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你們可以随便攜帶珠寶出宮。
吳婉容,你趕快扶我一把!” 吳婉容趕快扶着皇後從椅子上站起來,向上吊的地方走去。
她竭力要保持鎮定,無奈渾身微顫,兩腿癱軟,不能不倚靠吳婉容用力攙扶,緩慢前行。
她頃刻間就要離開人世,但是她的心還在牽挂着丈夫和兒子,一邊向前走一邊歎氣,幽幽地自言自語: “皇上啊!太子和永、定二王,再不送他們逃出宮去就晚啦!” 偏殿裡,太于和永、定二王已經從地上站起來,立在父皇面前,等待面谕。
崇祯忽然注意到三個兒子所穿的王袍和戴的王帽,吃了一驚,用責備的口氣說: “什麼時候了,你們還是這副打扮!”随即他向站在偏殿内的一群宮女和太監看了一眼,說:“還不趕快找舊衣帽給主兒換上!給二王換上!” 衆人匆忙間找來了三套小太監穿舊了的衣服,由兩個宮女替太子更換,另有宮女們替二王更換。
崇祯嫌宮女們的動作太慢,自己用顫抖的雙手替太子系衣帶,一邊系一邊哽咽着囑咐說: “兒啊!你今夜還是太子,天明以後就是庶民百姓了。
逃出宮去,流落民間,你要隐姓埋名,萬不可露出太子身份。
見到年紀老的人,你要稱呼爺爺;見到中年人,你要稱呼伯伯、叔叔,見到年歲與你相仿的人,你要稱呼哥哥……我的兒啊,你要明白!你一出宮就是庶民百姓,就是無家可歸的人,比有家可歸的庶民還要可憐!你要千萬小心,保住你一條性命!你父皇即将以身殉社稷。
你母後已經先我去了!……” 當崇祯親自照料為太子換好衣帽時,永、定二王的衣帽也由宮女們換好了。
在這生離死别的一刻,他拉着太子的手,還想囑咐兩句話,但是一陣悲痛,哽咽得說不出一個字,隻有熱淚奔流。
皇後由吳婉容攙扶着,走到從梁上挂下白練的地方。
她最後用淚眼望一望在坤甯宮中忠心服侍她的宮女們,似乎有不勝悲痛的永别之情。
除吳婉容外,所有的宮女都跪在地上為皇後送行,不敢仰視。
周後由吳婉容攙扶,登上墊腳的紅漆描金獨凳,雙手抓住了從畫梁上垂下的白練,忽然想到臨死不能夠同兩個公主(一個才六歲)再見一面,恨恨地長歎一聲。
吳婉容問道: “娘娘,還有什麼話對奴婢吩咐?” 周後将頭探進白練環中,臉色慘白,她雙手抓緊白練,聲音異常平靜地對吳說道: “我要走了。
你去啟奏皇上,說本宮已經領旨在寝宮自缢,先到黃泉去迎接聖駕。
” 周後說畢,将凳子一蹬,但未蹬動。
吳婉容趕快将凳子移開,同時周後将兩手一松,身體在空中擺動一下,不再動了。
宮女們仰頭一看,一齊放聲痛哭,另外在窗外的太監們也發出了哭聲。
崇祯聽見從皇後的寝宮内外傳來宮女們和太監們一陣哭聲,知道皇後已經自缢身亡,不覺湧出熱淚,連聲說: “死得好,死得好。
不愧是大明朝一國之母!” 他正要吩咐太監們護送三個兒子出宮,吳婉容神色慌張地走進偏殿,跪在他的面前說道: “皇爺,皇後命奴婢前來啟奏陛下,她已經遵旨懸梁自盡,身殉社稷!” 崇祯睜大眼睛,望着吳婉容問道: “皇後還說了什麼話?” “皇後說道,她先行一步,在黃泉路上迎接聖駕。
” 崇祯忍不住掩面痛哭。
站在他面前的三個兒子跟着他放聲痛哭,沒有人能擡起頭來。
崇祯不敢多耽擱時間,他趕快停止痛哭,吩咐鐘粹宮的掌事太監趕快将太子和定王送往他們的外祖父嘉定侯周奎的府中,又吩咐一個可靠的太監将永王送到田皇親府中,傳旨兩家皇親找地方使他的三個兒子暫時躲藏,以後出城南逃。
吩咐了太監們以後,崇祯因為将恢複江山的希望寄托在太子身上,他又對太子說道: “兒啊,汝父經營天下十七年,敬天法祖,勤政愛民,并無失德,不是亡國之君。
皆朝中諸臣誤我,誤國……緻有今日之禍。
兒呀!你是太子,倘若不死,等你長大之後,你要恢複祖宗江山,為你的父母報仇。
千言萬語,隻是一句話,我的兒啊!你要活下去!活下去!恢複江山!……”他痛哭兩聲,吩咐太監們帶着太子和永、定二王趕快出宮。
他本來下旨:曾經被他召幸①過的女子,不管有了封号的和沒有封号的,都集中在錢選侍的宮中,等候召進坤甯宮中處置,也就是吩咐她們立刻自盡,不肯自盡的就由他親手殺死,絕不能留下來失身流賊。
①召幸--在崇祯朝,皇後和田、袁二妃的地位崇高,皇上可以到坤甯宮、承乾宮、翊坤宮中住宿,但别的妃嫔和被他看中的女子隻能召到養德齋陪宿,天明時離開。
這種辦法稱做“召幸”。
皇帝同女子發生性行為,在封建時代叫做“幸”。
然而現在已經将近五更,住在玄武門内左右廊下家的太監們喂養的公雞開始紛紛地叫明了。
崇祯不再叫等候在錢選侍宮中的宮眷們前來,他出了偏殿,轉身往正殿走去。
吳婉容知道他要去看一眼皇後的屍首,趕快跑在前面,通知宮女們止哭,接駕。
崇祯進了坤甯宮的西暖閣,看一看仍然懸在梁上的屍體,他用劍鞘将屍體推了一下,輕輕地點頭說:“已經死訖了,先走了,好,好!”他立即回身退出,一腳高一腳低地走出坤甯宮院的大門,向壽甯宮轉去。
一部分太監和宮女緊随在他的身後,有人在心中驚叫: “天哪,是去逼公主自盡!” 聽見廊下家的雞叫聲愈來愈稠,崇祯的心中很急,腳步踉跄地向壽甯宮走去。
他雖然想保持鎮靜,在死前從容處理諸事,然而他的神志已經慌亂,隻怕來不及了,越走越快,幾乎使背後的宮女和太監們追趕不上。
住在壽甯宮的長平公主是崇祯的長女,自幼深得父皇的喜愛。
當她小的時候,盡管崇祯日理萬機,朝政揪心,還是經常抱她,逗她玩耍。
她生得如花似玉,異常聰慧,很像皇後才人信邸時候。
去年已經為她選定了驸馬,本應今年春天“下嫁”,隻因國事日壞,不能舉行。
此刻他要去看看他的愛女是否已經自盡,屍懸畫梁……他的心中忽然萬分酸痛,渾身戰栗,連腿也軟了。
他想大哭,但哭不出聲,在心
吳婉容,你趕快扶我一把!” 吳婉容趕快扶着皇後從椅子上站起來,向上吊的地方走去。
她竭力要保持鎮定,無奈渾身微顫,兩腿癱軟,不能不倚靠吳婉容用力攙扶,緩慢前行。
她頃刻間就要離開人世,但是她的心還在牽挂着丈夫和兒子,一邊向前走一邊歎氣,幽幽地自言自語: “皇上啊!太子和永、定二王,再不送他們逃出宮去就晚啦!” 偏殿裡,太于和永、定二王已經從地上站起來,立在父皇面前,等待面谕。
崇祯忽然注意到三個兒子所穿的王袍和戴的王帽,吃了一驚,用責備的口氣說: “什麼時候了,你們還是這副打扮!”随即他向站在偏殿内的一群宮女和太監看了一眼,說:“還不趕快找舊衣帽給主兒換上!給二王換上!” 衆人匆忙間找來了三套小太監穿舊了的衣服,由兩個宮女替太子更換,另有宮女們替二王更換。
崇祯嫌宮女們的動作太慢,自己用顫抖的雙手替太子系衣帶,一邊系一邊哽咽着囑咐說: “兒啊!你今夜還是太子,天明以後就是庶民百姓了。
逃出宮去,流落民間,你要隐姓埋名,萬不可露出太子身份。
見到年紀老的人,你要稱呼爺爺;見到中年人,你要稱呼伯伯、叔叔,見到年歲與你相仿的人,你要稱呼哥哥……我的兒啊,你要明白!你一出宮就是庶民百姓,就是無家可歸的人,比有家可歸的庶民還要可憐!你要千萬小心,保住你一條性命!你父皇即将以身殉社稷。
你母後已經先我去了!……” 當崇祯親自照料為太子換好衣帽時,永、定二王的衣帽也由宮女們換好了。
在這生離死别的一刻,他拉着太子的手,還想囑咐兩句話,但是一陣悲痛,哽咽得說不出一個字,隻有熱淚奔流。
皇後由吳婉容攙扶着,走到從梁上挂下白練的地方。
她最後用淚眼望一望在坤甯宮中忠心服侍她的宮女們,似乎有不勝悲痛的永别之情。
除吳婉容外,所有的宮女都跪在地上為皇後送行,不敢仰視。
周後由吳婉容攙扶,登上墊腳的紅漆描金獨凳,雙手抓住了從畫梁上垂下的白練,忽然想到臨死不能夠同兩個公主(一個才六歲)再見一面,恨恨地長歎一聲。
吳婉容問道: “娘娘,還有什麼話對奴婢吩咐?” 周後将頭探進白練環中,臉色慘白,她雙手抓緊白練,聲音異常平靜地對吳說道: “我要走了。
你去啟奏皇上,說本宮已經領旨在寝宮自缢,先到黃泉去迎接聖駕。
” 周後說畢,将凳子一蹬,但未蹬動。
吳婉容趕快将凳子移開,同時周後将兩手一松,身體在空中擺動一下,不再動了。
宮女們仰頭一看,一齊放聲痛哭,另外在窗外的太監們也發出了哭聲。
崇祯聽見從皇後的寝宮内外傳來宮女們和太監們一陣哭聲,知道皇後已經自缢身亡,不覺湧出熱淚,連聲說: “死得好,死得好。
不愧是大明朝一國之母!” 他正要吩咐太監們護送三個兒子出宮,吳婉容神色慌張地走進偏殿,跪在他的面前說道: “皇爺,皇後命奴婢前來啟奏陛下,她已經遵旨懸梁自盡,身殉社稷!” 崇祯睜大眼睛,望着吳婉容問道: “皇後還說了什麼話?” “皇後說道,她先行一步,在黃泉路上迎接聖駕。
” 崇祯忍不住掩面痛哭。
站在他面前的三個兒子跟着他放聲痛哭,沒有人能擡起頭來。
崇祯不敢多耽擱時間,他趕快停止痛哭,吩咐鐘粹宮的掌事太監趕快将太子和定王送往他們的外祖父嘉定侯周奎的府中,又吩咐一個可靠的太監将永王送到田皇親府中,傳旨兩家皇親找地方使他的三個兒子暫時躲藏,以後出城南逃。
吩咐了太監們以後,崇祯因為将恢複江山的希望寄托在太子身上,他又對太子說道: “兒啊,汝父經營天下十七年,敬天法祖,勤政愛民,并無失德,不是亡國之君。
皆朝中諸臣誤我,誤國……緻有今日之禍。
兒呀!你是太子,倘若不死,等你長大之後,你要恢複祖宗江山,為你的父母報仇。
千言萬語,隻是一句話,我的兒啊!你要活下去!活下去!恢複江山!……”他痛哭兩聲,吩咐太監們帶着太子和永、定二王趕快出宮。
他本來下旨:曾經被他召幸①過的女子,不管有了封号的和沒有封号的,都集中在錢選侍的宮中,等候召進坤甯宮中處置,也就是吩咐她們立刻自盡,不肯自盡的就由他親手殺死,絕不能留下來失身流賊。
①召幸--在崇祯朝,皇後和田、袁二妃的地位崇高,皇上可以到坤甯宮、承乾宮、翊坤宮中住宿,但别的妃嫔和被他看中的女子隻能召到養德齋陪宿,天明時離開。
這種辦法稱做“召幸”。
皇帝同女子發生性行為,在封建時代叫做“幸”。
然而現在已經将近五更,住在玄武門内左右廊下家的太監們喂養的公雞開始紛紛地叫明了。
崇祯不再叫等候在錢選侍宮中的宮眷們前來,他出了偏殿,轉身往正殿走去。
吳婉容知道他要去看一眼皇後的屍首,趕快跑在前面,通知宮女們止哭,接駕。
崇祯進了坤甯宮的西暖閣,看一看仍然懸在梁上的屍體,他用劍鞘将屍體推了一下,輕輕地點頭說:“已經死訖了,先走了,好,好!”他立即回身退出,一腳高一腳低地走出坤甯宮院的大門,向壽甯宮轉去。
一部分太監和宮女緊随在他的身後,有人在心中驚叫: “天哪,是去逼公主自盡!” 聽見廊下家的雞叫聲愈來愈稠,崇祯的心中很急,腳步踉跄地向壽甯宮走去。
他雖然想保持鎮靜,在死前從容處理諸事,然而他的神志已經慌亂,隻怕來不及了,越走越快,幾乎使背後的宮女和太監們追趕不上。
住在壽甯宮的長平公主是崇祯的長女,自幼深得父皇的喜愛。
當她小的時候,盡管崇祯日理萬機,朝政揪心,還是經常抱她,逗她玩耍。
她生得如花似玉,異常聰慧,很像皇後才人信邸時候。
去年已經為她選定了驸馬,本應今年春天“下嫁”,隻因國事日壞,不能舉行。
此刻他要去看看他的愛女是否已經自盡,屍懸畫梁……他的心中忽然萬分酸痛,渾身戰栗,連腿也軟了。
他想大哭,但哭不出聲,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