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中叫道:
“天啊,亡國滅族……人間竟有如此慘事!”
住在壽甯宮的長平公主今年十六歲,剛才坤甯宮中的一個宮女奔來傳旨,命她自盡。
她不肯,宮女們也守着她不讓她自盡。
現在衆宮女正圍着她哭泣,忽然聽說萬歲駕到,她趕快帶着衆宮女奔到院中,跪下接駕。
崇祯見公主仍然活着,又急又氣,說道: “女兒,你為何還沒有死?” 公主牽着他的衣服哭着說:“女兒……無罪!父皇啊……” 崇祯顫抖地說:“不要再說啦!你不幸生在皇家,就是有罪!” 長平公主正要再說話,崇祯的右手顫抖着揮劍砍去。
她将身子一躲,沒有砍中她的脖頸,砍中了左臂。
她在極度恐怖中尖叫一聲,倒在地上,昏迷過去。
崇祯見公主沒有死,重新舉起寶劍,但是他的手臂顫抖得更兇,沒有力氣,心也軟了,勉強将寶劍舉起之後,卻看見費珍娥撲到公主身上,一邊大哭一邊叫道: “皇爺,砍吧!砍吧!奴婢願随公主同死!” 崇祯的手腕更軟了,寶劍砍不下去,歎口氣,轉身走出壽甯宮,倉皇地走到了袁妃居住的翊坤宮。
崇祯走後,壽甯宮中的宮女們和公主的奶母仍在圍着公主哭泣。
壽甯宮的掌事太監何新趕快從禦藥房找來止血的藥,指揮年紀較長的兩個宮女将公主擡放榻上,為公主上藥和包紮傷口,卻沒有别的辦法。
公主仍在昏迷中,不省人事,既不呻吟,也不哭泣。
由于皇後已死,皇帝正在宮中殺人,壽甯宮中事出非常,掌事太監何新和奶母陳嬷嬷對昏迷不醒的公主都不知如何處理。
幸而恰在這時,被大家素日敬愛的吳婉容來到了。
原來吳婉容等皇上走出坤甯宮後,不讓太監插手,同坤甯宮中幾個比較懂事和膽大的宮女一齊動手,将皇後的屍體從梁上卸下,安放在禦榻上,略整衣裙,替皇後将一隻沒有閉攏的眼睛閉上,又将繡着龍鳳的黃緞被子蓋好屍體。
她知道皇上是往壽甯官來,不知公主的死活,便跟在皇上之後奔來了。
吳婉容看見公主雖然被砍傷左臂,因皇上手軟無力,并未砍斷骨頭,更沒有傷到緻命地方,醒來以後休養些日子就會康複。
她将何新叫到壽甯宮的前庑下,避開衆人,小聲問道: “何公公,你打算如何救公主逃出宮去?” 何新說:“公主已經不省人事,倘若我送公主出宮,公主死在路上,我的罪萬死莫贖。
” “不,何公公。
據我看,公主的昏迷不醒是剛才極度驚懼所緻,一定不會死去。
你何不趁着天明以前,不要帶任何人,獨自背公主出玄武門,逃到周皇親府中?” 何新的心中恍然明白,說道:“就這麼辦,好主意!” 費珍娥已經出來,聽見了他們救公主的辦法,小聲懇求說:“讓我跟随去服侍公主行麼?” 何新說:“不行!多一個人跟去就容易走露消息!” 費宮人轉求坤甯宮的管家婆:“婉容姐,我願意舍命保公主,讓我去麼?” 婉容說:“你留在宮中吧。
讓何公公背着公主悄悄逃走,就是你對公主的忠心。
” “可是我決不受賊人之辱!” “這我知道。
還是前天我對你說的話,我們都要做清白的節烈女子,決不受辱。
一巳逆賊破了内城,你來坤甯宮找我,我們都跟魏清慧一起盡節,報答帝後深恩。
” 吳婉容因坤甯宮中的衆宮人離不開她,匆匆而去。
她同袁皇貴妃的感情較好,本想去看袁妃的盡節情況,但沒有工夫去了,在心中悲痛地說: “袁娘娘,你沒有罪,不該死,可是這就叫做亡國啊!” 其實,此時袁妃并沒有死。
她身為皇貴妃,國亡,當然要随皇帝身殉江山,所以三天來她對于死完全有精神準備。
當皇上在坤甯宮催周後自盡時候,她本來毫不猶豫地遵旨自盡,不料因為她平日待下人比較寬厚,宮女們故意在畫梁上替她綁一根半朽的絲縧。
結果她尚未絕氣,絲縧忽然斷了,将她跌落地上,慢慢地複蘇了。
雖然她吩咐宮女們重新替她綁好繩子,重新扶她上吊,但宮女們都跪在地上,圍着她哭,誰也不肯聽話。
崇祯進來,知道她因繩于忽斷,自缢未死,對她砍了一劍,傷了臂膀。
因為他的手臂顫栗,加上翊坤宮一片哭聲,他沒有再砍,頓頓腳,說了句“你自己死吧!”轉身走了出去。
他奔到錢選侍的宮中。
所有選侍、美人和尚沒有名目的女子都遵旨集中在那裡。
這些平日同皇上沒有機會見面的女子,都屬于皇上的群妾,有的還是宮女身份,她們同皇上并沒有感情,隻是懷着一種被皇上冷落的“宮怨”和對前途捉摸不定的憂慮,等待着皇上處分。
當崇祯匆匆來到時,她們吓得面如土色,渾身顫抖着跪下接駕。
崇祯命她們趕快自盡,不得遲誤。
她們一齊叩頭,顫聲回答: “奴婢遵旨!” 幾個女子向外退出時,有一個神情倔強的宮女,名叫李翠蓮,禁不住恨恨地歎一口氣,小聲說道: “奴婢遵旨盡節,隻是死不瞑目!” 崇祯喝問:“回來!為什麼死不瞑目?” 倔強的李翠蓮返身來重新跪下,大膽地回答說:“我承蒙陛下召幸,至今已有兩年,不曾再見陛下,在陛下前尚不能自稱‘臣妾’,仍是奴婢。
因為未賜名分,父母也不能受恩。
今日亡國,雖然理當殉節,但因為在宮中尚無名分,所以死不瞑目。
” 崇祯受此頂撞,勃然大怒,隻聽刷拉一聲,他将寶劍拔出半截,對跪在面前的宮女-目注視。
這宮女卻毫不畏懼,本來是俯伏地上,聽到寶劍出鞘聲,忽然将身于跪直,同時将脖頸伸直,低着頭,屏住呼吸,隻等頭顱落地。
崇祯是怎樣回心轉意,沒人知曉,但見他将拔出來一半的寶劍又送回鞘中,傷心地輕聲說道: “你的命不好,十年前不幸選進末代宮中。
如今大明亡國,你與别的宮女不同,因為曾經蒙朕‘召幸’,所以不可失身于賊。
看你性子剛烈,朕不殺你,賜你自己盡節,快自己從容懸梁自缢,留個全屍。
去吧,越快越好!” 李翠蓮叩頭說:“奴婢領旨!” 李翠蓮走後,崇祯知道天已快明,不敢耽誤,見有女子很不願意盡節,他猛跺一腳,揮劍砍倒兩個,不管
她不肯,宮女們也守着她不讓她自盡。
現在衆宮女正圍着她哭泣,忽然聽說萬歲駕到,她趕快帶着衆宮女奔到院中,跪下接駕。
崇祯見公主仍然活着,又急又氣,說道: “女兒,你為何還沒有死?” 公主牽着他的衣服哭着說:“女兒……無罪!父皇啊……” 崇祯顫抖地說:“不要再說啦!你不幸生在皇家,就是有罪!” 長平公主正要再說話,崇祯的右手顫抖着揮劍砍去。
她将身子一躲,沒有砍中她的脖頸,砍中了左臂。
她在極度恐怖中尖叫一聲,倒在地上,昏迷過去。
崇祯見公主沒有死,重新舉起寶劍,但是他的手臂顫抖得更兇,沒有力氣,心也軟了,勉強将寶劍舉起之後,卻看見費珍娥撲到公主身上,一邊大哭一邊叫道: “皇爺,砍吧!砍吧!奴婢願随公主同死!” 崇祯的手腕更軟了,寶劍砍不下去,歎口氣,轉身走出壽甯宮,倉皇地走到了袁妃居住的翊坤宮。
崇祯走後,壽甯宮中的宮女們和公主的奶母仍在圍着公主哭泣。
壽甯宮的掌事太監何新趕快從禦藥房找來止血的藥,指揮年紀較長的兩個宮女将公主擡放榻上,為公主上藥和包紮傷口,卻沒有别的辦法。
公主仍在昏迷中,不省人事,既不呻吟,也不哭泣。
由于皇後已死,皇帝正在宮中殺人,壽甯宮中事出非常,掌事太監何新和奶母陳嬷嬷對昏迷不醒的公主都不知如何處理。
幸而恰在這時,被大家素日敬愛的吳婉容來到了。
原來吳婉容等皇上走出坤甯宮後,不讓太監插手,同坤甯宮中幾個比較懂事和膽大的宮女一齊動手,将皇後的屍體從梁上卸下,安放在禦榻上,略整衣裙,替皇後将一隻沒有閉攏的眼睛閉上,又将繡着龍鳳的黃緞被子蓋好屍體。
她知道皇上是往壽甯官來,不知公主的死活,便跟在皇上之後奔來了。
吳婉容看見公主雖然被砍傷左臂,因皇上手軟無力,并未砍斷骨頭,更沒有傷到緻命地方,醒來以後休養些日子就會康複。
她将何新叫到壽甯宮的前庑下,避開衆人,小聲問道: “何公公,你打算如何救公主逃出宮去?” 何新說:“公主已經不省人事,倘若我送公主出宮,公主死在路上,我的罪萬死莫贖。
” “不,何公公。
據我看,公主的昏迷不醒是剛才極度驚懼所緻,一定不會死去。
你何不趁着天明以前,不要帶任何人,獨自背公主出玄武門,逃到周皇親府中?” 何新的心中恍然明白,說道:“就這麼辦,好主意!” 費珍娥已經出來,聽見了他們救公主的辦法,小聲懇求說:“讓我跟随去服侍公主行麼?” 何新說:“不行!多一個人跟去就容易走露消息!” 費宮人轉求坤甯宮的管家婆:“婉容姐,我願意舍命保公主,讓我去麼?” 婉容說:“你留在宮中吧。
讓何公公背着公主悄悄逃走,就是你對公主的忠心。
” “可是我決不受賊人之辱!” “這我知道。
還是前天我對你說的話,我們都要做清白的節烈女子,決不受辱。
一巳逆賊破了内城,你來坤甯宮找我,我們都跟魏清慧一起盡節,報答帝後深恩。
” 吳婉容因坤甯宮中的衆宮人離不開她,匆匆而去。
她同袁皇貴妃的感情較好,本想去看袁妃的盡節情況,但沒有工夫去了,在心中悲痛地說: “袁娘娘,你沒有罪,不該死,可是這就叫做亡國啊!” 其實,此時袁妃并沒有死。
她身為皇貴妃,國亡,當然要随皇帝身殉江山,所以三天來她對于死完全有精神準備。
當皇上在坤甯宮催周後自盡時候,她本來毫不猶豫地遵旨自盡,不料因為她平日待下人比較寬厚,宮女們故意在畫梁上替她綁一根半朽的絲縧。
結果她尚未絕氣,絲縧忽然斷了,将她跌落地上,慢慢地複蘇了。
雖然她吩咐宮女們重新替她綁好繩子,重新扶她上吊,但宮女們都跪在地上,圍着她哭,誰也不肯聽話。
崇祯進來,知道她因繩于忽斷,自缢未死,對她砍了一劍,傷了臂膀。
因為他的手臂顫栗,加上翊坤宮一片哭聲,他沒有再砍,頓頓腳,說了句“你自己死吧!”轉身走了出去。
他奔到錢選侍的宮中。
所有選侍、美人和尚沒有名目的女子都遵旨集中在那裡。
這些平日同皇上沒有機會見面的女子,都屬于皇上的群妾,有的還是宮女身份,她們同皇上并沒有感情,隻是懷着一種被皇上冷落的“宮怨”和對前途捉摸不定的憂慮,等待着皇上處分。
當崇祯匆匆來到時,她們吓得面如土色,渾身顫抖着跪下接駕。
崇祯命她們趕快自盡,不得遲誤。
她們一齊叩頭,顫聲回答: “奴婢遵旨!” 幾個女子向外退出時,有一個神情倔強的宮女,名叫李翠蓮,禁不住恨恨地歎一口氣,小聲說道: “奴婢遵旨盡節,隻是死不瞑目!” 崇祯喝問:“回來!為什麼死不瞑目?” 倔強的李翠蓮返身來重新跪下,大膽地回答說:“我承蒙陛下召幸,至今已有兩年,不曾再見陛下,在陛下前尚不能自稱‘臣妾’,仍是奴婢。
因為未賜名分,父母也不能受恩。
今日亡國,雖然理當殉節,但因為在宮中尚無名分,所以死不瞑目。
” 崇祯受此頂撞,勃然大怒,隻聽刷拉一聲,他将寶劍拔出半截,對跪在面前的宮女-目注視。
這宮女卻毫不畏懼,本來是俯伏地上,聽到寶劍出鞘聲,忽然将身于跪直,同時将脖頸伸直,低着頭,屏住呼吸,隻等頭顱落地。
崇祯是怎樣回心轉意,沒人知曉,但見他将拔出來一半的寶劍又送回鞘中,傷心地輕聲說道: “你的命不好,十年前不幸選進末代宮中。
如今大明亡國,你與别的宮女不同,因為曾經蒙朕‘召幸’,所以不可失身于賊。
看你性子剛烈,朕不殺你,賜你自己盡節,快自己從容懸梁自缢,留個全屍。
去吧,越快越好!” 李翠蓮叩頭說:“奴婢領旨!” 李翠蓮走後,崇祯知道天已快明,不敢耽誤,見有女子很不願意盡節,他猛跺一腳,揮劍砍倒兩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