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要多飲,要早點休息,說不定明天會要打仗。
楊承祖喏喏答應,帶着頭目們把他送出帳外,看着他走了。
回進帳内,楊承祖望望大家,苦笑了一下。
有個頭目便說: “如今跟闖營合夥,又多了一個婆婆。
” 楊承祖搖搖頭,不讓他說下去,輕輕歎了口氣,說道:“當日我們曹帥要來河南投靠闖王,我們都覺得不是辦法。
曹帥不聽。
如今受制于人,隻好吃後悔藥啦,有啥法兒呢?” 三更以後,李過正要睡覺,忽然中軍來報,說是細作已經探知,明日官軍要過汝河往北來,揚言要救汝甯。
李過想了一下,說: “大概不是汝河,是洪河吧?” 中軍也想了一下,說:“是洪河,不是汝河,細作也搞不清楚,匆忙中說成汝河了。
” 李過說:“我明白了,官軍用意已經清楚。
” 他不再馬上就寝,趕快派一名騎兵小校帶領幾個騎兵,将新的軍事情況和他的作戰打算連夜飛報闖王。
另外又派出塘馬,催促後面大軍連夜急速趕路,準備明日大戰。
等到把這些事處理完畢,已經聽到頭遍雞叫,他這才身不解甲,躺到床上,——睡去。
傅宗龍和楊文嶽昨天在新蔡境内會師。
由于新蔡城中紳民共議,緊閉城門,不讓官軍入城,所以他們隻好在城南的嶽城鎮會師。
他們的老營留駐嶽城,令大軍分散在汝河南岸的許多村落駐紮,另外派出一小部分人馬來到新蔡城外,向知縣勒索糧草。
知縣站在城頭上大聲說:“請回禀兩位總督大人,新蔡連遭兵荒天災,城中十分困難,自救不暇,實在沒有多的糧食供應大軍,萬懇見諒!” 城下将領厲聲說道:“兩位總督大人都有尚方寶劍,你這新蔡知縣,膽敢違抗,定以尚方寶劍先斬後奏!” 知縣聽了,不敢過分抗辯,又回答說:“容我再同地方士紳鄉宦商量,盡力而為。
”說畢,下城回衙,再不露面。
卻說傅宗龍、楊文嶽會師之前,已經通過信使往還,确定了基本方略,以穩重為上策。
無奈連日來崇祯催戰甚急,就在昨天他們還分别接到手诏,限期剿滅李自成。
崇祯皇帝由于心中焦急,隻知催戰,不管後果,使這兩位帶兵的方面大臣無所措手足。
他們都很明白,皇上對目前中原大局很不清楚,對作戰形勢更是茫然無知,隻是在宮中随便一想,就下手诏,就令兵部催戰。
他們如果遵旨進兵,實在www.tIanyashuku.com沒有把握戰勝“流賊”;如不遵旨,又要獲罪。
将人馬安頓之後,傅宗龍便請楊文嶽來到他的軍帳,密商對策。
商量的結果,仍然沒有善策,還是按照他們原來的打算,暫不輕易作戰,不往汝甯,以避敵鋒。
他們害怕一到汝甯,必被李自成大軍包圍起來。
雖然左良玉、丁啟睿就在信陽和光山一帶,也很難指望他們前來救援。
所以他們商定,還是向項城、陳州進兵。
對此決策,傅宗龍并不感到滿意,但也無可奈何。
近兩年來,他一直在監獄中度過。
如今明知局勢不妙,但又想既然皇上把他釋放出獄,又提拔他當了總督,不管死活,也應該盡自己的力量,上報皇恩。
決定方略之後,他歎口氣說: “楊大人,賊在西北,我軍反向東北,似此豈非避賊?倘若聖上見責,将如之何?” 楊文嶽說:“我們是欲取之,姑予之;先退一步,然後再進兩步。
打仗總要虛虛實實,不能一開始就同敵人決戰。
我們暫時避開敵鋒,為的是替朝廷保存這數萬人馬,待敵有隙可乘,再求取勝之道,方為萬全之策。
” 傅宗龍無話可說,心中不能不認為楊文嶽的話很有道理。
但是覺得他自己縱然粉身碎骨,難報皇恩,所以又不免深深地歎了口氣。
由于百姓見官兵即逃避一空,所以消息不明,糧秣十分困難。
夜間傅宗龍拜表馳奏,說自己與保督楊文嶽已經會師新蔡境内,即遵旨合力進剿,以纾朝廷腹心之憂。
盡管表上這麼說,他也明白全是虛話,所以心情十分沉重,感到前途茫茫,成功的希望甚微,拜表後在帳中彷徨,不禁又撚須長歎。
他雖然這兩天鞍馬勞頓,卻因憂心如焚,不想去睡,走出軍帳外面。
數裡外,幾個村落已經有了火光,房屋正在燃燒。
他向跟在身邊的家奴盧三問: “為何村莊起火?” 盧三低聲說道:“請老爺睜隻眼合隻眼吧。
” 傅宗龍心中明白,想着又是欠饷,又是缺乏糧草,要禁止官兵搶劫、奸淫、燒房,怎麼可能?但如此軍隊,如此境遇,又如何對敵作戰?他看了一陣,無計可施,搖搖頭,退回帳中。
次日黎明,傅、楊兩軍飽餐一頓,向北進發。
傅宗龍立馬汝河南岸,督催将士在汝河和洪河上搭兩座浮橋。
這本是昨夜下的命令,因将士拖延,加之需要木料較多,臨時拆毀民房,所以到今日巳時左右才将浮橋搭好。
等人馬過完洪河,已經是午時以後了。
人馬在洪河北岸打了尖,繼續北進,當晚宿在龍口,這個鎮離新蔡大約有五十裡路。
步兵十分疲勞,頗有怨言。
這些怨言,楊文嶽早就習慣,傅宗龍卻感到可怕。
人們告訴他,兵士們有的罵着欠饷,罵着行軍辛苦;有的抱怨說,白替朝廷賣命,沒有意思,哪龜孫願跟敵人作戰!軍官們平日喝兵血,對部下的怨言不敢多問,佯裝不聞,怕的是招惹部下怨恨,在打仗的時候被部下殺死。
實際上,連将領們也不樂意打仗,人人都希望保住性命,僥幸無事,所以一聽說人馬要開往項城,個個心中高興。
傅宗龍不能從将領中了解下邊實情,隻能靠自己的親信來掌握部隊情況。
在龍口住下以後,到處是火光,到處有哭聲,使傅宗龍坐卧不安。
當夜,汝甯知府又兩次派人前來告急,說闖、曹人馬将要大舉進攻府城,請求火速救援。
傅宗龍自己也得到細作禀報,知道敵人确實在射橋附近綁紮許多雲梯。
約摸三更時候,賀人龍也派人來禀報說:他的遊騎向射橋方面哨探,看到流賊正在離此十裡處的洪河上搭浮橋,約有一二萬人馬等待過河,确實要往汝甯。
傅宗龍感到無計可施,心想:既然李自成要攻汝甯,倘若汝甯有失,崇王被害,他就罪責難逃。
于是他同楊文嶽連夜召集諸将會議,商讨對策。
諸将在會上默默無語,都不願作出主張。
賀人龍望望虎大威。
虎大威是楊文嶽的親信大将,他知道自己的兵将以
楊承祖喏喏答應,帶着頭目們把他送出帳外,看着他走了。
回進帳内,楊承祖望望大家,苦笑了一下。
有個頭目便說: “如今跟闖營合夥,又多了一個婆婆。
” 楊承祖搖搖頭,不讓他說下去,輕輕歎了口氣,說道:“當日我們曹帥要來河南投靠闖王,我們都覺得不是辦法。
曹帥不聽。
如今受制于人,隻好吃後悔藥啦,有啥法兒呢?” 三更以後,李過正要睡覺,忽然中軍來報,說是細作已經探知,明日官軍要過汝河往北來,揚言要救汝甯。
李過想了一下,說: “大概不是汝河,是洪河吧?” 中軍也想了一下,說:“是洪河,不是汝河,細作也搞不清楚,匆忙中說成汝河了。
” 李過說:“我明白了,官軍用意已經清楚。
” 他不再馬上就寝,趕快派一名騎兵小校帶領幾個騎兵,将新的軍事情況和他的作戰打算連夜飛報闖王。
另外又派出塘馬,催促後面大軍連夜急速趕路,準備明日大戰。
等到把這些事處理完畢,已經聽到頭遍雞叫,他這才身不解甲,躺到床上,——睡去。
傅宗龍和楊文嶽昨天在新蔡境内會師。
由于新蔡城中紳民共議,緊閉城門,不讓官軍入城,所以他們隻好在城南的嶽城鎮會師。
他們的老營留駐嶽城,令大軍分散在汝河南岸的許多村落駐紮,另外派出一小部分人馬來到新蔡城外,向知縣勒索糧草。
知縣站在城頭上大聲說:“請回禀兩位總督大人,新蔡連遭兵荒天災,城中十分困難,自救不暇,實在沒有多的糧食供應大軍,萬懇見諒!” 城下将領厲聲說道:“兩位總督大人都有尚方寶劍,你這新蔡知縣,膽敢違抗,定以尚方寶劍先斬後奏!” 知縣聽了,不敢過分抗辯,又回答說:“容我再同地方士紳鄉宦商量,盡力而為。
”說畢,下城回衙,再不露面。
卻說傅宗龍、楊文嶽會師之前,已經通過信使往還,确定了基本方略,以穩重為上策。
無奈連日來崇祯催戰甚急,就在昨天他們還分别接到手诏,限期剿滅李自成。
崇祯皇帝由于心中焦急,隻知催戰,不管後果,使這兩位帶兵的方面大臣無所措手足。
他們都很明白,皇上對目前中原大局很不清楚,對作戰形勢更是茫然無知,隻是在宮中随便一想,就下手诏,就令兵部催戰。
他們如果遵旨進兵,實在www.tIanyashuku.com沒有把握戰勝“流賊”;如不遵旨,又要獲罪。
将人馬安頓之後,傅宗龍便請楊文嶽來到他的軍帳,密商對策。
商量的結果,仍然沒有善策,還是按照他們原來的打算,暫不輕易作戰,不往汝甯,以避敵鋒。
他們害怕一到汝甯,必被李自成大軍包圍起來。
雖然左良玉、丁啟睿就在信陽和光山一帶,也很難指望他們前來救援。
所以他們商定,還是向項城、陳州進兵。
對此決策,傅宗龍并不感到滿意,但也無可奈何。
近兩年來,他一直在監獄中度過。
如今明知局勢不妙,但又想既然皇上把他釋放出獄,又提拔他當了總督,不管死活,也應該盡自己的力量,上報皇恩。
決定方略之後,他歎口氣說: “楊大人,賊在西北,我軍反向東北,似此豈非避賊?倘若聖上見責,将如之何?” 楊文嶽說:“我們是欲取之,姑予之;先退一步,然後再進兩步。
打仗總要虛虛實實,不能一開始就同敵人決戰。
我們暫時避開敵鋒,為的是替朝廷保存這數萬人馬,待敵有隙可乘,再求取勝之道,方為萬全之策。
” 傅宗龍無話可說,心中不能不認為楊文嶽的話很有道理。
但是覺得他自己縱然粉身碎骨,難報皇恩,所以又不免深深地歎了口氣。
由于百姓見官兵即逃避一空,所以消息不明,糧秣十分困難。
夜間傅宗龍拜表馳奏,說自己與保督楊文嶽已經會師新蔡境内,即遵旨合力進剿,以纾朝廷腹心之憂。
盡管表上這麼說,他也明白全是虛話,所以心情十分沉重,感到前途茫茫,成功的希望甚微,拜表後在帳中彷徨,不禁又撚須長歎。
他雖然這兩天鞍馬勞頓,卻因憂心如焚,不想去睡,走出軍帳外面。
數裡外,幾個村落已經有了火光,房屋正在燃燒。
他向跟在身邊的家奴盧三問: “為何村莊起火?” 盧三低聲說道:“請老爺睜隻眼合隻眼吧。
” 傅宗龍心中明白,想着又是欠饷,又是缺乏糧草,要禁止官兵搶劫、奸淫、燒房,怎麼可能?但如此軍隊,如此境遇,又如何對敵作戰?他看了一陣,無計可施,搖搖頭,退回帳中。
次日黎明,傅、楊兩軍飽餐一頓,向北進發。
傅宗龍立馬汝河南岸,督催将士在汝河和洪河上搭兩座浮橋。
這本是昨夜下的命令,因将士拖延,加之需要木料較多,臨時拆毀民房,所以到今日巳時左右才将浮橋搭好。
等人馬過完洪河,已經是午時以後了。
人馬在洪河北岸打了尖,繼續北進,當晚宿在龍口,這個鎮離新蔡大約有五十裡路。
步兵十分疲勞,頗有怨言。
這些怨言,楊文嶽早就習慣,傅宗龍卻感到可怕。
人們告訴他,兵士們有的罵着欠饷,罵着行軍辛苦;有的抱怨說,白替朝廷賣命,沒有意思,哪龜孫願跟敵人作戰!軍官們平日喝兵血,對部下的怨言不敢多問,佯裝不聞,怕的是招惹部下怨恨,在打仗的時候被部下殺死。
實際上,連将領們也不樂意打仗,人人都希望保住性命,僥幸無事,所以一聽說人馬要開往項城,個個心中高興。
傅宗龍不能從将領中了解下邊實情,隻能靠自己的親信來掌握部隊情況。
在龍口住下以後,到處是火光,到處有哭聲,使傅宗龍坐卧不安。
當夜,汝甯知府又兩次派人前來告急,說闖、曹人馬将要大舉進攻府城,請求火速救援。
傅宗龍自己也得到細作禀報,知道敵人确實在射橋附近綁紮許多雲梯。
約摸三更時候,賀人龍也派人來禀報說:他的遊騎向射橋方面哨探,看到流賊正在離此十裡處的洪河上搭浮橋,約有一二萬人馬等待過河,确實要往汝甯。
傅宗龍感到無計可施,心想:既然李自成要攻汝甯,倘若汝甯有失,崇王被害,他就罪責難逃。
于是他同楊文嶽連夜召集諸将會議,商讨對策。
諸将在會上默默無語,都不願作出主張。
賀人龍望望虎大威。
虎大威是楊文嶽的親信大将,他知道自己的兵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