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雖然進了北京以後,大順軍有一部分士氣低落,但是多數部隊還很可用。

    經過上午一戰,雖隻略占上風,但此時此刻,縱然小勝也給大順将士的軍心士氣起到了鼓舞作用。

    黃昏前大小将領們奉劉宗敏的緊急傳谕,騎馬來到禦營所在的村莊。

    因為禦帳前邊的打麥場及附近地方都被馬匹占滿,所以将領們恭聽皇帝訓話的地方就隻好移至小村莊背後的高崗南坡,也就是今天上午李自成同宋獻策立馬觀戰的地方。

    這個地方,由于是李自成在這次大戰前召集全體大小将領恭聽作戰命令的地方,後世就傳說為李自成的“點将台”,流傳至今。

     李自成身材魁梧,神色威嚴,面南站立。

    他的背後站立着一群護衛他的心腹武将,最為重要的是負責禦營警衛重任的、他的族侄李強,養子李雙喜。

    肅立在李自成面前第一排的是幾位地位較高的權将軍,劉宗敏站中間燃後一排是制将軍,約有十幾個人;然後是衆多的果毅将軍和遊擊将軍直到千總一級等等。

    宋獻策不屬于武将之列,便恭立在李自成的右邊偏後。

    在劉宗敏的略含怒意的炯炯雙眼的注視下,武官們的隊列很快地站好了。

    由于一則大決戰在明日就要發生,二則從渡黃河東征以來,這是皇上第一次向将領訓話,三則劉宗敏的炯炯目光中含有震懾衆人的威嚴,所以崗坡的武将隊列靜極了,連往常不可避免的刀劍碰擊聲也未發生。

    一隻失群的孤雁從南飛來,飛得不高,一邊飛一邊發出-亮的叫聲,快到了李自成和劉宗敏站立的地方,叫聲突然停止了,靜悄悄地飛過崗頭。

     在雁叫聲停止後,劉宗敏用低聲向衆将發出命令:“向皇上行禮!” 因為不在室内,不在帳内,而是在野外,在戰場,所以大家隻是抱拳躬身,齊聲說道: “皇上萬歲!” 劉宗敏接着說:“今日上午一戰,我大順軍隻用了很少兵力,吳三桂也沒有傾巢來犯。

    這一戰,我們占了上風,殺傷了不少敵兵。

    皇上一直立馬崗頭觀戰,十分滿意。

    明日上午作戰,是一次決定兩軍勝負的大戰,我要代皇上統率全軍,與全軍将士們同心合力,殺敗敵軍。

    今夜滿洲的鞑子兵大概有一部分從山海關進來,明日參加作戰。

    我沒有見過滿洲兵,想來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人人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既不是三頭六臂,也不是銅頭鐵額。

    我想,趁滿洲兵的先頭部隊初來乍到,沒有充分休息,我們先殺掉他們的銳氣,也使吳三桂的關甯兵失去依靠。

    我大順朝國家草創,立腳未穩,這一仗隻能勝,不可敗。

    明日打了一個大勝仗,我大順朝就能夠立定腳跟;倘若打了敗仗,滿洲人占了北京,我大順朝就很難立足了。

    所以明日作戰,隻要鼓聲不止,人人必須向前,奮力殺敵。

    滿洲人也是血肉之軀,一個人隻有一條命,我不怕死,你們也不要怕死。

    總之,隻要我軍的鼓聲不止,前邊縱然有刀山火海,将士們也得拼命向前。

    我已經禀明皇上,明日作戰時候,凡是畏懼不前,制将軍以下的将領,不管過去立過什麼功,也不管追随皇上多久,立即在陣前斬首;制将軍以上,凡是怯陣的,打過這一仗之後,也要按律治罪。

    至于我劉宗敏,隻有兩句話:隻能做斷頭将軍,不會做逃跑将軍!” 劉宗敏的這一番講話簡單扼要,慷慨堅決,李自成和衆将領都深為感動。

    在衆将領的眼中,劉宗敏的性格豪爽,做事情說一不二,多年來深受大家尊敬,所以他的這些話特别能夠使衆将感奮。

    至于李自成,他對劉宗敏的秉性和忠心更為清楚,那兩句“隻能做斷頭将軍,不會做逃跑将軍”的話,他今天已經聽到兩次了。

    現在第二次聽劉宗敏重複這兩句話,他的心中又是一動,而且他的主意也随之拿定了。

     劉宗敏大聲請皇上向衆将訓話,然後退回幾步,站在幾位權将軍的行列。

    李自成向衆将望了一遍,然後說道: “吳三桂已經投降了滿洲,勾引東虜頭目名叫多爾衮的率領鞑子兵南犯,前隊已經到了山海關外。

    估計今夜會進入關内,明日會與吳三桂合兵同我作戰。

    據孤看來,明日上午必然是一場惡戰。

    我大順軍幾年來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強敵。

    但鞑子兵來到的隻是前隊人馬,大隊人馬還在路上。

    就明日這一仗說,鞑子兵同關甯兵合起來比我人少,我軍必須一戰挫敗敵人銳氣,也就是說,明日這一仗,隻能打勝,不能打敗。

    孤命令提營首總将軍、汝侯劉宗敏代孤指揮明日大戰。

    全體将領在鼓聲中隻許向前,勇猛殺敵,不許對敵畏怯,不許後退一步。

    倘有違犯軍紀的,制将軍以下立即斬首,制将軍以上的随後議處,決不寬貸!孤的這幾句話就是給汝侯劉宗敏的尚方寶劍。

    大家都聽清了麼?” 衆将齊聲回答:“聽清了!” 李自成接着說:“至于孤本人……” 突然,從西羅城上開了一炮,聲震大地,離石河西岸不遠處落下。

    由于距李自成站立的崗坡不足一裡,開花彈炸開之後,四散迸飛的碎鐵片發出來尖銳的呼嘯。

    過了片刻,西羅城又開一炮,但是這一炮是朝紅瓦店方向隆隆飛去,沒有聽見碎鐵片的尖銳呼嘯。

     又過了一陣,西羅城不再打炮,李自成接着說道: “今日上午,孤與宋軍師一直立馬這崗頭上觀戰。

    明日上午仍要像今日一樣,同宋軍師立馬高崗,親自壓陣,不挫敗敵人的銳氣,孤絕不離開這座崗頭。

    望大家努力殺敵,英勇向前,不辜負孤的厚望!” 劉宗敏重新面對衆将,說道: “剛才緊急召集大家,有的剛吃過晚膳,有的沒有。

    現在各自回營休息,準備明日大戰。

    至于如何殺敵,自有主管的權将軍、制将軍分頭下令。

    現在,各歸本營!” 因為關于明日的大戰還有一些具體問題需要商量,所以李自成同劉宗敏、宋獻策、李過、谷英和劉體純回歸禦帳,随即,簡單的晚膳端上來了。

     李自成在吃飯時候看見衆位親信将領和軍師的神情都很沉重,心中十分清楚:第一,對明日的作戰并不樂觀;第二,劉宗敏和宋獻策為他的安全起見,本來都希望他今晚月出之前,馳回燕京,而他卻改變主意,決定留下,明日立馬在崗頭觀戰,違背了劉、宋二人的意見,也使李過等不能放心。

    他愈是清楚明日大戰的不可樂觀,愈要親自觀戰,借以鼓舞軍心。

    在沉默中用過晚膳以後,他用沉重的語氣說道: “捷軒和獻策因為孤是一國之主,建議孤今日晚飯之後,月出之前,火速馳回燕京。

    補之和子傑雖然沒有說話,但孤看也都有此意。

    孤起初也在猶豫,難作決定。

    後來孤反複斟酌,拿定了主意:今晚孤絕不離這裡,明日仍然如今日一樣立馬高崗觀戰。

    ……” 劉宗敏大聲說:“皇上,明日迎擊東虜,絕不後退,這是将士們分内之事,不是皇上的事!” 宋獻策趕快附和說:“是的,汝侯劉爺的意見很是,很是!……” 李自成擺擺手,不讓他們說下去,然後說道:“你們的用心,孤全明白,無非是為大順國家着想,不願孤留在戰場。

    可是,你們的考慮并不周全。

    倘若孤今晚先走,必然要帶走吳襄,帶走崇祯的太子和永、定二王,還要帶走随營文臣,所以沒有一兩千禦營的精兵保護不行。

    俗話說,連蠓蟲飛過都有影,何況像禦營撤退這樣的大事,能夠瞞住何人?目前已經軍心不穩,一旦禦營丢下大軍,倉皇撤退,豈不引起全軍驚駭,軍心大亂?再說,明日上午,大戰開始的時候,我軍将士望不見孤立馬崗頭,看不見孤的一柄黃傘,豈不軍心動搖?一旦軍心動搖,如何迎擊強敵?所以,你們隻是考慮孤一個人的安危,沒有全面考慮,孤不同意!” 劉宗敏和宋獻策感到李自成說的話也有道理,而且口氣十分堅決,就不敢再說别的話了。

    但是宋獻策因為曾看見了“天狼星犯紫微垣”的不吉之兆,又看見了“白虹貫日”的天象,他身為軍師,不能不為大順皇帝的安危擔心。

    他低着頭想了一陣,然後擡起頭來說道: “陛下從穩定軍心與鼓舞士氣方面着想,決定留在這裡,這種大智大勇的英明決策,雖十個家獻策也不能有此見解。

    臣眼下隻有一個建議,請皇上務必采納。

    ” 李自成問道:“你有什麼建議?” 宋獻策說:“從長安出發時,禦營扈從官兵,定制是三千官兵,每人戰馬一匹,另有馱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