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皇上挑選妃嫔,不妨光辦。
子宜将軍所請,敬望聖上俯允。
” 李自成望着劉宗敏問:“捷軒以為如何?” 劉宗敏說:“你是天子,一國之主,你不先選妃子,衆将校誰敢領受皇上賞賜的宮女?吳汝義說的那個宮女,既然容貌很俊,又識文斷字,皇上你就收在身邊吧。
進北京挑選一個美人算什麼?自古以來,哪個當皇帝的不有他娘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難道咱大順朝的開國皇帝是吃清齋的?” 李自成笑一笑,說道:“今日的禦前會議要商讨的最緊迫的是軍國大事,其餘諸事不必在此多議。
因為向衆将校賞賜宮女的事歸軍師府處分,獻策留下,林泉和子宜都曾負清宮之任,查閱過各宮的宮女,也留下,其餘文武大臣可以出宮,各回自己的衙門辦事。
” 群臣從禦前叩頭退出以後,李自成跟着起身,帶着宋獻策等往西暖閣去。
那裡擺的椅子很少,适合幾個人進行密談。
李自成在龍椅上坐下以後,屏退宮女,不許有人在窗外侍候,然後他慢慢說道: “說到選美的事,孤倒有一番想法。
雖然孤已經年近四十,膝下尚無一子,為我大順朝臣民關心,但孤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将宮女分賞有功将校這件事做得妥當。
獻策,你以為如何?” 宋獻策說:“臣以為陛下選妃與陛下将宮女分賞有功将校,兩件事可以并行,而陛下選妃這件事不妨先行。
以宮女分賞将校,因為人數衆多,須要作好準備,方能辦得妥貼,皆大歡喜,共沾皇恩。
至于陛下選妃,隻是一人之事,不用拖延。
高皇後焚香許願,但望陛下有一妃早生太子,臣民也同此殷殷期望。
” 李自成連連點頭,但又說道:“自古帝王創業,雖然都是上膺天命,下順民心,但也要百戰才有天下。
得了天下之後,還要消滅反側,戰勝外敵,開疆拓上。
帝王百戰經營,是為的收拾江山。
将士們浴血苦戰,是為的建立功勳,得到子女玉帛與封侯之賞。
古今一理,沒有例外。
我大順依賴将士之力,破了北京,滅了明朝,創建國家,所以孤總在想着有功的将校們不惟應該酬以侯、伯之賞,也要予以子女玉帛之惠。
不然如何能鼓舞軍心?分賞宮女的事,在長安已經決定,将士鹹知,所以孤以為分賞宮女之事理應速辦,納妃之事不妨略緩。
” 吳汝義站起來說:“陛下關懷将士,實為千古聖君。
但陛下是萬民之主,既然親自召見了費宮人,頗合聖意,不妨先納費氏為妃,然後擇期向有功将校們分賞宮女。
” 李自成問道:“獻策有何主張?” 宋獻策說:“子直将軍之言甚是。
本月二十八日是一個利于婚配的好日子。
如荷陛下欽準,臣拟于即日起命軍師府的官員們開列應賞給宮女的将校名冊,并從宮中調閱适宜婚嫁的宮女名冊,火速準備就緒,二十八日到二十九日完成分賞宮女之事。
紫禁城中及西苑各處,宮院衆多,看守門戶,小心火燭,每日灑掃諸事,不可無人。
臣意暫時以兩千宮女分賞将校,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一則各宮院不可無人經管,一二則也不可賞得太濫。
” 宋獻策又說:“皇上選妃,理應在本月二十八日之前。
紫禁城中為美貌女子荟萃之地,可充妃嫔之選的決不止費珍娥一人,聽副軍師說,慈慶宮中就有一位姓窦的宮女,德容兼備,冠于群芳,堪膺陛下後宮之選。
請陛下今日于萬幾之暇,召她前來,親目一看,然後于窦氏與費氏中挑選一位。
” 李自成沒想到宮中還有比費珍娥更為出色的女子,始而吃驚,繼而渴望親眼一見。
但是他表面上若無其事,似很随便地向李岩問道: “林泉,你看窦氏如何?” “陛下,這位窦氏在慈慶宮中不是一般宮女,是一位六品女官。
懿安雖是前朝皇後,已經寡居了十七年,不是崇祯朝的六宮之主,但是她既是天啟皇後,又是受崇祯尊敬的皇嫂,每逢元旦和她的千秋節,不但所有妃嫔們都要到慈慶宮朝賀,連周皇後也去拜賀。
窦氏是司儀局女官,平日無事,陪張皇後讀書寫字,下棋吟詩。
所以窦氏不僅容貌出衆,而且舉止娴雅,溫柔大方,美而不媚。
” “她叫什麼名字?” “她姓窦名美儀,嬌美的美,儀表的儀,現年二十一歲。
” 李自成轉望宋獻策:“此事應如何決定?” 宋獻策說:“請皇上于今晚将窦美儀召進寝宮,與費宮人作個比較,決自聖衷。
” 李自成又問李岩:“林泉之意如何?” 李岩說:“按曆朝慣例,選妃是一件大事。
先由皇帝下旨,由禮部通告京師臣民,先由禮部挑選美女,擇日送進宮中,請皇帝與皇後面挑。
但今日非太平時期,也不是選取京帥良家秀女,而是隻從宮女中選擇,可以不經禮部初選,隻由皇上召見一次,即可決定,一切繁文缛節都可省了。
” 李自成微笑點頭,又問吳汝義:“如今有兩個備選的人,你的意見如何?” 吳汝義回答說:“請陛下于今晚召窦美儀前來一見。
如窦氏确實德容兼備,不妨将窦美儀與費珍娥同選為妃。
” “啊?” “臣聽說崇祯的田妃和袁妃就是同一天選進宮的。
” 李自成微微一笑,不再說話了。
當宋獻策等三位近臣退出以後,宮女們進來獻茶。
李自成吩咐王瑞芬,要她差遣一個宮女去慈慶宮傳旨,今晚将召見窦美儀。
昨晚召見費珍娥,他沒有事前傳旨,而對于召見窦美儀要事先傳旨,他雖然不說出自己的心思,但王瑞芬完全明白了。
她知道,崇祯皇帝每次要去田妃或袁妃宮中住宿,都是事先差乾清宮的宮女傳旨,以便承乾官或翊坤宮的宮女們做好準備,“蒙恩臨幸”的娘娘也要沐浴打扮,準備小心接駕。
倘若是一般宮眷或新“蒙恩召幸”的宮女,也在接旨之後,趕快沐浴打扮。
如今王瑞芬想着既然對召喚窦美儀前來寝宮要提前半天傳旨下去,必不是一般召見。
況且她深知窦美儀德容兼備,在宮娥中确屬第一,所以她很自然地認為是皇上“召幸”。
王瑞芬雖然不是美人,但也是中等以上容貌。
她曾經希望自己被新皇上看中,擺脫老死冷宮的命運,所以昨晚在新皇上的寝宮添香的時候,在博山爐中加進了夢仙香。
無奈新皇上不是一個貪色的人,雖然她也看出新皇上看着有點動情,卻始終沒有失去分寸。
後來,皇上召見了費珍娥,她滿心希望小費被皇上看中,成為貴人,她日後求小費替她在皇上面前說幾句話,趁着青春年紀放出宮去,與父母見面,由父母主持婚配。
可是小費沒有被留下,如今又要召見窦美儀了。
她不但不嫉妒,不傷心,反而一心希望窦美儀會選中為妃。
她将寝宮中服侍皇上的事向女伴們叮囑幾句,便帶着一個小宮女往慈慶宮去。
慈慶宮的姑娘們因為她如今是新皇上寝宮中的宮女頭兒,見她來到,不知何事,慌忙迎接。
她登上慈慶宮的丹墀,返身西南而立,用銀鈴般的聲音高叫: “窦美儀聽旨!” 窦美儀在驚駭中向北跪下,俯下頭去。
王瑞芬莊重地宣旨:“皇上口谕,今日晚膳以後,皇上召見,窦美儀要沐浴更衣,準備停當,屆時由寝宮中差宮女來接你前去。
謝恩!” 窦美儀叩頭說:“謝恩!” 王瑞芬二話沒說,走下丹墀。
衆宮女站在丹墀上,躬身說道: “送瑞芬姐!” 王瑞芬在院中回頭,向窦美儀招手。
窦美儀的驚魂未定,趕快走下丹陛,到了瑞芬面前,輕輕地顫聲叫道: “瑞芬姐!” 王瑞芬緊拉着窦美儀囑咐幾句。
窦美儀沒有說話,隻是滿臉通紅,怦怦心跳,輕輕點頭,不知是害怕還是激動,一雙秋水般的眼睛登時充滿了淚水,忽然将話岔開去,哽咽問道: “懿安娘娘不知已經盡節了沒有!” 王瑞芬沒有回答,又一次深情地看美儀一眼,放開手,匆匆走了。
這天下午,李自成在武英殿西暖閣召見了幾位新降的文臣,詢問如何招降江南,統一四海和治理天下的重大問題,當然也聽了一些歌功頌德的話。
晚膳以後,定西伯唐通與張若麟奉召進宮。
關于攜重金與綢緞去山海關勞軍,勸說吳三桂投降的事,李自成諄諄囑咐。
唐通說他與吳家兩代世交,而他與吳三桂本人在松山作戰時又共過患難。
如今吳三桂進退失據,在山海關孤立無援,軍民數十萬接濟全斷,他必能于四月初六日以前偕吳三桂歸命新朝,速來北京,躬與大順新皇帝登極盛典。
聽了唐通的話,李自成非常高興,說道: “聽了将軍此言,使孤釋去了東顧之憂。
倘若能偕吳三桂前來,是将軍為本朝又立一不世之功!” 張若麟也唯唯連聲,表示一定要全力以赴完成使命,定不負皇上厚望。
兩位欽差退出以後,李自成回到了仁智殿寝宮,立刻命王瑞芬差宮女去叫窦美儀。
王瑞芬差四名宮女打着四盞宮燈去後,為使皇上高興,又在博山爐中添加夢仙香,不過片刻,寝宮有一種異香氤氲,使李自成又像昨晚一樣欲火燃燒,心旌搖蕩,不由得幾次打量王瑞芬。
他的眼睛裡放出的異樣光彩,使王瑞芬害羞地低下頭去,回避他的目光。
李自成向王瑞芬問道:“你從前見過窦美儀麼?” “回皇爺,奴婢見過多次。
每年元旦和懿安皇後過千秋節,奴婢随田娘娘去慈慶宮朝賀,總要同她見面。
逢田娘娘生日,懿安賞賜禮物,田娘娘回敬禮物,總是差奴婢帶兩個宮女随承乾宮管事太監前去,又要跟美儀相見。
所以每年奴婢總要同窦美儀見面幾次。
” “窦美儀的人品如何?” “她的容貌很美,儀态大方,為宮女中少有。
聽說崇祯皇爺在三年前曾有意收她為妃,也跟周皇後私下提過,隻是因懿安身邊隻有這一個貼心人兒,不願有拂懿安之意,所以不曾明言,随後國事一天天壞下來,也就不再提了。
” “聽說她喜歡讀書寫字,也會做詩,是麼?” “她确實還會做詩。
有一次周皇後帶着田、袁二位娘娘
子宜将軍所請,敬望聖上俯允。
” 李自成望着劉宗敏問:“捷軒以為如何?” 劉宗敏說:“你是天子,一國之主,你不先選妃子,衆将校誰敢領受皇上賞賜的宮女?吳汝義說的那個宮女,既然容貌很俊,又識文斷字,皇上你就收在身邊吧。
進北京挑選一個美人算什麼?自古以來,哪個當皇帝的不有他娘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難道咱大順朝的開國皇帝是吃清齋的?” 李自成笑一笑,說道:“今日的禦前會議要商讨的最緊迫的是軍國大事,其餘諸事不必在此多議。
因為向衆将校賞賜宮女的事歸軍師府處分,獻策留下,林泉和子宜都曾負清宮之任,查閱過各宮的宮女,也留下,其餘文武大臣可以出宮,各回自己的衙門辦事。
” 群臣從禦前叩頭退出以後,李自成跟着起身,帶着宋獻策等往西暖閣去。
那裡擺的椅子很少,适合幾個人進行密談。
李自成在龍椅上坐下以後,屏退宮女,不許有人在窗外侍候,然後他慢慢說道: “說到選美的事,孤倒有一番想法。
雖然孤已經年近四十,膝下尚無一子,為我大順朝臣民關心,但孤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将宮女分賞有功将校這件事做得妥當。
獻策,你以為如何?” 宋獻策說:“臣以為陛下選妃與陛下将宮女分賞有功将校,兩件事可以并行,而陛下選妃這件事不妨先行。
以宮女分賞将校,因為人數衆多,須要作好準備,方能辦得妥貼,皆大歡喜,共沾皇恩。
至于陛下選妃,隻是一人之事,不用拖延。
高皇後焚香許願,但望陛下有一妃早生太子,臣民也同此殷殷期望。
” 李自成連連點頭,但又說道:“自古帝王創業,雖然都是上膺天命,下順民心,但也要百戰才有天下。
得了天下之後,還要消滅反側,戰勝外敵,開疆拓上。
帝王百戰經營,是為的收拾江山。
将士們浴血苦戰,是為的建立功勳,得到子女玉帛與封侯之賞。
古今一理,沒有例外。
我大順依賴将士之力,破了北京,滅了明朝,創建國家,所以孤總在想着有功的将校們不惟應該酬以侯、伯之賞,也要予以子女玉帛之惠。
不然如何能鼓舞軍心?分賞宮女的事,在長安已經決定,将士鹹知,所以孤以為分賞宮女之事理應速辦,納妃之事不妨略緩。
” 吳汝義站起來說:“陛下關懷将士,實為千古聖君。
但陛下是萬民之主,既然親自召見了費宮人,頗合聖意,不妨先納費氏為妃,然後擇期向有功将校們分賞宮女。
” 李自成問道:“獻策有何主張?” 宋獻策說:“子直将軍之言甚是。
本月二十八日是一個利于婚配的好日子。
如荷陛下欽準,臣拟于即日起命軍師府的官員們開列應賞給宮女的将校名冊,并從宮中調閱适宜婚嫁的宮女名冊,火速準備就緒,二十八日到二十九日完成分賞宮女之事。
紫禁城中及西苑各處,宮院衆多,看守門戶,小心火燭,每日灑掃諸事,不可無人。
臣意暫時以兩千宮女分賞将校,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一則各宮院不可無人經管,一二則也不可賞得太濫。
” 宋獻策又說:“皇上選妃,理應在本月二十八日之前。
紫禁城中為美貌女子荟萃之地,可充妃嫔之選的決不止費珍娥一人,聽副軍師說,慈慶宮中就有一位姓窦的宮女,德容兼備,冠于群芳,堪膺陛下後宮之選。
請陛下今日于萬幾之暇,召她前來,親目一看,然後于窦氏與費氏中挑選一位。
” 李自成沒想到宮中還有比費珍娥更為出色的女子,始而吃驚,繼而渴望親眼一見。
但是他表面上若無其事,似很随便地向李岩問道: “林泉,你看窦氏如何?” “陛下,這位窦氏在慈慶宮中不是一般宮女,是一位六品女官。
懿安雖是前朝皇後,已經寡居了十七年,不是崇祯朝的六宮之主,但是她既是天啟皇後,又是受崇祯尊敬的皇嫂,每逢元旦和她的千秋節,不但所有妃嫔們都要到慈慶宮朝賀,連周皇後也去拜賀。
窦氏是司儀局女官,平日無事,陪張皇後讀書寫字,下棋吟詩。
所以窦氏不僅容貌出衆,而且舉止娴雅,溫柔大方,美而不媚。
” “她叫什麼名字?” “她姓窦名美儀,嬌美的美,儀表的儀,現年二十一歲。
” 李自成轉望宋獻策:“此事應如何決定?” 宋獻策說:“請皇上于今晚将窦美儀召進寝宮,與費宮人作個比較,決自聖衷。
” 李自成又問李岩:“林泉之意如何?” 李岩說:“按曆朝慣例,選妃是一件大事。
先由皇帝下旨,由禮部通告京師臣民,先由禮部挑選美女,擇日送進宮中,請皇帝與皇後面挑。
但今日非太平時期,也不是選取京帥良家秀女,而是隻從宮女中選擇,可以不經禮部初選,隻由皇上召見一次,即可決定,一切繁文缛節都可省了。
” 李自成微笑點頭,又問吳汝義:“如今有兩個備選的人,你的意見如何?” 吳汝義回答說:“請陛下于今晚召窦美儀前來一見。
如窦氏确實德容兼備,不妨将窦美儀與費珍娥同選為妃。
” “啊?” “臣聽說崇祯的田妃和袁妃就是同一天選進宮的。
” 李自成微微一笑,不再說話了。
當宋獻策等三位近臣退出以後,宮女們進來獻茶。
李自成吩咐王瑞芬,要她差遣一個宮女去慈慶宮傳旨,今晚将召見窦美儀。
昨晚召見費珍娥,他沒有事前傳旨,而對于召見窦美儀要事先傳旨,他雖然不說出自己的心思,但王瑞芬完全明白了。
她知道,崇祯皇帝每次要去田妃或袁妃宮中住宿,都是事先差乾清宮的宮女傳旨,以便承乾官或翊坤宮的宮女們做好準備,“蒙恩臨幸”的娘娘也要沐浴打扮,準備小心接駕。
倘若是一般宮眷或新“蒙恩召幸”的宮女,也在接旨之後,趕快沐浴打扮。
如今王瑞芬想着既然對召喚窦美儀前來寝宮要提前半天傳旨下去,必不是一般召見。
況且她深知窦美儀德容兼備,在宮娥中确屬第一,所以她很自然地認為是皇上“召幸”。
王瑞芬雖然不是美人,但也是中等以上容貌。
她曾經希望自己被新皇上看中,擺脫老死冷宮的命運,所以昨晚在新皇上的寝宮添香的時候,在博山爐中加進了夢仙香。
無奈新皇上不是一個貪色的人,雖然她也看出新皇上看着有點動情,卻始終沒有失去分寸。
後來,皇上召見了費珍娥,她滿心希望小費被皇上看中,成為貴人,她日後求小費替她在皇上面前說幾句話,趁着青春年紀放出宮去,與父母見面,由父母主持婚配。
可是小費沒有被留下,如今又要召見窦美儀了。
她不但不嫉妒,不傷心,反而一心希望窦美儀會選中為妃。
她将寝宮中服侍皇上的事向女伴們叮囑幾句,便帶着一個小宮女往慈慶宮去。
慈慶宮的姑娘們因為她如今是新皇上寝宮中的宮女頭兒,見她來到,不知何事,慌忙迎接。
她登上慈慶宮的丹墀,返身西南而立,用銀鈴般的聲音高叫: “窦美儀聽旨!” 窦美儀在驚駭中向北跪下,俯下頭去。
王瑞芬莊重地宣旨:“皇上口谕,今日晚膳以後,皇上召見,窦美儀要沐浴更衣,準備停當,屆時由寝宮中差宮女來接你前去。
謝恩!” 窦美儀叩頭說:“謝恩!” 王瑞芬二話沒說,走下丹墀。
衆宮女站在丹墀上,躬身說道: “送瑞芬姐!” 王瑞芬在院中回頭,向窦美儀招手。
窦美儀的驚魂未定,趕快走下丹陛,到了瑞芬面前,輕輕地顫聲叫道: “瑞芬姐!” 王瑞芬緊拉着窦美儀囑咐幾句。
窦美儀沒有說話,隻是滿臉通紅,怦怦心跳,輕輕點頭,不知是害怕還是激動,一雙秋水般的眼睛登時充滿了淚水,忽然将話岔開去,哽咽問道: “懿安娘娘不知已經盡節了沒有!” 王瑞芬沒有回答,又一次深情地看美儀一眼,放開手,匆匆走了。
這天下午,李自成在武英殿西暖閣召見了幾位新降的文臣,詢問如何招降江南,統一四海和治理天下的重大問題,當然也聽了一些歌功頌德的話。
晚膳以後,定西伯唐通與張若麟奉召進宮。
關于攜重金與綢緞去山海關勞軍,勸說吳三桂投降的事,李自成諄諄囑咐。
唐通說他與吳家兩代世交,而他與吳三桂本人在松山作戰時又共過患難。
如今吳三桂進退失據,在山海關孤立無援,軍民數十萬接濟全斷,他必能于四月初六日以前偕吳三桂歸命新朝,速來北京,躬與大順新皇帝登極盛典。
聽了唐通的話,李自成非常高興,說道: “聽了将軍此言,使孤釋去了東顧之憂。
倘若能偕吳三桂前來,是将軍為本朝又立一不世之功!” 張若麟也唯唯連聲,表示一定要全力以赴完成使命,定不負皇上厚望。
兩位欽差退出以後,李自成回到了仁智殿寝宮,立刻命王瑞芬差宮女去叫窦美儀。
王瑞芬差四名宮女打着四盞宮燈去後,為使皇上高興,又在博山爐中添加夢仙香,不過片刻,寝宮有一種異香氤氲,使李自成又像昨晚一樣欲火燃燒,心旌搖蕩,不由得幾次打量王瑞芬。
他的眼睛裡放出的異樣光彩,使王瑞芬害羞地低下頭去,回避他的目光。
李自成向王瑞芬問道:“你從前見過窦美儀麼?” “回皇爺,奴婢見過多次。
每年元旦和懿安皇後過千秋節,奴婢随田娘娘去慈慶宮朝賀,總要同她見面。
逢田娘娘生日,懿安賞賜禮物,田娘娘回敬禮物,總是差奴婢帶兩個宮女随承乾宮管事太監前去,又要跟美儀相見。
所以每年奴婢總要同窦美儀見面幾次。
” “窦美儀的人品如何?” “她的容貌很美,儀态大方,為宮女中少有。
聽說崇祯皇爺在三年前曾有意收她為妃,也跟周皇後私下提過,隻是因懿安身邊隻有這一個貼心人兒,不願有拂懿安之意,所以不曾明言,随後國事一天天壞下來,也就不再提了。
” “聽說她喜歡讀書寫字,也會做詩,是麼?” “她确實還會做詩。
有一次周皇後帶着田、袁二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