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潼關,還要北守榆林,南守商洛。
而目前重要的是預先部署兵力。
榆林一直由高一功在那裡駐紮,不可輕動。
李岩認為晉豫二省都不能失去,萬一三晉不守,河南萬不可失。
倘若失去河南,潼關、商洛也都難守。
李自成最關心的還是山西,想着山西與延安等地僅僅一河之隔,三晉不守,陝西關中也就很難防守了。
自古要保關中,必保山西,所以他擔心大同很不可靠。
姜-和唐通是有關系的,跟吳襄、吳三桂也都是世交,如今唐通不知下落,很可能投降滿洲了,既然如此,姜-也不會死守大同。
倘若姜-在大同叛變,太原就危急了,榆林也困難了,因為從大同向西,從潢川渡河,不管是進攻榆林,還是南下進攻米脂,都不困難。
他們商量了一陣,簡直想不出好的辦法。
後來李自成接受宋獻策的建議,決定派李過率三千騎兵今夜出發,從居庸關外走宣化去大同,與姜-共同守大同和陽和一帶。
萬一大同不穩,李過可以從偏關往西過河,或守榆林,或守延安,使敵人不能渡過黃河。
商量定後,馬上派人去告訴李過:下午進宮來聽皇上面授機宜。
随即李自成留來獻策、李岩在宮中吃午飯。
當天的午飯也是既不奏樂,也沒有繁文缛節。
剛吃過午飯,李過來到。
李自成命他立刻準備,挑選三千比較精銳的騎兵,黃昏以後出發,從居庸關外趕往大同,見機行事,謹防受姜-暗算。
李過說:“大同、陽和這方面,我自然要見機行事。
我所擔心的是太原。
本來有陳永福守太原,羊坊口、雁門關都很重要,姜-即使叛變,看來也不敢馬上進攻太原。
但是晉王宗室人口甚多,倘有人利用晉王宗室,起兵搗亂,倒是個禍害,不可不預先防備。
” 李自成望一眼李岩,然後告訴李過:“前些日子已經命紅娘子帶着健婦營到了臨汾,估計現在已到太原。
晉王宗室不管老少,都護送到長安安置,一個不要殺害,可也不能留在山西。
” 李過說:“這樣我就放心了。
”說畢以後,立即辭别出宮。
跟着牛金星進來,啟奏“郊天”禮已經完畢。
李自成命他坐下商議大事,先問他城中情況。
牛金星向他禀報:北京城中謠傳吳三桂的追兵過了玉田,距離通州不遠,人心大亂。
有許多人暗中準備迎接吳三桂。
又哄傳吳三桂是帶着崇祯太子來北京的。
另外,京城士民已經知道大順軍今夜将要退出北京,有人害怕搶劫,互相商量如何逃避。
有些降順的明臣又躲了起來,有的準備想法逃出城去。
李自成聽了以後,認為這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不可免的,隻吩咐說: “劉捷軒等将軍傷勢較重,不能騎馬,不妨今日下午派兵護送,先離開北京。
” 随即又命他們幾個即刻出宮,分頭料理退出北京的事,晚飯後再來宮中見面。
李自成回到寝宮,傳窦妃來見。
窦妃從昨天起看出來李自成無意帶她西行,對自盡的事已經作了思想準備。
她來到李自成面前跪下,冷靜地問道: “皇爺有何吩咐?” 李自成說:“兵荒馬亂,你不用跟着朕受苦了,朕想将你留在北京,你看如何?” 窦妃問道:“是死留還是活留?” 李自成說:“自然是活着留你。
” 窦妃說:“臣妾不怕艱難困苦,甘願随皇上前往長安。
” 李自成告她說,路上必有惡戰,吉兇難料,不如留在北京,日後一定可以相見。
窦妃伏在地上痛哭起來。
李自成拉她,她不肯起來,對李自成一邊哭,一邊說,将她留在北京,她萬無生理,如不得已,一定為皇上盡節,誓不受辱,隻求皇上于天下太平之後……李自成截斷她說: “你不要想得那麼壞,朕已經替你準備妥當隐藏的辦法。
你隻是在北京隐藏一些日子。
等朕整頓人馬,打敗了吳三桂和滿洲兵,北京仍然是朕的。
縱然朕建都長安,北京也絕不會被敵人久占,朕會派人将你接往長安。
你快去準備,二更時候出宮。
在武英殿中服侍的宮女,每人給三十兩銀子,明早五更前逃生。
你自己身邊的宮女留下兩個,每人給她們五十兩銀子。
如果她們有家在北京附近,你可想辦法給她們家人送信,家人願意接走就讓她們走。
你另外再買兩個丫頭服侍你。
可是這事情暫不要講,免得洩露了消息,你就不好隐藏了。
” 窦妃哭得像淚人一樣,還是不肯留在北京。
李自成歎口氣,心中如同刀割一般,說: “朕也沒有想到在山海關會打敗仗,北京不能固守。
現在不得不暫時離開北京,重新整頓兵馬,與胡人作戰。
你在北京不會太久,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年,朕必将胡人打敗,接你前去長安。
” 過了一陣,李自成又對窦妃說了些安慰的話,窦妃才去準備。
李自成想在寝宮休息一陣,但是他心緒十分不甯,坐不下來,隻好走往正殿,在正殿中徘徊一陣,到了西暖閣,坐了片刻,更加煩悶,又走到東暖閣,無心再坐,想重回寝宮休息,但是眼前浮現出窦妃悲痛的影子,不由得頓頓腳,噓一口長氣,走出武英殿,又走出武英門,轉往皇極殿的院子走去。
他沒有什麼目的,隻是憂郁無法排遣,隻好到處走走。
同時他也想到皇極殿今夜就要放火燒毀,想再去看它一眼。
這時已近黃昏,皇極殿中沒有人再去點蠟燭了,門也關得嚴嚴的,前檐下已堆放了許多為放火準備的柴草。
一些士兵背着柴草,正繞過皇極殿向後邊送。
有的頭目和兵丁,看見李自成來到丹墀上,趕緊放下柴草,伏地磕頭,呼喊:“萬歲!” 他向一個頭目問道:“乾清宮和坤甯宮都準備了放火的柴草沒有?” “啟奏萬歲:正在準備,不會誤事。
” 在一群侍衛的保護下,李自成向文華殿方向走去。
但是剛剛走到皇極門東邊的門,他不想去了。
正好吳汝義也在這時來到,跪下說: “丞相、軍師、李公子、李過、谷可成求見,在午門候旨。
” 李自成聽了以後,索性回武英殿去,一面告訴吳汝義:“命他們在西暖閣同朕見面。
” 牛金星等人來到武英殿西暖閣。
匆匆行禮之後,李自成向他們問道: “捷軒是不是已經走了?” 牛金星回答:“已經離京了。
” 李自成又問道:“文臣不打仗,要早走為好,都安排了麼?” 牛金星回答:“陝西來京的文臣已經開始離京,都有馬匹,也有随從護衛。
北京新降諸臣,一則人數多,二則有的已經躲起來,現在我們又無力顧及,隻好聽其自便。
” 李自成想了一想,又說道:“城中的秩序要穩定,不要亂,不許壞人趁火打劫,擾害士民。
” 李岩說:“目前城内城外,到處搜索駱駝騾馬,強拉丁壯,也有白日搶劫銀錢的,強奸婦女的,不斷發生,禁止不住。
” 李自成問道:“為何禁止不住?殺幾個人不就禁住了?” 李岩說:“我軍正準備退出,不能再派出多的人沿街布哨,難免不有壞人趁火打劫。
況且我軍退出的時候也需要駱駝、騾、馬、驢子,到底是我們的士兵,還是壞人,老百姓很難分辨得出。
” 宋獻策插言說:“有許多人趁火打劫,也佯裝是我們大順軍。
” 李自成生氣地說:“這不就秩序亂了麼?” 宋獻策說:“恐怕我軍開始退出北京後,城中秩序會更加大亂。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隻好不管了。
” 李自成也覺得無可奈何,心裡想,當日進北京的時候,怎麼會想到有這樣結局?他又轉向李過,問他人馬準備如何。
李過說:“人馬已經準備好了,馬上就要出城,特來請皇上巡視。
” 李自成說:“朕沒有别的話。
你一定要小心行事,倘若姜-很不可靠,你就不要在大同久留,不要吃他的虧。
你走吧。
” 李過磕了個頭,退了出去。
李自成對谷可成說道:“朕命軍師傳你來見,是要囑咐你,必須等城中将士全部退完以後,你的人馬才可離開廣安門一帶。
倘若敵人追到,隻可稍事抵禦,不要戀戰。
敵勢甚銳,人馬也多,如今在固關以外,就指望你這一點家當了。
” 谷可成說:“劉芳亮也要前來,保定隻留下少數人馬守城。
” 李自成說:“明遠倘能趕來,當然很好。
怕他萬一趕來不及,你一個人孤軍作戰,身當大敵,不是好的主意。
朕因為怕你貿然與敵人決戰,所以命軍師喚你前來。
” 谷可成說:“倘若明日臣尚未走遠,而吳三桂人馬已到,可否截斷盧溝橋,狠狠殺傷敵人前隊,然後退走?” 李自成搖搖頭,說:“永定河水淺,騎兵可以涉水而過,盧溝橋不是險要可守之地。
你切記我的話:要整軍緩緩而退,不要輕易同敵人作戰;到萬不得已時隻好決戰,那是另外的話了。
你趕快出城去吧。
” 谷可成不再說話,叩頭辭出。
李自成望望牛金星、宋獻策、李岩三人,問道:“朕退入山西以後,應當駐跸何處?是太原還是平陽?” 宋獻策說:“依臣看來,敵人如要奪取山西,必将三路進兵。
” 李自成問:“哪三路?” 宋獻策說:“一路由固關向西,雖然道路甚險,但比較而言是一條捷徑。
第二路是走大同,倘若姜-投降敵人,這一路就敞開了門戶,大同落入敵手,雖有羊坊口、雁門關,恐也不能堅守下去。
還有一條路,就是敵人沿畿輔南下,直到河南,過彰德、淇縣、新鄉,奪懷慶。
懷慶十分重要。
懷慶倘若失守,洛陽就危險了。
敵人占領懷慶以後,還可越過太行山,進入上黨。
上黨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上黨失陷,全境動搖。
所以陛下駐跸何地,要從敵人打算如何奪取山西來考慮。
” 牛金星說:“按軍師這一分析,臣以為駐跸平陽最為适宜。
” 宋獻策說:“是的,駐跸太原,偏于北;駐跸上黨,偏于南。
以平陽為行在,最為适中,向東可控制上黨,向北可控制太原。
況且平陽自古以來就是黃河重鎮,平陽失守,則黃河也不可守,洛陽也會震動。
所以丞相說,以平陽為行在,微臣十分贊同,請陛下決定。
” 李自成望望李岩,李岩也表示同意。
李自成立刻說道:“啟東,你今晚先出北京,星夜趕往平陽。
六政府各衙門也都駐在平陽。
平陽就作為行在。
” 牛金星說:“請皇上也早一點退出北京。
”
而目前重要的是預先部署兵力。
榆林一直由高一功在那裡駐紮,不可輕動。
李岩認為晉豫二省都不能失去,萬一三晉不守,河南萬不可失。
倘若失去河南,潼關、商洛也都難守。
李自成最關心的還是山西,想着山西與延安等地僅僅一河之隔,三晉不守,陝西關中也就很難防守了。
自古要保關中,必保山西,所以他擔心大同很不可靠。
姜-和唐通是有關系的,跟吳襄、吳三桂也都是世交,如今唐通不知下落,很可能投降滿洲了,既然如此,姜-也不會死守大同。
倘若姜-在大同叛變,太原就危急了,榆林也困難了,因為從大同向西,從潢川渡河,不管是進攻榆林,還是南下進攻米脂,都不困難。
他們商量了一陣,簡直想不出好的辦法。
後來李自成接受宋獻策的建議,決定派李過率三千騎兵今夜出發,從居庸關外走宣化去大同,與姜-共同守大同和陽和一帶。
萬一大同不穩,李過可以從偏關往西過河,或守榆林,或守延安,使敵人不能渡過黃河。
商量定後,馬上派人去告訴李過:下午進宮來聽皇上面授機宜。
随即李自成留來獻策、李岩在宮中吃午飯。
當天的午飯也是既不奏樂,也沒有繁文缛節。
剛吃過午飯,李過來到。
李自成命他立刻準備,挑選三千比較精銳的騎兵,黃昏以後出發,從居庸關外趕往大同,見機行事,謹防受姜-暗算。
李過說:“大同、陽和這方面,我自然要見機行事。
我所擔心的是太原。
本來有陳永福守太原,羊坊口、雁門關都很重要,姜-即使叛變,看來也不敢馬上進攻太原。
但是晉王宗室人口甚多,倘有人利用晉王宗室,起兵搗亂,倒是個禍害,不可不預先防備。
” 李自成望一眼李岩,然後告訴李過:“前些日子已經命紅娘子帶着健婦營到了臨汾,估計現在已到太原。
晉王宗室不管老少,都護送到長安安置,一個不要殺害,可也不能留在山西。
” 李過說:“這樣我就放心了。
”說畢以後,立即辭别出宮。
跟着牛金星進來,啟奏“郊天”禮已經完畢。
李自成命他坐下商議大事,先問他城中情況。
牛金星向他禀報:北京城中謠傳吳三桂的追兵過了玉田,距離通州不遠,人心大亂。
有許多人暗中準備迎接吳三桂。
又哄傳吳三桂是帶着崇祯太子來北京的。
另外,京城士民已經知道大順軍今夜将要退出北京,有人害怕搶劫,互相商量如何逃避。
有些降順的明臣又躲了起來,有的準備想法逃出城去。
李自成聽了以後,認為這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不可免的,隻吩咐說: “劉捷軒等将軍傷勢較重,不能騎馬,不妨今日下午派兵護送,先離開北京。
” 随即又命他們幾個即刻出宮,分頭料理退出北京的事,晚飯後再來宮中見面。
李自成回到寝宮,傳窦妃來見。
窦妃從昨天起看出來李自成無意帶她西行,對自盡的事已經作了思想準備。
她來到李自成面前跪下,冷靜地問道: “皇爺有何吩咐?” 李自成說:“兵荒馬亂,你不用跟着朕受苦了,朕想将你留在北京,你看如何?” 窦妃問道:“是死留還是活留?” 李自成說:“自然是活着留你。
” 窦妃說:“臣妾不怕艱難困苦,甘願随皇上前往長安。
” 李自成告她說,路上必有惡戰,吉兇難料,不如留在北京,日後一定可以相見。
窦妃伏在地上痛哭起來。
李自成拉她,她不肯起來,對李自成一邊哭,一邊說,将她留在北京,她萬無生理,如不得已,一定為皇上盡節,誓不受辱,隻求皇上于天下太平之後……李自成截斷她說: “你不要想得那麼壞,朕已經替你準備妥當隐藏的辦法。
你隻是在北京隐藏一些日子。
等朕整頓人馬,打敗了吳三桂和滿洲兵,北京仍然是朕的。
縱然朕建都長安,北京也絕不會被敵人久占,朕會派人将你接往長安。
你快去準備,二更時候出宮。
在武英殿中服侍的宮女,每人給三十兩銀子,明早五更前逃生。
你自己身邊的宮女留下兩個,每人給她們五十兩銀子。
如果她們有家在北京附近,你可想辦法給她們家人送信,家人願意接走就讓她們走。
你另外再買兩個丫頭服侍你。
可是這事情暫不要講,免得洩露了消息,你就不好隐藏了。
” 窦妃哭得像淚人一樣,還是不肯留在北京。
李自成歎口氣,心中如同刀割一般,說: “朕也沒有想到在山海關會打敗仗,北京不能固守。
現在不得不暫時離開北京,重新整頓兵馬,與胡人作戰。
你在北京不會太久,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年,朕必将胡人打敗,接你前去長安。
” 過了一陣,李自成又對窦妃說了些安慰的話,窦妃才去準備。
李自成想在寝宮休息一陣,但是他心緒十分不甯,坐不下來,隻好走往正殿,在正殿中徘徊一陣,到了西暖閣,坐了片刻,更加煩悶,又走到東暖閣,無心再坐,想重回寝宮休息,但是眼前浮現出窦妃悲痛的影子,不由得頓頓腳,噓一口長氣,走出武英殿,又走出武英門,轉往皇極殿的院子走去。
他沒有什麼目的,隻是憂郁無法排遣,隻好到處走走。
同時他也想到皇極殿今夜就要放火燒毀,想再去看它一眼。
這時已近黃昏,皇極殿中沒有人再去點蠟燭了,門也關得嚴嚴的,前檐下已堆放了許多為放火準備的柴草。
一些士兵背着柴草,正繞過皇極殿向後邊送。
有的頭目和兵丁,看見李自成來到丹墀上,趕緊放下柴草,伏地磕頭,呼喊:“萬歲!” 他向一個頭目問道:“乾清宮和坤甯宮都準備了放火的柴草沒有?” “啟奏萬歲:正在準備,不會誤事。
” 在一群侍衛的保護下,李自成向文華殿方向走去。
但是剛剛走到皇極門東邊的門,他不想去了。
正好吳汝義也在這時來到,跪下說: “丞相、軍師、李公子、李過、谷可成求見,在午門候旨。
” 李自成聽了以後,索性回武英殿去,一面告訴吳汝義:“命他們在西暖閣同朕見面。
” 牛金星等人來到武英殿西暖閣。
匆匆行禮之後,李自成向他們問道: “捷軒是不是已經走了?” 牛金星回答:“已經離京了。
” 李自成又問道:“文臣不打仗,要早走為好,都安排了麼?” 牛金星回答:“陝西來京的文臣已經開始離京,都有馬匹,也有随從護衛。
北京新降諸臣,一則人數多,二則有的已經躲起來,現在我們又無力顧及,隻好聽其自便。
” 李自成想了一想,又說道:“城中的秩序要穩定,不要亂,不許壞人趁火打劫,擾害士民。
” 李岩說:“目前城内城外,到處搜索駱駝騾馬,強拉丁壯,也有白日搶劫銀錢的,強奸婦女的,不斷發生,禁止不住。
” 李自成問道:“為何禁止不住?殺幾個人不就禁住了?” 李岩說:“我軍正準備退出,不能再派出多的人沿街布哨,難免不有壞人趁火打劫。
況且我軍退出的時候也需要駱駝、騾、馬、驢子,到底是我們的士兵,還是壞人,老百姓很難分辨得出。
” 宋獻策插言說:“有許多人趁火打劫,也佯裝是我們大順軍。
” 李自成生氣地說:“這不就秩序亂了麼?” 宋獻策說:“恐怕我軍開始退出北京後,城中秩序會更加大亂。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隻好不管了。
” 李自成也覺得無可奈何,心裡想,當日進北京的時候,怎麼會想到有這樣結局?他又轉向李過,問他人馬準備如何。
李過說:“人馬已經準備好了,馬上就要出城,特來請皇上巡視。
” 李自成說:“朕沒有别的話。
你一定要小心行事,倘若姜-很不可靠,你就不要在大同久留,不要吃他的虧。
你走吧。
” 李過磕了個頭,退了出去。
李自成對谷可成說道:“朕命軍師傳你來見,是要囑咐你,必須等城中将士全部退完以後,你的人馬才可離開廣安門一帶。
倘若敵人追到,隻可稍事抵禦,不要戀戰。
敵勢甚銳,人馬也多,如今在固關以外,就指望你這一點家當了。
” 谷可成說:“劉芳亮也要前來,保定隻留下少數人馬守城。
” 李自成說:“明遠倘能趕來,當然很好。
怕他萬一趕來不及,你一個人孤軍作戰,身當大敵,不是好的主意。
朕因為怕你貿然與敵人決戰,所以命軍師喚你前來。
” 谷可成說:“倘若明日臣尚未走遠,而吳三桂人馬已到,可否截斷盧溝橋,狠狠殺傷敵人前隊,然後退走?” 李自成搖搖頭,說:“永定河水淺,騎兵可以涉水而過,盧溝橋不是險要可守之地。
你切記我的話:要整軍緩緩而退,不要輕易同敵人作戰;到萬不得已時隻好決戰,那是另外的話了。
你趕快出城去吧。
” 谷可成不再說話,叩頭辭出。
李自成望望牛金星、宋獻策、李岩三人,問道:“朕退入山西以後,應當駐跸何處?是太原還是平陽?” 宋獻策說:“依臣看來,敵人如要奪取山西,必将三路進兵。
” 李自成問:“哪三路?” 宋獻策說:“一路由固關向西,雖然道路甚險,但比較而言是一條捷徑。
第二路是走大同,倘若姜-投降敵人,這一路就敞開了門戶,大同落入敵手,雖有羊坊口、雁門關,恐也不能堅守下去。
還有一條路,就是敵人沿畿輔南下,直到河南,過彰德、淇縣、新鄉,奪懷慶。
懷慶十分重要。
懷慶倘若失守,洛陽就危險了。
敵人占領懷慶以後,還可越過太行山,進入上黨。
上黨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上黨失陷,全境動搖。
所以陛下駐跸何地,要從敵人打算如何奪取山西來考慮。
” 牛金星說:“按軍師這一分析,臣以為駐跸平陽最為适宜。
” 宋獻策說:“是的,駐跸太原,偏于北;駐跸上黨,偏于南。
以平陽為行在,最為适中,向東可控制上黨,向北可控制太原。
況且平陽自古以來就是黃河重鎮,平陽失守,則黃河也不可守,洛陽也會震動。
所以丞相說,以平陽為行在,微臣十分贊同,請陛下決定。
” 李自成望望李岩,李岩也表示同意。
李自成立刻說道:“啟東,你今晚先出北京,星夜趕往平陽。
六政府各衙門也都駐在平陽。
平陽就作為行在。
” 牛金星說:“請皇上也早一點退出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