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部分,民國年間拆除。

     大明門的守門兵将在明朝原是錦衣旗校,從今天早晨起換成了大順朝的禦營親軍。

    他們一齊跪在地上迎駕,不敢擡頭。

    往年李自成待他們親若兄弟的情景,一去不複返了。

    李自成走過下馬碑①,在兩個巨大的石獅子前邊駐馬。

    而随駕的兵将們都在下馬碑前下馬。

    他仰頭看城門樓飛檐重脊,鸱吻高聳,十分壯觀。

    城門三阙,中間有石刻匾額“大明門”;中間阙門兩邊挂的對聯是: ①下馬碑--明代,文武百官不許在大明門内騎馬,所以大明門外左右立有下馬碑。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壯帝居。

     李自成低聲将對聯念了一遍,又念了後邊的一行落款:“臣解缙①?奉敕恭書”,不覺稱贊說:“好大的氣派!能夠想出這樣對聯,不愧是有名的才子!”随即他又将對聯看了看,每個字有一尺二寸見方,工整有力,書法也使他十分贊賞。

    他向身邊的牛金星問道: ①解缙--字大紳,江四吉水人,為明初有名的才子。

    洪武進士,水樂朝曾為侍讀學士、翰林學士等官。

     “啟東,解學士距今兩百多年,這對聯是他親筆寫的麼?” 牛金星被這一突然的問題難住了,但他畢竟是一個雜學知識豐富又熟悉明朝曆史掌故的人,随即回答說: “陛下穎悟過人,有此一問,實出愚臣意料之外。

    解學士大約于永樂十年左右下獄,死于獄中,妻子宗族充軍遼東。

    成祖于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看來解學士并未來過北京,必是他奉旨為南京宮城門書寫這一對聯。

    雖用的是古人詩句,但用得十分恰切,所以永樂皇帝大為稱贊。

    不久解學士獲罪,這對聯在他下獄後必然也毀了。

    後來成祖晏駕,仁宗繼位,知道解缙無罪,下诏将解缙妻子宗族自遼東放歸。

    仁宗在位不足一年。

    這一對聯必是在仁宗之後,到了明朝中葉,仿制解學士原來書寫的對聯,懸在此處。

    臣讀書甚少,隻能作此猜想,請陛下恕臣無知妄言。

    ”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為君的應當時時以寬容為懷、切不可妄殺大臣,毀傷人才。

    ” 宋獻策趕快說:“陛下将成為千古堯舜之君,實為天下臣民之幸!” 李自成又說:“這對聯不要更換,門上的匾要換成‘大順門’三個字。

    ” 牛金星說:“是的,陛下,很快就換。

    ” 宋獻策接着說:“這中間阙門,是皇帝禦道,平日緊閉。

    現在特為陛下将中間一門打開,請聖駕騎馬從中間阙門進去。

    ” 李自成從中間門洞向北望望,并不馬上進去,又回頭仰望正規門的背面,隻覺得無處不巍峨壯觀,确實使他感到震驚,不禁在心中贊歎: “果然是北京城!”随即又在心中說道:“孤雖然定都長安,但北京也是大順的萬世家業。

    從今以後,這裡将有一位親信大将駐守,孤也将經常來此巡幸!”想到将由誰駐北京時,他想到了他的侄兒李過,并想在不久以後将十分忠心可靠的羅虎升為制将軍,封以勳爵,作為李過的副手。

    日後倘若命李過率大軍下江南,征四川,就命羅虎留守北京。

    ……剛剛想到這裡,李自成就由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和李雙喜扈從,走進中間阙門。

    但他們四個人也要避開最中間用漢白玉鋪的禦道。

    四人之外,全部文臣武将和護衛親軍都從左右阙門進去。

     李自成騎馬走進皇城以後,幾年來要取代明朝的夢想今日實現,一時志得意滿,心花怒放。

    忽然想到在西安商議出兵北伐大計時,倘若聽從李岩的緩進之策,何以能有今日?反而贻誤戎機,給崇祯以喘息機會!此時此刻,在馬上他甚至想到他日後的勳業應該同唐太宗媲美。

    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統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國①要強大得多,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如今他已經破了北京,不久将平定江南,混一字内,李繼遷傳到李元昊,又傳到他身上,才真正使李氏發揚光大。

     ①西夏國--我國古代一支少數民族名叫黨項,屬于羌族。

    黨項人以姓氏分為許多部落,拓拔一支勢力較強,唐末居住于今甯夏、陝、甘邊區及與内蒙古接壤一帶。

    其部落首領拓拔思恭,因幫助唐朝鎮壓黃巢起義軍有功,受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夏國公,賜姓李氏。

    傳了七代到李繼遷,自稱夏國王。

    李繼遷的孫子李元昊,于1038年稱帝,建立西夏國。

    西夏傳國将近二百年,于1227年為蒙古所來,西北地區的黨項人士也與漢族同化。

    李自成是米脂縣的李繼遷寨人,稱李繼遷為始祖,聽以他雖系漢族,卻是西夏國的羌族後裔。

     大明門内有東西相對的兩排廊房,屋脊相連,各有一百多間,稱做千步廊。

    兩排廊房的前邊是寬闊的石鋪道路,廊房的背後便是皇城的紅牆。

    中央各部衙門,都在這紅牆外邊。

    走在千步廊中間的禦道上,李自成望着天下聞名的承天門愈走愈近,他早已聽說的一對漢白玉華表,金水河橋上的白玉欄闆,都在他的眼前不遠。

    承天門前邊是神聖禁地,如今已經屬于他李自成的皇家私産,馬上他就要騎馬走近承天門了。

    從前,他在十萬大軍中率将士沖鋒陷陣,盡管是馬蹄動地,殺聲震天,箭如飛蝗,血流成河,他卻以叱咤風雲的氣概臨之,習以為常,心不驚,氣不喘,鎮靜如常,但此刻的勝利竟使他十分激動,心中禁不住怦怦地跳了幾下…… 按照軍師的事前指示:中央文臣們的馬匹都由各自仆人牽出長安左右門,暫送歸各自的衙門;護衛聖駕的禦營親軍們的戰馬暫停在金水河南邊,等皇帝進宮以後,他們的戰馬才能從旁邊的阙門牽進承天門,送進社稷壇①院中喂養。

    按照皇家制度,劉宗敏和牛、宋二人雖然在大順朝地位崇高,也不能騎馬走進承天門。

    他們都預定駐在東城,所以他們的馬匹随後由他們的随從牽到東華門外等候。

    此時承天門如同大明門一樣,已經由大順朝的禦營親軍守衛,這些親兵早已跪在地上接駕。

    李自成騎馬從中間的白玉橋上走過去,隻有李www.tianyasHuku.com雙喜負有保護聖駕之責,可以跟在李自成的馬後步行過橋,但也得避開橋的中間,隻能靠近橋的雕龍欄闆走。

     ①社稷壇--民國年間改為中山公園。

    在明清兩代,社稷壇的大門在天安門與端門之間,面向東,和它相對的是太廟(今為勞動人民文化宮)的大門。

     李自成過了金水橋,仍然忍不住仰頭端詳承天門的敦實壯美,忽然想到,等舉行了登極大典之後,需要命文臣們為承天門拟一對聯,寫成二尺見方的黑漆楷書,襯着金色雲龍底,懸挂在中阙門兩旁……他剛剛想到這裡,宋獻策來到他的馬頭旁邊,躬身提醒: “陛下,請箭射‘承天之門’,拔除明朝的不祥之氣。

    ” 李雙喜趕快從背上取下勁弓,又從箭橐中取出一支雕翎箭,雙手捧呈皇上。

    李自成使烏龍駒後退幾步,舉弓搭箭,隻聽弓弦一響,一箭射中“承天之門”牌①上中間空處,即“大”字的下邊,“之”字的上邊。

    文武群臣和護駕親軍們立刻歡呼: ①“承大之門”牌--北京城的各宮阙門樓,上懸書寫名稱的隔匾。

    橫的叫匾,豎的叫牌。

    明末時候,承天門上懸的是牌,上寫四字:“承天之門。

    ” “萬歲!萬萬歲!” 李自成的箭射承大門,使他的勝利喜悅達到了高潮。

    這一舉動,是宋獻策在來北京的路上設計好的,得到牛金星的贊成。

    當宋獻策向他建議在進宮前要箭射承天門,拔除不祥,牛金星連說“此議甚好”,又說道: “陛下可記得‘武王克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