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八月二十二日黃昏以後,月亮還沒有出來,松山堡周圍一片昏黑,隻有明軍的營壘中有着燈火。

    炮聲停止了。

    喊殺聲沒有了。

    偶爾有幾匹戰馬在遠處發出單調的嘶鳴。

    一切都顯得很沉寂,好像戰事已經過去。

     洪承疇自從送走白廣恩後,一直忙于部署松山堡的防務,打算長期堅守下去。

    他表面仍然很平靜,說話很溫和,但内心十分苦悶,感到前途茫茫。

    就在這種心境中,他忽然得到一個消息,使他的眼前一亮,登時生出來不小希望。

    原來将近黃昏時候,有人向他禀報,說虜酋四王子剛剛移營到松山堡附近,離城不過四五裡路。

    他的禦營在中間,兩邊又各紮了兩營人馬,一個營是鑲黃旗,另一個營是正黃旗。

    都是剛剛安下營寨,還來不及挖壕築壘。

     現在天色越來越暗。

    洪承疇想,馬上派人去清營劫寨,倘能得手,将虜酋活捉或殺死,整個戰局就會大大改觀。

    于是他馬上派人将邱民仰、曹變蛟、王廷臣找來,商議劫營之事。

    大家認為,自從喪師以來,又經過第一次劫營失敗,老憨絕對料不到明軍以現在的殘師會去幼營。

    如果現在迅速出兵,乘其不備,很可能得手。

    這是出奇制勝的一着棋,但要膽大心細,準備劫營不成能夠全師而回。

    當下王廷臣要求派他前去,曹變蛟也要求前去。

     洪承疇考慮了一陣,決定讓王廷臣留守松山堡,而派随他轉戰多年,富有經驗的曹變蛟前去劫營。

    但是目前松山堡的人馬實在太少,那天從松山和大架山兩處撤退時,留下了幾千人馬和十幾門紅衣大炮在幾座營寨中,以便與松山堡互為犄角,抗擊清兵。

    現在如果不把這兩支人馬調回,則劫營的兵力太單薄;如果調回,紅衣大炮又一時來不及撤運。

     洪承疇又同大家略一商量,決定還是立即将大架山的人馬撤回,速去劫營,以求必勝,紅衣大炮來不及撤運就扔掉算了。

     大架山的人馬撤回後,曹變蛟讓大家飽餐一頓,立即出發。

    他自己率領精兵居中,一個參将帶着人馬在左邊,一個參将帶着人馬在右邊,另外一個遊擊率領一支人馬在後,準備接應。

    曹變蛟命令大家不準舉火,不準喧嘩,在秋夜的星光下悄無聲息地迅速向敵營奔去。

     清兵營中正在休息,中間禦營還在為勝利跳神。

    曹變蛟命兩個參将各率人馬去劫鑲黃旗和正黃旗兩座營寨,他自己率着精兵直往禦營沖來。

    等到清兵發覺,大喊“明軍劫寨!”曹變蛟早已揮動大刀,在喊殺聲中沖進敵營。

    明軍見人就殺,距離稍遠的就用箭射。

    清兵一時驚恐失措,紛亂已極,有的進行沒有組織的抵抗,有的大呼奔跑,有的拼命奔往老憨的禦帳外邊“保駕”。

     皇太極正在禦帳觀看跳神,一聽到明軍劫寨,趕緊指揮他的禦前侍衛,守住禦帳前邊,拼死抵抗。

    可是曹變蛟的人馬來勢極猛,皇太極的侍衛紛紛死傷。

    左右一些清兵将領看見禦帳遭到猛烈沖擊,趕快來救,但都被曹變蛟的人馬殺敗。

    眼看禦帳已經無法守住,皇太極隻得由侍衛們保護着,且戰且退,等待兩邊的營寨前來救援。

    但這時鑲黃旗和正黃旗的營寨也正受到明軍兩個參将的沖殺,特别是距離最近的正黃旗,受到的襲擊格外猛烈,陷于一片混亂,無法分出兵力去援救禦營。

     皇太極周圍的侍衛死傷越來越多,處境越來越危急,有時明兵沖到他的面前,逼得他自己也不得不揮劍砍殺,将突來的明兵殺退。

    正在抵擋不住之時,他忽然看見一個大漢,騎在馬上,大呼着向他沖來。

    他知道這就是明軍的主将,立刻吩咐左右侍衛,一齊向這個大漢射箭。

     這個大漢正是曹變蛟,已經負傷,正在流血。

    他忽然發現了皇太極,不覺眼睛一亮,罵了句:“休想逃走!”便不顧一切地直往前沖,要将“敵酋”生擒或殺死。

    當他沖到離皇太極隻有三四丈遠的時候,被一支箭射中右肩,落下馬來。

     明軍趕緊救起曹變蛟,停止了沖擊,迅即向外撤退,昏暗中隻聽見短促而緊急的口令:“出水!快出水!”這時曹變蛟因兩次負傷流血過多,已經昏迷不醒。

    明軍沖出皇太極禦營,進攻鑲黃旗和正黃旗的兩支人馬也先後來到,彙合一起,向着松山堡退去。

     皇太極因事出意外,驚惶初定,又不知明軍究竟有多少,不敢派兵追擊。

    他下令連夜整頓禦營,同時調集人馬在禦營前駐紮,加強戒備,以防明軍再一次前來劫營。

     曹變蛟被擡回松山後,經過急救,慢慢醒來。

    他的傷勢很重,但性命還不要緊。

    經此劫營不成,洪承疇已經不再幻想改變局面。

    他吩咐把曹變蛟送到松山堡内,好好醫療。

    過了幾天,他為着避免損失,将大部分人馬移駐到城内,一部分留駐城外的堡壘裡邊,準備從此受清軍的圍困,拼死固守,等待朝廷援兵。

     經過一夜整頓,皇太極的禦營前面又紮了一個營壘,在營壘前挖了兩道壕溝,布置了不少火器,又為禦營修築了簡單的土圍牆和堡壘。

    由于昨夜清兵損失并不很大,而明軍倒是大将曹變蛟身負重傷,所以第二天皇太極就斷定供承疇在松山不再會有所作為,他繼續派騎兵到杏山周圍,到處搜剿逃出來的明軍,并繼續派人在塔山、高橋一帶埋伏,準備随時堵截明軍。

    對于松山的敵人,他暫時不去進攻,隻派大軍四面包圍,監視起來,還在重要的道路上掘了很深很寬的壕溝,使明軍不能夠再向清兵襲擊。

    同時,明軍在大架山的空寨和沒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