心。
如今他看見燕京臣民都要維護崇祯太子,他也決意要保護太子。
眼下若将錢鳳覽拿問,反而成全他忠臣之名。
清攝政王爺三思而行。
” 多爾衮問道:“如何了結此案?” 範文程說道:“明日繼續審問,找幾個新的證人,證明太子是假。
” 馮铨接着說:“内院大學士謝升,曾為太子講書,同意作證。
如今他的病已經痊愈,攝政王爺可命謝升明日在刑部堂上當衆指出,這個少年自稱崇祯太子确是假冒。
依臣看來,以謝升的聲望、地位,隻要他指出太子是假,誰能不信?” 多爾衮點點頭,同意馮铨的建議,又對吳達海說:“你是刑部尚書,不能将案子趕快審問了結,我惟你是問!至于錢鳳覽這個人,既然降順了我朝,受到我朝的恩養,就應該忠心為我朝做事。
我看不必換别人幫你審問,你可以要他洗心革面,立功贖罪。
倘若仍不聽話,再拿問不遲。
你就将我的意思,告他知道。
” 馮铨又說道:“隻要有老臣謝升作證,就可以定案。
” 剛林接着說:“單有謝升作證,還未必使人心服,必須有幾位崇祯的妃嫔作證,才好一審定案。
” 張存仁說:“崇祯的田妃早已死了。
袁妃雖然也死了,但外間傳說她還活着。
何不找一婦女,假充袁妃,證明太子是假?” 剛林說:“縱然袁妃已死,亦可另找一端莊大方的美婦人,在審問時露一次面。
天下士民誰知這袁妃是假?” 多爾衮說:“就照你們的說法辦吧。
大家可以退下。
範文程,洪承疇,你們留下,還有重大的用兵的事要同你們商議。
” 經過一番準備,又一次審訊開始了。
照舊将一幹人犯審問一遍,都沒有新的口供。
又問證人,隻有晉王朱求桂一口咬定太子是假。
太子罵他無恥,貪生求榮,不配做高皇帝的子孫。
可是朱求桂要保存自己的性命,已經鐵了心,說道: “我是皇家的宗室,我知道太子今年過十六歲。
兩三年前有人在宮中見過太子,都說太子身材不高,也不夠壯實。
現在這個少年太高,也太壯實了。
” 太子不作回答,隻是冷笑。
晉王又說:“人們都知道太子是很聰明的,自幼讀書寫仿,字寫得很好。
聽說每隔數日就由太監把太子的仿書送到乾清宮中,崇祯皇上看見太子寫的仿書日有進益,十分高興。
可是你在刑部獄中,有人叫你寫字,你的字卻寫得并不好。
” 太子仍不說話,隻是冷笑。
晉王看見太子無言可答,就進一步說道:“你既是太子,竟然不知道崇祯皇爺的名諱。
問你,你答不上來。
有人給你筆,叫你寫,你也寫不出。
豈有太子不知道皇爺名諱的?可見你是假的!” 聽見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