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心靈中打下深深烙印的忠君思想突然盤踞心頭,使他深深地感到亡國之痛。

    他流了一陣眼淚,又對将領們說: “本鎮奉旨勤王,恨不能立刻揮兵北京,與流賊決戰,收複京師。

    可是,我們兵力有限,又無後援,數萬将士的糧饷也成問題。

    方才各位所談意見,都是出于一片忠君愛國之心。

    隻是此事必須仔細斟酌行事,以求萬全。

    ” 将領們說道:“全憑伯爺主張。

    ” 吳三桂接着說:“敵兵勢衆,我們勢單,不暫時退兵,自然不行。

    隻是退到永平,不能禦敵;退到山海關,也不能禦敵。

    敵兵必然進兵追擊,我們如何能夠以孤軍守孤城?” 衆人聽了吳三桂這幾句話,都不覺點頭。

    有人想到向北朝求援,可是不敢說出口來,因為一旦滿洲出兵,會是什麼後果,誰都沒有把握。

    大帳中沒有一點聲音,所有的眼光都集中在主帥的臉上。

     吳三桂接着說道:“皇上和太子都沒有下落。

    據探報說,流賊進城的時候沒有遇到抵抗,沒有發生巷戰,所以皇上和太子顯然不會死于亂軍之中。

    會不會他們在流賊進城之前逃出京城,藏入民間……” 将領和幕僚們紛紛點頭,有些人在絕望的心頭上産生了一絲希望。

     停了片刻,吳三桂又說下去:“倘若皇上和太子能夠不死,變換衣服,在混亂中逃出京城;隻要他們不被流賊找到,大明江山就不會完。

    如今江南半個中國完整無缺,财富充足,人馬甚多,不會使闖賊南下得逞。

    畿輔、山東剛被賊兵占領,人心也還向着大明,隻要皇上和太子有一個能逃出京城,全國就有了主心骨,不僅南方臣民将始終效命,營救聖駕,即畿輔、山東、河南各地豪傑,亦必紛紛起兵勤王,使流賊無喘息時刻。

    我們目前處境雖然很難,可是救國家救皇上就在此時;立不世之功,留芳萬代,也在此時。

    ” 聽了這話,衆人心中略覺振奮。

    有人站起來,焦急地向吳三桂說道: “伯爺,事不宜遲,如何找到皇上和太子,找到之後,如何迎來軍中,請伯爺訓示。

    ” 吳三桂随即命一個親信中軍,立即派細作密查暗訪,趕快找到聖駕和太子的去向。

    他說,“據我猜想,皇上知道我軍勤王,必從朝陽門或東直門逃出京城。

    由于城外到處都有闖賊的人和邏騎,隻好藏身在什麼地方。

    你派人隻在這一帶鄉下暗訪,說不定就在通州境内。

    ” 中軍說了一聲“遵命”,退出大帳。

     “忠孝不能兩全。

    自古盡忠的不能盡孝,盡孝的不能盡忠,當國家危亡時候,實難兩全啊!”吳三桂長歎一聲,滾出兩行熱淚來,接着說,“我從前原想着,縱然國家艱難萬分,還可以拖上數十年,所以将父母送往北京城中居住,好使朝廷對我不存疑心,沒料到我會成了亡國之臣……” 天色暗下來了。

    吳三桂平日喜歡宴客,如今國難當頭,家難當頭,雖然不再舉行酒筵,卻按照往日習慣,将少數将領和幕僚們一起留下來吃晚飯。

    飯後大部分将領各回本營,部署軍事,以備非常,隻留下少數将領和心腹幕僚在帳中繼續商議。

     約摸二更時分,忽然探馬禀報,崇祯皇上已于北京城破時吊死煤山;太子和永王、定王都被李自成找到了。

    吳三桂在精神上重新受到巨大打擊,感到絕望。

    原來抱有的一絲幻想,現在破滅了。

    他不覺失聲痛哭,随後把将領們重新叫來,連夜商量對策。

     會上,有人建議立即為先帝、後發喪,傳檄遠近,号召京畿豪傑,共為先帝、後複仇,驅剿“流賊”,匡複明室。

    但是商議很久,吳三桂沒有采納。

    他比一般将領心中更清楚:倘若找到了崇祯和太子,自然可以号召天下,在他是忠君愛國的義舉,而崇祯和太子也等于奇貨可居。

    但現在崇祯已死,太子又落進李自成手中,憑他手中這一點兵力,匆匆忙忙為先帝、後發喪,傳檄遠近,其結果隻會對他十分不利。

     也有人主張趕快退兵山海關,遠離京城,免得被李自成突然襲擊。

    吳三桂聽了也搖搖頭,因為他斷定李自成還不會馬上派兵打他。

     當有人大膽提出是不是能借用滿洲力量時,吳三桂隻是猛擡頭看了看說話人之後,竟未置可否。

    倒是大家一緻猜想,滿洲可能會乘機進兵。

    如果滿洲進兵,他們被夾在滿洲兵和北京之間,應當怎麼辦呢?大家反複商量了一陣,一時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隻決定暫時屯兵玉田,觀望等候。

    同時多派細作,随時探聽北京、沈陽兩方面的動靜。

     三天過去了。

    雖然北京城門把守很嚴,不許閑人進去,吳三桂派去的細作輕易進不了城,但是城内消息還是傳出不少。

    傳得最盛的仍然是拷掠追贓、奸淫、搶劫一類事,将北京城内形容得十分可怕。

    每個消息都燃起吳三桂對大順軍新的仇恨,常常咬牙切齒大罵: “流賊果然不能成事!” 關于保定方面,他也知道,劉芳亮于三月十五日破了保定,沿途還破了一些州縣。

    由于兵力分散,到處局勢不穩,劉芳亮到保定之後,人馬隻有一兩萬人,沒有力量增援北京。

     另外,他還知道,大順軍派人去天津催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