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李自成把他留在身邊,給他一個兵政府尚書的職銜。

    李自成問他晉東南一帶人馬移動情況以及潞州、澤州二府人馬部署情況,張元第一一作了回答。

    李自成點頭同意。

    忽然他想到張元第是河北省人,家鄉已經叛亂起來,就順便問道: “你原是明朝大常寺卿,歸順我朝,又做了大官。

    你的家人都在故鄉,如今可都平安無事嗎?” 張元第見皇上如此關懷他的全家,趕快跪下說道:“臣家鄉的人都說臣做了‘賊官’,将臣的家産抄了,有些家人被打死了,也有人被趕出家鄉,不知逃往何處。

    ” 李自成問道:“你說什麼?” 張元第重複說:“臣家鄉的人都說臣做了‘賊官’……” 李自成突然将禦案猛地一拍:“替我拿了!” 立刻進來兩個侍衛,不由分說,将張元第綁起來,拖到院裡去。

    李自成又加了一句: “既然投順了我朝,吃我的俸祿,做了大官,仍不死心,說什麼你是做了‘賊官’,該殺該殺,推出去斬了!” 牛金星趕快跪下說道:“請陛下念他是無意間倉促說出,可以饒他一死。

    ” 李自成說:“他多年做明朝的官,一直把朕當成‘流賊’。

    如今雖然投順了朕,心中仍以為朕是‘賊’。

    他做朕的官也是出于不得已。

    像這樣懷着二心的人,不殺,終留後患。

    你不必救他。

    ”他又向外邊望一眼,“速斬!” 牛金星叩頭起來,渾身戰栗,覺得目前局面實在可怕。

    朱洪武為一句話半句話就殺人的斑斑史迹都湧上他的心頭。

    他正想問一問皇上還有沒有别的事情,李自成叫他坐下。

    他謝了座,側身坐下,小腿仍在打戰。

    李自成歎口氣說: “朕待人不薄。

    像朱企郊,朕給他吏政府尚書,官職很高。

    張元第,我給他兵政府尚書,官職也很高。

    朕沒有虧待他們。

    可是宋企郊竟敢在目前局面下營私舞弊,令朕生氣。

    至于張元第這個人,骨子裡一直認為朕是‘賊’,剛才雖是倉促之間脫口而出,沒有留心,可是倘若他平時心裡沒有這個想法,如何能脫口而出呢?所以非殺不可。

    你為他講情是出于你做宰相的職責,怕朕殺錯了人。

    可是這種人是非殺不可的。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他比朕殺的人多呀!有許多笑話,你比朕更清楚。

    連人家說‘光天化日之下’,他都認為是罵他當過和尚,頭上沒有頭發。

    像這樣糊塗的事情,朕絕不會做的,朕隻殺有罪的人。

    ” 牛金星站起來說:“是,陛下是英明之君,絕不會輕易殺人,況且治亂世用重典,在目前也隻好嚴懲有罪的人。

    ” 李自成問道:“李岩兄弟要回河南,他們的奏本已經呈上來十多天了,朕一直沒有批下去,也沒有召見他們。

    可是馬上我就要過河往韓城去,這事情也該處分了。

    你說要不要讓他兄弟帶兵回河南去?” 牛金星害怕擔責任,隻說:“此事臣反複思慮,不敢作出決定。

    陛下聖明,還是請陛下宸斷。

    ” 李自成說:“有許多事情,你可想過嗎?” 牛金星說:“陛下所言何事?” 李自成說:“宋獻策獻的《谶記》,你我都看過的。

    上面有一句話:‘十八子,主神器’。

    會不會李岩覺得他也姓李,現在要離開我,另有别圖?你想過沒有?” 牛金星不敢說有,也不敢說沒有,含糊地說:“《谶記》上的話,不知李岩怎麼想的。

    ” “你看他奏本上有這樣幾句話,”他拿起奏本,讓牛金星到禦案前看,“這奏本你看過,這幾句話你還記得麼?你看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牛金星害怕得很厲害,說:“臣為陛下江山着想,這話看來還是陛下平日的‘收拾民心’的意思。

    不過李岩往年也說過多次,如今還是那幾句老話。

    ” 李自成冷冷一笑,說:“你看,他說:‘臣等馳回河南之後,當宣布陛下德意,撫輯流亡,恢複農桑,嚴禁征派,整饬吏治,與民更始。

    ’”說到這裡,他又望着牛金星,“你對這些話有何看法?” 牛金星還是莫名其妙,說:“從這些話也看不出來與他平日說話有什麼不同。

    ” 李自成說道:“如今他要回河南去,收買人心,還不顯然麼?” 牛金星已經看出來李自成對李岩兄弟十分疑心,更不敢說别的話了。

    他自己最近雖然表面鎮靜,實際内心也是惶惶不可終日,沒有想到大順朝敗得如此之甚,沒有想到各地如此不穩,前途難以逆料。

    而他是大順朝丞相,為禍為福都直接幹系他的身上。

    萬一李自成追究起他當朝丞相的責任來,他将必死無疑。

    所以現在對李岩的前途,他隻能聽之任之。

    他見李自成又一陣沉默不語,便站起來恭敬地問道: “陛下預定後天就要起駕,往韓城駐跸。

    李岩兄弟要回河南的事,必須有一個明白批示。

    倘若不想使他們回河南去,也需要召見他們,當面曉谕明白。

    他近來十分焦急,也向臣詢問過幾次,臣隻是要他稍候,不必焦急。

    陛下到底如何決定?” 李自成還是拿不定主意,說:“你先下去吧,也替朕想一想。

    朕自己也再斟酌斟酌。

    你下去吧。

    ” 但牛金星剛剛走出宮門,又被李自成派人叫回。

    他向牛金星重新問道: “你敢擔保李岩兄弟沒有二心麼?” 牛金星說:“臣與李岩兄弟,除朝政大事在皇上面前共同商議之外,并無私人來往。

    ” 李自成說:“朕不是害怕你們有私人來往。

    我問你,李岩在洛陽主持放赈的事,他手下人都對外宣揚,使饑民都以為是李公子救活了他們。

    你還記得嗎?” 牛金星輕輕點頭,心裡想:“唉,李岩完了!” 李自成又問道:“他這奏本裡頭用了‘與民更始’四個字。

    這‘更始’二字怎麼解釋啊?” 牛金星說:“‘更始’就是重新開始,換一個辦法來整饬吏治。

    ” 李自成又問道:“先生過去替朕講《資治通鑒》,朕還記得‘更始’是一個年号,是不是?” 牛金星沒有想到李自成疑心這麼大,趕快跪下說:“是的,當年南陽劉玄起兵讨莽,号為更始将軍。

    後來攻長安,被擁立為帝,年号更始。

    劉玄被殺之後,因無溢号,隻稱為‘更始帝’。

    ” 李自成冷冷一笑:“難道李岩也想來一次‘與民更始’嗎?” 牛金星聽得出了冷汗,說:“皇上,李岩未必有此大膽,可是臣也不敢說他到底有什麼心思。

    ” 李自成說:“朕看他現在要朕給他兩萬精兵,派他回河南收拾局面,難道不是想效法劉秀以司隸校尉巡視河北嗎?” 牛金星不敢說話。

     李自成又說道:“朕想起來了,李岩曾經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你大概還會記得。

    ” 牛金星問:“不知是哪兩句?” 李自成說:“‘神州陷溺憑誰救,我欲狂呼問彼蒼’,你記得不記得?” 牛金星說:“臣尚記得,那是他從杞縣起義往伏牛山路上作的一首詩中的兩句。

    ” 李自成冷冷一笑:“那時候朕已經來到河南,到處饑民響應,望風投順,都稱我為‘救星’,可是李岩還說‘神州陷溺憑誰救,我欲狂呼問彼蒼’,這是真正擁戴朕嗎?” 牛金星不敢替李岩說話,連聲說:“是,是,李岩那時候還沒有見到皇上。

    ” 李自成又問道:“李岩隻是請兩萬精兵,卻不請朕派一員大将,同他一起去河南,這難道不令朕對他疑心嗎?他到底有什麼打算呢?好,你不必回答,此事由朕決斷好了,你下去吧!” 牛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