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
“記不清了。
武王怎樣?” “周武王率諸侯之師到了商朝的都城朝歌,纣王已經登鹿台自焚而死。
武王向鹿台連發三矢,然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钺斬纣頭,懸大白之旗。
那三矢也就是拔除不祥。
” “好,好,孤也要射一箭拔除不祥,然後進宮!” 如今,李自成已經射過了承天門,俨然以周武王的身份,騎馬向皇宮走去。
到了午門前邊,兩邊朝房,寂靜無人,所有的門都在關着。
午門城樓的高大和壯觀,大大地超過承天門。
往日午門前是非常神聖的地方,文武百官從來沒有人在五鳳樓前騎馬,也沒有紛亂的腳步聲。
然而今天這個地方的情形卻大變了。
負責清宮和尋找崇祯下落的李過、李岩、吳汝義匆匆地走出午門,跪下接駕。
李自成從他們的神情看出來他們沒有找到祯偵下落,不免心頭一沉:“難道是趁着混亂的時候逃出城了麼?”然而他在衆文臣武将和禦營東軍面前竭力不露聲色,好像滿不在乎,再一次仰望城樓,向牛金星問道: “這午門城樓就是俗稱的五鳳樓麼?” 牛金星躬身回答:“是的,陛下,以後陛下每日五更上朝,先由太監在此五鳳樓上鳴鐘。
” 李自成輕聲說:“好,我們進紫禁城吧。
” 宋獻策趕快說:“且慢,還需要一個官員為陛下牽着禦馬方好。
” 李自成微微一笑,說:“孤戎馬半生,跋山涉水,什麼樣的險路都走過。
如今走進這紫禁城中,還需一個人為孤牽馬麼?” 宋獻策說:“臣何嘗不知,烏龍駒是皇上騎慣的駿馬,從未出過差池。
往年在兩軍陣上,炮火連天,殺聲遍野,烏龍駒馱着陛下沖鋒陷陣,立下大功,名揚全軍。
隻是臣所擔心的是,如今一進午門,處處是上下台階,處處是高大的宮殿,金碧輝煌,異常雄偉莊嚴,烏龍駒從來沒有見過。
一旦馬驚,稍有閃失,便是不吉之兆。
不如有官員為陛下牽馬,以防烏龍駒進宮去有意外之驚。
” 李自成從一切必須吉利考慮,同意了軍師的建議,遲疑問道: “命誰為孤牽馬?” 王長順突然從一群侍衛的親将中走出,快步走到李自成的馬頭前邊,跪到地上,激動得聲音打顫地說: “闖王……啊呀,我該死,該死!……皇上!小臣王長順跟随陛下十五六年,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沒有離開過陛下,也沒有離開過烏龍駒,身上挂過幾處彩,流過幾次血,沒有功勞有苦勞。
請陛下對你的老馬夫恩賜一點面子,叫小臣為皇上牽馬進宮!” 李自成微笑點頭:“好吧,長順,就由你牽馬進宮!” 進了午門,李自成不覺為出現的巍峨宮殿感到震驚。
他用馬鞭向北一指,輕聲問道: “這就是金銮殿?” 引路的太監躬身回答:“回陛下,這是皇極門。
過了皇極門才是皇極殿,俗稱金銮殿。
” 李自成“啊!”了一聲。
他在心中說:“一座皇極門竟然有這麼壯觀!”他看了一眼王長順,恰好老馬夫的眼光正從皇極門轉了回來,同他的眼光遇到一起。
王長順的眼睛裡充滿驚奇,也充滿熱淚,小聲硬咽說:“陛下,小臣果然看到今天!”李自成聽見了王長順的低語,他自己也有同感,但他避開了長順的眼睛,回頭向宋獻策問道: “到武英殿去麼?” “請陛下駕幸武英殿,百事吉祥。
” 李自成由文武群臣扈從,經歸極門(又稱右順門)往西,過了内金水河上的漢白玉橋,在武英門前下馬。
按軍師、丞相和禮政府大臣事前議定,他要坐在武英殿的皇帝寶座上,在樂聲中受群臣朝賀,才算是完成了今天的入城儀式。
但因為崇祯下落不明,使李自成對于在武英殿受群臣朝賀的事興趣索然,連劉宗敏和牛、宋等親信大臣也都認為這件事非常嚴重,當務之急是必須全力在北京城内找到崇祯,不管是死的活的。
在李自成同劉宗敏等幾位親信大臣從武英門進去以後,義武群臣肅靜地鹄立在武英門外的台階下,太監們等候在金水橋外,恭候傳宣。
大家正在恭敬等待,一位宣诏官來到武英門外,向大家高聲說道: “提營首總将軍與天佑閣大學士口谕:奉聖旨,今日朝賀暫免,文官們各回衙門辦事,武将們各回駐地。
明朝投降内臣,暫回各自家中,聽候錄用。
明日黎明,但聽午門鐘聲,新朝的文臣們,前來武英殿上朝,不得遲誤!” 文武群臣立刻退過内金水河,都從歸極門出去。
大家已經知道崇祯下落不明,這一消息給将近一年來新降的文臣們心靈上的震動比武将們要大得多。
他們害怕萬一崇祯帝逃出北京後到了吳三桂軍中,再由吳三桂保駕,逃到南京,明朝就不會亡,李自成可能落到黃巢的下場,而他們這些急于“攀龍附鳳”之臣,不僅會性命不保,遺臭青史,而且會抄家滅族。
剛才都是得意洋洋地跟随新君進宮,此刻卻心事重重地出宮,而他們誰也不敢将自己的心思吐露一字。
太監們都失去了原來的氣焰,不敢與新朝的文武官員争道,退後一步,等文武群臣走出歸極門後,他們才懷着七上八下的心情離開。
這些較有地位的太監為着進宮方便,隻有少數住家在皇城外邊,而多數住家在皇城以内。
有人住家在皇城内的北邊,即地安門的裡邊;有人住家在西安門内左右的胡同中和玉熙宮①的西邊;有人住家在東安門内和東安門外附近地方。
幾乎沒有人住家南城。
現在聽說崇祯帝不知下落,并沒有在宮中自盡,開始時他們感到驚異,又忽然動了一絲舊情,既不忍心從乾清宮和坤甯宮左邊的東長街走過,也不忍心從袁妃久住的翊坤宮旁邊走過,所以有的出西華門向北轉,有的從西華門内順着廊下家的前邊向北,再出玄武門,也有幾個人向東出歸極門,穿過會極門(又稱左順門)再往東出東華門分道回家。
①玉熙宮--大概在舊北京圖書館所在地。
最後從武英門外離開的是王長順。
他剛才雖然明白自己的官小位卑,不能随群臣進武英殿向大順皇帝朝賀,但他想憑着守門的兵将都是來自延安府的同鄉,又是後生晚輩,不會驅趕他走,他要親眼看看從前的闖王如今真格做了皇上,是怎樣在鼓樂聲中登上寶座,受群臣三跪九叩,山呼萬歲。
可是如今就因為活該亡國的崇祯沒有下落,今天取消朝賀,使他感到惘然。
王長順又遠遠地向武英殿望一陣,但見台階很高,殿宇深邃,并無一人,他明白一定是皇上同幾位大臣進入暖閣中密商如何搜尋崇祯的事。
他對于崇祯的逃出北京并不關心,認為懸出重賞,必會捉到。
使他在離開武英門時心中難過的是,從今往後,宮禁森嚴,他想到武英殿見闖王,看來是不容易了。
過了内金水橋時,他向西華門内掃了一眼,想再看一眼烏龍駒,但是沒有看見。
他往前走了幾步,向守衛歸極門的三位禦營親軍詢問烏龍駒在何處喂養。
一位米脂口音的軍官笑着說: “王大伯,皇上的烏龍駒已經有掌牧官牽到禦馬監①的馬棚中了,跟崇祯的幾匹禦馬在一起喂養,它不會受虧待的。
你老不用操心啦。
” ①禦馬監--禦馬監是太監的衙門,地址大約在今沙灘附近的馬神廟一帶地方,掌管自家馬匹的喂養和調馴。
但在東華門内向北不遠處,靠紫禁城裡邊,也有一處禦馬監和一處馬神廟,大概是禦馬監在宮内的分支機構,專管喂養崇祯常用的四匹禦馬。
王長順忽然想到自己确實是多操心,笑了一笑,但心中不免感到一陣莫名其妙的空虛和難過。
武王怎樣?” “周武王率諸侯之師到了商朝的都城朝歌,纣王已經登鹿台自焚而死。
武王向鹿台連發三矢,然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钺斬纣頭,懸大白之旗。
那三矢也就是拔除不祥。
” “好,好,孤也要射一箭拔除不祥,然後進宮!” 如今,李自成已經射過了承天門,俨然以周武王的身份,騎馬向皇宮走去。
到了午門前邊,兩邊朝房,寂靜無人,所有的門都在關着。
午門城樓的高大和壯觀,大大地超過承天門。
往日午門前是非常神聖的地方,文武百官從來沒有人在五鳳樓前騎馬,也沒有紛亂的腳步聲。
然而今天這個地方的情形卻大變了。
負責清宮和尋找崇祯下落的李過、李岩、吳汝義匆匆地走出午門,跪下接駕。
李自成從他們的神情看出來他們沒有找到祯偵下落,不免心頭一沉:“難道是趁着混亂的時候逃出城了麼?”然而他在衆文臣武将和禦營東軍面前竭力不露聲色,好像滿不在乎,再一次仰望城樓,向牛金星問道: “這午門城樓就是俗稱的五鳳樓麼?” 牛金星躬身回答:“是的,陛下,以後陛下每日五更上朝,先由太監在此五鳳樓上鳴鐘。
” 李自成輕聲說:“好,我們進紫禁城吧。
” 宋獻策趕快說:“且慢,還需要一個官員為陛下牽着禦馬方好。
” 李自成微微一笑,說:“孤戎馬半生,跋山涉水,什麼樣的險路都走過。
如今走進這紫禁城中,還需一個人為孤牽馬麼?” 宋獻策說:“臣何嘗不知,烏龍駒是皇上騎慣的駿馬,從未出過差池。
往年在兩軍陣上,炮火連天,殺聲遍野,烏龍駒馱着陛下沖鋒陷陣,立下大功,名揚全軍。
隻是臣所擔心的是,如今一進午門,處處是上下台階,處處是高大的宮殿,金碧輝煌,異常雄偉莊嚴,烏龍駒從來沒有見過。
一旦馬驚,稍有閃失,便是不吉之兆。
不如有官員為陛下牽馬,以防烏龍駒進宮去有意外之驚。
” 李自成從一切必須吉利考慮,同意了軍師的建議,遲疑問道: “命誰為孤牽馬?” 王長順突然從一群侍衛的親将中走出,快步走到李自成的馬頭前邊,跪到地上,激動得聲音打顫地說: “闖王……啊呀,我該死,該死!……皇上!小臣王長順跟随陛下十五六年,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沒有離開過陛下,也沒有離開過烏龍駒,身上挂過幾處彩,流過幾次血,沒有功勞有苦勞。
請陛下對你的老馬夫恩賜一點面子,叫小臣為皇上牽馬進宮!” 李自成微笑點頭:“好吧,長順,就由你牽馬進宮!” 進了午門,李自成不覺為出現的巍峨宮殿感到震驚。
他用馬鞭向北一指,輕聲問道: “這就是金銮殿?” 引路的太監躬身回答:“回陛下,這是皇極門。
過了皇極門才是皇極殿,俗稱金銮殿。
” 李自成“啊!”了一聲。
他在心中說:“一座皇極門竟然有這麼壯觀!”他看了一眼王長順,恰好老馬夫的眼光正從皇極門轉了回來,同他的眼光遇到一起。
王長順的眼睛裡充滿驚奇,也充滿熱淚,小聲硬咽說:“陛下,小臣果然看到今天!”李自成聽見了王長順的低語,他自己也有同感,但他避開了長順的眼睛,回頭向宋獻策問道: “到武英殿去麼?” “請陛下駕幸武英殿,百事吉祥。
” 李自成由文武群臣扈從,經歸極門(又稱右順門)往西,過了内金水河上的漢白玉橋,在武英門前下馬。
按軍師、丞相和禮政府大臣事前議定,他要坐在武英殿的皇帝寶座上,在樂聲中受群臣朝賀,才算是完成了今天的入城儀式。
但因為崇祯下落不明,使李自成對于在武英殿受群臣朝賀的事興趣索然,連劉宗敏和牛、宋等親信大臣也都認為這件事非常嚴重,當務之急是必須全力在北京城内找到崇祯,不管是死的活的。
在李自成同劉宗敏等幾位親信大臣從武英門進去以後,義武群臣肅靜地鹄立在武英門外的台階下,太監們等候在金水橋外,恭候傳宣。
大家正在恭敬等待,一位宣诏官來到武英門外,向大家高聲說道: “提營首總将軍與天佑閣大學士口谕:奉聖旨,今日朝賀暫免,文官們各回衙門辦事,武将們各回駐地。
明朝投降内臣,暫回各自家中,聽候錄用。
明日黎明,但聽午門鐘聲,新朝的文臣們,前來武英殿上朝,不得遲誤!” 文武群臣立刻退過内金水河,都從歸極門出去。
大家已經知道崇祯下落不明,這一消息給将近一年來新降的文臣們心靈上的震動比武将們要大得多。
他們害怕萬一崇祯帝逃出北京後到了吳三桂軍中,再由吳三桂保駕,逃到南京,明朝就不會亡,李自成可能落到黃巢的下場,而他們這些急于“攀龍附鳳”之臣,不僅會性命不保,遺臭青史,而且會抄家滅族。
剛才都是得意洋洋地跟随新君進宮,此刻卻心事重重地出宮,而他們誰也不敢将自己的心思吐露一字。
太監們都失去了原來的氣焰,不敢與新朝的文武官員争道,退後一步,等文武群臣走出歸極門後,他們才懷着七上八下的心情離開。
這些較有地位的太監為着進宮方便,隻有少數住家在皇城外邊,而多數住家在皇城以内。
有人住家在皇城内的北邊,即地安門的裡邊;有人住家在西安門内左右的胡同中和玉熙宮①的西邊;有人住家在東安門内和東安門外附近地方。
幾乎沒有人住家南城。
現在聽說崇祯帝不知下落,并沒有在宮中自盡,開始時他們感到驚異,又忽然動了一絲舊情,既不忍心從乾清宮和坤甯宮左邊的東長街走過,也不忍心從袁妃久住的翊坤宮旁邊走過,所以有的出西華門向北轉,有的從西華門内順着廊下家的前邊向北,再出玄武門,也有幾個人向東出歸極門,穿過會極門(又稱左順門)再往東出東華門分道回家。
①玉熙宮--大概在舊北京圖書館所在地。
最後從武英門外離開的是王長順。
他剛才雖然明白自己的官小位卑,不能随群臣進武英殿向大順皇帝朝賀,但他想憑着守門的兵将都是來自延安府的同鄉,又是後生晚輩,不會驅趕他走,他要親眼看看從前的闖王如今真格做了皇上,是怎樣在鼓樂聲中登上寶座,受群臣三跪九叩,山呼萬歲。
可是如今就因為活該亡國的崇祯沒有下落,今天取消朝賀,使他感到惘然。
王長順又遠遠地向武英殿望一陣,但見台階很高,殿宇深邃,并無一人,他明白一定是皇上同幾位大臣進入暖閣中密商如何搜尋崇祯的事。
他對于崇祯的逃出北京并不關心,認為懸出重賞,必會捉到。
使他在離開武英門時心中難過的是,從今往後,宮禁森嚴,他想到武英殿見闖王,看來是不容易了。
過了内金水橋時,他向西華門内掃了一眼,想再看一眼烏龍駒,但是沒有看見。
他往前走了幾步,向守衛歸極門的三位禦營親軍詢問烏龍駒在何處喂養。
一位米脂口音的軍官笑着說: “王大伯,皇上的烏龍駒已經有掌牧官牽到禦馬監①的馬棚中了,跟崇祯的幾匹禦馬在一起喂養,它不會受虧待的。
你老不用操心啦。
” ①禦馬監--禦馬監是太監的衙門,地址大約在今沙灘附近的馬神廟一帶地方,掌管自家馬匹的喂養和調馴。
但在東華門内向北不遠處,靠紫禁城裡邊,也有一處禦馬監和一處馬神廟,大概是禦馬監在宮内的分支機構,專管喂養崇祯常用的四匹禦馬。
王長順忽然想到自己确實是多操心,笑了一笑,但心中不免感到一陣莫名其妙的空虛和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