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心中十分沉重,說道:“這樣緊急,安能顧到登極?”
劉宗敏忍不住大聲說:“若不在北京登極,正了大位,縱然想回到關中,也不可得了。
” 他沒有解釋什麼原因,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而且知道他這一句簡單的話有多麼重。
牛金星補充了一句:“必須登極,名正言順。
” 到這時李自成才不再猶豫,說道:“明日就登極好了,可以速速準備。
” 牛金星說道:“皇上登極,是一次十分重大的典禮。
按照勝朝慣例,新皇上登極,元日朝賀,均在皇極殿舉行。
如明日在皇極殿舉行,從皇極門到武英殿,至少需要派三百人連夜打掃。
不僅地上,連門窗、柱子都得打掃。
自從三月十七日我軍圍攻北京以來,管這事的太監們都跑完了。
所以現在不但各處積滿了黃沙灰塵,而且院子裡、磚縫裡也多處長出青草。
去山海關之前,雖然也在這裡演習了兩次,都是匆匆忙忙,并沒有認真打掃。
” 劉宗敏說:“今晚連夜派兵打掃。
三百人不夠,派四百人、五百人都可以。
” 李自成暫時沒有說話。
他心中充滿了戰敗後的頹喪情緒。
現在議論如何登極,并不能鼓舞起他歡快振奮的心情。
他所考慮的是如何退出北京,如何應付滿洲人和吳三桂的追趕,如何使各地能夠不發生叛亂。
牛金星見他沉默不語,又說道:“請陛下聖裁,不可耽誤。
” 李自成隻好說道:“不必再換地方了,就在武英殿登極吧。
至于登極大典,也不要按原來的準備去辦,一切從簡為好。
” 牛金星仍然希望在皇極殿舉行大典,但是他還沒有說出,李自成又接着說道: “軍情火急,不能講那麼多的排場了。
軍師,明日登極是否吉利?” 宋獻策最擔心的事情是軍事方面,隻恐怕退出稍遲,敵人追到北京,既不能戰,也不能守,更無援兵接濟,會不堪設想。
所以他回答說: “皇上登極,應天順人,随時鹹吉,不必憂慮。
請皇上明日登極,後日郊天,二十九日黎明即刻離開北京。
釋菜、臨學之禮,可以暫時省去,俟到長安補行亦可。
” 李過也擔心滿洲騎兵來得快,接着說道:“不管如何,後日夜間總要退出北京,不可耽誤。
二十九日清早必須全部走光。
” 牛金星為準備登極的事,立即磕頭辭出。
劉宗敏因為創傷痛苦,不能再坐下去,也告辭退出。
臨辭出時,對李自成說: “皇上,請馬上商定,如何退出北京,路上如何抵禦追兵,不能有一刻遲誤。
後日夜間一定得全部退幹淨,不能耽擱到敵人……” 宋獻策、李過、李岩留下來同李自成商議從北京撤退的事。
正商議間,忽報谷可成來到宮門求見。
李自成心中一喜,立即說道: “速速傳見。
” 谷可成原來跟劉芳亮一道,作為北伐主力,越過太行山,到了懷慶府,又經過彰德府向北,破了保定。
因為連接李自成的密诏,這才同劉芳亮商量好,抽出一萬騎兵、五千步兵,星夜往北京趕來。
今日到了北京城外,駐兵廣渠門外,進宮來面見皇上。
李自成詢問了保定和薊南各地情況,也詢問了河南情況,知道處處都很不妙,心中十分擔憂。
他告訴谷可成:已經決定二十八日夜間退出北京,二十九日全部退走。
又告訴谷可成說:登極就在明天,在武英殿舉行大典。
談了一陣後,他命谷可成就駐在廣渠門到盧溝橋之間,等大軍退過之後,谷可成的人馬才能離開。
在這之前,要随時準備同追兵作戰。
又商量了許多應急事項,幾位文武大臣和谷可成才磕頭辭出。
這時已經酉時過半了。
李自成心情十分灰暗。
他想再看一看這座皇宮,看一看三大殿,于是走了出去。
來到皇極門,看見巍峨的皇極殿和漢白玉的丹墀,心中歎息說: “恐怕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 他一邊看一邊向北走,一直走到乾清門,本來打算進乾清宮看一看,可是他猶豫了,不願進去,隻是站在門外向裡邊張望。
這時時近黃昏,沒有太陽,天色陰沉沉的,整個宮院,尤其是高大的乾清宮,顯得格外www.tianyashukU.com陰森可怖。
李自成覺得精神恍惚,一種恐懼感油然而生,好像看見崇祯正在宮中徘徊歎息。
乾清宮的正門開着,但是寶座十分陰暗,看不清楚。
李自成看見的崇祯好像不是穿着皇帝衣裳,而是穿着白衣服,在寶座前邊走來走去。
難道這是崇祯的鬼魂麼?他心中害怕,想離開,又想看個明白。
正在繼續張望,忽然一陣北風吹過,他渾身感到冷嗖嗖的,不禁想到,自己的大順朝剛剛建立,難道也會從此完了麼?他又向乾清宮正殿看了一眼。
這時又仿佛聽見什麼響聲,于是趕緊帶着随從匆匆離開。
跟在身邊的吳汝義問他:“還到坤甯宮看一看麼?” 他搖搖頭,沒有說話,出了乾清門,向西轉去,走到西長街的永巷中,向南拐去。
這一條長巷,如今已經夜色蒼茫,北風習習。
他明白在崇祯亡國之前,像這樣的長巷中,每天晚上會有一些燈光。
而現在卻是一片昏黑,鬼氣逼人,長巷看起來比往日更長了。
他帶着随從,一直走到右順門,返回到武英門外。
這時武英門内外已經有許多士兵和太監在打掃洗刷,并且搬來了許多儀仗,即叫作鹵簿的東西,放在金水橋外西南邊的棚中,準備明天陳設。
他平常很少有怕鬼的思想,剛才在皇極殿前,特别是乾清門外,忽然産生一種恐懼的感覺,直到這時恐懼之感才消失下去。
他在金水橋上站了片刻,望着士兵們擺弄東西,打掃地上,才感到又回到了熱氣騰騰的世界。
然而他心中總是離不開一個念頭:難道北京就這麼丢掉了麼?難道大順朝一敗塗地了麼?他沒有說一句話,趕快回到寝宮。
李自成覺得十分疲倦,連晚飯都不想吃。
雖然明日要舉行登極大典,可是他不但沒有一絲興奮快活的心情,反而總在想着很不吉利的事情。
崇祯的影子偶爾又在面前走動。
其實他并沒見過崇祯,隻是在進北京的第二天,看見了崇祯的死屍,也看見了周後的死屍。
如今在眼前晃動的仍是剛才在乾清宮看到的那個穿白衣服的幻影。
盡管他明白這不是真的,但卻無法将這幻影從眼前排除。
窦妃在他面前跪下,想說什麼,又不敢說出。
她心中十分不安。
她知道李自成明日巳時要在武英殿登極,受百官朝賀;後日去南郊郊天,夜間就要退出北京,奔回西安。
盡管她已經明白,山海關打了一次大敗仗,要退出北京。
可是如今真要退出,她又十分害怕。
她不知道自己會落個什麼下場。
當然她很願意随李自成往西安去,害怕皇上離開北京時會命她自盡。
崇祯臨死的時候,不是強迫皇後、天啟娘娘、袁皇貴妃都自盡了嗎?長平公主小小年紀也被他砍傷,本來要砍死的,隻是因為他手顫得舉不起來,第二劍才沒有砍下去。
另外有幾個被皇上“幸”過的女子,還沒有名号,也全都逼着自盡了,有一二個不肯自盡,也被皇上親手殺死了。
大順皇上會不會也逼她自盡呢?真要逼她自盡,她也隻好自盡,可是父母以後如何是好?她又想到,縱然皇上不要她自盡,不管什麼時候,她也決不落入敵人之手,不受胡人之辱。
随時她都準備懸梁自盡,以報皇恩。
如今她隻希望有一個名分。
有了名分,即使她死了,一二年後,胡人和吳三桂被打敗,大順朝仍然會對她追封,一家也有了榮耀。
這一切複雜的思想,在她心中翻騰了很久。
她終于強裝笑容,跪在地上說道: “明日皇上登極,文武百官在武英殿正殿朝賀之後,臣妾也要率領都人們在便殿朝賀,不知臣妾應該如何穿戴?” 李自成壓根兒沒有想到後宮朝賀的事,說道:“你想怎麼穿戴都可以,隻要好看,不過分,就行。
” 窦氏說:“皇家規矩自然不能僭越,可是臣妾尚無名分,明日按什麼品級穿戴,請皇上明白宣示,讓臣妾遵旨而行,不敢亂了皇家利制。
” 李自成才想起宮妾中有各種名式,略微思考了一下,就說:“你按照妃子穿戴朝賀好了。
” 窦氏趕快跪下磕頭謝恩。
李自成又說:“可是妃子的新冠服如何準備得及?” 窦氏告他說:“尚衣局有每年新制的冠服,藏在庫房中,并未損失,請皇上傳旨取出就可以了。
” 李自成立刻傳旨下去。
李自成拉着窦氏的手,仔細端詳着她美麗的眼睛,看出她在溫柔的微笑中隐藏着憂愁和悲傷。
他自己也不禁心中難過,暗自說道: “明晚離開北京時,對她如何處置啊?” 四月二十七日早晨,天氣陰霾,日色無光,下着黃灰,略微有點悲風,更增加了暗淡愁慘的氣氛。
武英殿前的院子裡很早就由錦衣衛擺好了皇帝的全套儀仗,并由彩衣象奴牽來了六匹披紅挂彩的大象,分立在金水橋外。
兩行錦衣衛士分立在丹陛下邊。
接着有兩行錦衣旗校,手持着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儀仗。
最後是三匹仗馬。
本來仗馬隻有兩匹,可是李自成想着烏龍駒為他馳騁疆場十幾年,今天也應該讓它看一看這個場面,所以命人将它披紅挂彩,牽進武英殿院中,同兩匹仗馬立在一起。
王長順擔心烏龍駒不守規矩,很早便穿着他禦馬寺主管官的六品文官朝服趕了來。
果然,還沒有等到典禮開始,烏龍駒就很不安靜,不斷地用蹄子刨動磚地,擡頭嘶鳴,欺負旁邊老實的仗馬。
别人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告訴了王長順。
王長順歎一口氣,親自來到烏龍駒旁邊,輕輕說道: “你是管打仗的,不是管儀仗的。
你沒有看皇上登極大典的福分,我将你牽出去吧。
” 他噙着眼淚,将烏龍駒牽出去,交給手下人,牽回禦馬房中。
自己又回到院中,等候文武百官前來。
文武百官早已在午門外朝房中等候。
忽然午門上鐘鼓三鳴,他們肅然地從右掖門走進了紫禁城,來到武德閣下肅立。
武英門外的鐘聲響了三下,他們按照大順朝開國時候的特别規定,武左文右,分兩行來到,過了金水橋,進入武英門,從錦衣旗校和錦衣力士中穿過,避開中間的禦道,從東西兩邊登上了丹埠,在丹墀上按部就班,肅立等候。
百官中有一大半是在西安和北京新降的官員,而文臣中大約十成有八成是北京的降臣。
這群北京降
” 他沒有解釋什麼原因,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而且知道他這一句簡單的話有多麼重。
牛金星補充了一句:“必須登極,名正言順。
” 到這時李自成才不再猶豫,說道:“明日就登極好了,可以速速準備。
” 牛金星說道:“皇上登極,是一次十分重大的典禮。
按照勝朝慣例,新皇上登極,元日朝賀,均在皇極殿舉行。
如明日在皇極殿舉行,從皇極門到武英殿,至少需要派三百人連夜打掃。
不僅地上,連門窗、柱子都得打掃。
自從三月十七日我軍圍攻北京以來,管這事的太監們都跑完了。
所以現在不但各處積滿了黃沙灰塵,而且院子裡、磚縫裡也多處長出青草。
去山海關之前,雖然也在這裡演習了兩次,都是匆匆忙忙,并沒有認真打掃。
” 劉宗敏說:“今晚連夜派兵打掃。
三百人不夠,派四百人、五百人都可以。
” 李自成暫時沒有說話。
他心中充滿了戰敗後的頹喪情緒。
現在議論如何登極,并不能鼓舞起他歡快振奮的心情。
他所考慮的是如何退出北京,如何應付滿洲人和吳三桂的追趕,如何使各地能夠不發生叛亂。
牛金星見他沉默不語,又說道:“請陛下聖裁,不可耽誤。
” 李自成隻好說道:“不必再換地方了,就在武英殿登極吧。
至于登極大典,也不要按原來的準備去辦,一切從簡為好。
” 牛金星仍然希望在皇極殿舉行大典,但是他還沒有說出,李自成又接着說道: “軍情火急,不能講那麼多的排場了。
軍師,明日登極是否吉利?” 宋獻策最擔心的事情是軍事方面,隻恐怕退出稍遲,敵人追到北京,既不能戰,也不能守,更無援兵接濟,會不堪設想。
所以他回答說: “皇上登極,應天順人,随時鹹吉,不必憂慮。
請皇上明日登極,後日郊天,二十九日黎明即刻離開北京。
釋菜、臨學之禮,可以暫時省去,俟到長安補行亦可。
” 李過也擔心滿洲騎兵來得快,接着說道:“不管如何,後日夜間總要退出北京,不可耽誤。
二十九日清早必須全部走光。
” 牛金星為準備登極的事,立即磕頭辭出。
劉宗敏因為創傷痛苦,不能再坐下去,也告辭退出。
臨辭出時,對李自成說: “皇上,請馬上商定,如何退出北京,路上如何抵禦追兵,不能有一刻遲誤。
後日夜間一定得全部退幹淨,不能耽擱到敵人……” 宋獻策、李過、李岩留下來同李自成商議從北京撤退的事。
正商議間,忽報谷可成來到宮門求見。
李自成心中一喜,立即說道: “速速傳見。
” 谷可成原來跟劉芳亮一道,作為北伐主力,越過太行山,到了懷慶府,又經過彰德府向北,破了保定。
因為連接李自成的密诏,這才同劉芳亮商量好,抽出一萬騎兵、五千步兵,星夜往北京趕來。
今日到了北京城外,駐兵廣渠門外,進宮來面見皇上。
李自成詢問了保定和薊南各地情況,也詢問了河南情況,知道處處都很不妙,心中十分擔憂。
他告訴谷可成:已經決定二十八日夜間退出北京,二十九日全部退走。
又告訴谷可成說:登極就在明天,在武英殿舉行大典。
談了一陣後,他命谷可成就駐在廣渠門到盧溝橋之間,等大軍退過之後,谷可成的人馬才能離開。
在這之前,要随時準備同追兵作戰。
又商量了許多應急事項,幾位文武大臣和谷可成才磕頭辭出。
這時已經酉時過半了。
李自成心情十分灰暗。
他想再看一看這座皇宮,看一看三大殿,于是走了出去。
來到皇極門,看見巍峨的皇極殿和漢白玉的丹墀,心中歎息說: “恐怕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 他一邊看一邊向北走,一直走到乾清門,本來打算進乾清宮看一看,可是他猶豫了,不願進去,隻是站在門外向裡邊張望。
這時時近黃昏,沒有太陽,天色陰沉沉的,整個宮院,尤其是高大的乾清宮,顯得格外www.tianyashukU.com陰森可怖。
李自成覺得精神恍惚,一種恐懼感油然而生,好像看見崇祯正在宮中徘徊歎息。
乾清宮的正門開着,但是寶座十分陰暗,看不清楚。
李自成看見的崇祯好像不是穿着皇帝衣裳,而是穿着白衣服,在寶座前邊走來走去。
難道這是崇祯的鬼魂麼?他心中害怕,想離開,又想看個明白。
正在繼續張望,忽然一陣北風吹過,他渾身感到冷嗖嗖的,不禁想到,自己的大順朝剛剛建立,難道也會從此完了麼?他又向乾清宮正殿看了一眼。
這時又仿佛聽見什麼響聲,于是趕緊帶着随從匆匆離開。
跟在身邊的吳汝義問他:“還到坤甯宮看一看麼?” 他搖搖頭,沒有說話,出了乾清門,向西轉去,走到西長街的永巷中,向南拐去。
這一條長巷,如今已經夜色蒼茫,北風習習。
他明白在崇祯亡國之前,像這樣的長巷中,每天晚上會有一些燈光。
而現在卻是一片昏黑,鬼氣逼人,長巷看起來比往日更長了。
他帶着随從,一直走到右順門,返回到武英門外。
這時武英門内外已經有許多士兵和太監在打掃洗刷,并且搬來了許多儀仗,即叫作鹵簿的東西,放在金水橋外西南邊的棚中,準備明天陳設。
他平常很少有怕鬼的思想,剛才在皇極殿前,特别是乾清門外,忽然産生一種恐懼的感覺,直到這時恐懼之感才消失下去。
他在金水橋上站了片刻,望着士兵們擺弄東西,打掃地上,才感到又回到了熱氣騰騰的世界。
然而他心中總是離不開一個念頭:難道北京就這麼丢掉了麼?難道大順朝一敗塗地了麼?他沒有說一句話,趕快回到寝宮。
李自成覺得十分疲倦,連晚飯都不想吃。
雖然明日要舉行登極大典,可是他不但沒有一絲興奮快活的心情,反而總在想着很不吉利的事情。
崇祯的影子偶爾又在面前走動。
其實他并沒見過崇祯,隻是在進北京的第二天,看見了崇祯的死屍,也看見了周後的死屍。
如今在眼前晃動的仍是剛才在乾清宮看到的那個穿白衣服的幻影。
盡管他明白這不是真的,但卻無法将這幻影從眼前排除。
窦妃在他面前跪下,想說什麼,又不敢說出。
她心中十分不安。
她知道李自成明日巳時要在武英殿登極,受百官朝賀;後日去南郊郊天,夜間就要退出北京,奔回西安。
盡管她已經明白,山海關打了一次大敗仗,要退出北京。
可是如今真要退出,她又十分害怕。
她不知道自己會落個什麼下場。
當然她很願意随李自成往西安去,害怕皇上離開北京時會命她自盡。
崇祯臨死的時候,不是強迫皇後、天啟娘娘、袁皇貴妃都自盡了嗎?長平公主小小年紀也被他砍傷,本來要砍死的,隻是因為他手顫得舉不起來,第二劍才沒有砍下去。
另外有幾個被皇上“幸”過的女子,還沒有名号,也全都逼着自盡了,有一二個不肯自盡,也被皇上親手殺死了。
大順皇上會不會也逼她自盡呢?真要逼她自盡,她也隻好自盡,可是父母以後如何是好?她又想到,縱然皇上不要她自盡,不管什麼時候,她也決不落入敵人之手,不受胡人之辱。
随時她都準備懸梁自盡,以報皇恩。
如今她隻希望有一個名分。
有了名分,即使她死了,一二年後,胡人和吳三桂被打敗,大順朝仍然會對她追封,一家也有了榮耀。
這一切複雜的思想,在她心中翻騰了很久。
她終于強裝笑容,跪在地上說道: “明日皇上登極,文武百官在武英殿正殿朝賀之後,臣妾也要率領都人們在便殿朝賀,不知臣妾應該如何穿戴?” 李自成壓根兒沒有想到後宮朝賀的事,說道:“你想怎麼穿戴都可以,隻要好看,不過分,就行。
” 窦氏說:“皇家規矩自然不能僭越,可是臣妾尚無名分,明日按什麼品級穿戴,請皇上明白宣示,讓臣妾遵旨而行,不敢亂了皇家利制。
” 李自成才想起宮妾中有各種名式,略微思考了一下,就說:“你按照妃子穿戴朝賀好了。
” 窦氏趕快跪下磕頭謝恩。
李自成又說:“可是妃子的新冠服如何準備得及?” 窦氏告他說:“尚衣局有每年新制的冠服,藏在庫房中,并未損失,請皇上傳旨取出就可以了。
” 李自成立刻傳旨下去。
李自成拉着窦氏的手,仔細端詳着她美麗的眼睛,看出她在溫柔的微笑中隐藏着憂愁和悲傷。
他自己也不禁心中難過,暗自說道: “明晚離開北京時,對她如何處置啊?” 四月二十七日早晨,天氣陰霾,日色無光,下着黃灰,略微有點悲風,更增加了暗淡愁慘的氣氛。
武英殿前的院子裡很早就由錦衣衛擺好了皇帝的全套儀仗,并由彩衣象奴牽來了六匹披紅挂彩的大象,分立在金水橋外。
兩行錦衣衛士分立在丹陛下邊。
接着有兩行錦衣旗校,手持着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儀仗。
最後是三匹仗馬。
本來仗馬隻有兩匹,可是李自成想着烏龍駒為他馳騁疆場十幾年,今天也應該讓它看一看這個場面,所以命人将它披紅挂彩,牽進武英殿院中,同兩匹仗馬立在一起。
王長順擔心烏龍駒不守規矩,很早便穿着他禦馬寺主管官的六品文官朝服趕了來。
果然,還沒有等到典禮開始,烏龍駒就很不安靜,不斷地用蹄子刨動磚地,擡頭嘶鳴,欺負旁邊老實的仗馬。
别人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告訴了王長順。
王長順歎一口氣,親自來到烏龍駒旁邊,輕輕說道: “你是管打仗的,不是管儀仗的。
你沒有看皇上登極大典的福分,我将你牽出去吧。
” 他噙着眼淚,将烏龍駒牽出去,交給手下人,牽回禦馬房中。
自己又回到院中,等候文武百官前來。
文武百官早已在午門外朝房中等候。
忽然午門上鐘鼓三鳴,他們肅然地從右掖門走進了紫禁城,來到武德閣下肅立。
武英門外的鐘聲響了三下,他們按照大順朝開國時候的特别規定,武左文右,分兩行來到,過了金水橋,進入武英門,從錦衣旗校和錦衣力士中穿過,避開中間的禦道,從東西兩邊登上了丹埠,在丹墀上按部就班,肅立等候。
百官中有一大半是在西安和北京新降的官員,而文臣中大約十成有八成是北京的降臣。
這群北京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