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的朝會更加顯得緊張。

     當時,盛京的官制比遷都北京以後來說,仍屬于草創階段,不僅官制簡單,禮節也很簡單。

    兩位輔政王坐定以後,有内秘書院一位年輕漢人章京到大清門内的左右朝房,引導王公大臣和滿漢文武百官,來到大政殿。

    走在最前邊的是和碩禮親王愛新覺羅-代善。

    他是努爾哈赤最初封的參預朝政的“四大貝勒”中僅存的一位,也是親王中年紀最長的人,今年整六十歲了。

    進入大政殿後,有一位站在睿親王身邊的章京大聲說道: “和碩禮親王免禮,請即落座!” 代善在為他準備的一把鋪着紅墊子的椅子上坐下,是左邊一排的第一位。

    他從十幾歲起就跟着太祖努爾哈赤為統一滿洲各部落、建立後金政權而進行戰鬥,屢立大功,所以在愛新覺羅皇室中得有今日的崇高地位。

    但是他畢竟老了,經曆的朝廷紛争也多了,隻希望得保祿位,不願多管别的事情。

    他早就知道多爾衮與豪格之間必有一鬥,今日來到大清門時他已經猜到将出大事,所以一句話不說,交出了腰刀。

    現在看見多爾衮處處戒備森嚴,心中更加明白。

    自從去年八月間先皇帝突然病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孫中為争奪皇位發生紛争。

    當時最有繼承皇位資格的是多爾衮和豪格二人。

    他們都有人擁護,手中也都有兵力。

    多爾衮自己堅決不做皇帝,也挫敗豪格想繼承皇位的野心,擁立六歲的小孩福臨做了大清皇帝,自己做輔政王,治理國政。

    此事既獲得兩黃旗的忠心擁戴,也獲得清甯皇後和永福莊妃的兩宮支持。

    半年多來,對世事和朝政經驗豐富的禮親王看見多爾衮步步向專擅朝政的道路上走,既使他心中不滿,也使他有點害怕。

    但是他也明白,目前正是大清朝進入中原,第二次開國建業的大好時機,非有多爾衮這樣的人物不可。

    他心中還明白,今天是先皇帝太宗爺逝世以來半年多時間中愛新覺羅皇室中發生的重大鬥争,必有血腥之災。

    怎麼好呢?他昔日是“四大貝勒”之首,今天為年事最高的和碩禮親王,身為太祖爺的次子,看着太祖的子孫們如此明争暗鬥,流血朝堂,他怎麼辦呢?…… 所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三品以上的滿漢大臣,都随在代善之後,走進大政殿。

    當時的王、公、大臣對輔政工不行跪拜禮,他們按照品級分批,趕快趨向案前,利索地甩下馬蹄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和上身略向前傾,齊聲說道:“請兩位輔政親王大安!”他們都沒有座位,首先是親王一級的在兩旁肅立,郡王、貝勒、貝子接着往下排。

    原來貝勒的爵位很高,到皇太極時代,為了逐步提高君權,首先取消“四大貝勒”共理朝政的舊有制度,接着将貝勒降到郡王之下,成為封爵的第三級。

    因系封爵,所以得到也不容易。

    有封爵的人們分批打千兒請安之後,在左右兩邊站定,接着才是滿漢三品以上文武大臣請安,站在第二排和第三排。

     沒有爵位的和三品以下文武官員都在大政殿外邊分批請安,也分兩行肅立。

     多爾衮一臉殺氣,向大政殿内外的滿朝文武掃了一眼。

    他平時就是目光炯炯,令人生畏,今日更是目光如劍,好像要刺透别人心肺。

    當他望着豪格的時候,豪格不由得渾身一震,在心中罵道:“不知誰出賣了我,我将來要親手将他殺死!”他偷觑一眼面帶愁容、白須飄然的和碩禮親王,心中希望禮親王能為他說一句話,但是這個念頭一閃就過,聽見多爾衮開始說道: “近幾天,我朝不斷接到從北京和山海關來的探報,北京的情況已經清楚了。

    三月十九日天明的時候,流賊破了北京。

    崇祯先逼着皇後自缢,随即他自己也自缢了。

    明朝 17亡了。

    從北京和山海衛來的探報還說,流賊進了北京以後,二十萬賊兵(當時是這樣傳說)駐在城内,軍民混在一起,當然要奸淫婦女,一夜之間投井自缢的婦女就有數百人。

    流賊抓了皇親、勳臣和六品以上官員,嚴刑拷打,逼索軍饷,已經打死了許多人。

    吳三桂的父母住在北京,也被李自成抓了起來,随即放了,以便招降吳三桂。

    北京謠傳,吳三桂原來也有意投降流賊,因為知道流賊進了北京以後的實際情況,不肯降了,在山海衛觀望形勢。

    我大清許多年來立志進入中原,建都北京,這正是極為難遇的大好時機。

    就在近幾天内,我要親自率領滿、蒙、漢十幾萬精兵,進入長城,攻占北京,剿滅流賊!這次出兵,一定要獲得全勝!” 他停一停,又向大政殿内外肅立的滿漢朝臣們掃了一眼,不期與豪格的眼光遇到一起。

    僅僅互相看了一下,豪格便将自己的眼睛回避開了。

    他忽然猜想,今日的朝會可能就是商議南征大事,并不是專門對付誰的,于是略微覺得心安。

     多爾衮對于大軍出征的事并沒有興奮之情,臉上冷冰冰的,眼神中充滿殺氣,接着說道: “這次進兵中原,不是一時之計,要經過惡戰,剿滅流賊,占領北京,占領中原,為大清在中國建立萬世基業。

    我比鄭親王年輕十幾歲,率軍南征的事當然落在我的肩上。

    鄭親王德高望重,留在盛京,主持大清朝政,鎮壓叛亂,管理滿、蒙和朝鮮等處,最為适宜。

    至于出兵的詳細計劃,一二日内将要同滿漢大臣們詳細商議。

    為着我大清朝出兵勝利,必須先消滅朝廷隐患。

    ”他望着旁邊的濟爾哈朗說道: “鄭親王,我大清朝的隐患,你跟我同樣清楚,請你主持審問!” 大政殿内外的空氣凝結了。

    豪格的心頭猛然一沉,臉色一變,兩腿微微打顫,在心裡說道: “果然是對我下手!” 鄭親王想到去年八月的争奪皇位之争,心中害怕,暗暗想道:“這是第二次要流血了!”他按照多爾衮的事先吩咐,叫了幾個人的名字。

    這些人有的站在大政殿内,有的站在殿外,一聽到叫出自己的名字,無不面色如土,渾身戰栗,到兩位輔政王的案前跪下,不敢擡頭。

    人們聽見了這幾個人的名字,心中全明白了,許多人偷看豪格的神情,為他捏了一把冷汗。

     在這些人情緒緊張的片刻中,濟爾哈朗又叫出幾個人的名字。

    被叫的人迅速來到兩位輔政王的面前跪下。

     豪格心中說道:“我要死了!死了!”雖然是鄭親王濟爾哈朗主持審問,但他的心中明白,鄭親王是按照多爾衮的意見行事,是多爾衮決定殺他。

    他的心中不服氣,竭力保持鎮靜,但是兩條小腿肚不能不微微打顫。

     濟爾哈朗先叫鑲白旗固山額真(旗主)何洛會說出肅親王在私下诽謗睿親王和圖謀不軌的事。

    何洛會慷慨揭發肅親王有一次如何同他和議政大臣楊善、甲喇章京伊成格、牛錄章京羅碩談話,诽謗睿親王,挑撥是非。

    多爾衮問道: “他怎麼挑撥是非?” 何洛會說:“肅親王對我們說,從前固山額真譚泰、護軍統領圖賴、啟心郎索尼,都歸附于我。

    現在他們忘恩負義,率領兩旗歸附和碩睿親王……可惡!”何洛會略微停頓一下,接着揭發:“肅親王還幾次對我們說:睿親王經常患病,豈能永遠擔負輔政的重任!有能力的人既然歸他收用,無能力的人我就收用,反正他不是長壽之人,我們等着瞧!” 多爾衮憤怒地向肅親王看了一眼,在心中說道:“哼,你說我不會長壽,咒我快死,我偏要今天就将你處死!” 然而多爾衮的性格比較深沉,他要殺豪格的決定暫不流露,也不說出他自己通過收買肅親王府的人們所掌握的豪格的隐私談話,又向何洛會問道: “肅親王還說過什麼不滿意朝廷的話?” 何洛會說:“請輔政王詢問楊善!” 多爾衮轉向楊善問道:“楊善,我知道你投靠了肅親王,甘心做他的死黨,同謀亂政,罪當處死。

    你照實招供,你對肅親王還說了什麼話?” 楊善猛然如雷轟頂,面色如土,說道:“請輔政王莫聽何洛會亂咬。

    我什麼話也沒有說……” 多爾衮說:“好,楊善,你敢狡賴!何洛會,你說出來!” 何洛會本來不想再作多的揭發,但是事到如今,他害怕楊善一夥反過來咬他一口,不得不下了狠心,接着揭發: “當肅親王說了那句話以後……” 多爾衮認為禮親王等都不能聽明白,厲聲問道:“你說明白!肅親王說的哪一句話?” “他說‘有能耐的人既然都被睿親王收用了,剩下沒有能耐的我當收用’。

    肅親王說完這話以後,楊善跟着就說:‘幫助睿親王收羅人才,全是圖賴施用的詭計!我若親眼看見他給千刀萬剮處死,死也甘心!’” “下邊還有什麼話?” “下邊,肅親王說:‘你們受我的恩,應當為我效力。

    可以多留心圖賴的動靜,随時向我禀報。

    ’楊善回答說:‘請王爺放心,我們一定要将圖賴置之死地,出了事我們抵罪,與王爺無幹。

    ’楊善,你的話是不是這樣說的?” 審問至此,人們斷定楊善必死無疑,豪格也斷定他自己難以幹淨脫身。

    于是正如俗話所說的牆倒衆人推,紛紛揭發肅親王的悖逆言行和他同某些人的私下來往,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捕風捉影,有些本來是雞毛蒜皮的事,被提到陰謀亂國的高度加以解釋。

    肅親王豪格聽到有些揭發,身上出汗,想道:“完了!”但是另外有些不實的揭發使他既憤怒,又不敢辯論,隻好緊緊地閉口無言。

    在大政殿中揭發很久,豪格開始将生死置之度外,不願細聽。

    忽然,他想到了一件與揭發的罪狀絲毫無關的閑事…… 前幾天,豪格預感到睿親王在大軍出征前會在朝廷上故意生事,就讓他的福晉以送東珠為名去睿王府看看,他的福晉堅決不去。

    夜間在枕上談起她不肯去睿王府的事,她才說上次去拜年,睿王爺不斷看她,看得她不好意思,所以她不願再去。

     不過後來她還是去了,結果又被多爾衮看得不好意思。

     21她回去就對丈夫悄悄說了。

     很奇怪,在目前生死交關的時候,豪格竟忽然想起來這件閑事,并且想着睿親王可能将他處死,再霸占他的福晉…… 多爾衮向濟爾哈朗說道:“鄭親王,大家揭發的事情很多,對有罪的人們如何治罪?” 濟爾哈朗昨夜已經拿定主意,回答說:“兩位輔政,以你為主,請你宣布如何處治。

    ” 多爾衮向全體朝臣們大聲說道:“肅親王豪格罪惡多端,另行公議如何處置。

    先摘去王帽,跪下等候!” 豪格渾身戰栗,趕快跪下。

    他的王帽立刻被人摘去。

     多爾衮接着說:“俄莫克圖、楊善、伊成格,這三個人依附肅親王為亂,又不自首,立即斬首!” 幾個巴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