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陷于不可收拾。

    随着李自成在革命功業上的步步勝利,尤其是從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在中原各地連獲重大軍事勝利以來,他們之間最初的“袍澤”之情步步疏遠,變化為君臣關系;到了西安以後,中央政權确立,百官職掌和品級厘定,當年“袍澤”之情就所剩無幾了。

    所以關于皇上要往山海衛禦駕親征的大事,兩位軍師雖然當面苦口谏阻,無奈皇上不聽。

    随後他們被劉宗敏請到首總将軍府讨論如何出兵的具體問題,完全是奉命行事,谏阻東征的話不再提了。

     他們正在舊皇親田宏遇宅中商議出兵的各種具體問題時,劉體純從通州派飛騎送來的十萬火急軍情探報到軍師府了。

    軍師的夜間值班中軍副将不敢拆封,立刻派人飛騎送到宋獻策手中。

    宋獻策拆開一看,臉色一變,不覺在心中驚叫:“果然不出所料!”他立刻轉給李岩。

    李岩匆匆一看,心中想道:“在西安時我就擔心會有今日,果然不幸言中!”他順手将劉體純的探報轉給劉宗敏。

    劉宗敏看過之後,又交給宋獻策,說道: “兵貴神速,可見禦前所定大計很是,必須趕快打敗吳三桂,消除此一支禍患,再騰出拳頭來對付滿洲!各營如何出兵的事,由我一一下令。

    你們二位速回軍師府,将這一軍情探報連夜送進宮中,呈給禦覽。

    說不定明日一早,皇上會召見我們。

    你們趕快回去休息去吧!” 宋獻策和李岩迅速辭出,策馬奔回軍師府,将劉體純的軍情密報附了一頁簡單的說明,讓皇上知道他們同劉宗敏都看過了,“特呈禦覽。

    敬候聖裁”。

    這一簡單附頁,不是正式奏疏,在當時叫做“揭帖”,清朝稱為“附片”。

    宋獻策在外邊加了個封套,寫好封好,封口加印,立即叫人騎馬送交東華門值班官員,所以在四更時候,雲闆敲響,李自成就看見了這一令他大吃一驚的軍情禀報。

    但在劉宗敏面前議事的衆多權将軍和制将軍,大家還坐在悶葫蘆裡,照舊商議出兵的事。

    他們都知道出了大事,必是關于滿洲人和吳三桂的動靜,但因劉宗敏的令嚴,沒人敢打聽一句。

     李岩被邀到宋獻策的簽押房中,屏退左右,繼續談了一陣。

    他們的心情都非常沉重,隻恨他們自己出身文人,又不是陝西籍,同劉宗敏比起來究竟是遠了一層,遇到目前局勢,如何可以使國家趨吉避兇,化險為夷,他們徒然在心中清清楚楚,卻無力挽救大局。

    他們因知道明日早飯以後,皇上必然召他們進宮議事,而此刻已經四更多天了,所以他們胡亂吃點東西,悶悶不樂,準備各回自己房中休息。

    在分手時候,李岩歎道: “近幾個月來,弟常後悔不隐居山林,而今晚矣!” “皇上是有為之主,吾兄何出此言?” “皇上當然是有為之主,但弟自恨有心報主,無力回天,不知稅駕①何處!” ①稅駕--意即脫身。

     宋獻策的心中一動,感到這是一句不吉利的話,但他也有一些同感。

    他想了想,感慨地說: “弟讀《孫子兵法》,很注意《勢篇》中所講的一個道理。

    如今你我可以回想,皇上不顧你我多方谏言,占領河南、湖廣之後,接着又到了西安,一直不肯在各地設官理民,使國家可攻可守,處于不敗之地。

    朝廷不作此根本大計,一意馬不停蹄,北伐幽燕,這不是一二人的意思,而是一個‘勢’字。

    皇上如今不顧你我苦谏,決意東征,也是一個‘勢’字。

    這個‘勢’宇,就是杜預所說的‘形勢’二字。

    孫子講究用兵任勢,是取勝之道。

    我從‘勢’字悟出,遭緻失敗,往往也是一個‘勢’字。

    目前你我無能為力,也是因為形勢已成,非你我可以為力,徒喚奈何!” 李岩輕歎一聲,回自己在軍師府内住的一座小院中去了。

     到了巳時過後,宋獻策和李岩被皇上召到文華殿了。

     李自成在五更拜天之後,早膳以前,先将李雙喜和吳汝義叫到武英殿的西暖閣,明白告訴他們,已經決定于十二日己巳,禦駕親率六萬大軍東征,一舉打敗吳三桂,迫其投降,然後騰出拳頭,迎戰滿洲來犯之敵。

    他還告訴他們:雙喜将随禦駕東征,不離左右,而吳汝義留在宮中,協助李公子鎮守北京。

    對于局勢的突然變化,他們根據種種迹象判斷,已經心中有數,而現在是完全明白了。

    同時他們也恍然大悟,怪道皇上急于要擇吉于初九日丙寅為羅虎成親,并且要在初九日以前敕封羅虎為伯爵,原來都是為鼓勵他在戰場上死力效忠! 吳汝義向皇上禀奏:羅虎的公館已經安排好了,房屋和一切陳設都可以說富麗堂皇,符合大順朝伯爵身份。

    男女奴仆都是從高門大戶中挑選來的,限令在今日一早全到羅虎公館,有遲誤不報到的唯原主人是問。

    他還禀奏: “昨日陛下對臣面谕之後,臣立即向禮政府大臣們傳下聖旨,敕封羅虎為潼關伯的敕書銅印,都将連夜趕辦,今日上午将敕書送進宮來用玺,接着在羅虎的伯爵府頒賜羅虎。

    羅虎受封之後,立刻進宮,叩謝聖恩。

    估計羅虎進宮謝恩,将在近午時光景。

    他謝恩後騎馬奔回公館,文武官員為他賀喜,少不了舉行酒宴。

    這些必備之事,臣已吩咐下去,務須一切操辦妥貼,風光,方合乎禦賜婚配體統。

    ” 李自成點點頭,又問:“你打算請什麼人為他主婚?” “羅戴恩是他的堂叔父,本來由他主婚最為合宜,可是他奉旨押運金銀去西安,明日一早就要動身。

    大臣之中,陛下以為誰為合宜?” 李自成略想一下,含笑說道:“這費宮人在明朝宮中是有名的美人,又是一位才女,小羅虎擔心她眼眶太大,輕視他出身微賤,說得難聽是一個流賊,說得好聽也不過是草莽英雄,所以羅虎怕費宮人不能在婆母前行孝,原不想成這門親事。

    孤為此才趕在羅虎成親前敕封他為潼關伯,封他母親為诰命夫人。

    你再去找牛丞相傳谕孤的旨意,請他做羅虎的主婚人吧。

    ” “如此最好。

    臣當遵旨而行,包管這一對新人十分滿意。

    ” 李自成說:“初九日黃昏新人花轎到潼關伯公館,拜天地,送入洞房,接着就是幾十席盛宴。

    事前樣樣都得準備好,可來得及麼?” “請陛下不必操心,臣已作了安排。

    此系皇上禦賜婚配,咱大順朝開國以來第一樁欽定佳偶,使英雄與美人喜結良緣,臣豈能不盡力辦好。

    數百張大紅龍鳳請帖,今日即可備辦停當,按照開好的名單送出。

    鼓樂、花轎、各色執事,該由什麼衙門、什麼官員操辦,臣已吩咐下去,不會誤事。

    還由京城中……” “不是京城,是行在。

    ” “是,是。

    請恕臣一時錯言。

    臣已命人由幽州行在的全城中征集一批有名廚師,明日就到潼關伯府,備辦宴席。

    ” 李自成頻頻點頭,在心中稱贊吳汝義很會辦事,不愧是宮内大臣。

    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