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關燈
下;沒有想到竟是一片曠野,直到三四裡外的大堤邊,都不見一個走動的人,更沒有看見一個李自成的人馬。

    霍婆子又舉目向遠處看看,因為有大堤隔住,看不見什麼動靜,隻是大堤外的某些高處,分明有義軍的旗幟在陽光下飄動。

    霍婆子更放了心,想道:“李闖王果然軍紀嚴明,沒有一個散兵遊勇出來擾害采育的百姓。

    ” 因為出城的人不很多,野菜很容易找到,不到中午,霍婆子就将她的大籃子采滿了。

    她感到十分幹渴,也很饑餓,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弄點水喝。

    她回到西關,找到了一座井台。

    可是打水的辘轳早被拖走了,别的工具也都被拿走了。

    井台上長滿青草,顯然是很久沒有人在這裡打水了。

    她正感到失望,忽然在青草中發現有一個木梆子,上面還有一段木把。

    這木梆子是約摸不到一尺長的木頭,中間挖空,系着繩子,是專門為過往行人飲水方便準備的。

    因為很久無人使用,如今已經幹裂了。

    霍婆子喜出望外,趕快将這木梆子拾了起來。

    木梆子上原來有許多綠苔,因為長久未用,已經變成黃色。

    霍婆子就用這個木梆子從井裡打水,連着打了幾次,才壓下去喉中的幹火。

    而經過打水以後,那上面的綠苔又慢慢恢複了原來的顔色。

    霍婆子是個有心人,自己喝過水後,就把這木梆子系在井台邊上,讓别人來了還可使用。

    幹完這些事後,她坐了下來,掏出一個黑馍充饑。

     正吃着,有一個老太婆也往井旁走來,還沒有走到,身子一晃,站立不住,就坐了下去。

    霍婆子望見,吃了一驚,趕快跑去攙扶。

    一看就知道這老婆子是餓暈了。

    她把她勉強攙起來,扶到井台旁坐下,把自己剛剛吃了幾口的黑馍遞給老婆子,又用木梆子替她打了涼水喝。

    那婆子喝了幾口涼水,吃了一點黑馍,眼睛望着霍婆子,淚珠從眼角滾下,難過地說: “你也是窮人,你把幹糧給了我,你怎麼辦呢?” “我比你到底年輕幾歲,身子比你壯。

    我還可以餓着回城,你不吃不行了。

    我不能看着你餓死啊!一家人還等着你帶野菜回去吃呢!” 那老婆子聽了這話,眼淚流得更厲害了,說:“大嫂,你不是光救我一個,也救了我一家人的命。

    全家早已沒一粒糧食吃了。

    年輕人不能出來,隻好讓我這老太婆出來采青。

    大家都等着我帶野萊回去救命。

    ” 霍婆子也心裡難過,說:“采青隻能吃幾頓,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 老婆子歎口氣說:“過一頓是一頓呗。

    隻要今天餓不死,就捱它一天;明天沒有東西吃了,隻好餓死。

    這年頭,在劫難逃,有什麼辦法呢?可憐我那個小孫女長得多好看啊,現在餓得肉都沒有了。

    ” “如今,千家萬戶都遭孽。

    人家争天下,咱老百姓也跟着受苦,還陪着喪了性命。

    ” “是啊,我們是窮百姓,從來不管他姓朱的姓李的,誰坐天下,隻要能過太平日子就行,可是如今隻好陪着餓死。

    年輕男人還要抽去當義勇守城。

    我們是幾代人受苦受罪,守城還不是為那些有錢有勢的人!” 霍婆子低聲說:“大娘啊,嗨,你這話真是說到我的心坎兒上。

    我是無兒無女的一個老寡婦,可是我心裡明白,這些年輕人去守城,都是為了有錢人。

    不守吧,上邊官紳不答應;守吧,實在對我們窮人沒有一點好處。

    多守一天,就多餓死許多窮人!” 那老婆子又喝了幾口水,站起來說:“我現在心裡好受多了,我還要去采青。

    這半籃子野菜帶回去不夠吃兩頓。

    ” “大娘,你不要再去,把我這籃子裡的分一些給你,你趕快回去吧。

    我比你年輕,我再去找點野菜不難。

    ” “那怎麼行?就這樣吃了你的半塊馍,我的心裡已經過意不去啦。

    ” “唉,大娘你說哪裡話!我們說來說去都是窮人,能夠幫上忙就幫些忙,你千萬别在意。

    ”霍婆子一面說着,一面就把自己籃子裡的野菜抓出幾大把,将老婆子的籃子塞滿,又把老婆子攙起來,看着她往西門方向走去了,自己才c起半空的籃子離開井台,回頭往曠野走去。

    她因為把大半個黑馍都給了那個婆子,這時确實很餓,肚子裡不斷咕噜咕噜地叫喚。

    實在沒有辦法,她就把籃子裡的野菜拿一些放在嘴裡嚼着,這野菜沒有洗,帶着泥土的氣味,吃了以後,不大好過,所以她吃了幾口就不吃了。

    這樣,她一直走到大堤邊,又采起野菜來。

    正采着,忽然附近一些采青的老婆子和小孩都奔跑起來。

    霍婆子擡頭一望,看見大約一裡外,有一隊騎兵正在堤上向南走去,看來并不是向着她們這個方向來的。

    她知道不礙事,又蹲下去,繼續挖了一些野菜,直到把籃子塞得滿滿的,這才回城。

     一進城門,就有很多人攔住她,出高的價錢買野菜。

    她堅決不賣。

    正要走開時,有兩個當兵的排開衆人,走到她的身邊,不由分說,強行從她籃子裡拿了好幾把野菜,分文不給,揚長而去。

    霍婆子怒目而視,但沒有辦法。

     回到家裡,她将野萊送一些到王鐵口家裡,又送一些到張成仁家裡。

    張成仁的母親自從上回領粥被擠傷以後,到現在還沒有好,老頭子的病也沒有好。

    看見霍婆子送野菜來,一家人都十分感激。

    成仁的母親說: “霍大嫂,你這麼大年紀,好不容易采了這點野菜回來,還往我們這裡送,這真是……” “都是老鄰居了,别說這些話。

    明天我還要出城去,明晚再給你們送些來。

    ”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太陽還不太高,霍婆子又c着籃子出了西門。

    這天采青的人很多,有許多年輕的婦道人家也出來了。

    近城二三裡以内,到處是采青的人,直到近午還有陸續出城去的。

     霍婆子一則因為近城處的野菜已經不多,二則想知道大堤外到底有什麼動靜,就壯着膽子往大堤走去。

    有一些采青的人,想多采一些野菜,也往大堤走去。

    但到了堤邊上,不少人怕遇見闖王的人馬,又趕快回頭走了,隻有霍婆子和另外兩個膽大的婆子走上了大堤。

    可是她們剛剛來到堤上,就看見從西面馳來一群騎馬的人。

    那兩個老婆子知道這是闖王的人,吓得面如土色,回頭就下了堤,慌張逃走。

    霍婆子也不免膽怯,随即下堤,但剛剛逃到堤下,忽然聽見堤上有聲音叫她: “大娘,不要走。

    我們不擾害百姓,你不要害怕。

    ” 那兩個婆子已經跑遠,沒有聽見這喊話。

    霍婆子聽了,便不再跑了。

    她雖然膽子比較大,但這時心裡很發毛,不知有什麼事情會落到自己頭上。

    她壯着膽回頭望去,隻見那些人都已經站在大堤上了。

    中間有兩個人看來是兩個頭兒,一個戴着麥稭涼帽,身材高大,騎在一匹青灰色的高頭大馬上。

    另外一匹棗紅馬,上面騎着個矮子。

    在他們的左右是幾十個護衛的騎兵。

    兩個當官的和那些騎兵,也都面帶微笑,望着霍婆子,還有一些人在向遠處采青的人們張望。

     霍婆子向他們打量了片刻,看清那個騎着青灰色戰馬的人,眼睛很大,鼻頭和顴骨都很高,左眼下邊有一塊小小的傷疤。

    那個騎棗紅馬的矮個子,手上拿着馬鞭子,好生面熟,但不記得是在哪裡見過:是在大相國寺?還是在開封街上?……猛地她恍然明白過來,不覺又驚又喜,趕快對着他們跪下,一面在心中鼓勵自己: “不怕,不怕,這可碰上了,我的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