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聽說“逆賊”過了宣府以來,她在心中已經考慮過上千遍,萬一城破國亡,她身為“國母”,斷無忍辱苟活之理,所以她随時準備着為國殉身。

    看見是皇上突然來坤甯宮,如此神态失常,心中猜想;莫非皇上要告訴她殉國的時候已經到了?又等了片刻,她再也忍耐不住,向崇祯顫聲問道: “皇上,對臣妾等倘若有話吩咐,就請吩咐吧!” 崇祯知道皇後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是他低着頭沒有說話,隻是悔恨關于逃往南京的事不肯聽皇後一句勸告,到今日欲逃不能,等待着城破國亡,一家人同歸于盡。

    二十天前,朝中有大臣建議他離開北京,逃往南京,然後利用江南的财富和人民,整軍經武,平定中原,重回北京。

    當時懿安皇後和周後都有此意。

    當李自成率十餘萬大軍從太原向北京前來的時候,也正是朝廷上關于他應否往南京去争論最激烈的時候。

    懿安皇後和周皇後從兩宮掌事太監的口中知道了兩派朝臣争論不休,而朝廷上沒一個真正能夠擔當重任的大臣,所以皇上一直舉棋不定。

    懿安皇後暗囑皇後,遇方便的時候,勸皇上早拿主意,免得臨時倉皇無計。

    有一天,崇祯因為心情苦悶,來到坤甯宮閑坐,不覺長歎一聲。

    周後趁機說道:“我們南方還有一個家……”崇祯不等她将這句話說完,對她嚴厲地将眼睛一瞪,使她不敢再往下說。

    自從他登極以後,鑒于前代後妃幹政之弊,絕不許後妃們打聽朝廷大事,更不許随便說話,所以在是否“南遷”的大事上對周後作出這樣的嚴厲态度。

    此刻他望見周後的面容憔悴異常,神情愁慘,又聽了她的詢問,使他深感悔恨,幾乎想放聲痛哭。

    他竭力忍住,同時也不能開口說話,因為他要一開口便會忍不住嗚咽起來,緊接着放聲大哭。

     皇後雖然對自己應該為國殉節,早已拿定主意,認為是“天經地義”,但是如今在等待皇上說話時候,她卻不由得渾身打顫。

    她忽然想到她的兩個兒子太子和定王,又想到她的兩個女兒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①,渾身顫栗得更加厲害。

    吳婉容悄悄地走到皇後身邊,以便随時将皇後攙扶一下。

     ①昭仁公主--周後所生的小女兒,年僅六歲,尚無封号,因為同奶母住在昭仁殿故宮中,稱為昭仁公平。

     正在這時,從阜成門方面傳過來一陣炮聲,起初有三聲炮響得沒有力量,随後的幾炮特别有力,震天動地。

    崇祯和宮眷們都吓了一跳,側耳谛聽,随後卻寂然無聲。

    大家知道這并非李自成的大軍攻城,才略微放下心來。

     北京四郊村莊的烏鴉、麻雀,依照一代代的生活習慣,每日黃昏,成群結隊,肅肅地飛進北京城内,寄宿在各處的樹枝上和屋脊上;黎明醒來,紛紛啼叫,然後又成群結隊地起飛,盤旋,飛回鄉下。

    這後邊特别震耳的大炮聲驚起了寄宿在西城各處的上萬隻烏鴉,一群一群地向東飛逃,其中有一部分飛到中南海和北海,一部分飛進紫禁城内,散落在各個宮院的樹枝上。

    還有一小部分飛到坤甯宮背後的禦花園中,落在高大的白皮松和連理柏上;另有十幾隻落在坤甯宮院中的古槐上。

    來到坤甯宮院中的烏鴉,雖然已經聽不見炮聲,但仍然驚疑不定,落下又起飛,飛起來又落下,方才安靜。

     當烏鴉安靜以後,紫禁城中又回到可怕的寂靜。

    因為天上有雲,月光不明,到處是昏暗的宮殿陰影,使皇宮中更顯得陰森森地駭人。

     坤甯宮中,從皇後、皇貴妃,到宮女和太監,都将視線移到皇帝身上。

    由于剛才的一陣炮聲,皇後明白李自成不久就要攻城,她同袁妃盡節的時候也快到了,忍不住又向崇祯顫聲問道: “皇上,您到底有何吩咐?” 崇祯尚未擡頭,從東長街①傳來了打二更的木梆聲。

    每敲二下,便有一個老太監用蒼啞的聲音叫一句:“天下……太平!”打更的太監從北向南,過了極化門,又過了永祥門,漸漸遠了。

    崇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對皇後說道: ①東長街--宮中的永巷,在乾清宮和坤甯宮的東邊。

     “朕本來是要去奉先殿,出日精門剛走幾丈遠,忽然想到你同袁妃……” 周後說道:“皇爺,事已至此,臣妾等并不害怕一死。

    您有話請直說吧,臣妾等遵旨殉節!” 崇祯打個硬咽,接着說道:“朕本是要去奉先殿哭别祖宗神主,隻是忽然想到你們,轉到坤甯宮來。

    我們夫妻,十七年憂患與共,再見面的時候不多了!……” 他說不下去,首先嗚咽。

    皇後和皇貴妃都忍不住痛哭起來。

    宮女和太監們有的流淚,有的嗚咽出聲。

    崇祯不忍看宮眷傷心哭泣,忽然起立,走出正殿,向恭候在坤甯宮丹揮上的宮女和太監們吩咐: “啟駕!” 皇後率宮眷們将皇上送到院中,随即拉着袁妃的手,回到作為寝宮的坤甯宮西暖閣坐下,揩去眼淚,向跟着進來的“管家婆”哽咽吩咐: “婉容,今晚皇爺的精神有點兒反常,我很不放心,你帶幾個都人去奉先殿随駕侍候,有什麼事兒随時來向我禀奏!” 吳婉容率領幾個宮女打着燈籠追趕皇帝去後,皇後又吩咐另外的宮女在丹墀上擺好香案,說道: “我要同皇貴妃對天祈禱!” 從坤甯宮出來,崇祯命乾清宮掌事太監吳祥直接橫過東一長街,先到承乾宮去。

    承乾宮中大部分原來侍候田皇貴妃的太監和宮女還都留着,為着皇上有時前來看看田妃的舊居,他們每天照例打掃各處,澆花除草,小心飼養鹦鹉。

    今晚北京被圍,情況很壞,皇上突然到承乾宮來,實出大家意外。

    在太監和宮女們紛紛奔出,跪在甬路旁接駕時候,挂在廊下的白鹦鹉雖然隔着黑絨寵罩,也已經感覺是皇帝駕到,在籠中興奮地叫道: “接駕!接駕!……萬歲駕到!” 崇祯走進承乾宮的正殿,停了片刻,看了看由一位翰林院待诏、擅長肖像的江南名畫師去年春天憑着宮女們的口頭描述,為田妃畫的一幅“幽篁琵琶圖”遺容,仿佛田妃又活現在他的眼前。

    随後,他走進作為田妃寝宮的東暖閣,用淚眼看了一遍,一切陳設依舊,整潔猶如田妃在日。

    臨南窗的長案上放着田妃的遺物:文房四寶和一本宋拓《洛神賦》。

    金魚缸和江南盆景仍在幾上。

    牆壁上挂着一張用錦囊裝着的古琴和四幅回妃所畫的花卉草蟲條幅。

    崇祯又走進裡邊一間,桌椅和床上陳設,仍保持往年原樣。

    崇祯在椅子上坐下去,眼光呆滞地望到床上,心頭浮現出許多夫妻間恩愛往事,随後又仿佛看見正在生病的田妃,病體虛弱,靠在床上。

    她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雙目含淚,分明心中有許多話,欲言又止。

    崇祯揩去自己的眼淚,再向床上看去,卻隻是一張空床。

    他對着空床點點頭,傷心地小聲說道: “你死得早,死得好。

    你幸而早死一年多,朕不用為你操心了。

    你在陵寝中等着吧,朕快要同你相見了!……” 崇祯的話沒有說完,已經泣不成聲,跟在他身邊的有承乾宮的原在田妃身邊的貼身宮女王瑞芬和四個宮女,乾清宮的魏清慧和另外兩個宮女,還有從坤甯宮追來侍候的吳婉容和兩個宮女,其餘的宮女們和太監們有的停留在田妃寝宮的外間,有的恭候在窗外廊下。

    此時大家聽見了皇上的話,都不由得哽咽流淚。

     每年春季,北京多風,現在又起風了。

    雖然風不很大,卻使承乾宮院中樹影搖晃,正殿檐下的鈴聲叮咚,更增加了宮女們的悲哀。

     魏清慧首先在皇帝的面前跪下,吳婉容等衆宮女也紛紛跪下。

    魏清慧在皇帝腳下悲聲說道: “請皇爺寬心!請皇爺寬心!” 又過了一陣,崇祯揩去臉上淚痕,對着田妃的空床在心中說:“愛妃啊,古人說,睹物思人,朕再來承乾宮的時候怕沒有了!”說畢便揮淚起身,腳步踉跄地往奉先殿去。

     奉先殿的太監們看見皇上來到,一齊跪到地上迎駕。

    奉先殿因是皇帝在紫禁城中的家廟,所以院落較大,古樹較多。

    今夜有十幾隻烏鴉原在西城寄宿,受到大炮聲的驚吓,從西城驚慌飛來,落在奉先殿的古柏枝上,因為有西北風,都将頭朝着西北方向,縮着脖子,剛剛入睡。

    忽然有一大群宮女和太監打着十幾盞燈籠,随侍着皇帝走進院中,那驚魂才定的宿鴉,乍然被腳步聲和燈光驚醒,側首下望,啞啞地驚叫幾聲,不敢再叫,等待動靜。

    有的驚慌地飛離樹梢,在低空中盤旋一陣,但見夜色昏暗,北風凄緊,無處可以去,又陸續落回原處。

     崇祯進入奉先殿,先在太祖皇帝的神主前行了三跪九叩頭禮,又在成祖皇帝的神主前行三跪九叩頭禮,随即伏地痛哭,一邊哭一邊斷斷續續地訴說: “二位皇祖,您們身經百戰,平定僭竊,驅逐胡元,而有大明天下。

    到了不肖孫子,無德無能,承繼正德①以來的曆代弊政,雖也盡力振作,志在中興,可憐國運日非。

    孫子苦苦掙紮十七年,有心中興,無力回天,眼看就要城破國亡,家族屠滅,陵寝與宗廟任賊焚毀,不肖孫子縱然死志已決,甘願身殉社稷,但恨無面目見二祖列宗②于地下!在孫子手中失了祖宗江山,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①正德--明武宗的年号(1506-1521),以後的皇帝年号是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祯。

     ②二祖列宗--即俗話所說的曆代祖宗。

    但明代因為皇家的政治鬥争關系,奉先殿中不供奉建文帝和景帝的神主。

     崇祯說不下去,以頭觸地,号啕痛哭之聲,震動大殿,慘痛更加動人,不僅進到殿内的乾清宮掌事太監吳祥,兩宮“管家婆”魏清慧、吳婉容和其他四個宮女随皇帝伏地痛哭,那跪在殿外的衆多太監和宮女也都泣不成聲。

     那些常在皇上身邊侍候的太監和宮女雖然有多次看見皇上因為國事艱難,或默默流淚,或嗚咽痛哭,但是像今夜這樣當着許多宮女和太監号啕痛哭,傾訴衷腸的情形還是第一次。

    他們既出自忠君思想,也深感即将亡國之痛,又想着自己的眼前大禍,所以都隻顧随着皇上伏地悲哭,竟無人勸解皇上。

     忽然,從院中的高樹枝上發出了一聲奇特的鳥叫,好像是古怪的笑聲。

    魏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