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到渦陽、蒙城一帶,人馬更多,我的小袁營就遠近聞名了。
” ①搖動風--這話是拿小樹作比,開始枝繁葉茂。
唐铉輕撚胡須,打量着袁時中的英俊開朗的臉孔,再也回想不起來當年劫牛小盜袁鐵蛋是什麼樣子,但是他對時中說道: “說實在的,我當時看将軍相貌雖是面黃肌瘦,煙灰塵垢,同一般饑民小盜無殊,然而,然而将軍五官端正,天庭飽滿,雙目有神,眉宇間暗藏英俊之氣,日後必非草木之人,所以立志救将軍一命。
學生平日自诩尚有識人眼力,今果驗矣,驗矣!”他得意地笑起來,笑得十分自然。
袁時中欠身說:“倘非唐老爺相救,時中斷無今日。
” “話也不能這麼說。
這是天意。
天意使學生當日做開州知州,在紅羊劫中放走将軍。
倘若冥冥中沒有天意安排,今日也不會再與将軍相見。
” 他們談得十分投機,真好像是故人重逢。
後來酒飯準備好了,唐铉請袁時中到書房飲酒,随來将士被請到大門内的對廳中飲酒,前後守門弟兄各在門内坐席。
劉玉尺從曹帥處回來,立即被請進書房。
時中先介紹他同唐铉相見,等他坐下後,向他問道: “見到曹帥沒有?” 劉玉尺欠身說:“在州街中見到曹帥。
曹帥知道我們小袁營占領北門一帶後秋毫無犯,十分滿意。
曹帥并說請将軍前去見他,有事同将軍當面商量。
” 時中問:“曹帥的令箭取來了麼?” “已經取來,交給守衛唐府大門的小頭目了。
” 袁時中對唐铉說:“城裡多是曹營人馬,敝營隻占領北門一帶。
府上這一條街也是曹營所管。
我特向曹帥讨了一支令箭,保府上平安無事。
” 唐铉起來先向袁時中深深作揖,又向劉玉尺躬身作揖,說他“承蒙如此眷顧,實在感德無涯”。
随即問道:“請問二位,學生左右街鄰,多是清白良民,公正紳衿,如何可以保全他們的身家性命?敝宅既有曹帥發下令箭保護,是否可令左右街鄰都來敝宅避難?” 袁時中點頭說:“也好,也好。
” 唐铉立即命家奴暗中分頭通知附近鄉宦紳衿,富家大戶,火速來他的宅中避難。
後來一般平民之家聽到消息,也紛紛逃來。
韓忠遵照他的囑咐取來了四百兩銀子,由他接住,雙手捧到袁時中面前的桌上放下。
他用親切而又恭敬的口吻對袁時中說: “這區區四百兩銀子,請将軍賞賜随來敝宅的貴軍弟兄。
另有兩份薄禮,敬獻将軍與軍師,因一時準備不及,将随後差人恭送柳營①。
” ①柳營--對駐軍營盤的美稱。
西漢周亞夫駐軍細柳營。
柳營即細柳營之略。
袁時中望一眼劉玉尺,對唐铉笑着說:“好吧,這四百兩銀子收下,賞賜随來貴宅弟兄。
至于另外禮物,千萬不要準備。
不管唐老爺送什麼貴重禮物,我決不拜領。
” 劉玉尺也說:“是,是,斷無此理。
我們袁将軍是為報恩而來,豈能領受厚饋!” 唐铉說:“此話以後再說。
請到那邊入座,少飲幾杯水酒,以解二位鞍馬之勞。
” 酒肴已經在另一張八仙桌上擺好,三人随即走去入座。
遵照唐铉對韓忠的暗中授意,伺候酒席的是從唐府中挑選的兩個十六七歲的較有姿色的丫頭,因在亂時,都是淡裝素裙,薄施脂粉。
袁時中在飲酒時候,常常不自禁地偷膘兩個丫頭。
唐铉笑着說道: “兩個丫頭雖然說不上長相好看,倒是自幼學會彈唱。
歌喉宛轉,尚堪侑酒。
命她們為将軍彈唱一曲如何?” 袁時中遲疑一下,望望劉玉尺,想到曹操在等着他去商議大事,不宜耽誤,便說: “時中公務在身,不敢在此久坐,不用她們彈唱了。
” 唐铉點點頭,又說:“好吧,午後,我命仆人們用兩乘小轎将她們送往虎帳如何?” 袁時中立刻說:“不要,不要。
我那裡用不着她們,請莫送去。
” 唐铉對袁時中的拒不受美女之饋略感意外,笑着問道:“莫非她們不能如将軍意乎?城中諸大戶,不乏美姝。
容我另為将軍物色佳麗如何?” 劉玉尺不等時中說話,搶着答道:“唐老爺既然肯以美姬饋贈袁将軍,豈有不受之理?好吧,請唐老爺吩咐她們收拾打扮齊楚,不必送往袁營,我在午後親自來替将軍取去。
” 袁時中感到吃驚,正要說話,見劉玉尺向他使個眼色。
他不知說什麼好,心中一時茫然無主。
劉玉尺催促他說: “将軍,曹帥那裡須得趕快前去,我們就此告辭吧。
” 袁時中和劉玉尺同時起身告辭。
唐铉不敢強留,将他們恭敬地送出大門。
内宅裡的女眷因知道袁時中已走,又發出一片哀哭。
唐铉進了二門,聽見哭聲,也不禁心中凄酸,滾下熱淚,後悔不該過早地逼女兒和愛妾自盡。
他害怕太太撲到他身上哭着要女兒,不敢走往内宅,到書房頹然坐下,低頭流淚,想着如何将愛妾和女兒作為節婦烈女寫進即将纂修完畢的《睢州志》中,使她們“流芳百世”,使後人景仰他唐家的節孝家風和一門雙烈。
袁時中和劉玉尺留下四十名弟兄守護唐宅,然後帶着大群親兵策馬向州衙馳去。
在路上,袁時中讓劉玉尺同他并馬緩辔而行,小聲問道: “你為什麼代我答應要下那兩個俊俏姑娘?” 劉玉尺故意問:“為何不要?” 袁時中含着苦惱的笑意說:“太太頗有人品,且是新婚不久,怎好瞞着她做這樣事?被她知道,豈不生氣?金姨太太是個醋壇子,對新夫人尚且不肯甘心,豈能容得再來兩個?況且,闖王自己不貪色,軍令整肅……” 劉玉尺不等時中說完,哈哈一笑,說道:“玉尺自有巧妙安排,請将軍不必操心。
” 袁時中害怕慧梅會對他大鬧并向闖王和高夫人禀報,正要批評軍師考慮不周。
忽遇曹操派親兵迎面而來,催他同劉玉尺快去州衙議事,便不再言語了。
但是他在肚子裡暗暗抱怨: “玉尺,你準會替我惹出是非!” 袁時中見到曹操,原以為曹操要同他商議軍戎大事,不料僅僅告他說接到闖王傳谕,曹營和小袁營在睢州隻停留今明兩天,準于三月二十五日趕到商丘城外與闖王大軍會師,圍攻府城。
另外,曹操告他說,今日曹營派出幾支人馬在睢州城中和四鄉征集糧食、騾馬、财物,明日下午将按三萬人馬發給小袁營一月軍糧,要他派一得力人員與曹營總管共商如何分發軍糧的事。
曹操和吉-并沒有對他特别尊重,也沒有留他吃午飯。
袁時中将劉玉尺留下,自己告辭出城。
他的心中失望,暗生悶氣。
他又想着自己本是一營之主,在豫、皖之間獨樹一幟,從不受誰的管束,不料投了闖王之後,卻被當做一般的部将看待。
他對當日在匆忙中決定投闖,開始感到後悔。
午飯後,他在金氏的帳中睡了一大覺。
因為心情不快,疑心羅汝才的對他冷淡是出自闖王授意,開始對闖王不滿,所以回老營後沒有興趣去慧梅駐處。
午覺醒來,已是申初時候。
聽說劉玉尺已經回來,他便回到自己所住的一家地主住宅的堂屋。
看見劉玉尺、朱成矩、劉靜逸和幾個親信将領都在等他,另外唐宅的韓忠同兩個年輕仆人帶着兩擔禮物也在天井中等候。
袁時中坐下以後,先處分韓忠前來送禮的事。
韓忠進去,在他的面前跪下叩了頭,說: “家主老爺因蒙将軍庇護,阖宅平安,衆多街鄰也都得蒙保全,結草銜環,難報鴻恩。
特差小人前來,敬獻菲儀,聊表寸心,務懇将軍曬納。
”說畢,韓忠從懷中取出紅紙禮單,雙手呈上,随即站起,躬身立在一旁,準備袁時中在看禮單時有所詢問。
袁時中見禮單上開列着紋銀三千兩,黃金二百兩,绫羅錦緞,珠寶首飾不少,随即将禮單交給親兵,對韓忠笑着說: “你回禀唐老爺,本來我是報唐老爺在開州救命之恩,派兵保護唐府,義所應當。
如此厚禮,實不敢受。
可是如一概退還,人情上說不過去。
沒奈何,我收下一半吧。
” 韓忠趕快說:“懇将軍務必全數曬納,小人方敢回去複命。
在将軍營中,金銀珠寶、绫羅綢緞等物,自然很多,區區薄敬,不在将軍眼中。
可是,倘若将軍不肯全收,家主便會怪小人不會辦事,小人就吃罪不起了。
” 袁時中感到有點為難,望望左右。
劉玉尺、朱成矩和劉靜逸等都說既然禮物送來,出自誠心,應以全收為宜。
袁時中隻得同意全部收下,命親兵厚賞韓忠和随來的兩個仆人,仍由護送他們前來的十名小袁營士兵護送回城。
等韓忠走後,時中對衆人說道: “唐老爺丢了官已經幾年,今日拿出這份厚禮,很不容易,所以我不肯全收。
” 劉玉尺笑着說:“将軍誤矣。
據我看,唐知州的這份厚禮,大半不是出在他的身上。
” “怎麼不是出在他的身上?” “午後,為着處分那兩個美人的事,我又到唐宅一趟。
那時唐宅滿是避難的人,多是富家、大戶與鄉宦、紳衿,帶進唐宅的箱籠包袱到處堆積。
唐铉的這份厚禮定出在這些人的身上,将軍黨其多,我尚嫌其少耳。
”說畢,哈哈大笑。
朱成矩點頭說:“玉尺所見甚是,羊毛隻能出在
” ①搖動風--這話是拿小樹作比,開始枝繁葉茂。
唐铉輕撚胡須,打量着袁時中的英俊開朗的臉孔,再也回想不起來當年劫牛小盜袁鐵蛋是什麼樣子,但是他對時中說道: “說實在的,我當時看将軍相貌雖是面黃肌瘦,煙灰塵垢,同一般饑民小盜無殊,然而,然而将軍五官端正,天庭飽滿,雙目有神,眉宇間暗藏英俊之氣,日後必非草木之人,所以立志救将軍一命。
學生平日自诩尚有識人眼力,今果驗矣,驗矣!”他得意地笑起來,笑得十分自然。
袁時中欠身說:“倘非唐老爺相救,時中斷無今日。
” “話也不能這麼說。
這是天意。
天意使學生當日做開州知州,在紅羊劫中放走将軍。
倘若冥冥中沒有天意安排,今日也不會再與将軍相見。
” 他們談得十分投機,真好像是故人重逢。
後來酒飯準備好了,唐铉請袁時中到書房飲酒,随來将士被請到大門内的對廳中飲酒,前後守門弟兄各在門内坐席。
劉玉尺從曹帥處回來,立即被請進書房。
時中先介紹他同唐铉相見,等他坐下後,向他問道: “見到曹帥沒有?” 劉玉尺欠身說:“在州街中見到曹帥。
曹帥知道我們小袁營占領北門一帶後秋毫無犯,十分滿意。
曹帥并說請将軍前去見他,有事同将軍當面商量。
” 時中問:“曹帥的令箭取來了麼?” “已經取來,交給守衛唐府大門的小頭目了。
” 袁時中對唐铉說:“城裡多是曹營人馬,敝營隻占領北門一帶。
府上這一條街也是曹營所管。
我特向曹帥讨了一支令箭,保府上平安無事。
” 唐铉起來先向袁時中深深作揖,又向劉玉尺躬身作揖,說他“承蒙如此眷顧,實在感德無涯”。
随即問道:“請問二位,學生左右街鄰,多是清白良民,公正紳衿,如何可以保全他們的身家性命?敝宅既有曹帥發下令箭保護,是否可令左右街鄰都來敝宅避難?” 袁時中點頭說:“也好,也好。
” 唐铉立即命家奴暗中分頭通知附近鄉宦紳衿,富家大戶,火速來他的宅中避難。
後來一般平民之家聽到消息,也紛紛逃來。
韓忠遵照他的囑咐取來了四百兩銀子,由他接住,雙手捧到袁時中面前的桌上放下。
他用親切而又恭敬的口吻對袁時中說: “這區區四百兩銀子,請将軍賞賜随來敝宅的貴軍弟兄。
另有兩份薄禮,敬獻将軍與軍師,因一時準備不及,将随後差人恭送柳營①。
” ①柳營--對駐軍營盤的美稱。
西漢周亞夫駐軍細柳營。
柳營即細柳營之略。
袁時中望一眼劉玉尺,對唐铉笑着說:“好吧,這四百兩銀子收下,賞賜随來貴宅弟兄。
至于另外禮物,千萬不要準備。
不管唐老爺送什麼貴重禮物,我決不拜領。
” 劉玉尺也說:“是,是,斷無此理。
我們袁将軍是為報恩而來,豈能領受厚饋!” 唐铉說:“此話以後再說。
請到那邊入座,少飲幾杯水酒,以解二位鞍馬之勞。
” 酒肴已經在另一張八仙桌上擺好,三人随即走去入座。
遵照唐铉對韓忠的暗中授意,伺候酒席的是從唐府中挑選的兩個十六七歲的較有姿色的丫頭,因在亂時,都是淡裝素裙,薄施脂粉。
袁時中在飲酒時候,常常不自禁地偷膘兩個丫頭。
唐铉笑着說道: “兩個丫頭雖然說不上長相好看,倒是自幼學會彈唱。
歌喉宛轉,尚堪侑酒。
命她們為将軍彈唱一曲如何?” 袁時中遲疑一下,望望劉玉尺,想到曹操在等着他去商議大事,不宜耽誤,便說: “時中公務在身,不敢在此久坐,不用她們彈唱了。
” 唐铉點點頭,又說:“好吧,午後,我命仆人們用兩乘小轎将她們送往虎帳如何?” 袁時中立刻說:“不要,不要。
我那裡用不着她們,請莫送去。
” 唐铉對袁時中的拒不受美女之饋略感意外,笑着問道:“莫非她們不能如将軍意乎?城中諸大戶,不乏美姝。
容我另為将軍物色佳麗如何?” 劉玉尺不等時中說話,搶着答道:“唐老爺既然肯以美姬饋贈袁将軍,豈有不受之理?好吧,請唐老爺吩咐她們收拾打扮齊楚,不必送往袁營,我在午後親自來替将軍取去。
” 袁時中感到吃驚,正要說話,見劉玉尺向他使個眼色。
他不知說什麼好,心中一時茫然無主。
劉玉尺催促他說: “将軍,曹帥那裡須得趕快前去,我們就此告辭吧。
” 袁時中和劉玉尺同時起身告辭。
唐铉不敢強留,将他們恭敬地送出大門。
内宅裡的女眷因知道袁時中已走,又發出一片哀哭。
唐铉進了二門,聽見哭聲,也不禁心中凄酸,滾下熱淚,後悔不該過早地逼女兒和愛妾自盡。
他害怕太太撲到他身上哭着要女兒,不敢走往内宅,到書房頹然坐下,低頭流淚,想着如何将愛妾和女兒作為節婦烈女寫進即将纂修完畢的《睢州志》中,使她們“流芳百世”,使後人景仰他唐家的節孝家風和一門雙烈。
袁時中和劉玉尺留下四十名弟兄守護唐宅,然後帶着大群親兵策馬向州衙馳去。
在路上,袁時中讓劉玉尺同他并馬緩辔而行,小聲問道: “你為什麼代我答應要下那兩個俊俏姑娘?” 劉玉尺故意問:“為何不要?” 袁時中含着苦惱的笑意說:“太太頗有人品,且是新婚不久,怎好瞞着她做這樣事?被她知道,豈不生氣?金姨太太是個醋壇子,對新夫人尚且不肯甘心,豈能容得再來兩個?況且,闖王自己不貪色,軍令整肅……” 劉玉尺不等時中說完,哈哈一笑,說道:“玉尺自有巧妙安排,請将軍不必操心。
” 袁時中害怕慧梅會對他大鬧并向闖王和高夫人禀報,正要批評軍師考慮不周。
忽遇曹操派親兵迎面而來,催他同劉玉尺快去州衙議事,便不再言語了。
但是他在肚子裡暗暗抱怨: “玉尺,你準會替我惹出是非!” 袁時中見到曹操,原以為曹操要同他商議軍戎大事,不料僅僅告他說接到闖王傳谕,曹營和小袁營在睢州隻停留今明兩天,準于三月二十五日趕到商丘城外與闖王大軍會師,圍攻府城。
另外,曹操告他說,今日曹營派出幾支人馬在睢州城中和四鄉征集糧食、騾馬、财物,明日下午将按三萬人馬發給小袁營一月軍糧,要他派一得力人員與曹營總管共商如何分發軍糧的事。
曹操和吉-并沒有對他特别尊重,也沒有留他吃午飯。
袁時中将劉玉尺留下,自己告辭出城。
他的心中失望,暗生悶氣。
他又想着自己本是一營之主,在豫、皖之間獨樹一幟,從不受誰的管束,不料投了闖王之後,卻被當做一般的部将看待。
他對當日在匆忙中決定投闖,開始感到後悔。
午飯後,他在金氏的帳中睡了一大覺。
因為心情不快,疑心羅汝才的對他冷淡是出自闖王授意,開始對闖王不滿,所以回老營後沒有興趣去慧梅駐處。
午覺醒來,已是申初時候。
聽說劉玉尺已經回來,他便回到自己所住的一家地主住宅的堂屋。
看見劉玉尺、朱成矩、劉靜逸和幾個親信将領都在等他,另外唐宅的韓忠同兩個年輕仆人帶着兩擔禮物也在天井中等候。
袁時中坐下以後,先處分韓忠前來送禮的事。
韓忠進去,在他的面前跪下叩了頭,說: “家主老爺因蒙将軍庇護,阖宅平安,衆多街鄰也都得蒙保全,結草銜環,難報鴻恩。
特差小人前來,敬獻菲儀,聊表寸心,務懇将軍曬納。
”說畢,韓忠從懷中取出紅紙禮單,雙手呈上,随即站起,躬身立在一旁,準備袁時中在看禮單時有所詢問。
袁時中見禮單上開列着紋銀三千兩,黃金二百兩,绫羅錦緞,珠寶首飾不少,随即将禮單交給親兵,對韓忠笑着說: “你回禀唐老爺,本來我是報唐老爺在開州救命之恩,派兵保護唐府,義所應當。
如此厚禮,實不敢受。
可是如一概退還,人情上說不過去。
沒奈何,我收下一半吧。
” 韓忠趕快說:“懇将軍務必全數曬納,小人方敢回去複命。
在将軍營中,金銀珠寶、绫羅綢緞等物,自然很多,區區薄敬,不在将軍眼中。
可是,倘若将軍不肯全收,家主便會怪小人不會辦事,小人就吃罪不起了。
” 袁時中感到有點為難,望望左右。
劉玉尺、朱成矩和劉靜逸等都說既然禮物送來,出自誠心,應以全收為宜。
袁時中隻得同意全部收下,命親兵厚賞韓忠和随來的兩個仆人,仍由護送他們前來的十名小袁營士兵護送回城。
等韓忠走後,時中對衆人說道: “唐老爺丢了官已經幾年,今日拿出這份厚禮,很不容易,所以我不肯全收。
” 劉玉尺笑着說:“将軍誤矣。
據我看,唐知州的這份厚禮,大半不是出在他的身上。
” “怎麼不是出在他的身上?” “午後,為着處分那兩個美人的事,我又到唐宅一趟。
那時唐宅滿是避難的人,多是富家、大戶與鄉宦、紳衿,帶進唐宅的箱籠包袱到處堆積。
唐铉的這份厚禮定出在這些人的身上,将軍黨其多,我尚嫌其少耳。
”說畢,哈哈大笑。
朱成矩點頭說:“玉尺所見甚是,羊毛隻能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