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集人馬的事,千萬不可大意!” 雖然昨天聽了宋獻策的密奏之後,李自成已經對敵情有了一些清醒的認識,但此刻聽了劉體純的密奏,更使他感到震驚。

    他沉默片刻,命劉體純坐下,問道: “二虎,這些話……你可對兩位軍師談過?” “臣已對兩位軍師禀報了,他們囑臣進宮來向陛下如實奏聞,不要隐瞞。

    ” 李自成雖然明白戰争不可避免,但是直到此刻仍舊希望吳三桂不要膽敢與大順為敵。

    這種并不明白說出來的心事,使他總在抱着渺茫的僥幸思想。

    他向劉體純問道: “吳三桂率五萬人馬進人關内,原指望由朝廷供應糧饷。

    如今明朝已亡,糧饷斷絕,他如何能支持下去?” “據微臣探知,他從甯遠運來的軍糧,足可以支持半年。

    ” “如何有這麼多的軍糧?” “自從錦州被圍,明朝在遼東土地越來越少,甯遠便成了明朝在關外的唯一重鎮。

    後來松山、杏山等城堡相繼失守,死守錦州的祖大壽投降滿洲,甯遠就成了明朝在關外必須守禦的孤城。

    失去甯遠,山海關就失去屏蔽,陷在遼東的漢人就失去了最後一線希望。

    崇祯為要守住甯遠,不管國家多麼困難,盡一切力量為甯遠運送軍糧。

    據臣差細作向入關遼民老者打聽,軍糧是由登萊下海,用海船運至覺華島”覺華島在何處?“”覺華島在甯遠城東數裡外的海中。

    東虜曾經想攻占覺華島,斷了甯遠命脈,使甯遠不攻自破。

    但因吳三桂派重兵駐守覺華島和海岸,修築許多炮台,東虜無機可乘。

    吳三桂奉旨放棄甯遠,入關勤王,覺華島上的軍糧全數用海船運來,将一座空島留給鞑子。

    “ 李自成又問道:”吳三桂的糧船現在何處?“”我們的細作聽到入關遼民言講,也得自山海城内百姓哄傳,從甯遠覺華島來的幾百隻糧船暫時都泊在姜女廟附近海邊。

    “”姜女廟在什麼地方?“”聽說在山海關東邊大約十裡地方。

    相傳孟姜女哭長城,死在海邊,化為礁石。

    後人立了一座廟宇,稱為姜女廟。

    “”姜女廟那裡可是駐有重兵?“”因為姜女廟在山海關和長城東邊,岸上隻駐有少數守船步兵,并無重兵。

    “ 李自成的心中略一沉吟,忽然想到一旦大戰開始,要是能設法焚毀吳三桂的糧船,就能迫使吳三桂不戰而降。

    至于差何人前去姜女廟焚毀糧船……他想到了羅虎,他認為智勇兼備的羅虎是一位合适的将領,他的三千精兵也最可用,可是如何能繞過山海關呢?……”二虎,關甯兵的士氣如何?“李自成不再細想下去,轉而又問。

     劉體純回答說:”據幾個細作禀報,當我大順軍攻破北京時,吳三桂的前鋒騎兵已經到了玉田,不敢前進。

    在起初那七八天内,關甯将士因聞我軍數年來百戰百勝的軍威,紀律嚴明的美名,而且京城失守,皇帝自缢,關甯兵除山海關一城外可以說既不能進,也不能退,處境極為不利,所以吳三桂的士氣大為低落。

    那時,在吳三桂的軍中确有人私下議論向大順歸順的話,後來忽然變了。

    近幾天,關甯兵的土氣很盛,日夜準備,決計同我一戰。

    “”為什麼關甯兵的士氣忽然又旺盛了?是因為吳三桂已經同滿洲有了勾結麼?“”不是,毛病是出在我軍方面,有些話微臣不敢直言。

    “”為什麼不敢直言?王長順是個大忠臣,他昨日闖進宮來,把别人不敢對孤說的話都說了,是不是在北京和畿輔哄傳我大順軍進北京後軍紀很快敗壞了,不斷有搶劫富戶和奸淫婦女的事?這些情況孤已知道,你何必不敢直言?“”還有一件大事,臣确實不敢直說。

    “ 李自成面帶微笑說:”你是孤的愛将,又身任偵察敵情重任,有什麼話不可對孤直言?說吧,快說吧!“”陛下,我軍進北京後,抓了幾百官吏勳戚,酷刑追贓,至今已經死了許多人。

    這件事很失人望。

    吳三桂一看這情形,不願降了。

    山海關城中士紳,原來還在觀望,如今都勸說吳三桂傳檄遠近,興兵複明。

    人們都說……“ 李自成重新端起茶碗,笑着說:”說下去,說下去。

    人們都說些什麼?“ 劉體純又一次跪下去,說道:”請陛下聽了後不要震怒,恕臣直言不諱。

    “”二虎,快說吧,有什麼不可直說的?“”人們紛紛議論,自古奪得天下從來沒有這樣胡搞的,人們罵陛下雖然占了北京,終究是個流賊,是黃巢一流人物,不是坐天下的氣象!“ 李自成故意露出的笑容突然消失了,手中的茶碗砰一聲落到禦案上,茶水濺出。

    過了一陣,他又歎一口氣說道:”逮捕在北京的六品以上官吏嚴刑追贓一事原是孤與捷軒在長安出兵前商定的一件大事,原想着國家草創不易,此舉既可以解救國庫空虛的燃眉之急,也可以使萬民拍手稱快。

    不料北京城和遠近士民不惟不拍手稱快,反而同我離心!在長安時,宋軍師同李公子對這一重大決策都曾婉言谏阻,孤未聽從,如今欲不拷掠追贓也晚了……你還有什麼要禀報的?“ 劉體純遲疑片刻,又說道:”剛才陛下問起吳三桂的關甯兵為什麼七八大前士氣低落,如今士氣又忽然旺盛,其中道理,臣剛才說了一半,還有一半原因臣一時忽忘,尚未說出。

    “”你說出來吧,不要顧慮。

    “”吳三桂的關甯兵原以為陛下真的率領二十萬精兵來到北京,還有大軍在後,所以一時十分害怕。

    吳三桂因此不敢率兩三萬關甯鐵騎星夜西來,馳救北京。

    在我軍攻破北京的數日之内,山海關仍不知我軍虛實,眼看進退失據,士氣難免低落。

    随後他知道我大順到北京的隻有數萬人,也無後續部隊,他才敢于拒不投降,士氣反而旺盛。

    如今他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要想迫使他投降,或是将他打敗,攻占山海衛城,除非我軍有更多兵力,同時出奇兵繞過山海關,焚毀他停泊在姜女廟附近的糧船……“”啊,孤都明白了。

    你帶來多少親兵?“”臣因是夜間趕來,帶了三十名親兵,以防不測。

    “”你退下去吧。

    早膳後你趕快返回通州,繼續打探敵軍動靜,愈快愈好。

    還有,你回通州後立刻傳孤口谕,叫羅虎今日下午趕來北京,孤有要事召見。

    “”遵旨!“ 劉體純叩頭退出以後,王瑞芬進來,請他回寝宮用早膳。

    他似乎沒有聽見,向王瑞芬看了一眼,想到要召見費珍娥的事,但時間尚未确定,沒有說出日來。

     早膳以後,他啟駕往文華殿召見唐通與張若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