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原是管禦花園的太監,每年要看見太子多次,豈能不認識?”
“你既然認出他是太子,為什麼不趕快獻出,以求重賞,反将他藏在你家?”
常進節說:“他雖是亡國太子,仍是我的主子,我不能賣主求榮。
我明知隐藏太子會有大禍,可是……” 錢鳳覽表面嚴厲,心中酸痛,不等他将話說完,就說道:“提尼姑妙靜問話!” 老尼被帶上來,跪在階下。
她在昨天已經受了刑,也像常進節一樣帶着腳鐐、手铐。
錢鳳覽問道:“妙靜,當常進節告你說,這少年是太子以後,你對常太監是怎麼說的?” 老尼回答說:“我聽了常太監的話,吃了一驚,又害怕又難過,同常太監都流了淚,商量如何搭救太子要緊。
” 錢鳳覽問道:“你是出家之人,朝代興亡,幹你何事?” 妙靜回答說:“如今這不是一般的朝代興亡,老爺你何必多問?” 錢風覽心中一陣刺痛,幾乎要滾出熱淚。
他想救老尼一條性命,不再問下去,厲聲喝道:“帶下去!” 立刻禁卒将尼姑和常進節都帶下去,在院中等候發落。
錢鳳覽又命将從前服侍東宮的一群太監帶上來,向他們喝問: “你們都說實話,太子是真是假?” 東宮的舊太監一起跪在地下,說道:“這是真太子,絲毫不假。
” 錢鳳覽又命人将明朝的晉王帶上來。
晉王正在階下,被帶上大堂後,給了他一把椅子,也在錢鳳覽面前坐下。
錢鳳覽問道: “前日刑部尚書大人問你,你說太子是假。
我今日奉叔父攝政王殿下之命,重新審理此案。
你要直說:到底這少年是太子不是?” 晉王回答說:“他不是太子,是冒充的。
” 錢鳳覽怒目望他,說道:“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太子?” 晉王回答說:“我是明朝宗室,受封晉王,自然認識太子。
這個少年是冒充的,并非真太子。
” 太子聽了這話,憤怒地站起來說:“晉王,你也是高皇帝的子孫,竟然如此昧盡天良!如此無恥!我是太子,你是晉王,你家封在太原,至今已經有十代了,你從來沒有到過京城,更沒有進過皇宮,怎麼會認識我?你上欺二祖列宗在天之靈,下欺全國臣民,按照新朝主子的意思,誣我是冒充的太子。
縱然你會受獎,難道就不怕冥譴麼?你死後如何有面目見二祖列宗于地下?如何有面目見我朝大行皇帝于地下?你也是朱家子孫,竟然如此無恥!” 晉王被罵得滿臉通紅,連說:“你是假的,假的,就是假的!” 錢鳳覽大喝一聲:“不準胡說!雖然我姓錢,不姓朱,可是我祖宗世受國恩,在朝為官,皇家規矩我也清楚。
你家封在太原,稱為晉王,你沒有來過北京,人所共知。
你有何道理,質證這個少年冒充太子?你過去可曾見過太子麼?說!” 晉王自覺理虧,顫聲說:“我不曾見過。
” “你可曾進過皇宮麼?” 晉王越發被錢鳳覽的眼光和口氣逼得膽戰心驚,吞吞吐吐地說:“我不曾進過皇宮。
” 錢鳳覽又追問一句:“你可曾來過北京?” 晉王低頭說:“我不曾來過北京。
” 錢鳳覽不再問他:“下去!” 晉王回到院中等候。
錢鳳覽說道:“将周鋒帶上來!” 周铎渾身打戰,來到階前跪下。
錢鳳覽聲色嚴厲地問道:“都說這少年是真太子,你為何說是假的?你将他從嘉定府趕出來,叫巡街的兵丁将他捕送刑部,又連夜遞上呈文,說他必是冒充太子。
你再看一看,到底是真是假?” 周擇喃喃地顫聲說:“這少年實在不是太子。
” 錢鳳覽厲聲喝斥:“周铎!你本是明朝皇親,受過厚恩,如果不是皇帝賞賜,你周家如何有此富貴?今日若敢當面說假話,誣其太子為假,那就是喪盡天良,豬狗不如!” 這時已有更多的觀看審訊的百姓湧進刑部衙門院中,蜂擁而上,對周鋒拳打腳踢,打不到的就咬牙切齒地痛罵,或恨恨地向他吐唾沫。
倘若不是兵丁們趕開衆人,他準會死在地上。
在刑部院中和大門外的老百姓紛紛跪下叩頭,懇求保護太子。
一片呼聲,加上哭聲,聲聲感人心胸。
滿洲尚書怕發生意外,趕快命兵了驅趕百姓。
兵丁中很多都是漢人,不忍心将舉在手中的棍棒打下,更不肯拔出刀劍。
他們大部分都含着眼淚,對百姓大聲吆喝着,推揉着,威脅着,也有低聲勸百姓離開的;隻有滿洲來的旗人兵了才真的對百姓使用棍棒和鞭子。
當小小的風波被兵丁彈壓下去後,錢鳳覽親自步行護送太子到刑部獄中,又命他的仆人從家中取來幹淨被褥給太子,并留下一個仆人在獄中服侍太子。
太子對他說:“錢先生,請不要管我,不要為我的事連累了你。
” 錢鳳覽說:“殿下,我不能叫舉國人對我唾罵,叫後人對我唾罵!” 刑部衙門第二次審訊太子的情況立刻傳到了劉子政的耳中。
司獄長和獄吏都是漢人,如今監獄中還沒有一個滿洲人,所以司獄長胡誠善能夠對劉子政傳達關于審訊太子的全部消息。
他自己也是滿心痛苦,既不願吃清朝的俸祿,為養家糊口又不願抛棄這九品小官,所以他對于前朝太子不但充滿同情,而且對此案深懷着亡國之痛。
他對劉子政談審訊太子一案的情況時,很為太子的性命擔憂。
整整一夜,劉子政幾乎不能人睡。
他斷定不要多久,太子會被滿洲人殺掉,連保護太子和證明太子是真的官民人等都會被殺。
他必須趕快告訴他的心腹朋友陳安邦,作孤注一擲,将太子從獄中劫走。
陳安邦就是喬扮成道士的那個人,從前在遼東随張春做事,後來張春兵敗被俘,他血戰突圍,輾轉逃回關内,在京哉一帶江湖上結交了許多俠士,其中還有武藝高強、善于飛檐走壁的人。
如今陳安邦秘密隐藏的地方隻有他一個人知道,困難的是如何暗中通知陳安邦,而他自己也要在監獄中作好内應的準備。
他決定等明天司獄長胡誠善來時,試探一下,看能不能幫他秘密地傳遞信息。
次日早晨,剛吃過早飯,那位不肯說出姓名的囚犯正在用劉子政給他的一支破毛筆細心地畫他的網巾。
劉子政聽到外面一陣吆喝,知道是太子和一幹人犯又被押去過堂。
他在心裡說:要趕快試探司獄長,稍緩就不及了。
正在這時,胡誠善倉皇地進來,向劉子政和畫網巾先生拱拱手,說道:“事出突然,我來不及為你們二位治備薄酒送行。
” 劉子政心中一驚,問道:“是要從西門出去①麼?” ①從西門出去--凡執行死刑的人,都走刑部監獄的西門出去。
胡誠善回答說:“是的,和尚,有何事需要囑咐?” 劉子政默然片刻,心裡說:“可惜來不及了!” 這時候來押解他和畫網巾先生的兵丁已經來到小監獄門外。
一個軍官帶着四個兵丁進來,要立刻将劉子政和畫網巾先生上綁。
劉子政鎮靜地說: “不要急,請稍等片刻,等這位先生将網巾畫完,隻剩下幾筆了。
” 軍官說道:“頭就要砍掉了,還畫的什麼網巾哪?” 畫網巾先生将剩下的幾筆趕快畫完,然後投筆于地,冷冷地回答: “戴網巾是我中國三百年來士大夫之俗,頭雖砍掉,也還是中國志士之頭!” 劉子政将一個青色小布袋交給司獄長,囑咐說:“貧惜别無可留,隻是人獄之後,得有閑暇,将曆年所寫詩詞回想出來一半,加上入獄後所寫數首,都放進這個袋中。
貧僧半生戎馬,拙于吟詠,詩詞均不足登大雅之堂,僅僅是發于肺腑,尚非無病呻吟。
先生如能替我保存,請即暫時收藏,為中國留下一分正氣。
倘若不便收藏,即請付之丙丁①。
” ①付之丙丁--即燒掉。
丙丁,于五行中屬火,所以借指火。
胡誠善趕快接住,納人袖中。
軍官将二人帶出囚室。
随即他們被五花大綁,插上亡命旗,押出監獄院中。
胡誠善直送出刑部監獄門外,拱手相别,落下眼淚。
忽然一個獄吏來到他的身邊,向他小聲禀報一句。
他吃了一驚,立刻向大牢走去,在心中說道:“提審得這麼急,難道太子的冤案今日要了結麼?天呀!天呀!” 忽然一陣冷風吹來,他不覺打個寒戰。
仰視天空,一天陰霾,白日無光。
我明知隐藏太子會有大禍,可是……” 錢鳳覽表面嚴厲,心中酸痛,不等他将話說完,就說道:“提尼姑妙靜問話!” 老尼被帶上來,跪在階下。
她在昨天已經受了刑,也像常進節一樣帶着腳鐐、手铐。
錢鳳覽問道:“妙靜,當常進節告你說,這少年是太子以後,你對常太監是怎麼說的?” 老尼回答說:“我聽了常太監的話,吃了一驚,又害怕又難過,同常太監都流了淚,商量如何搭救太子要緊。
” 錢鳳覽問道:“你是出家之人,朝代興亡,幹你何事?” 妙靜回答說:“如今這不是一般的朝代興亡,老爺你何必多問?” 錢風覽心中一陣刺痛,幾乎要滾出熱淚。
他想救老尼一條性命,不再問下去,厲聲喝道:“帶下去!” 立刻禁卒将尼姑和常進節都帶下去,在院中等候發落。
錢鳳覽又命将從前服侍東宮的一群太監帶上來,向他們喝問: “你們都說實話,太子是真是假?” 東宮的舊太監一起跪在地下,說道:“這是真太子,絲毫不假。
” 錢鳳覽又命人将明朝的晉王帶上來。
晉王正在階下,被帶上大堂後,給了他一把椅子,也在錢鳳覽面前坐下。
錢鳳覽問道: “前日刑部尚書大人問你,你說太子是假。
我今日奉叔父攝政王殿下之命,重新審理此案。
你要直說:到底這少年是太子不是?” 晉王回答說:“他不是太子,是冒充的。
” 錢鳳覽怒目望他,說道:“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太子?” 晉王回答說:“我是明朝宗室,受封晉王,自然認識太子。
這個少年是冒充的,并非真太子。
” 太子聽了這話,憤怒地站起來說:“晉王,你也是高皇帝的子孫,竟然如此昧盡天良!如此無恥!我是太子,你是晉王,你家封在太原,至今已經有十代了,你從來沒有到過京城,更沒有進過皇宮,怎麼會認識我?你上欺二祖列宗在天之靈,下欺全國臣民,按照新朝主子的意思,誣我是冒充的太子。
縱然你會受獎,難道就不怕冥譴麼?你死後如何有面目見二祖列宗于地下?如何有面目見我朝大行皇帝于地下?你也是朱家子孫,竟然如此無恥!” 晉王被罵得滿臉通紅,連說:“你是假的,假的,就是假的!” 錢鳳覽大喝一聲:“不準胡說!雖然我姓錢,不姓朱,可是我祖宗世受國恩,在朝為官,皇家規矩我也清楚。
你家封在太原,稱為晉王,你沒有來過北京,人所共知。
你有何道理,質證這個少年冒充太子?你過去可曾見過太子麼?說!” 晉王自覺理虧,顫聲說:“我不曾見過。
” “你可曾進過皇宮麼?” 晉王越發被錢鳳覽的眼光和口氣逼得膽戰心驚,吞吞吐吐地說:“我不曾進過皇宮。
” 錢鳳覽又追問一句:“你可曾來過北京?” 晉王低頭說:“我不曾來過北京。
” 錢鳳覽不再問他:“下去!” 晉王回到院中等候。
錢鳳覽說道:“将周鋒帶上來!” 周铎渾身打戰,來到階前跪下。
錢鳳覽聲色嚴厲地問道:“都說這少年是真太子,你為何說是假的?你将他從嘉定府趕出來,叫巡街的兵丁将他捕送刑部,又連夜遞上呈文,說他必是冒充太子。
你再看一看,到底是真是假?” 周擇喃喃地顫聲說:“這少年實在不是太子。
” 錢鳳覽厲聲喝斥:“周铎!你本是明朝皇親,受過厚恩,如果不是皇帝賞賜,你周家如何有此富貴?今日若敢當面說假話,誣其太子為假,那就是喪盡天良,豬狗不如!” 這時已有更多的觀看審訊的百姓湧進刑部衙門院中,蜂擁而上,對周鋒拳打腳踢,打不到的就咬牙切齒地痛罵,或恨恨地向他吐唾沫。
倘若不是兵丁們趕開衆人,他準會死在地上。
在刑部院中和大門外的老百姓紛紛跪下叩頭,懇求保護太子。
一片呼聲,加上哭聲,聲聲感人心胸。
滿洲尚書怕發生意外,趕快命兵了驅趕百姓。
兵丁中很多都是漢人,不忍心将舉在手中的棍棒打下,更不肯拔出刀劍。
他們大部分都含着眼淚,對百姓大聲吆喝着,推揉着,威脅着,也有低聲勸百姓離開的;隻有滿洲來的旗人兵了才真的對百姓使用棍棒和鞭子。
當小小的風波被兵丁彈壓下去後,錢鳳覽親自步行護送太子到刑部獄中,又命他的仆人從家中取來幹淨被褥給太子,并留下一個仆人在獄中服侍太子。
太子對他說:“錢先生,請不要管我,不要為我的事連累了你。
” 錢鳳覽說:“殿下,我不能叫舉國人對我唾罵,叫後人對我唾罵!” 刑部衙門第二次審訊太子的情況立刻傳到了劉子政的耳中。
司獄長和獄吏都是漢人,如今監獄中還沒有一個滿洲人,所以司獄長胡誠善能夠對劉子政傳達關于審訊太子的全部消息。
他自己也是滿心痛苦,既不願吃清朝的俸祿,為養家糊口又不願抛棄這九品小官,所以他對于前朝太子不但充滿同情,而且對此案深懷着亡國之痛。
他對劉子政談審訊太子一案的情況時,很為太子的性命擔憂。
整整一夜,劉子政幾乎不能人睡。
他斷定不要多久,太子會被滿洲人殺掉,連保護太子和證明太子是真的官民人等都會被殺。
他必須趕快告訴他的心腹朋友陳安邦,作孤注一擲,将太子從獄中劫走。
陳安邦就是喬扮成道士的那個人,從前在遼東随張春做事,後來張春兵敗被俘,他血戰突圍,輾轉逃回關内,在京哉一帶江湖上結交了許多俠士,其中還有武藝高強、善于飛檐走壁的人。
如今陳安邦秘密隐藏的地方隻有他一個人知道,困難的是如何暗中通知陳安邦,而他自己也要在監獄中作好内應的準備。
他決定等明天司獄長胡誠善來時,試探一下,看能不能幫他秘密地傳遞信息。
次日早晨,剛吃過早飯,那位不肯說出姓名的囚犯正在用劉子政給他的一支破毛筆細心地畫他的網巾。
劉子政聽到外面一陣吆喝,知道是太子和一幹人犯又被押去過堂。
他在心裡說:要趕快試探司獄長,稍緩就不及了。
正在這時,胡誠善倉皇地進來,向劉子政和畫網巾先生拱拱手,說道:“事出突然,我來不及為你們二位治備薄酒送行。
” 劉子政心中一驚,問道:“是要從西門出去①麼?” ①從西門出去--凡執行死刑的人,都走刑部監獄的西門出去。
胡誠善回答說:“是的,和尚,有何事需要囑咐?” 劉子政默然片刻,心裡說:“可惜來不及了!” 這時候來押解他和畫網巾先生的兵丁已經來到小監獄門外。
一個軍官帶着四個兵丁進來,要立刻将劉子政和畫網巾先生上綁。
劉子政鎮靜地說: “不要急,請稍等片刻,等這位先生将網巾畫完,隻剩下幾筆了。
” 軍官說道:“頭就要砍掉了,還畫的什麼網巾哪?” 畫網巾先生将剩下的幾筆趕快畫完,然後投筆于地,冷冷地回答: “戴網巾是我中國三百年來士大夫之俗,頭雖砍掉,也還是中國志士之頭!” 劉子政将一個青色小布袋交給司獄長,囑咐說:“貧惜别無可留,隻是人獄之後,得有閑暇,将曆年所寫詩詞回想出來一半,加上入獄後所寫數首,都放進這個袋中。
貧僧半生戎馬,拙于吟詠,詩詞均不足登大雅之堂,僅僅是發于肺腑,尚非無病呻吟。
先生如能替我保存,請即暫時收藏,為中國留下一分正氣。
倘若不便收藏,即請付之丙丁①。
” ①付之丙丁--即燒掉。
丙丁,于五行中屬火,所以借指火。
胡誠善趕快接住,納人袖中。
軍官将二人帶出囚室。
随即他們被五花大綁,插上亡命旗,押出監獄院中。
胡誠善直送出刑部監獄門外,拱手相别,落下眼淚。
忽然一個獄吏來到他的身邊,向他小聲禀報一句。
他吃了一驚,立刻向大牢走去,在心中說道:“提審得這麼急,難道太子的冤案今日要了結麼?天呀!天呀!” 忽然一陣冷風吹來,他不覺打個寒戰。
仰視天空,一天陰霾,白日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