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走的紅衣大炮也都落到清兵的手中。

     皇太極十分得意,連着幾天在松、杏和高橋之間一面打獵,一面搜剿逃匿的明軍,在山野中又獲得許多明軍遺棄的www.tianyashuku.coM甲胄、軍器和馬匹。

    到二十九日,這一次戰役基本上結束了。

     皇太極命内院學士替他草拟一份告捷敕谕,然後命學士羅碩、筆帖式石圖等拿到盛京宣布。

    這敕谕是用滿文寫的,同時譯成蒙文和漢文各謄寫了一份。

    原來起草的稿子中,寫道明軍損失甚重,死傷一萬餘人,潰敗十萬人;清兵死傷兩三千人;另外還寫了他們獲得的馬匹、騾子、駱駝、甲胄、大炮和兵器的數目。

    皇太極看後十分不滿,就親自在滿文的敕谕上重新寫定,并要學士們用滿、蒙、漢三種文字重新謄抄一遍。

    經過他的改定,就變成了明軍十三萬人馬全部被擊潰,殺死五萬餘人,隻剩下萬餘人退守松山堡中,清兵則僅僅在一夜間誤傷了八人。

    因為他要炫耀自己的武功,因此就把戰果盡量地誇大,而不管這樣的誇大是否合理。

    就這樣,敕谕發到了盛京,通報整個大清國,包括蒙古在内。

    他又命人把敕谕用漢文再謄一份,送給朝鮮國王。

    在發出敕谕的同時,他又命人在禦帳前面的東南角上立起神杆,他親率諸王、貝勒、貝子和滿洲大臣們對着神杆祭天,感謝皇天保佑他獲得了大捷。

     又過了幾天,他把禦營移到了松山堡北面的一座小山上,離松山堡不過數裡路,從那裡可以俯看城内的動靜。

    他命令每天向松山堡内開炮,松山也照樣向他這邊打炮。

    他想進攻松山,又怕一時難以得手,因為松山堡的守衛很嚴密,城外還有幾營明軍。

    他終于放棄了立即攻破城池的想法,而準備将洪承疇長期圍困下去。

     他的心情始終很不正常。

    一方面由于勝利來得太快、太大,使他忽然覺得進入關内、占領北京、恢複金太宗的事業的抱負即将實現,因而激動不已。

    另一方面,也許是曹變蛟劫營給他造成的驚恐太大,事隔多日,回想起來還感到可怕。

    這兩種感覺混合在一起,就使他的心緒煩亂,夜晚常常要做些奇怪的夢。

     一天夜間,他夢見自己正在指揮軍隊列陣,突然有一隻坐山雕從天上飛下來,飛下地後就一直向着他面前走來,他連發兩箭都沒有射中。

    旁邊一個大将又遞給他一支箭,他才射中。

    他正要命人将死雕取過來看個究竟,低頭一看,忽又發現一條青蛇正從馬蹄旁經過,跑得非常快,于是他趕緊策馬去追,卻怎麼也追不上。

    仔細看去,才發現那條蛇還長着許多腳,所以跑得那麼快。

    他正在着急,忽見天上飛下一隻鹳來,猛地一嘴啄在蛇頭上,蛇才動得慢了。

    鹳又繼續一嘴一嘴地啄蛇,蛇一動也不動了。

    他感到很奇怪,因想這大概是專門吃蛇的鳥,所以蛇看見它就害怕,不敢抗拒。

    正在胡思亂想,忽然驚醒。

     第二天,他就把内院①大學士範文程、希福、剛林召進禦帳,将自己的夢說給他們,然後問道: ①内院--清初因國家草創,未設内閣,将内閣和翰林院的政務合在一起,稱為内院,又稱内三院,包括内國史院、内秘書院、内宏文院,各設大學士一人掌管。

     “你們看,這是吉兆呀還是兇兆?” 大家紛紛說,這是吉兆,是大吉之兆。

     皇太極問:“吉在何處?”特别望着範文程加問一句:“你要好生替我圓夢,不要故意将好的話說給我聽!” 在漢人的文臣中,範文程最被信任,許多極重要的軍國大計都同他秘密商議,聽從他的意見。

    範是沈陽人,是宋朝範仲淹的後裔,相傳他的祖先在明武宗時曾做過兵部尚書。

    他為人穎敏機警,沉着剛毅,少年時喜歡讀書,愛好所謂“王霸大略”①。

    清太祖于天命三年②占領撫順時候,範文程二十二歲,是沈陽縣的秀才,到撫順谒見努爾哈赤,願意效忠。

    努爾哈赤因見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談話頗有識見,又知道他是明朝的大臣之後,遂将他留下,并對諸貝勒說:“他是有名望的大臣後代,你們要好生待他!”範文程看清楚明朝的政治腐敗,軍力不振,努爾哈赤必将蠶食遼東和蒙古各地,興國建業,所以他不像當時一般漢族讀書人一樣存着民族觀念,而是考慮他自己如何能夠保全他的家族和建立富貴功名。

    他竭智盡忠,為愛新覺羅家族馳驅疆場,運籌帷幄,比有些滿洲貴族還要賣力,還要有用。

    皇太極繼位後對他極其信任,言聽計從。

    每次商議政事,皇太極總是向大臣們問:“範章京③知道麼?”倘若他感到王、公、大臣們商議的結果不能使他滿意或尚不能使他拿定主意,便問道:“為什麼不同範章京商議?”如果大家說範章京也是這樣意見,他便點頭同意。

    以清國皇帝名義下的重要文件,如給朝鮮和蒙古各國④的敕谕,都交給範文程視草⑤。

    起初皇太極還将稿子看一遍,後來不再看稿,對範說:“你一定不會有錯。

    ”現在皇太極很擔心他的夢不吉利,所以希望有學問又忠誠的範文程如實地替他圓夢。

     ①王霸大略--關于建立王業和霸業的重大問題。

    略是方略、計謀。

     ②天命三年--公曆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

     ③章京--滿洲語的音譯,各級負責的官員都可以稱做章京。

     ④各國--清朝建國初期,對“國家”的概念很寬泛,常常将散居東北的小部落和蒙古各部落也看成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