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仍然是昨天審訊的地方。
今天傳來的證人更多,新證人中有宮女,有内監,還有侍衛東宮的錦衣旗校十人。
另外有少數明朝舊臣,也在階下等候作證。
晉王朱求桂也來到階下。
今天的主審官仍然是錢鳳覽。
盡管滿洲尚書對他已經起了疑心,但多爾衮并不清楚他的情況,所以沒有另外換人。
他今天先向太子詳細詢問了東宮的各種瑣事、禮儀;太子-一回答,十分清楚。
錢鳳覽原是官宦世家公子出身,熟悉朝廷掌故。
為了主審此案,又訪問了一些知道宮中情形的舊官僚。
本來他就認為太子是真的,今天将太子的回答同他所知道的宮中情況-一對勘,完全符合,這就使他更激發了要拼死保護太子的決心。
他将今日新傳來的宮女和内監-一提上來,問他們太子是真是假。
這些男女已經明白滿洲人決意殺害太子,有些人為着保命,隻好背着良心說不是真的,但也有人說是真的。
太子不屑于和他們駁辯,忽然看見階下站着東宮的一個太監,便用手一指,對錢鳳覽說: “這是太監楊玉,往常服侍我的,訊問他便知道了。
” 楊玉猝不及防,在階下躬身回答:“奴婢姓張,以前服侍你的并不是我。
” 錢鳳覽在心中罵道:“混賬!不是太子,你何必自稱奴婢?” 但是他無暇對楊玉追問,趕快喚上來從前侍衛東宮的十名錦衣旗校并錦衣指揮李時,問道: “你們說,他是真太子不是?” 李時和十名舊日錦衣旗校一起跪下,噙着眼淚同聲回答:“這是真太子,一點不假,我們願以生命擔保。
” 錢鳳覽心中十分感動,揮手使他們退下,大聲說:“供詞已經記錄在案,不許翻供!” 李時等說道:“決不翻供!” 晉王朱求桂站在階下,仍舊咬定以前的供詞,說這個少年他不認識,确非真太子。
太子又駁辯他說: “他雖是太祖皇爺之後,可是已經隔了十一代,封在太原,并未進過北京皇宮,如何能質證我不是太子?” 晉王說:“我在流賊軍中見過太子,模樣并不像你這樣。
太子已經死于亂軍之中,絕不是你,你是假的。
” 太子說:“在流賊軍中,我們并沒有拘押一處。
去山海關路上也不在一起,沒有說過話。
你即便遠遠地望見我,不一定看得清楚。
我是根本沒有看見你。
你因為貪生怕死,昧着良心,說我不是太子。
就憑你這行徑,豈配做太祖高皇帝的後代麼?昨夜我夢見大行皇帝,讓我不要辱沒列祖列宗,說道:‘你父皇已經身殉社稷,眼望着你能夠苟且偷生,日後恢複江山。
如今看來已經不可能了。
要死死個光明正大,不可污了你的太子身份。
’朱求桂,你以為我怕死麼?” 晉王一時無言辯白,滿臉慚愧,低下頭去。
滿洲尚書命将今日出證說太子是真的人全都下在獄中,停止審問。
攝政王多爾衮急于要将“假太子”定案,以便結束這個在漢人中十分敏感的問題,所以第二天上午,又在原處審訊此案。
昨日的一幹人證重新提到大堂。
又像昨日一樣,錢鳳覽一個一個地問了姓常的太監、錦衣衛指揮李時和那十名在東宮侍衛的錦衣旗校。
這些人都一口咬定太子是真。
然後,錢鳳覽又問了其他一些人。
有的仍然說太子是真;也有人為要保住性命,改了供詞,吞吞吐吐地說太子是假。
吳達海一看這樣不行,就要錢鳳覽間舊日的東宮太監楊玉,因為楊玉昨日已經昧着良心,質證太子不真了。
錢鳳覽命将楊玉提到面前,問道:“你是楊玉?” “我是楊玉,一向在東宮服侍太子。
” “昨天你說太子是假,今日要說實話。
太子究竟是真是假,你必須說清。
倘有不實,定将嚴加治罪。
” 楊玉忽然大聲說:“錢老爺,昨天我說的不是真話,今日我要實說了。
” 錢鳳覽說:“好,你實說吧。
” 楊玉說:“太子是真,絲毫不假。
” 他的聲音很大,理直氣壯,好像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堂上和堂下的人都大吃一驚;立在二門内外的士民們不禁小聲叫好。
有人說:“這倒是個有良心的太監。
”還有人說:“像這樣的人,死了也是有正氣的硬骨頭!”滿洲尚書吳達海向楊玉恨恨地看了一眼,輕輕地罵了一句:“該殺!” 錢鳳覽繼續問道:“楊玉,你昨日說太子是假,為何今日變供?是真是假,不得随便亂說。
我再問你一句:太子究竟是真是假?” 楊玉擡起頭來說道:“昨日我說太子是假,是一時貪生怕死,又受了别人勸說,實在是昧了天良。
昨夜我思前想後,覺得自己應該不顧生死,說出實話,所以今日變供。
太子是真太子,千真萬确。
縱然将我千刀萬剮,決不再變供。
我很不明白:李自成進宮以後,尚且對太子優禮相加;縱然在山海關失敗之後,仍不肯殺害太子,說這是朱家與李家争奪江山,太子年幼無辜,發給銀兩,放太子逃生。
如今大清朝坐了江山,口口聲聲是為先帝崇祯皇爺報仇,為何一定要說太子是假?為什麼說太子是真就要犯罪;說太子是假就要受賞?我楊玉是大明奴婢,多年在東宮服侍太子。
我還有天良,明知我今日說太子是真,未必能救了太子,而我自己必死無疑。
可是我甯肯粉身碎骨,也要證明太子是真的,以後決不翻供。
” 這話說得堂上堂下的人都很感動,連那些說太子是假的人也都低下頭去,不敢再看楊玉。
錢鳳覽心中稱贊,頻頻點頭。
雖然昨夜有一刑部同僚奉範文程之命将攝政王的旨意告訴了他,他當時沒有說話,表面上并不反對,但是他心中的主張卻更堅決了。
北京士民擁護太子的熱潮給他大大的鼓舞。
他決定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決不為威武所屈,不怕殺身之禍。
今日要力争照實定案。
他明知太子必死,但是他希望太子死得明白,他自己也死得清白。
此刻聽了楊玉的話,他帶着微微打戰的聲音問道:“楊玉,你可知道,你今日的供詞擔了莫大幹系麼” 楊玉回答:“我當然知道。
可是我不能昧了天良,把真的說成是假的。
” “你明日還會變供麼?” “皇天後土,我楊玉至死也不變供。
” 吳達海立刻命将楊玉帶下去,随即對錢鳳覽說:“你問那個少年,問明白他冒充太子是受何人指使,用心何在。
” 錢鳳覽
今天傳來的證人更多,新證人中有宮女,有内監,還有侍衛東宮的錦衣旗校十人。
另外有少數明朝舊臣,也在階下等候作證。
晉王朱求桂也來到階下。
今天的主審官仍然是錢鳳覽。
盡管滿洲尚書對他已經起了疑心,但多爾衮并不清楚他的情況,所以沒有另外換人。
他今天先向太子詳細詢問了東宮的各種瑣事、禮儀;太子-一回答,十分清楚。
錢鳳覽原是官宦世家公子出身,熟悉朝廷掌故。
為了主審此案,又訪問了一些知道宮中情形的舊官僚。
本來他就認為太子是真的,今天将太子的回答同他所知道的宮中情況-一對勘,完全符合,這就使他更激發了要拼死保護太子的決心。
他将今日新傳來的宮女和内監-一提上來,問他們太子是真是假。
這些男女已經明白滿洲人決意殺害太子,有些人為着保命,隻好背着良心說不是真的,但也有人說是真的。
太子不屑于和他們駁辯,忽然看見階下站着東宮的一個太監,便用手一指,對錢鳳覽說: “這是太監楊玉,往常服侍我的,訊問他便知道了。
” 楊玉猝不及防,在階下躬身回答:“奴婢姓張,以前服侍你的并不是我。
” 錢鳳覽在心中罵道:“混賬!不是太子,你何必自稱奴婢?” 但是他無暇對楊玉追問,趕快喚上來從前侍衛東宮的十名錦衣旗校并錦衣指揮李時,問道: “你們說,他是真太子不是?” 李時和十名舊日錦衣旗校一起跪下,噙着眼淚同聲回答:“這是真太子,一點不假,我們願以生命擔保。
” 錢鳳覽心中十分感動,揮手使他們退下,大聲說:“供詞已經記錄在案,不許翻供!” 李時等說道:“決不翻供!” 晉王朱求桂站在階下,仍舊咬定以前的供詞,說這個少年他不認識,确非真太子。
太子又駁辯他說: “他雖是太祖皇爺之後,可是已經隔了十一代,封在太原,并未進過北京皇宮,如何能質證我不是太子?” 晉王說:“我在流賊軍中見過太子,模樣并不像你這樣。
太子已經死于亂軍之中,絕不是你,你是假的。
” 太子說:“在流賊軍中,我們并沒有拘押一處。
去山海關路上也不在一起,沒有說過話。
你即便遠遠地望見我,不一定看得清楚。
我是根本沒有看見你。
你因為貪生怕死,昧着良心,說我不是太子。
就憑你這行徑,豈配做太祖高皇帝的後代麼?昨夜我夢見大行皇帝,讓我不要辱沒列祖列宗,說道:‘你父皇已經身殉社稷,眼望着你能夠苟且偷生,日後恢複江山。
如今看來已經不可能了。
要死死個光明正大,不可污了你的太子身份。
’朱求桂,你以為我怕死麼?” 晉王一時無言辯白,滿臉慚愧,低下頭去。
滿洲尚書命将今日出證說太子是真的人全都下在獄中,停止審問。
攝政王多爾衮急于要将“假太子”定案,以便結束這個在漢人中十分敏感的問題,所以第二天上午,又在原處審訊此案。
昨日的一幹人證重新提到大堂。
又像昨日一樣,錢鳳覽一個一個地問了姓常的太監、錦衣衛指揮李時和那十名在東宮侍衛的錦衣旗校。
這些人都一口咬定太子是真。
然後,錢鳳覽又問了其他一些人。
有的仍然說太子是真;也有人為要保住性命,改了供詞,吞吞吐吐地說太子是假。
吳達海一看這樣不行,就要錢鳳覽間舊日的東宮太監楊玉,因為楊玉昨日已經昧着良心,質證太子不真了。
錢鳳覽命将楊玉提到面前,問道:“你是楊玉?” “我是楊玉,一向在東宮服侍太子。
” “昨天你說太子是假,今日要說實話。
太子究竟是真是假,你必須說清。
倘有不實,定将嚴加治罪。
” 楊玉忽然大聲說:“錢老爺,昨天我說的不是真話,今日我要實說了。
” 錢鳳覽說:“好,你實說吧。
” 楊玉說:“太子是真,絲毫不假。
” 他的聲音很大,理直氣壯,好像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堂上和堂下的人都大吃一驚;立在二門内外的士民們不禁小聲叫好。
有人說:“這倒是個有良心的太監。
”還有人說:“像這樣的人,死了也是有正氣的硬骨頭!”滿洲尚書吳達海向楊玉恨恨地看了一眼,輕輕地罵了一句:“該殺!” 錢鳳覽繼續問道:“楊玉,你昨日說太子是假,為何今日變供?是真是假,不得随便亂說。
我再問你一句:太子究竟是真是假?” 楊玉擡起頭來說道:“昨日我說太子是假,是一時貪生怕死,又受了别人勸說,實在是昧了天良。
昨夜我思前想後,覺得自己應該不顧生死,說出實話,所以今日變供。
太子是真太子,千真萬确。
縱然将我千刀萬剮,決不再變供。
我很不明白:李自成進宮以後,尚且對太子優禮相加;縱然在山海關失敗之後,仍不肯殺害太子,說這是朱家與李家争奪江山,太子年幼無辜,發給銀兩,放太子逃生。
如今大清朝坐了江山,口口聲聲是為先帝崇祯皇爺報仇,為何一定要說太子是假?為什麼說太子是真就要犯罪;說太子是假就要受賞?我楊玉是大明奴婢,多年在東宮服侍太子。
我還有天良,明知我今日說太子是真,未必能救了太子,而我自己必死無疑。
可是我甯肯粉身碎骨,也要證明太子是真的,以後決不翻供。
” 這話說得堂上堂下的人都很感動,連那些說太子是假的人也都低下頭去,不敢再看楊玉。
錢鳳覽心中稱贊,頻頻點頭。
雖然昨夜有一刑部同僚奉範文程之命将攝政王的旨意告訴了他,他當時沒有說話,表面上并不反對,但是他心中的主張卻更堅決了。
北京士民擁護太子的熱潮給他大大的鼓舞。
他決定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決不為威武所屈,不怕殺身之禍。
今日要力争照實定案。
他明知太子必死,但是他希望太子死得明白,他自己也死得清白。
此刻聽了楊玉的話,他帶着微微打戰的聲音問道:“楊玉,你可知道,你今日的供詞擔了莫大幹系麼” 楊玉回答:“我當然知道。
可是我不能昧了天良,把真的說成是假的。
” “你明日還會變供麼?” “皇天後土,我楊玉至死也不變供。
” 吳達海立刻命将楊玉帶下去,随即對錢鳳覽說:“你問那個少年,問明白他冒充太子是受何人指使,用心何在。
” 錢鳳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