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崇祯皇帝在宮女們的服侍下梳洗以後,換上了常朝服,在宮女和太監的簇擁中來到乾清宮的東暖閣,稍坐片刻,喝了宮女獻上的半杯香茶,然後到丹墀上拜天。

     每日黎明時皇帝拜天,照例不奏樂,隻是丹墀上的仙鶴等古銅香爐全都點燃沉香,噴出來袅袅香煙。

    乾清宮的太監和宮女們一部分跪在丹墀兩邊,一部分跪在丹墀下邊。

    整個宮院中沒人敢随便走動,沒人敢小聲言語,沒人敢發出一點聲音,一片肅穆。

     當崇祯在香煙氤氲的丹墀上向上天三跪九叩的時候,表面上同往日一樣虔敬,但是心情卻大不相同。

    自從他十七歲登極以來,不論春夏秋冬,他每日黎明都要拜天。

    如逢大風或下雨雪,不能在丹墀上拜,他就在乾清宮的正殿中拜。

    他認為天意合乎民心,敬天才能愛民,他立志要做一個中興大明的英明聖君,所以十七年來,他每日辛辛苦苦地治理國事,縱然晚上為着省閱文書,批答奏章,直到深夜就寝,但是照例黎明起床,第一件大事就是拜天。

    往日拜天,他或是默禱“剿賊”勝利,或是默禱“東虜”無警,總之都為着一個心願祈禱:國泰民安。

    從今年一月間李自成的大軍過河入晉以來,他在黎明拜天時的祝禱内容已經有了幾次變化:他先是默禱上天保佑,使太原能夠固守,阻止“流賊”東來;當太原失守之後,他默禱甯武和大同能夠固守,宣府能夠固守,居庸關能夠固守……到了李自成的大軍不但進入居庸關,而且毫無阻攔地越過昌平和沙河以後,他的心緒全亂了,默禱的唯一内容是吳三桂的數萬勤王鐵騎趕快來到,殺退“逆賊”,使北京轉危為安。

    今早,他一面虔敬地三跪九叩,一面禱告上蒼使吳三桂能夠在今日來到。

    拜天之後,他沒有馬上起身,在黃緞繡龍拜墊上繼續低着頭停了片刻,忽然想着這大概是他最後一次拜天了,心中一陣酸痛,暗暗流下熱淚。

     有幾位站得較近的老太監,想着皇上在這樣快要亡國的日子還不忘黎明拜天,又想着皇上十七年辛勤治國,競有今日,不禁悄悄流淚;那位乾清宮的掌事太監吳祥幾乎禁不住哽咽出聲。

     魏清慧是乾清宮的衆多宮女中最貼近崇祯身邊的人,埋藏在皇上心中的憂愁和痛苦,她不僅比一般的宮女和太監清楚,甚至皇後有時想知道皇上的飲食起居和皇上對國事有什麼新的想法,也命吳婉容來悄悄地向她詢問。

    昨天下午,因為袁皇貴妃在坤甯宮中同皇後相對流淚,皇後又命吳婉容來乾清宮向魏清慧詢問情況,吳婉容跪下奏道: “命魏清慧親自來坤甯宮向二位娘娘當面禀奏好麼?” 皇後搖頭說道:“不用魏清慧親自前來,如今到了這樣時候,皇帝身邊需要有一個知冷知暖的人兒!” 吳婉容來到乾清宮背後的宮人住處,悄悄地将皇後和皇貴妃在坤甯宮相對流淚的事告訴了魏清慧,并說明皇後娘娘命她來問問皇上的情況。

    魏清慧将她所知道的事情都告訴了吳婉容,但是當她将吳婉客送到交泰殿旁邊要分手時,悄悄叮咛說: “吳姐,有些話我隻是讓你知道,可不要都向皇後娘娘奏明。

    倘若都叫皇後知道,她不知會怎樣憂愁呢!” 吳婉容含淚點頭:“我明白。

    真不料會有今日!娘娘身為國母,讀書明理,十分聖德,可是皇帝為嚴禁後妃幹政,不管什麼朝政大事從來不告訴皇後知道,也不許皇後打聽,反不如民間貧寒夫妻,遇事一同商量!” 吳婉容從交泰殿旁邊向坤甯官走了幾步,忽然回來,重新拉住魏清慧的手,悄悄問道: “清慧妹,你日夜在皇爺身邊服侍,據你看,還能夠撐持幾天?” 魏宮人湊近吳婉容的耳根說:“如今衆心已散,無人守城,吳三桂的救兵又不能及時趕到,恐怕這一兩天就要……” 魏清慧忽然喉嚨堵塞,不禁哽咽,沒有将話說完。

    吳婉容渾身微微打顫,将魏清慧的手握得更緊,哽咽說: “到了那時,娘娘必然自盡殉國,我們也要按照幾天前的約定,為主子自盡,決不活着受辱!” 魏清慧态度堅定地說:“我們雖不是須眉男兒,不能殺賊報國,血染沙場,可是身為清白女子,斷無蒙羞受辱、貪生苟活之理。

    到了那個時候,你來找我,咱們一同盡節。

    ” “還有費珍娥,雖然年紀小,倒很有志氣。

    她告訴我說,她決意到時候為帝後盡節,決不貪生怕死。

    ” 魏清慧又說:“我知道各宮院中,有志氣的人很多,我要招呼姐妹們都跟我來,跑出西華門不遠,護城河就是我們的葬身之地!” 吳婉容一向十分信任和尊敬這位乾清宮的“管家婆”,到這快要亡國的時候,更将她們的死生大事連結到一起了。

    她向女伴的網着血絲的一雙鳳眼和顯得蒼白憔悴的臉上注視片刻,忽然松開了魏清慧的手,揩去自己眼中和頰上的淚痕,轉身向坤甯官走去。

     這是昨天下午的事,到了現在,即三月十八日的黎明,吳三桂的救兵沒有消息,亡國的大禍更近了。

    經過昨夜幾乎是一夜的折騰,魏清慧更加憔悴了。

    她跪在地上,等待着皇上拜過天以後趕快進暖閣休息,她好命宮女們獻上銀耳燕窩湯。

    但是過了一陣,皇上仍不起身,似乎在繼續向上天默禱。

    她知道昨夜皇上哭過多次,甚至放聲痛哭,還做了可怕的兇夢,一夜不曾安寝,再這樣跪下去,禦體是沒法支撐的。

    她也明白,在這樣時候,衆多的太監們和宮女們肅靜跪地,沒人敢做聲,隻有她可以勸皇上起身,于是她膝行向前,到了皇上背後,柔聲說道: “皇上,已經拜過了天,請到暖閣中休息吧!” 崇祯好像沒有聽見,仍在心中默禱上天鑒憐他十七年敬天法祖,宵衣旰食,惟恐隕越,保佑他渡過目前難關。

    他還呼籲上天保佑吳三桂的人馬一路無阻,今日能趕來北京城外…… 魏清慧又一次柔聲說道:“皇爺連日寝食失常,今日還要應付不測大事,請趕快回暖閣休息吧!” 崇祯一驚,想着魏宮人的話很有道理,便從拜墊上起來,走進暖閣休息。

    吃過了銀耳燕窩湯和兩樣點心,随即有兩個宮女進來,一個用銀托盤捧來一杯溫茶,跪在他的面前,另外跪着一個宮女,用銀托盤捧着一個官窯粉彩仕女漱盂。

    崇祯用溫茶漱了口,吐進漱盂,然後向龍椅上一靠,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向禦案上望了一眼,禦案的右端堆放着許多軍情文書,都是在圍城以前送來的。

    前大,他正在批閱文書,忽然得到禀報,知道李自成的人馬已經到了德勝門和西直門外,他大驚失色,投下朱筆,突然站起,在暖閣中不住仿徨,小聲叫道:“蒼天!蒼天!”現在他重新向未曾批閱的一堆文書上投了一眼,輕輕搖頭,又一次想着十七年的宵衣旰食都不能挽救國運,競然亡國,不禁一陣心酸,滾出熱淚,随即在心中問道: “今日如何應付?如何應付啊?……” 一個太監進來,跪下說:“請皇帝用早膳!” 崇祯正在想着今日李自成可能大舉攻城,可能城破……所以不但沒有聽見禦前牌子請用早臘的話,甚至沒注意這個太監跪在他的面前。

    等太監第二次請他去用早膳,他才心中明白,搖頭說: “免了!” 太監一驚,怕自己沒有聽清,正想再一次請皇上去正殿用膳,但見皇上心情極其煩躁地揮手說: “早膳免了,下去!” 禦前牌子不敢言語,叩頭退出。

    等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