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關燈
羊身上。

    将軍待人忠厚,故不曾想到這一層。

    ” 袁時中也笑了,說:“我原是莊稼後生,起義後才閱曆世事,哪有像知州這樣人的心中窟眼兒多!玉尺,那兩個會彈唱的俊俏丫頭,你送到哪兒去了?” 劉玉尺說:“将軍不要,自然有喜歡要的人。

    ” “你送到曹帥那裡了?” “是的,這才真叫做惜花獻佛。

    ” “曹帥怎麼說?” 劉玉尺撚着略帶黃色的短須,得意地哈哈大笑,說:“我将兩個姑娘送到曹帥那裡,對他說:我們袁将軍遇到這兩個姑娘,不敢染指……” 時中問:“你說什麼?” 玉尺:“我說将軍連用手指碰一下也不敢,命工尺送來為曹帥侑酒,聊表一點孝敬之意。

    曹操将兩個姑娘通身上下打量一遍,心中滿意,對我說:‘還好,還好。

    留下吧。

    對時中說我領情了。

    ’随即叫她們彈唱一曲,越發滿意,頻頻點頭。

    ” 朱成矩小聲說:“果然名不虛傳,是一個胸無大志的酒色之徒!” 劉靜逸向來不喜多言,忍不住搖搖頭,說:“我看,曹操貌似酒色之徒,安知不是韬光于群雄之中,别有一番打算?倘若他果是庸碌之輩,何以将士歸心,兵馬衆強,僅僅次于闖王?” 朱成矩說:“靜逸的話很有道理。

    曹帥當然必有過人之處,萬不可等閑視之。

    他同李帥原是勉強結合,同床異夢。

    雖然他奉李帥為盟主,但并非李帥部曲,差不多是平起平坐。

    我們要善處兩雄之間,既不要得罪曹帥,還得使李帥多加信任。

    ” 劉靜逸冷冷地說:“誰也不會信任我們。

    他們兩營盡管貌合神離,可是全都是老陝兒,有鄉土之親,都把我們小袁營看成外路人,十分清楚!” 袁時中歎口氣說:“我們小袁營目前處境同我們原先所想的很不一樣!” 劉玉尺向袁時中的親兵頭目袁大洪和兩名親兵掃了一眼。

    他們立即退出,并且揮手使站立在門外的親兵們都退後幾丈以外。

    有兩個人正要來向袁時中和劉玉尺禀報事情,被袁時中的親兵們迎上來小聲詢問一下,知道事兒不很重要,擋回去了。

     屋裡完全用小聲談話,站在院裡的親兵頭目袁大洪雖然出于好奇心,很想知道屋裡談的是什麼機密大事,但是聽不清楚,隻猜到是在議論自從歸順李闖王以來的種種事兒。

    他也明白,近些天許多将士也常在私下議論,有人說應該投闖王,有人說不應該投闖王。

    有人說我們的首領好歹做幾年婆子,如今反而變成了媳婦兒;上邊壓着一個嚴厲的婆子,還有一位拿架子的嬸娘。

    袁大洪還聽到有人抱怨說:不是李闖王的養女嫁到小袁營,倒是我們的首領嫁到闖營,連整個小袁營的人馬都陪嫁了。

    到底以後怎麼辦,袁大洪常在想這個問題。

    盡管他是袁時中的近族侄兒,又是親兵頭目,但是像這樣重大問題是不許他打聽的,更不許他同别人議論。

     過了許久,參與密議的人們開始從屋裡出來,各人去辦各人的事,隻有劉玉尺和劉靜逸被袁時中暫留一步。

    時中向劉靜逸問道: “靜逸,唐知州送來的這份禮物,你看怎麼收賬呀?” 劉靜逸恍然記起,說:“一議論大事,就把收賬的事忘啦。

    将軍,紋銀、黃金和大宗綢緞,照!日例收人公賬,金銀珠寶首飾向來交孫姨太太和金姨太太處分,我不收賬。

    如今将軍已有太太,這金銀珠寶首飾應如何處分,請将軍吩咐。

    ” 袁時中怕引起金姨太太同慧梅争鬥,沉吟說:“孫姨太太向來遇事退讓,隻是金姨太太獨霸慣了,須得斟酌。

    送給太太,由她将二位姨太太找去,三人一起商量如何?” 劉靜逸遲疑說:“怕不好吧?太太雖系新來,但她的名分為正,且系闖王養女,又是健婦營女将,豈肯将金姨太太放在眼裡?她不會找兩位姨太太商量的。

    ” 袁時中寵慣了金氏,也覺難辦,說道:“這個,這個……” 劉玉尺忽然擡起頭來,撚須微笑。

     劉靜逸問道: “軍師有何妥善辦法?” 劉玉尺說:“以我之意,連那二百匹绫羅綢緞你也不要入賬。

    将這金銀珠寶首飾、绫羅綢緞,外加紋銀四百兩,黃金五十兩,送到太太面前,請她處分。

    她分給什麼人,分多少,或者賞給什麼人,悉聽她的尊便。

    将軍今日已有正室夫人,何必為此小事分心?” 時中問:“倘若她故意不分給金姨太太,豈不鬧得我耳朵不清靜?” 玉尺說:“太太跟着高夫人長大,見過大世面,我想她不會将這東西全數留在自己手中。

    倘若她全部留下,那也沒啥,你另外給兩位姨太太一些金銀珠寶首飾和绫羅綢緞罷了。

    ” 袁時中說:“她才來不久,這樣會使她慣成了獨霸天下的脾氣。

    ” “将軍差矣。

    後日我們就到商丘城外與老府會師。

    闖王和高夫人必然關心太太出嫁後的一切情況,将軍此時何必對小事斤斤計較,令太太不将好話多說?” 袁時中笑着說:“對,對。

    有道理!” 唐铉送來的全部禮物,劉靜逸暫不入賬。

    片刻工夫,由袁大洪率領親兵挑着二百匹绫羅綢緞、金銀珠寶首飾和分出來的黃金白銀,并帶上一張由劉靜逸重新寫的禮單,往慧梅所住的宅子去了。

     當東西送到時候,慧梅正在村外馳馬射箭。

    她常常有一些難以對人言說的苦惱情緒,隻能借騎馬、射箭或舞劍排遣。

    她得到禀報,趕快回去,看見袁大洪和兩名親兵果然坐在她居住的上房門外等候,邵時信和呂二嬸在陪着他們談閑話。

    看見慧梅帶着一群女親兵回來,大家起立。

    盡管按宗族關系袁大洪應該向慧梅稱呼嬸兒,但是因時中是一營之主,而慧梅又很威嚴,所以他按照文武官員家通行規矩,恭敬地叫一聲: “太太!” 慧梅略有笑容,輕聲問:“什麼事兒?” 袁大洪趕快說明來意,雙手呈上禮單。

    慧梅在闖營時候,遇到這樣事兒都是高夫人親自處理或慧英代高夫人處理,自己不曾留心,所以乍然間沒有主意,說: “你們先到外邊等一等吧。

    ” 袁大洪回答一聲“是”!同兩名親兵正在退出,辦事細心的邵時信突然說道: “大洪,你留一下,讓我按照單子将東西點一點,免得出錯。

    ” 慧梅不再過問,進到房中休息。

    時信同呂二嬸一件件清點無誤,才讓大洪出去等候。

    他進來向慧梅笑着問: “姑娘,你打算如何處分?” 慧梅說:“時信哥,要我打仗我有經驗,可是這樣事我是外行。

    你同呂二嬸說,我應該如何處分?” 呂二嬸笑着說:“袁姑爺将這麼多禮物請姑娘處分,這是對姑娘特别尊重。

    姑娘自然要留下一部分,餘下的請姑爺自己分給兩位姨太太。

    姑娘是太太,身邊還有衆多女兵,自然要多留一些。

    ” 慧梅轉望邵時信,等他幫助拿主意。

     邵時信想了一下,說:“以我主見,東西以少留為佳。

    绫羅綢緞共留四匹,好首飾留四包,黃金白銀一概不留。

    ” 呂二嬸問:“姑娘身邊還有四百多男女親兵,男的不說,女的難道不該賞賜?一般女兵不說,那些女兵頭目和常在身邊伺候的姑娘,不該賞賜?” 邵時信笑着說:“我想,我們慧梅姑娘新嫁到小袁營,處事要越大方越好,方是闖王和高夫人的養女身份。

    至于我們衆多女兵,另有賞賜辦法。

    其實,不僅随嫁來的姑娘們應該賞賜,男兵們也不應該受虧待。

    今天午飯後因知曹帥老營已經移駐城中,我奉姑娘之命到城中辦事,又去向曹帥夫人和二夫人請安,聽曹帥老營總管言講,曹帥已經吩咐下來,明天将為姑娘送來一些東西。

    剛才我從城裡回來後已經将此事向姑娘禀報過了。

    曹帥做事大方,難道曹營送來的東西還會少麼?” 慧梅高興地說:“時信哥說得好,就按你的主意辦吧。

    呂二嬸,你把該留下的四匹綢緞和四包首飾留下,其餘的交給大洪帶回去吧。

    ” 邵時信說:“姑娘,你還得派人随大洪前去,對姑爺把話說清楚,免得姑爺見你隻留下很少東西,又不肯處分禮物之事,弄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 慧梅說:“那就請你去一趟吧。

    ” 邵時信笑着說:“姑娘和姑爺夫妻之間,還是呂二嬸傳話合适。

    ” 慧梅連連點頭,說:“好,好。

    呂二嬸去傳話好。

    呂二嬸身邊要帶兩個女兵……” 呂二嬸笑道:“你放心。

    我是個大老婆子,不怕有人調戲我,身邊還要女兵護駕麼?” 慧梅說:“我不是怕在小袁營有誰吃了豹子膽,敢調戲你呂二嬸。

    我是想,你身邊跟着兩個女兵,使咱們袁将爺手下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們,知道你呂二嬸是我的女總管,不敢輕看了你。

    ” 邵時信說:“袁大洪和随來的兩個弟兄,要賞給封子,請呂二嬸趕快封好。

    ” 慧梅問:“我是他們的太太,還給賞封?” 時信笑着說:“按道理說,他們是姑爺的親兵,也就是姑娘的親兵,來送禮物不該賞給封子。

    可是姑娘嫁來以後,至今好像作客一樣。

    小袁營的人們也在背後戲言,說我們随姑娘來的這四百多人是小袁營裡的小闖營。

    所以姑娘對姑爺身邊的人要多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