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确實害怕,眼看着李岩兄弟大禍臨頭,他卻既不敢勸阻李自成,更不敢對李岩露出一點口風。
回到丞相府,李岩又來見他,問他見了皇上之後,是不是談到他回河南的事。
他說道: “皇上甚忙,本來我想問一問你回河南的事情,但看皇上心緒不安,也很疲倦,沒有談起這事。
不過我臨從宮中出來時,皇上說了一句,要我明天或今天夜間重新進宮,商議你回河南的事。
” 李岩心中高興,說:“到底皇上想起來這件事了。
” 牛金星又說:“你還是回家等待,一有消息,我便派人告你知道。
” 李岩滿懷着欣慰與希望的心情趕回他的駐地。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牛金星又被李自成叫進宮去。
行禮之後,李自成也不命他坐下,就問道: “朕風聞宋獻策曾經在來到伏牛山之前同李岩談過‘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語,李岩暗露喜色。
此事是真的麼?還是一個謠傳?” 牛金星沒有聽到過這個謠傳,但見李自成既然說到這樣事情,感到必殺李岩兄弟無疑,他更害怕了,說道: “臣不曾聽說。
可是目前局面,失河南則關中失去屏藩,救河南又必須用李岩兄弟,用李岩兄弟又不知他們是否懷有二心。
可惜軍師不在這裡,請陛下千萬斟酌。
微臣忝居相位,智慮短淺,又與李岩是鄉試同年,河南同鄉,理應避忌,實在不敢妄言要不要放李岩回河南去。
” 李自成說道:“不放李岩去,他又一再請求,朕不能置之不理。
放他去,倘若他心懷異志如何?我看不如早日将他除掉,免留後患。
” 牛金星大驚,趕快跪下,渾身顫栗,吃吃地說: “請陛下務必三思而行。
” 李自成說道:“你不必害怕,除李岩的事情,你隻奉命而行,不必由你來替朕拿主意。
朕意已決,你可暫時回避,但不要遠離。
朕馬上召李岩兄弟進宮,當面問話。
” 牛金星叩頭,顫栗退出,暫時回避。
傳宣官向外傳旨,宣召李岩、李侔兄弟二人進宮。
李岩兄弟進來,行了常朝禮,照例賜座,謝恩。
李自成表面上神情特别溫和,竭力隐藏着胸中的殺機。
他先從劉子政的消息談起,暗中察看李岩、李侔的神色。
李岩推測劉子政可能去往江淮一帶,不會前去北京,更不會投降多爾衮。
李自成說:“目前時勢紛亂,這事情也很難說。
過些日子,倘若新的下落能夠知道,我們還是要禮聘他前來共事。
” 李岩說:“皇上如此思賢若渴,令人感奮。
” 李自成說:“朕看了你兄弟的奏本,隻是因為近來事忙,沒有立即召見。
你們的忠心和所陳回河南後的方略,令朕心中十分欣慰。
”他輕輕微笑點頭,随即又問李岩,需要哪位大将一起前去。
李岩回答說:“經過山海關之戰,又經過慶都之戰,皇上得力的武臣良将折損甚多。
而今守晉守秦處處需人,頗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歎,所以臣反複思維,隻要兩萬精兵,不要一個大将。
” 李自成笑着問:“沒有大将,光靠你們兄弟二位和紅娘子豈不十分困難?” 李岩回答說:“臣等回到河南之後,不拘資格,随時提拔将才,不患無可用之人。
” 李自成微笑點頭,在心中說:“果然要離開我,獨樹一幟!”于是說道: “卿為朕目前困難着想,不要朕派大将同去,很好很好,以卿等聲望,回到河南之後,自然會有英雄豪傑之士聞風響應,争來投效。
卿等打算何時動身?” 李岩回答說:“如蒙欽準,臣願星夜前去,愈快愈好。
大好時機,稍縱即逝。
倘若待河南全部失去再收拾,将更費周折。
” “卿下去準備一下,明日即可動身,除卿兄弟原有人馬之外,朕給你們兩萬人馬。
眼下來到平陽周圍的,雖有數萬人馬,但是山西局勢不穩,姜-又叛變了,朕身邊也需要人。
朕從平陽駐軍中撥給你們一萬精兵;你們帶着朕的手谕,路過潞州府時,命潞州府守将撥給你們五千人馬,路過懷慶府時再從懷慶帶走五千,共湊夠兩萬之數。
” 李岩說:“潞州府又稱潞安,也就是古之上黨郡,居高臨下,戰國以來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有上黨就有河東,失上黨則河東不能防守。
懷慶與上黨相鄰,即古之河内。
光武争天下,先據河内,而後渡河取洛陽。
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有懷慶,孟津可守;失去懷慶,孟津就很難防守。
所以依臣愚見,這兩地人馬不可輕易調動。
請陛下在平陽人馬中給臣湊足兩萬之數,免得動用潞安、懷慶二地駐軍。
” 李自成說:“目前這兩地尚無戰事。
軍師已經在長安調集人馬,不久會有大軍出關,你可以放心前去。
”李自成最後又生出不殺李岩的念頭,打算将紅娘子留下為質,沉吟片刻問道:“紅娘子有小兒未離懷抱,是随你一起回河南,還是暫往長安居住?” 李岩用堅定的口氣回答;“臣到河南,仰仗陛下威靈,但願能趕在滿洲人南下之前站穩腳步,使敵騎不能渡河而南。
然而臣回河南,倉猝之間身邊也少得力的人。
倘若皇上命臣妻紅娘子同去河南,俾其能夠于此困難時日得盡忠心,略效微力,也是臣的心願。
倘若陛下對彼另有差遣,留在長安也好。
” 李自成下了狠心,點頭說:“命她跟你去吧。
朕今日事忙,已命牛丞相今晚代朕為卿兄弟餞行。
” 李岩、李侔趕快跪下叩頭,說:“微臣等實不敢當。
” 李自成說:“為卿兄弟回河南後便于号召,朕要将卿晉封為權将軍,并授安豫将軍銜,賜上方劍一柄,便宜誅殺。
德齊晉為制将軍。
一應敕書、印、劍,當于明日頒賜。
” 李岩兄弟伏地叩頭謝恩。
他們退出不久,牛金星便被太監喚了進來。
李自成的臉色嚴峻,說道: “李岩兄弟奏本上隻要兩萬精兵,不要大将。
我當面問他,還是說不要大将,回河南後自有辦法。
他們的用意很明白,朕就不再姑息了。
” 牛金星問道:“陛下答應他們去河南麼?” 李自成說:“朕已經允準了,今晚你代朕為他兄弟餞行。
” 牛金星十分惶惑,望着李自成的嚴峻眼色,心中猜測,輕輕問道:“為他們兄弟餞行?” 李自成接着說:“你要預先埋伏甲士,在酒宴上宣布密旨,将他兄弟倆當場斬了,不留後患。
斬後即來行宮複命。
” 牛金星雖然早就看出來皇上對李岩兄弟有疑心,但絕沒有料到這麼快就要殺死他們,而且竟然要由他執行!真如同巨雷轟頂,牛金星登時臉色如土,出了一身熱汗。
但是他怕李自成對他也産生疑心,所以明知李岩兄弟未必有心背叛,卻不敢大膽谏阻,救他們兄弟。
他的聲音微微打顫,用遲疑的口吻說道: “陛下,李岩兄弟雖有異心,但是罪惡未彰,殺之無名,奈何?” 李自成用斬釘截鐵的口氣說:“謀叛就是罪名,難道還不該殺?” “謀叛雖然該殺,但是尚無實證。
” “還要等待他謀叛成功之後才殺他麼?” 牛金星吞吞吐吐說:“我軍新敗,人心不固……” “朕全明白!你是不敢下手還是不忍下手?” 牛金星趕快跪下,說道:“請陛下賜臣手谕。
臣奉旨殺之,昭示中外,才是名正言順。
” 李自成立刻提筆寫了一道手谕。
牛金星雙手捧接手谕,揣進懷中,然後問道: “陛下,殺了李岩兄弟之後,紅娘子必然心中不服,如何處置?” “殺了李岩兄
回到丞相府,李岩又來見他,問他見了皇上之後,是不是談到他回河南的事。
他說道: “皇上甚忙,本來我想問一問你回河南的事情,但看皇上心緒不安,也很疲倦,沒有談起這事。
不過我臨從宮中出來時,皇上說了一句,要我明天或今天夜間重新進宮,商議你回河南的事。
” 李岩心中高興,說:“到底皇上想起來這件事了。
” 牛金星又說:“你還是回家等待,一有消息,我便派人告你知道。
” 李岩滿懷着欣慰與希望的心情趕回他的駐地。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牛金星又被李自成叫進宮去。
行禮之後,李自成也不命他坐下,就問道: “朕風聞宋獻策曾經在來到伏牛山之前同李岩談過‘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語,李岩暗露喜色。
此事是真的麼?還是一個謠傳?” 牛金星沒有聽到過這個謠傳,但見李自成既然說到這樣事情,感到必殺李岩兄弟無疑,他更害怕了,說道: “臣不曾聽說。
可是目前局面,失河南則關中失去屏藩,救河南又必須用李岩兄弟,用李岩兄弟又不知他們是否懷有二心。
可惜軍師不在這裡,請陛下千萬斟酌。
微臣忝居相位,智慮短淺,又與李岩是鄉試同年,河南同鄉,理應避忌,實在不敢妄言要不要放李岩回河南去。
” 李自成說道:“不放李岩去,他又一再請求,朕不能置之不理。
放他去,倘若他心懷異志如何?我看不如早日将他除掉,免留後患。
” 牛金星大驚,趕快跪下,渾身顫栗,吃吃地說: “請陛下務必三思而行。
” 李自成說道:“你不必害怕,除李岩的事情,你隻奉命而行,不必由你來替朕拿主意。
朕意已決,你可暫時回避,但不要遠離。
朕馬上召李岩兄弟進宮,當面問話。
” 牛金星叩頭,顫栗退出,暫時回避。
傳宣官向外傳旨,宣召李岩、李侔兄弟二人進宮。
李岩兄弟進來,行了常朝禮,照例賜座,謝恩。
李自成表面上神情特别溫和,竭力隐藏着胸中的殺機。
他先從劉子政的消息談起,暗中察看李岩、李侔的神色。
李岩推測劉子政可能去往江淮一帶,不會前去北京,更不會投降多爾衮。
李自成說:“目前時勢紛亂,這事情也很難說。
過些日子,倘若新的下落能夠知道,我們還是要禮聘他前來共事。
” 李岩說:“皇上如此思賢若渴,令人感奮。
” 李自成說:“朕看了你兄弟的奏本,隻是因為近來事忙,沒有立即召見。
你們的忠心和所陳回河南後的方略,令朕心中十分欣慰。
”他輕輕微笑點頭,随即又問李岩,需要哪位大将一起前去。
李岩回答說:“經過山海關之戰,又經過慶都之戰,皇上得力的武臣良将折損甚多。
而今守晉守秦處處需人,頗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歎,所以臣反複思維,隻要兩萬精兵,不要一個大将。
” 李自成笑着問:“沒有大将,光靠你們兄弟二位和紅娘子豈不十分困難?” 李岩回答說:“臣等回到河南之後,不拘資格,随時提拔将才,不患無可用之人。
” 李自成微笑點頭,在心中說:“果然要離開我,獨樹一幟!”于是說道: “卿為朕目前困難着想,不要朕派大将同去,很好很好,以卿等聲望,回到河南之後,自然會有英雄豪傑之士聞風響應,争來投效。
卿等打算何時動身?” 李岩回答說:“如蒙欽準,臣願星夜前去,愈快愈好。
大好時機,稍縱即逝。
倘若待河南全部失去再收拾,将更費周折。
” “卿下去準備一下,明日即可動身,除卿兄弟原有人馬之外,朕給你們兩萬人馬。
眼下來到平陽周圍的,雖有數萬人馬,但是山西局勢不穩,姜-又叛變了,朕身邊也需要人。
朕從平陽駐軍中撥給你們一萬精兵;你們帶着朕的手谕,路過潞州府時,命潞州府守将撥給你們五千人馬,路過懷慶府時再從懷慶帶走五千,共湊夠兩萬之數。
” 李岩說:“潞州府又稱潞安,也就是古之上黨郡,居高臨下,戰國以來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有上黨就有河東,失上黨則河東不能防守。
懷慶與上黨相鄰,即古之河内。
光武争天下,先據河内,而後渡河取洛陽。
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有懷慶,孟津可守;失去懷慶,孟津就很難防守。
所以依臣愚見,這兩地人馬不可輕易調動。
請陛下在平陽人馬中給臣湊足兩萬之數,免得動用潞安、懷慶二地駐軍。
” 李自成說:“目前這兩地尚無戰事。
軍師已經在長安調集人馬,不久會有大軍出關,你可以放心前去。
”李自成最後又生出不殺李岩的念頭,打算将紅娘子留下為質,沉吟片刻問道:“紅娘子有小兒未離懷抱,是随你一起回河南,還是暫往長安居住?” 李岩用堅定的口氣回答;“臣到河南,仰仗陛下威靈,但願能趕在滿洲人南下之前站穩腳步,使敵騎不能渡河而南。
然而臣回河南,倉猝之間身邊也少得力的人。
倘若皇上命臣妻紅娘子同去河南,俾其能夠于此困難時日得盡忠心,略效微力,也是臣的心願。
倘若陛下對彼另有差遣,留在長安也好。
” 李自成下了狠心,點頭說:“命她跟你去吧。
朕今日事忙,已命牛丞相今晚代朕為卿兄弟餞行。
” 李岩、李侔趕快跪下叩頭,說:“微臣等實不敢當。
” 李自成說:“為卿兄弟回河南後便于号召,朕要将卿晉封為權将軍,并授安豫将軍銜,賜上方劍一柄,便宜誅殺。
德齊晉為制将軍。
一應敕書、印、劍,當于明日頒賜。
” 李岩兄弟伏地叩頭謝恩。
他們退出不久,牛金星便被太監喚了進來。
李自成的臉色嚴峻,說道: “李岩兄弟奏本上隻要兩萬精兵,不要大将。
我當面問他,還是說不要大将,回河南後自有辦法。
他們的用意很明白,朕就不再姑息了。
” 牛金星問道:“陛下答應他們去河南麼?” 李自成說:“朕已經允準了,今晚你代朕為他兄弟餞行。
” 牛金星十分惶惑,望着李自成的嚴峻眼色,心中猜測,輕輕問道:“為他們兄弟餞行?” 李自成接着說:“你要預先埋伏甲士,在酒宴上宣布密旨,将他兄弟倆當場斬了,不留後患。
斬後即來行宮複命。
” 牛金星雖然早就看出來皇上對李岩兄弟有疑心,但絕沒有料到這麼快就要殺死他們,而且竟然要由他執行!真如同巨雷轟頂,牛金星登時臉色如土,出了一身熱汗。
但是他怕李自成對他也産生疑心,所以明知李岩兄弟未必有心背叛,卻不敢大膽谏阻,救他們兄弟。
他的聲音微微打顫,用遲疑的口吻說道: “陛下,李岩兄弟雖有異心,但是罪惡未彰,殺之無名,奈何?” 李自成用斬釘截鐵的口氣說:“謀叛就是罪名,難道還不該殺?” “謀叛雖然該殺,但是尚無實證。
” “還要等待他謀叛成功之後才殺他麼?” 牛金星吞吞吐吐說:“我軍新敗,人心不固……” “朕全明白!你是不敢下手還是不忍下手?” 牛金星趕快跪下,說道:“請陛下賜臣手谕。
臣奉旨殺之,昭示中外,才是名正言順。
” 李自成立刻提筆寫了一道手谕。
牛金星雙手捧接手谕,揣進懷中,然後問道: “陛下,殺了李岩兄弟之後,紅娘子必然心中不服,如何處置?” “殺了李岩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