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出獵的朝鮮世子李窪、次子鳳林大君李澄,幾位朝鮮大臣質子,以及朝鮮世子和大君的大小侍臣下馬謝恩,等清帝過去稍遠,重新上馬,和奴仆共一百多人,由武功坊穿文德坊,回大南門内的館所。

    皇太極一行到了大清門④外下馬,被跪在禦道兩側的親貴和文武大臣們迎進宮院。

    他的眉毛上和皮靴上帶着征塵,先到崇政殿接受親貴和群臣朝見。

    人們望見他的眼皮松弛,眼睛裡流露着疲倦神情。

    因為袁妃之死,他的心中常常痛苦和郁悶,隻好借打獵消愁。

    這次去葉赫地方打獵,本來預定二十天,攜帶了足夠的糧食和需要物品。

    但是他一離開盛京往北,就挂心着錦州等地的戰事消息,尤其挂心的是圍攻松山的軍情。

    四天前他在圍場中接到了指揮松錦一帶清兵的多羅肅郡王豪格等的飛騎密奏,說明朝守松山的副将夏承德在夜間将一個姓商的賣豆腐的人縫下城牆,傳出願意投降的意思,此事正在暗中接頭,數日内可見分曉。

    接到密奏之後,他匆匆停了打獵,馳回盛京。

    等朝見禮畢,他用滿洲語向王、公、大臣們問道: ①葉赫--在今遼甯省開原舊城東北,吉林省四平市之南。

     ②巴牙喇--巴牙喇是滿洲語,為皇帝的親軍,比較精銳。

    各團山額真之下也有巴牙喇。

    清朝人關之後,巴牙喇成為護軍之前身。

     ③館所--簡稱館,俗稱高麗館。

     ④大清門--盛京的皇宮大門。

     “松山有消息麼?” 内院大學士範文程跪下去用滿洲話回答:“松山方面尚無奏報。

    ” 皇太極不再問話,暗中擔心夏承德獻城投降的事會遇到波折。

    他吩咐諸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和公們都留下,等一會兒到清甯宮去,随即走下禦座,往後宮去了。

     後宮的規模很小,和并不壯觀的崇政殿合在一起,是一個簡單而完整的建築群,還不如江南Www.tianyashuKu.com大官僚地主的府第富麗堂皇。

    原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這一家族隻是中國境内女真民族中的一個部落,盡管從永樂年間以來就不斷接受明朝封号,但是力量衰微,從努爾哈赤的興起到現在也隻不過三十多年的曆史。

    從遼陽遷都沈陽,改稱盛京,也隻有十七年,宮殿建築的簡陋正是反映着一個文化落後的民族當國家草創時期的特色。

    在較早時候,滿洲人不懂得應該把這一較大的建築群稱做王宮或皇宮。

    他們一代代和漢族接觸,認為管理國家事務和統治百姓的地方叫做衙門,而這一建築群要比一般州、縣衙門占地要大,權力要大,所以就叫他為“大衙門”。

    然而在漢族文臣的影響下,所有主要建築都是仿照漢族的宮殿取了名稱。

    這座建築群的第一道大門名叫大清門,是仿照北京的大明門,内宮的大門名叫鳳凰樓,是來自唐朝的丹鳳樓。

    鳳凰樓進去是一座簡單的天井院落,既無雕梁畫棟,也無曲檻回廊。

    坐北向南的主要建築是皇帝和皇後居住和祭神的地方,名叫清甯宮,好像北京的坤甯官。

    東邊兩座廂房叫做關華宮、永福官,西邊兩座廂房叫做麟趾宮、衍慶宮。

    這四座宮住着皇太極的四個有較高地位的妃子,其餘的那些所謂“側妃”和“庶妃”都擠在别處居住。

     這清甯宮俗稱中宮,東首一間占全宮四分之一的面積,是皇帝和皇後住的地方,又分前後兩間,各有大炕。

    其餘四分之三的面積是祭神的地方。

    宮門開在東南角。

    南北各有兩口很大的鐵鍋,一年到頭煮着豬肉。

    接着大鍋是大炕。

    按照滿洲風俗:神位在西邊,坐人處南邊為上,北邊為下。

    南炕上的鹿角圈椅是準備皇上坐的,北炕上的鹿角圈椅是準備皇後坐的。

    靠西山牆的大炕是供神的地方,擺着祭神用的各種法物。

    山牆上有一塊不大的木闆,垂着黃綢帷幔,名叫神闆。

    神闆前邊的炕上設有連靠背的黑漆座,上邊坐着兩個穿衣服的木偶,據說是蒙古神抵。

    神闆兩邊牆上懸挂着彩色畫軸:釋迦牟尼像、文殊菩薩像、觀世音像、七仙女像(即吞朱果的仙女佛庫倫①在中間,兩個姐姐和别的仙女夾在左右),另外還有棗紅臉、眯縫雙眼的關法瑪②像。

    各神像畫軸,不祭祖的時候都卷起來,裝進黃漆或紅漆木簡。

    牆上還挂着一支神箭,箭頭朝下,尾部挂着一縷練麻;另一邊挂着盛神索③的黃色高麗布袋。

    清甯宮門外東南方不遠處有一個石座,遇到祭天的日子,前一日在上邊豎着一根一丈三尺長的木杆,稱做神杆,上有木鬥。

    今日不祭天,所以石座空立,并無神杆。

     ①佛庫倫--滿洲人傳說長白山下有池名布爾湖裡。

    一日天女姊妹三人,大的叫思古倫,二的叫正古倫,小的叫佛庫倫,到池中洗澡。

    洗畢,有神鳥銜朱果放在佛庫倫衣上。

    佛庫倫将朱果含在口中,不覺入腹,生一男孩就是滿洲人的始祖。

     ②關法瑪--即關老爺。

    法瑪是滿洲語老爺的意思。

     ③索--用黃、綠色棉線撚成繩索二條,夾系各色綢片,代表幸福。

    經過求福祭祀,薩瑪将一條神索給皇帝懸挂,一條給皇後懸挂。

    過了三天,夕祭之後,皇帝。

    皇後将神索解下,交薩瑪放口袋中。

     當皇太極穿過鳳凰樓,走進後宮時候,各宮的妃子都在兩邊向他屈膝恭迎,而永福官莊妃的身邊有一個五歲的男孩,也就是他的最小和最鐘愛的兒子,漢語名叫福臨①。

    皇太極因為心中有事,隻向他看一眼就走過去,被皇後迎進清甯宮了。

     ①福臨--即後來的順治皇帝。

     太陽完全落去。

    清甯宮點了許多蠟燭。

    有的牛油燭有棒槌那麼粗,外邊塗成紅色。

    香煙,燭煙,竈下的木柴煙,從大肉鍋中冒出的水蒸氣,混合一起,使清甯宮中的氣氛顯得——、神秘、莊嚴。

    皇太極已經聽皇後說今日挑選的兩頭純黑豬特别肥大,捆好前後腿,擡進清甯宮扶着它們朝着神案,用後腿像人一樣立着。

    等薩瑪跳神以後,将熱酒灌進它的耳朵,它掙紮動彈,搖頭擺耳,可見神很高興領受。

    皇太極正在期待松山的好消息,聽了皇後這麼一說,心中也覺高興。

    他洗過手,同皇後從東間走出來,開始夕祭①。

    夕祭的時間本來應該在日落之前,因為等候皇帝打獵回來,今日舉行遲了。

     ①夕祭--清甯宮每日祭神二次,分朝祭、夕祭。

    北京的坤甯宮是按照滿洲祭神需要而改造和布置的。

     他面向西,對着神像跪下行禮。

    然後皇後行禮。

    他們行禮以後,在大炕上的鹿角圈椅中坐下。

    五歲的福臨也被叫來行禮。

    随後,薩瑪頭戴插有羽毛的神帽,腰部周圍系着腰鈴,搖頭擺腰,手擊皮鼓,鈴聲鼓聲一時俱起,邊跳邊唱誦祝詞①: ①祝詞--滿洲人早期用的祭神祝詞和詩詞,許多話到乾隆年間已經沒人懂得。

     上天之子。

    年錫之神。

    安春。

    阿雅喇。

    穆哩。

    穆哩哈。

    納丹。

    岱晖。

    納爾珲。

    軒初。

    思都哩。

    僧固。

    拜滿。

    章京。

    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