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返回。

    過幾天,四王子就移駐這座小山上,我軍就無力去摸他的老營了。

    要是那一次多有一千精兵前去,截斷敵人救兵,活捉老憨這個鞑子,死也瞑目。

    如今,嗨!”曹變故向洪承疇叉手行禮,車轉身,走下城頭。

     ①小山頭--皇太極在松山的小山頭上駐紮的地方有幾塊大石頭,如今當地人稱那個地方為“憨王殿”。

    當時必有較大的黃氈帳篷,稱為“殿”,實際上應該稱為“帳殿”,就是古書上說的“黃幄”。

     洪承疇走到真武廟前,向沉默的全城看看,又看看東。

    南兩面山頭和山下的敵營火光。

    城内全是低矮的、略帶弧形屋頂的灰白色平房,還有空地方的舊軍帳,在月色下分不清楚,一片蒼茫。

    他随即轉往西城巡視。

    西門外地勢比較開闊、平坦。

    北往錦州和南往杏山、塔城、甯遠,都得從西門出去。

    由總兵王廷臣陪着,他站在西城頭上看了一陣,望着原野上火光不多。

    但目前已經無力突圍了。

     走下寨牆,他回到坐落在西街向左不遠的一家民宅中。

    這裡從圍城時起就成了他的行轅。

    他的棗骝馬拴在前院的馬棚裡。

    馬棚坐西向東,月光照在石槽上和一部分馬身上。

    在被圍之前,洪承疇很愛惜他的駿馬,曾在一次宴後閑話時對左右幕賓們說過一句話:“駿馬、美姬,不可一日或離。

    ”掌牧官為這匹馬挑選最好的馬夫,喂養得毛色光澤,膘滿體壯。

    行轅中有兩位會作詩的清客和一位舉人出身的幕僚曾專為這一匹駿馬賦詩詠贊;還有一位姓曹的清客原是江南畫師,自稱是曹霸①之後,為此馬工筆寫真,栩栩如生,堪稱傳神,上題《神駿圖》。

    但現在,這馬清瘦得骨架高聳,腰窩塌陷,根根筋骨外露。

     ①曹霸--唐開元、天寶年間的著名畫家,尤長于畫馬。

    因為他做過左武衛将軍,故又被稱為“曹大将軍”。

     洪承疇順便走進馬棚,看看他的往日心愛之物。

    那馬無精打采地垂頭立在空槽邊,用淡漠的眼光望望他,好像望一個陌生的人,随即又将頭垂了下去。

    洪承疇心中歎息,走出馬棚後回頭對掌牧官說: “不如趁早殺了吧,讓行轅的官兵們都吃點馬肉。

    ” 掌牧官回答說:“為老爺留下這匹馬以備萬一。

    隻要我和馬夫餓不死,總得想辦法讓它活着。

    ” 洪承疇剛回到後院上房,巡撫邱民仰前來見他。

    邱是陝西渭南縣人,前年由甯前兵備道升任遼東巡撫,駐節甯遠城中。

    洪承疇奉命援錦州,他擔負轉運糧饷重任。

    去年七八月間大軍潰敗時他同洪承疇在一起,所以同時奔入松山城中。

    洪承疇知道今夜邱巡撫來見他必有要事商量,揮手使左右親随人一齊退出。

    他隔桌子探着身子,小聲問道: “長白兄,可有新的軍情?” 邱民仰說:“今日黃昏,城中更加人心浮動,到處有竊竊私語,并有流言說虜兵将在一二日破城。

    謠言自何而起,尚未查清。

    這軍心不穩情況,大人可知道?” 洪承疇輕輕點頭,說:“目前糧草即将斷絕,想保軍心民心穩固,實無善策。

    但學生所憂者不在虜兵來攻,而在變生肘腋。

    ” “大人也擔心城中有變?” “頗為此事擔憂。

    不過,兩三日内,或不要緊。

    ” 邱民仰更将頭向前探去,悄聲問:“大人是擔心遼東将士?” 洪承疇點點頭。

     邱問:“有何善策?” 洪承疇撚須搖頭,無可奈何地說:“目前最可慮的是夏承德一支人馬。

    他是廣甯①人,土地墳墓都在廣甯。

    他的本家、親戚、同鄉投降建虜②的很多;手下将士也多是遼東一帶人,廣甯的更居多數。

    敵人誘降,必然從他身上下手。

    自從被圍以來,我對他推心置腹,盡力籠絡,可是勢到目前,很難指望他忠貞不變,為國捐軀。

    另外,像祖大樂這個人,雖然手下的人馬早已潰散,身邊隻有少數家丁和親兵相随;可是他還是總兵身份,又是祖大壽的兄弟,在遼東将領中頗有聲望。

    他們姓祖的将領很不少,家産墳墓在甯遠,處此關外瓦解之時,難免不懷有二心。

    夏承德雖非他的部将,可是他二人過往較密,互為依托,使我不能不疑。

    足下試想,外無救兵,内無糧草,将有二心,士無鬥志,這孤城還能夠支撐幾日?” ①廣甯--今遼甯省北鎮。

    金和清為廣甯府,明為廣甯衛。

     ②建虜--明朝從吉林到遼甯一帶建置建州衛、建州左衛、右衛,治理軍事。

    清肇祖猛哥帖木耳在永樂時任建州左衛指揮官。

    明朝人稱滿洲人為建虜,表示蔑視。

     邱歎道:“大人所慮極是。

    目前這孤城确實難守,而夏某最為可慮。

    我們既無良法控馭,又不可打草驚蛇,隻好聽其自然。

    ” 洪說:“打草驚蛇,不惟無益,反而促其速降,獻出城池。

    我打算明日再召祖大樂、夏承德等大将前來老營議事,激之以忠義,感之以恩惠,使此彈丸孤城能夠為朝廷多守幾日。

    倘若不幸城陷,我身為大臣,世受國恩,又蒙今上知遇,界以重任,惟有以一死上報皇恩!” 邱民仰站起來說:“自從被圍之後,民仰惟待一死。

    堂堂大明封疆大臣,斷無偷生之理。

    民仰将與制台相見于地下,同以碧血上報皇恩,同作大明忠魂!” 洪承疇說:“我輩自幼讀聖賢書,壯年筮仕①,以身許國,殺身成仁,原是分内之事。

    ” ①筮仕--開始做官。

     将邱民仰送走之後,洪在院中小立片刻,四面傾聽,聽不到城内外有什麼特别動靜。

    他回到屋裡,和衣就寝,但是久久地不能人睡。

    雖然大臣為國死節的道理他很清楚,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此刻他的心情仍不免有所牽挂。

    原來心中感到丢不下的并不是老母年高,也不是他的夫人,更不是都已經成人的子女(他明白,當他為國殉節以後,皇上會對他的家人特降隆恩,厚賜蔭封)。

    倒是對留在北京公館中的年輕貌美的小妾陳氏,尚不能在心中斷然丢下。

    他凝望着窗上月色,仿佛看見了她的玉貌雲鬟,美目流盼,光彩照人。

    他的心頭突然一動,幻影立刻消失,又想到盡節的事,不覺輕歎一聲。

     就在這同日下午,将近黃昏時候,清朝皇帝皇太極從葉赫①回到了盛京。

    他是在十三天前去葉赫打獵的。

    雖然不是舉行大的圍獵,卻也從八旗中抽了兩千騎兵,另外有三百紅甲和白甲巴牙喇②在皇帝前後護衛。

    去的時候,皇太極出盛京小北門,直奔他的愛妃博爾濟吉特氏即關華宮高妃的墳墓看了看,進人享殿中以茶、酒祭奠,并且放聲痛哭,聲達殿外;過了一陣才出來重新上馬,往葉赫進發。

    今日回來,又從高妃的墳墓經過,下馬徘徊片刻,不勝怅們哀思。

    到了城外邊,兩千随駕打獵騎兵各回本旗駐地,留下諸王。

    貝勒。

    貝子、公和困山額真等親貴以及巴牙喇,護駕進城。

    進了地載門,清帝命朝鮮世子回館所③休息。

    于是随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