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衆心。
一旦西營将士得知大元帥如何不念舊嫌,以誠相待,贈給精騎五百,必定上下歡躍,感恩戴德,誓為大元帥效命。
” 自成說:“敬軒當然可以回去。
剛才接到探報:傳說傅宗龍已飛檄丁啟睿和左良玉往汝甯會師,未知确否。
我們将暫時留駐此地,等待丁啟睿和左良玉北上。
明天将派出一支人馬前往确山、信陽之間,将左良玉引誘過來。
敬軒如等打過這一仗再走,可以住這裡安心休息;如想早走,也不用太急。
請明日中午光臨,我略備薄酒餞行。
你們回去商量,明早告我不遲。
” 張獻忠趕快告辭。
李自成同劉宗敏等送獻忠和汝才等一幹人走出寨門。
在上馬以前,李自成拉着張獻忠的手說:“今天下午我對你提到王吉元,可惜他已經死了。
要是仍舊活着,我會将他同五百騎兵一起還你,就派他率領這一支騎兵。
唉,真是死得可惜!” 獻忠說:“我回去對此事非追究不可!” “算啦,敬軒,既往不咎啦。
三個月前,我去鄧州迎接老曹,順便派人查聽他老娘的下落,後來……” “李哥,你查聽到了麼?要是她還在世,我要重重撫恤!” “可惜已經餓死啦。
” “嘿!嘿!” 又說了一陣話,李自成看着張獻忠和羅汝才們上馬走了。
今晚的事情完全出徐以顯的意外,使他心中振奮,但又像做夢一樣,怕不落實。
當步行出寨時候,他對宋獻策特别情誼殷勤,想從獻策的嘴裡掏出來一點私話。
他攜着獻策的手說: “軍師,敬軒将軍此去,就像韓信前往三齊,從側面包圍敵人,大大有利于闖王同朝廷争奪中原。
老兄以為然否?” 宋獻策笑着說:“倘若敬軒将軍能作韓信,望我兄莫作蒯通①。
” ①蒯通--本名蒯徹,《史記》因避漢武帝諱,寫作蒯通。
曾勸說韓信背漢自立,未被采納。
徐以顯一驚,趕快說:“軍師真會說笑話。
我何敢忘闖王今日恩義,像蒯通那樣勸韓信自立為王!” 送走張獻忠等人以後,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獻策回到他住的軍帳中密商大事,親兵和親将們都回避了。
李自成有點遺憾地說: “明天設宴為敬軒餞行,我看他未必來了。
” 牛金星笑着說:“因為曹操夾在中間,也不得不如此處理,方是從大處落筆。
闖王寫的是大文章,敢做别人不肯做的事,此張敬軒之所以望塵莫及也。
” 自成說:“曹操雖然與敬軒一鼻孔出氣,處處為敬軒打算,但他說留下敬軒去皖西和湖廣拖着官軍,也确為我們目前所需要。
倘若www.tianyashukU.com敬軒不辭而去,你們明天見到曹操,隻可稱贊他的主意高明,切不可露出一點别的話語。
我決定放走敬軒,正為的拉緊曹操,也叫回、革諸人看看。
” 大家不覺點頭,都無别話,随即密議别的問題。
羅汝才一回到自己營中,便吩咐老營司務預備夜飯。
随即,他向張獻忠悄悄問道: “敬軒,你打算怎麼辦?” 獻忠玩弄着略帶黃色的長須,察看汝才神色,回問:“曹哥,你的主見呢?” 曹操嚴肅地說:“敬軒,這裡不是你久留之地,最好你今夜天明以前就走。
我已吩咐為你準備夜飯,略吃幾杯酒,就該你遠走高飛了。
” 獻忠問:“不向自成辭行麼?” “不用辭行。
明天我見到自成,隻說你想趕快拖住丁啟睿和左良玉等人,使他們不能到汝甯同傅宗龍會師,不肯耽擱時間,已經走了。
我擔心,今夜自成可能失悔不該讓你離開他的行轅,不該答應你往湖廣和皖西去,說不定天明時候會派人來請你回去。
夜長夢多。
你以早走為妙。
” “好,天不明我就動身。
借給我五百騎兵,請曹哥準備好,以便我五更帶走。
” “這你放心,準會給你精兵良馬。
我為着不耽誤你今夜動身,所以我對自成說由我這裡撥給你五百騎兵,随後他再還我。
他闖王手下将士,如何能對你放心?你多住一天就有風險,隻有快走為上策。
” 獻忠說:“多謝曹哥想的周到。
你這次幫我大忙,我老張永遠不忘!” 談完這幾句話以後,汝才随即去告訴一個親将挑選五百騎兵,三更用飯,待命出發。
而獻忠也同徐以顯和張定國小聲嘀咕幾句,叫他們趕快回西營駐地,将天明前全營出發往英、霍的事告訴張可旺,立即作好準備。
四更過後不久,羅汝才送張獻忠出寨,來到西營駐地。
西營全體将士已經整隊等候,糧食、帳篷和其他辎重都正在放到騾子身上。
随即曹營的五百精銳騎兵開到,在西營人馬的後邊列隊候命。
獻忠在這五百騎兵前邊走過去,同兄弟們說一些親熱的話,同幾個認識的頭目更為親熱。
然後他回頭望着羅汝才拱手說: “曹哥,後會有期,多多保重。
” 曹操也拱手說:“祝你一路平安,馬到成功!” 獻忠一聲令下,全體将士騰身上馬。
他自己也準備上馬,卻被羅汝才拉住。
汝才依依不舍地小聲說: “敬軒,我在自成這裡雖稱為大将軍,實際上也是寄人籬下,終非長策。
你此去,雖然暫時打一打自成旗号,但是一入大别山就可以獨樹一幟,不看他人顔色,将來定會有大的出息。
一鬥谷和瓦罐子二人,你隻能暫用一時,到他們不聽話時就踢開他們。
革、左四營以革裡眼為盟主,他同我的交情很好。
你可以緊緊地拉住他。
隻要拉住他,就可以拉住四營,不會孤掌難鳴。
夥計,請上馬吧,恕不遠送!” 張獻忠扳鞍上馬,不覺高興地笑着罵道:“他娘的,老神仙确是有辦法,老子大腿上的箭傷一點兒也不覺疼啦。
”他正要下令啟程,忽然從玉山方面傳過來一陣奔騰的馬蹄聲,使大家不禁一驚。
張可旺抓住劍柄說: “果然有變!” 羅汝才态度鎮靜地說:“大家不要驚。
有我在此,隻能有文變,不會有武變。
” 潘獨鳌問:“何謂文變、武變?” 曹操說:“有我在此,縱然夜長夢多,闖王也不會派大軍來追敬軒。
你聽,馬蹄聲也無多人。
八成是闖王不願敬軒離開,派人前來相留,請回玉山行轅。
這也是突然一變,就是文變。
” 張獻忠同意曹操的推測,說道:“可旺,你率領人馬啟程,在十裡之外等候。
定國,你率領一百騎兵随我留下,稍等一時。
” 說話之間,一小隊騎兵到了,隻有二十多人。
在燈籠火把的照耀下,張獻忠看出來那為首的年輕将領是吳汝義,大聲叫道: “小吳,你有什麼急事趕來?” 吳汝義故意用詫異的口氣問:“張帥,闖王已經吩咐在行轅準備午宴為你餞行,尊駕為何不辭而别?” 獻忠笑着說:“闖王大軍正要往汝甯剿滅傅宗龍和楊文嶽兩支官軍,我聽說丁啟睿和左良玉要從信陽、羅山境内來救他們,軍情似火,不敢稍誤,所以我趕快出發,牽着他們不能馳援汝甯,也可為闖王稍稍效力。
我已拜托曹帥明早代我見闖王辭行。
你來得正好,請将我效力闖王的區區心意,回去轉禀闖王知道。
” 吳汝義已經勒馬到了獻忠面前,也笑着說:“闖王料事真準!他想着張帥是個急性人,不會坐視左良玉往北來,必會不等天明就要離開這裡,所以派我前來代他為張帥送行,并帶來兩千兩銀子相贈,以助張帥急需。
” 獻忠意外高興地說:“好家夥,小吳,你原來是送行的,還帶來了兩千兩銀子!定國,你收下銀子。
小吳,雖然我還不缺少銀子使用,但既是闖王所贈,卻之不恭,我隻好收下吧。
請你回禀闖王,就說我張敬軒在馬上作揖感激。
”說畢,他真的向北方作了兩揖,使吳汝義隻好在馬上代闖王還禮。
兩千兩贈銀交清之後,吳汝義在馬上又拱手說:“請張帥起駕,末将恭送一段路程。
” 獻忠還禮說:“不勞遠送,就此告别。
請回玉山行轅,回禀闖王,就說我已經走了。
” “祝張帥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張獻忠又向曹操和吉-等拱手告别,然後率領張定國和一百名騎兵動身,追趕張可旺率領的大隊去了。
一旦西營将士得知大元帥如何不念舊嫌,以誠相待,贈給精騎五百,必定上下歡躍,感恩戴德,誓為大元帥效命。
” 自成說:“敬軒當然可以回去。
剛才接到探報:傳說傅宗龍已飛檄丁啟睿和左良玉往汝甯會師,未知确否。
我們将暫時留駐此地,等待丁啟睿和左良玉北上。
明天将派出一支人馬前往确山、信陽之間,将左良玉引誘過來。
敬軒如等打過這一仗再走,可以住這裡安心休息;如想早走,也不用太急。
請明日中午光臨,我略備薄酒餞行。
你們回去商量,明早告我不遲。
” 張獻忠趕快告辭。
李自成同劉宗敏等送獻忠和汝才等一幹人走出寨門。
在上馬以前,李自成拉着張獻忠的手說:“今天下午我對你提到王吉元,可惜他已經死了。
要是仍舊活着,我會将他同五百騎兵一起還你,就派他率領這一支騎兵。
唉,真是死得可惜!” 獻忠說:“我回去對此事非追究不可!” “算啦,敬軒,既往不咎啦。
三個月前,我去鄧州迎接老曹,順便派人查聽他老娘的下落,後來……” “李哥,你查聽到了麼?要是她還在世,我要重重撫恤!” “可惜已經餓死啦。
” “嘿!嘿!” 又說了一陣話,李自成看着張獻忠和羅汝才們上馬走了。
今晚的事情完全出徐以顯的意外,使他心中振奮,但又像做夢一樣,怕不落實。
當步行出寨時候,他對宋獻策特别情誼殷勤,想從獻策的嘴裡掏出來一點私話。
他攜着獻策的手說: “軍師,敬軒将軍此去,就像韓信前往三齊,從側面包圍敵人,大大有利于闖王同朝廷争奪中原。
老兄以為然否?” 宋獻策笑着說:“倘若敬軒将軍能作韓信,望我兄莫作蒯通①。
” ①蒯通--本名蒯徹,《史記》因避漢武帝諱,寫作蒯通。
曾勸說韓信背漢自立,未被采納。
徐以顯一驚,趕快說:“軍師真會說笑話。
我何敢忘闖王今日恩義,像蒯通那樣勸韓信自立為王!” 送走張獻忠等人以後,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獻策回到他住的軍帳中密商大事,親兵和親将們都回避了。
李自成有點遺憾地說: “明天設宴為敬軒餞行,我看他未必來了。
” 牛金星笑着說:“因為曹操夾在中間,也不得不如此處理,方是從大處落筆。
闖王寫的是大文章,敢做别人不肯做的事,此張敬軒之所以望塵莫及也。
” 自成說:“曹操雖然與敬軒一鼻孔出氣,處處為敬軒打算,但他說留下敬軒去皖西和湖廣拖着官軍,也确為我們目前所需要。
倘若www.tianyashukU.com敬軒不辭而去,你們明天見到曹操,隻可稱贊他的主意高明,切不可露出一點别的話語。
我決定放走敬軒,正為的拉緊曹操,也叫回、革諸人看看。
” 大家不覺點頭,都無别話,随即密議别的問題。
羅汝才一回到自己營中,便吩咐老營司務預備夜飯。
随即,他向張獻忠悄悄問道: “敬軒,你打算怎麼辦?” 獻忠玩弄着略帶黃色的長須,察看汝才神色,回問:“曹哥,你的主見呢?” 曹操嚴肅地說:“敬軒,這裡不是你久留之地,最好你今夜天明以前就走。
我已吩咐為你準備夜飯,略吃幾杯酒,就該你遠走高飛了。
” 獻忠問:“不向自成辭行麼?” “不用辭行。
明天我見到自成,隻說你想趕快拖住丁啟睿和左良玉等人,使他們不能到汝甯同傅宗龍會師,不肯耽擱時間,已經走了。
我擔心,今夜自成可能失悔不該讓你離開他的行轅,不該答應你往湖廣和皖西去,說不定天明時候會派人來請你回去。
夜長夢多。
你以早走為妙。
” “好,天不明我就動身。
借給我五百騎兵,請曹哥準備好,以便我五更帶走。
” “這你放心,準會給你精兵良馬。
我為着不耽誤你今夜動身,所以我對自成說由我這裡撥給你五百騎兵,随後他再還我。
他闖王手下将士,如何能對你放心?你多住一天就有風險,隻有快走為上策。
” 獻忠說:“多謝曹哥想的周到。
你這次幫我大忙,我老張永遠不忘!” 談完這幾句話以後,汝才随即去告訴一個親将挑選五百騎兵,三更用飯,待命出發。
而獻忠也同徐以顯和張定國小聲嘀咕幾句,叫他們趕快回西營駐地,将天明前全營出發往英、霍的事告訴張可旺,立即作好準備。
四更過後不久,羅汝才送張獻忠出寨,來到西營駐地。
西營全體将士已經整隊等候,糧食、帳篷和其他辎重都正在放到騾子身上。
随即曹營的五百精銳騎兵開到,在西營人馬的後邊列隊候命。
獻忠在這五百騎兵前邊走過去,同兄弟們說一些親熱的話,同幾個認識的頭目更為親熱。
然後他回頭望着羅汝才拱手說: “曹哥,後會有期,多多保重。
” 曹操也拱手說:“祝你一路平安,馬到成功!” 獻忠一聲令下,全體将士騰身上馬。
他自己也準備上馬,卻被羅汝才拉住。
汝才依依不舍地小聲說: “敬軒,我在自成這裡雖稱為大将軍,實際上也是寄人籬下,終非長策。
你此去,雖然暫時打一打自成旗号,但是一入大别山就可以獨樹一幟,不看他人顔色,将來定會有大的出息。
一鬥谷和瓦罐子二人,你隻能暫用一時,到他們不聽話時就踢開他們。
革、左四營以革裡眼為盟主,他同我的交情很好。
你可以緊緊地拉住他。
隻要拉住他,就可以拉住四營,不會孤掌難鳴。
夥計,請上馬吧,恕不遠送!” 張獻忠扳鞍上馬,不覺高興地笑着罵道:“他娘的,老神仙确是有辦法,老子大腿上的箭傷一點兒也不覺疼啦。
”他正要下令啟程,忽然從玉山方面傳過來一陣奔騰的馬蹄聲,使大家不禁一驚。
張可旺抓住劍柄說: “果然有變!” 羅汝才态度鎮靜地說:“大家不要驚。
有我在此,隻能有文變,不會有武變。
” 潘獨鳌問:“何謂文變、武變?” 曹操說:“有我在此,縱然夜長夢多,闖王也不會派大軍來追敬軒。
你聽,馬蹄聲也無多人。
八成是闖王不願敬軒離開,派人前來相留,請回玉山行轅。
這也是突然一變,就是文變。
” 張獻忠同意曹操的推測,說道:“可旺,你率領人馬啟程,在十裡之外等候。
定國,你率領一百騎兵随我留下,稍等一時。
” 說話之間,一小隊騎兵到了,隻有二十多人。
在燈籠火把的照耀下,張獻忠看出來那為首的年輕将領是吳汝義,大聲叫道: “小吳,你有什麼急事趕來?” 吳汝義故意用詫異的口氣問:“張帥,闖王已經吩咐在行轅準備午宴為你餞行,尊駕為何不辭而别?” 獻忠笑着說:“闖王大軍正要往汝甯剿滅傅宗龍和楊文嶽兩支官軍,我聽說丁啟睿和左良玉要從信陽、羅山境内來救他們,軍情似火,不敢稍誤,所以我趕快出發,牽着他們不能馳援汝甯,也可為闖王稍稍效力。
我已拜托曹帥明早代我見闖王辭行。
你來得正好,請将我效力闖王的區區心意,回去轉禀闖王知道。
” 吳汝義已經勒馬到了獻忠面前,也笑着說:“闖王料事真準!他想着張帥是個急性人,不會坐視左良玉往北來,必會不等天明就要離開這裡,所以派我前來代他為張帥送行,并帶來兩千兩銀子相贈,以助張帥急需。
” 獻忠意外高興地說:“好家夥,小吳,你原來是送行的,還帶來了兩千兩銀子!定國,你收下銀子。
小吳,雖然我還不缺少銀子使用,但既是闖王所贈,卻之不恭,我隻好收下吧。
請你回禀闖王,就說我張敬軒在馬上作揖感激。
”說畢,他真的向北方作了兩揖,使吳汝義隻好在馬上代闖王還禮。
兩千兩贈銀交清之後,吳汝義在馬上又拱手說:“請張帥起駕,末将恭送一段路程。
” 獻忠還禮說:“不勞遠送,就此告别。
請回玉山行轅,回禀闖王,就說我已經走了。
” “祝張帥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張獻忠又向曹操和吉-等拱手告别,然後率領張定國和一百名騎兵動身,追趕張可旺率領的大隊去了。